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要剪毒檸聖誕條片,我尋晚睇咗七個鐘甜片,為咗唔好令屋企擔心我太變態,我特登開住道房門,著齊褲,坐定喺書枱,工作之呼吸全集中咁剪。
途中我air pod冇電,但係唔理啦,反正我都唔要本身啲聲嘅,冇理到啦,點知零晨四點,isa姐爬起身,問我記唔記得,我送咗個藍牙喇叭佢。
我:平嘢嚟喳嘛,唔好客氣。
媽:唔係呀,我意思係話你唔記得呀。
柯南mode,突然醒起,點解Air pod disconnect咗之後,電腦冇聲,原來自動connect咗阿媽間房個藍牙喇叭,即係話,我起碼有一個鐘俾佢聽實我睇緊啲咩。
#薛宅日常
P.s. 送咗出去嘅藍牙喇叭,絕對唔好借返黎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行車紀錄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行車紀錄趣官網:http://funcar.udn.com 2016新車大展中,Peugeot帶來了兩具小排量的節能引擎一起展示,到底是什麼意思?1.2三缸渦輪汽油、1.6四缸渦輪柴油,有什麼神秘的地方?而,說到小排量的渦輪節能引擎,當然不可忽略新世代的「減缸斷油」技術,這個節能技術一般都是大排氣量...
disconnect意思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了 | 盧斯達 on Patreon】
據說《立場》因為拍攝到示威者的高清照片而遭網民非議,傳媒界類似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據說以前《01》都有類似事件。這個問題的辯論中心,是遮 (面) 與不遮。如果幫你遮,就好像是不中立不客觀,但如果不遮,就有可能被懲治機關拿來看圖認人。雖然說現今監控科技發達,現場有人拍直播、街道又有CCTV,致死傷也不一定是記者做成。不過放在記者前面的這條道德題,仍然成立而不斷縈繞。
據說有些人為記者辯護的時候,表示這就是記者專業,記者必須不偏不倚去記錄,不能偏私,要分開記者和抗爭者身份。我沒有讀過新聞專業,新聞學是怎樣看,我不知道。只是覺得廣義而言,香港太現代、太講專業,很多問題都是這樣形成,也是香港人經常一盤散沙、非國族化的原因之一。「專業」或者職位,是現代產物,好像醫生、律師、記者、老師、醫療人員……專業背後是一套信條 (code),也是意識形態。例如早前醫護界希望政府封關,就搞罷工,但他們早就表示不會停止緊急和必要服務,源於護醫人員的「天職」就是救人,因此罷工雖然歷史性開展,但政府還是等到你自己完結,沒有封關。政府呼籲醫護人「緊守崗位」,就是說「社會的事你理來做咩,顧惦自己就好,關你撚事」。
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亡。記者也是如此,記者的信條,再複雜也大概不出「求真」這一條,然而信條有時會跟現實衝突,例如不幫人遮樣,可能令自己雙手有份染血 (令對方也有危險)。然而專業主義,就是要求你先是專業人,然後才是香港人;跟普世價值或國族主義講「你先是香港人,然後才是XX師」不一樣。記者確實沒有必要為抗爭者提供便利,因為記者不是抗爭者。最壞的情況,真是可能因為「客觀求真」而令人被捕。相片尚且可刪,但各大媒體的直播,對搵人而言就更加詳細和便利。因此我們最終都要面對,傳媒是傳媒,不是抗爭者的朋友。當然不是說要打記者,不過防著總是好的。
抗爭現場要由傳媒廣播出去,有時抗爭有效與否,跟上不上到傳媒有關,所以長久下來就可能對雙方的關係有天真的想像。要好好保護自己,就是防人,不只是記者,而是防所有人。
不是對記者特別不友善,只是各種不同職能之間,只有各安天命。
如果記者突然為抗爭者提供便利,先做一個香港人,然後才是一個記者,他就不是一個記者。他就摧毀了自己 (其中一個) 身份認同。這以群體利益為先,當然值得景仰,但世上還是會有其他記者熙來攘往,我們不能寄望對方就是那個真命天子,不能期望對方會護著我。
