經濟不景,央行正常應「放水」,卻因為全球供應鏈斷裂令物價上漲,使央行反其道「收水」遏止通脹,這就是我一年多前已講「後疫情時代」下將面臨的「滯脹風險」。對央行而言,這是個「向左走向右走」的難題。特別是對於已有28萬億美元國債的美國,滯脹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大家有時間可重溫我這兩年疫情前後所寫的文章,值得大家重溫。局勢正按照劇本一步步的進行,大家要及早部署,然後繫好安全帶,準備坐上大時代的過山車。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全球各國央行為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均紛紛減息,重啟大規模量化寬鬆(QE)救市。部份經濟學家以傳統的貨幣經濟理論分析,均認為「無上限量寬」即將會帶來全球史無前例的惡性通脹(hyperinflation)。然而,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新冠肺炎等不明朗因素將導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縮,按此推斷理應會出現通縮。那麼,全球物價的走向應該會是向左走(通脹/滯脹)還是向右走(通縮)?這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議題。
要解題,首先要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即DSE同學仔都會的demand & supply),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物市場,二是貨幣市場。
大家印象中應該還記得,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新增了數以萬億計的貨幣供應,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會引發全球通惡性通脹。然而,惡性通脹最後並沒有到來。原因之一是全球化導致的產能過剩。全球化供應鏈使生產鏈由先進國轉移集中佈局在中國、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大幅增加全球產能的同時,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及關稅的下調大幅降低了物價成本。在全球化供應鏈下,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已並非由單一國家的國內的供求所決定,而是以全球產能反映的總供應與全球性需求的角力。
另一方面,量寬新增的貨幣供應沒能有效地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增加了投資/投機性需求,資金追逐高息及風險資產,最後只推升資產價格,要知道資產價格並不會計入消費物價指數(CPI)去衡量通脹水平。這是為何海嘯後的十年,儘管大規模QE,全球的通脹率仍然維持低水平,箇中的原因是全球產能過盛和資金流向資產市場的兩大主因。
以上是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的情況。然而,今次情況將會比當年有所不同,而且將會更複雜。首先,今次黑天鵝的主角是新冠肺炎,而新冠肺炎的傳播性使人人都不敢外出消費,一切都好像回歸基本,人人都只會搶購日用品,對於非必要的奢侈品需求一下子完全消失,消費意欲預期都會維持低沉相當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各國的封城封關使經濟完全停頓,全球供應鏈斷裂。正所謂飛得越高,跌得越痛。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得越來越成熟,當發展中國家集中生產,已發展國家加強科技的發展和消費,生產要素成本大幅下降,關稅下調,國際貿易效率一日比一日提高。萬萬想不到的是,一個看似完美的「全球供應鏈模式」,竟然被一隻黑天鵝切斷了,還要是完美地解體,一個完美的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正在發生,各國即時走向供應鏈本地化(localization)。從此,產能不再過剩。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對症下藥」還是「落錯藥」?》所講,量化寬鬆手段能夠即時解決的並非實體經濟的問題,要量寬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其關鍵在於資金流向是否能夠有效流入實體經濟,但事實證明,大部份資金最終只會流向投資/投機,資金追逐資產,最終使資產價格不停上升,情況如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一樣。因此,要真正救經濟,一定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錢從何來?同一個題,2016年特朗普上場時我也問過,當時我寫了一篇名為《特朗普上場 (二) - 錢從何來與加息的邏輯》的文章。大家有時間可以參考一下。
有關「錢從何來」的問題,一般的財政政策項下的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從政府的財政儲備而來。正如我們香港政府昨天剛公佈的1375億港元大規模抗疫救市措施,號稱是史無前例,但要知道香港政府目前的財政儲備有1.1萬億,而「全副身家」(即計及外匯基金的總資產高達4萬億港元),是次的大規模救市的支出對比副「身家」依然是九牛一毛,可以說全民退休好幾年也沒有問題。這是為何我經常說香港的金融系統和基礎是非常穩健,即管是當年金融海嘯,香港的金融系統依然穩健。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財政部2月12日公布的數據,美國預算赤字達到1.06萬億美元,而國家債務總額達到了23.3萬億美元,這是天文數字。當數字去到一定水平後,其實已經再沒意思,天文數字的債務不是債務,因為根本償還不了,再增個一兩萬億美元,影響不大,美元依然是「美元遊戲」棋盤下的唯一「代幣」,各個遊戲參與者只能相信美元,不信者大可離場。至於如何離場,我目前還未想得到。或者說,如果連我都想得出來,我想大部份國家應該一早已經離場。