就好像我們之後也學懂了,法律界是很專業的,他們在政治問題的切入點,總是以自己的專業利益出發,否則他們就不是專業了。國安法,他們第一時間是問,特首指派自己人法官的問題,如何違反政策承諾,跟一般人關心的「我是否會被定罪」,頗有距離。我們很難叫楊岳橋不再是楊岳橋,很難期望他們承認XX (自填) 已死。專業和現代性的問題,就是在專業信條的耳濡目染下,專業人士必須跟民眾保持距離,而距離慢慢固化,成為了群體分裂、各自為政、意見紛紜的濫殤。
英國殖民政府以來,政府都喜歡如此,方便分而治之,所以功能組別,只講自己界別利益,與香港人disconnect也再所不計,因為「專業」本性如此,功能組別只是強化這種邏輯。就好像法律界人士說,你做法律界不能覺得法治已死,也就是專業人士如果對自己的專業信仰不認真,只是應付,虛與委蛇,那麼這個專業還算甚麼呢?不過我個人就覺得,虛與委蛇是不錯的,因為這令你回歸群體利益的可能增加。基督徒說,這世界非我家,便是對屬血氣的一切虛與委蛇,雖然應付,但不是真心相信,視之為終極。
我們真心相信的,是自己的香港人身份和香港人利益,其餘的事,都不是究極,到必要時候可以放下。儒家說君子不器,就是這個意思。雖然現實上大家都在溝渠,但分別就是你有沒有抬頭看天上的星,你的內心有沒有比自身專業更高的信仰。
當然這是一個希望,一個進步的方向,但大多數人都是「器」,因為很多時候要當器物才能謀生,或者他們真心陷溺進去了。這個時候,只能獨善其身,丢掉幻想,多防著就好。太過現代的社會,都是太過驕傲。專業人士的傲骨,有時令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屬性。我是游民而不是專業人士,所以看得到。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亡,不只是一個笑話,而是專業主義的寓言。你覺得自己也是香港人,那你就應該盡量多關心病人生死,而不是只埋首手術有多精確、有多orthodox。人都死了,醫生的榮耀又算得上甚麼?
訂閱我的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disconnect意思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了 | 盧斯達 on Patreon】
據說《立場》因為拍攝到示威者的高清照片而遭網民非議,傳媒界類似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據說以前《01》都有類似事件。這個問題的辯論中心,是遮 (面) 與不遮。如果幫你遮,就好像是不中立不客觀,但如果不遮,就有可能被懲治機關拿來看圖認人。雖然說現今監控科技發達,現場有人拍直播、街道又有CCTV,致死傷也不一定是記者做成。不過放在記者前面的這條道德題,仍然成立而不斷縈繞。
據說有些人為記者辯護的時候,表示這就是記者專業,記者必須不偏不倚去記錄,不能偏私,要分開記者和抗爭者身份。我沒有讀過新聞專業,新聞學是怎樣看,我不知道。只是覺得廣義而言,香港太現代、太講專業,很多問題都是這樣形成,也是香港人經常一盤散沙、非國族化的原因之一。「專業」或者職位,是現代產物,好像醫生、律師、記者、老師、醫療人員……專業背後是一套信條 (code),也是意識形態。例如早前醫護界希望政府封關,就搞罷工,但他們早就表示不會停止緊急和必要服務,源於護醫人員的「天職」就是救人,因此罷工雖然歷史性開展,但政府還是等到你自己完結,沒有封關。政府呼籲醫護人「緊守崗位」,就是說「社會的事你理來做咩,顧惦自己就好,關你撚事」。