巨額財政赤字下,美國如何支付即將推出的「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直接向聯儲局借貸,那聯儲局的錢從何而來?那當然又是「憑空印出來」,原理跟QE一樣。說白了,就是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因為美國政府很難還清這筆錢,或者亦沒有打算還錢。因此,對美國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管齊下」實際上是「雙QE」。
如今,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以美國財政年年赤字的作風,這筆負債只會越來越多。因此,美國政府的負債相當於美元的永久性超發。在世界上存在的美元只會越來越多,全球的財富在美國「印鈔」的過程中被稀釋,世界各國再一次被美國政府「收割」。當然,在全球都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元超發的危害並不明顯,反而能提高市場流動性。但是,經濟危機過後,金融槓桿會迅速放大美元超發的危害,形成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美股及債券價格之所以會迅速下跌,是因為長期貨幣超發導致金融體系中積累了大量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長期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導致債務槓桿高企、資產價格高估。疫情對本身疲弱的實體經濟的衝擊刺破了債券、股票等金融底層資產的泡沫,導致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定價體系瞬間崩塌。而為了解決金融市場的問題,聯儲局選擇了QE,繼續向金融體系中注水,繼續「培育」資產泡沫,同時拉闊貧富懸殊,然後當下一個黑天鵝來臨時又再推QE。這個情況,在未來會繼續重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世界各國的財富將不停被收割。
可是,這次與之前不同的是,在今次的「雙QE」中,除了無限量QE的貨幣政策外,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推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會直接將資金注入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世界各國開始發現孤注一擲全球化的風險,如以單一國家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風險,同時亦揭示了全球各國對全球化的隱憂,即使疫情過後,全球化再次啟動時各國之間的互信也大不如前。最後各國只會「各家自掃門前雪」,在表面上呼喊著「全球化口號」的同時,開始建立自己本地的供應鏈,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也就只成為一個「口號」。未來世界很大可能會走回頭路,「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會令生產要素成本提升,慢慢回復至全球化之前的水平,過去全球化所導至的產能過盛不再。當兩大壓抑通脹的因素不再存在,當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或產生流動性過剩,而最終導致通脹的來臨,到時美聯儲不得不加息控制通脹,但在疲弱的經濟下加息會剌破經濟/資產泡沫,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而滯脹(Stagflation)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這一天可能是「美元遊戲」的終結,同時也可能是世界經濟的嚴重崩潰。
我曾說過,最好解決泡沫的方法不是去延長泡沫爆破的時間,而是讓泡沫直接爆破。
Starman
2020.4.10
原文: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10.html?m=1
#舊文重溫系列
同時也有230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OS 下載: https://apps.apple.com/TW/app/id1571250213 Android 下載: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rastargames.maplestory...
de遊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公共空間是否具有「遊戲感」也許是讓市民互動的關鍵之一,且對象不侷限於「兒童」。
暑假旅途之中觀察到許多都市的隨機遊戲空間:善用河堤高牆的攀爬設施、人行道牆面上的塗鴉黑板、徒步區鋪面上的遊戲圖騰等等
原本心中第一名好玩的是倫敦Southbank河岸的雕塑座椅 (藝術家Jeppe Hein作品) ,但最近排名被巴黎Bourse美術館路旁的道路裝置狠狠比下去,設計低調、尺度比例細緻的金屬裝置 (猜測是劃分人車共享鋪面的阻隔,歡迎糾正💬) 被路人當短暫等待的休憩座椅、滑板小子的練習桿,還有父子當作球場中線來回拍球。
圖1-2:Bourse de Commerce Pinault Collection 戶外廣場/ Paris
圖3-6:Square Federico García Lorca 河岸步道/ Paris
延伸閱讀:
👉Article 'Olmsted Agonistes', The Plant, Issue 15 Spring 20