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亡。記者也是如此,記者的信條,再複雜也大概不出「求真」這一條,然而信條有時會跟現實衝突,例如不幫人遮樣,可能令自己雙手有份染血 (令對方也有危險)。然而專業主義,就是要求你先是專業人,然後才是香港人;跟普世價值或國族主義講「你先是香港人,然後才是XX師」不一樣。記者確實沒有必要為抗爭者提供便利,因為記者不是抗爭者。最壞的情況,真是可能因為「客觀求真」而令人被捕。相片尚且可刪,但各大媒體的直播,對搵人而言就更加詳細和便利。因此我們最終都要面對,傳媒是傳媒,不是抗爭者的朋友。當然不是說要打記者,不過防著總是好的。
抗爭現場要由傳媒廣播出去,有時抗爭有效與否,跟上不上到傳媒有關,所以長久下來就可能對雙方的關係有天真的想像。要好好保護自己,就是防人,不只是記者,而是防所有人。
不是對記者特別不友善,只是各種不同職能之間,只有各安天命。
如果記者突然為抗爭者提供便利,先做一個香港人,然後才是一個記者,他就不是一個記者。他就摧毀了自己 (其中一個) 身份認同。這以群體利益為先,當然值得景仰,但世上還是會有其他記者熙來攘往,我們不能寄望對方就是那個真命天子,不能期望對方會護著我。
就好像我們之後也學懂了,法律界是很專業的,他們在政治問題的切入點,總是以自己的專業利益出發,否則他們就不是專業了。國安法,他們第一時間是問,特首指派自己人法官的問題,如何違反政策承諾,跟一般人關心的「我是否會被定罪」,頗有距離。我們很難叫楊岳橋不再是楊岳橋,很難期望他們承認XX (自填) 已死。專業和現代性的問題,就是在專業信條的耳濡目染下,專業人士必須跟民眾保持距離,而距離慢慢固化,成為了群體分裂、各自為政、意見紛紜的濫殤。
英國殖民政府以來,政府都喜歡如此,方便分而治之,所以功能組別,只講自己界別利益,與香港人disconnect也再所不計,因為「專業」本性如此,功能組別只是強化這種邏輯。就好像法律界人士說,你做法律界不能覺得法治已死,也就是專業人士如果對自己的專業信仰不認真,只是應付,虛與委蛇,那麼這個專業還算甚麼呢?不過我個人就覺得,虛與委蛇是不錯的,因為這令你回歸群體利益的可能增加。基督徒說,這世界非我家,便是對屬血氣的一切虛與委蛇,雖然應付,但不是真心相信,視之為終極。
我們真心相信的,是自己的香港人身份和香港人利益,其餘的事,都不是究極,到必要時候可以放下。儒家說君子不器,就是這個意思。雖然現實上大家都在溝渠,但分別就是你有沒有抬頭看天上的星,你的內心有沒有比自身專業更高的信仰。
當然這是一個希望,一個進步的方向,但大多數人都是「器」,因為很多時候要當器物才能謀生,或者他們真心陷溺進去了。這個時候,只能獨善其身,丢掉幻想,多防著就好。太過現代的社會,都是太過驕傲。專業人士的傲骨,有時令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屬性。我是游民而不是專業人士,所以看得到。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亡,不只是一個笑話,而是專業主義的寓言。你覺得自己也是香港人,那你就應該盡量多關心病人生死,而不是只埋首手術有多精確、有多orthodox。人都死了,醫生的榮耀又算得上甚麼?
訂閱我的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disconnect意思 在 行車紀錄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行車紀錄趣官網:http://funcar.udn.com
2016新車大展中,Peugeot帶來了兩具小排量的節能引擎一起展示,到底是什麼意思?1.2三缸渦輪汽油、1.6四缸渦輪柴油,有什麼神秘的地方?而,說到小排量的渦輪節能引擎,當然不可忽略新世代的「減缸斷油」技術,這個節能技術一般都是大排氣量的引擎所獨有,但其實四缸渦輪引擎也有,您知道嗎?
主持人:廖剛
攝影編導:邱利亞
剪接後製:邱利亞、蔡美雪
字幕:張哲魁
製作人:鍾清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szFBgFv9V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