雖然更多在介紹Olmsted身世和紐約中央公園,但討論公園的社會價值還是一篇有趣的閱讀
👉Belfast兒童友善城市規劃專案
https://www.futureoflondon.org.uk/2021/09/17/belfast-urban-childhoods/
👉Reclaiming the Value of Play in Cities
https://resilientcitiesnetwork.org/urban_resiliences/speaker-series-12-reclaiming-value-of-play-in-cities/
Article credit: @haowenl
Photo credit: @haowenl
#landscapearchitecture #childfriendly #playablecity #incidentalplay #paris #boursedecommerce #景觀設計 #兒童友善城市 #改良式社交椅 #設計思考 #巴黎
de遊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西班牙.Sevilla.Real Alcázar de Sevilla
-
整理手機相簿看到 Sevilla 皇宮(Real Alcázar de Sevilla)的照片,忍不住想和你們分享。這座宮殿是我愛上摩爾建築與西班牙花磚的開始,也是後來一系列伊斯蘭旅程的源頭。
最初規劃旅程時,我其實只打算去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的(Alhambra),是後來時間足夠,才又臨時加入了塞維亞皇宮,只能說,幸好我有進來 ❤️
雖然風格與阿爾罕布拉宮類似,規模與細緻度亦比不上阿爾罕布拉,但我依舊非常非常的喜歡塞維亞皇宮。喜歡它繁複的灰泥裝飾,喜歡細緻的花磚與拱門,也愛使節聽金光燦爛的圓頂。
在裡面的每一秒,
都讓人忍不住眼神放光啊啊 🥺🌟
摩爾建築真的是太犯規了。
——
#關於塞維亞皇宮
塞維亞皇宮歷史可追溯至西元 9 世紀末,當時的回教統治者在此興建了足以容納 800 餘位后妃的宮殿。
到了 14 世紀,卡斯提爾王國的佩德羅一世(Pedro I de Castilla)接手宮殿,聘請格拉納達與托雷多的工匠參與增建,奠定皇宮今日融合摩爾與天主教樣式的「穆德哈爾風格」(Mudéjar)。
再之後,塞維亞皇宮就一直是西班牙王室的重要宮殿,斐迪南國王(Fernando)亦以此為基地,在 1492 年征服格拉納達,完成收復失土運動。
1987年,塞維亞皇宮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
#塞維亞皇宮旅遊提示
🌟 我們在 2011 年造訪時皇宮遊客並不多,但剛看了下網路分享,後來的皇宮似乎變得相當熱門。如果想節省時間,可以考慮提早上網訂票。
🌟 賽維亞皇宮和阿爾罕布拉宮風格類似,但若時間足夠,依舊非常建議兩個都參觀。它們兩個真的都太太太美了。
🌟 推薦先參觀塞維亞皇宮再去阿爾罕布拉,這樣安排算是漸入佳境,可以被驚艷兩次 (阿爾罕布拉太高標,請讓它當壓軸 😂)
🌟 聽說塞維亞皇宮也是《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重要取景地,戲裡很多畫面都在此拍攝(但我本人看第一集砍頭噴血樣樣來,立刻就棄劇了,所以沒辦法告訴你們是哪些畫面。)
🌟 皇宮每週一閉館前一小時開放免費參觀 (需要先上網預約)
🌟門票分一般參觀(13.5€)和 Alcázar +Cuarto Real Alto (19€)兩種。前者只有皇宮歷史建築部分;後者則包含建築二層的 Royal Rooms。這些房間目前仍被西班牙皇室使用中,也讓塞維亞皇宮成為歐洲最古老的,仍在使用的宮殿。
de遊戲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OS 下載:
https://apps.apple.com/TW/app/id1571250213
Android 下載: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rastargames.maplestory
de遊戲 在 Qi 黃帝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造型有夠帥 我都開始懷疑自己性向了XD
後宮們 我是黃帝勃士 一起開心玩遊戲
✨訂閱黃帝 :《 https://reurl.cc/MZq134 》
✨抖內黃帝 :《 https://p.ecpay.com.tw/73DD845 》
✨ 追蹤黃帝IG :《 https://reurl.cc/7y59KN 》
✨ 追蹤筱清貓IG :《https://reurl.cc/3akA3R 》
✨追蹤粉專 :《 https://reurl.cc/5oYkKn 》
✨工商服務信箱 : Qi886533330000@yahoo.com
--------------------------------------------------------------------
LiênQuânMobile、伝説対決、펜타스톰 、ArenaofValor
#全服交流賽
#全服第一拉維爾Laville
#Qi黃帝勃士
片頭BG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E_SyHad90
片尾BG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19UcWdOA-I
de遊戲 在 Ru儒哥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儒哥#妹妹#家人
喜歡我的影片請按下訂閱唷
不嫌棄的話幫我按個讚! 您的支持與鼓勵是我發片最大的動力!
儒哥IG:https://www.instagram.com/ruge1222/?hl=zh-tw
Ru儒哥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urudagg/
片頭曲:Vanze-forever
片尾曲:Alex Skrindo - Jum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