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專欄:笛卡兒的鬼魂
最近一直在讀笛卡兒的哲學著作和傳記。其中一本簡介書的最後一章,題目是”Descartes’s Ghost”,談到笛卡兒提出的哲學和科學觀點縱使已經過時,為何到了今天我們還是難以”lay his ghost”。”To lay the ghost of “這個說法,意思是擺脫或放下令人感到驚恐、不安或困擾的過去的事情。用中文的說法,大概就是「解除心魔」。但是,據說近年笛卡兒在學術界,特別是在機械人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地位,大有「鹹魚翻生」、「隔世回魂」的趨勢。
從啟蒙時期到十九世紀,笛卡兒曾經長時間被奉為現代科學精神的創始人物之一。尊崇「理性的自然之光」為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追求知識的明確和精準,以數學原理為理解自然的最可靠方法,從大至宇宙到小至人體的結構和運作的機械觀,如此種種都是現代科學精神的核心。就算笛卡兒自身的哲學諸多漏洞,他的物理學推論大都站不住腳,但他在西方社會邁進現代時期的關鍵位置是不容置疑的。
可是,從二十世紀初開始,無論是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現象學或者存在哲學,都全盤否定笛卡兒的絕對自我肯定的主體性,以及由此而推論出來的身體和心智(靈魂)截然分割的二元論(dualism)。我八十年代在大學念比較文學的時候,是通過福柯和達利德這些後結構主義者的理論認識笛卡兒的。當時得到的印象是,笛卡兒思想幾乎等同於萬惡之源,是現代性的所有罪行的代名詞。說某某是 “Cartesian”簡直就是最惡毒的學術詛咒。
不過,風水輪流轉,據美國韓裔思想史學者Kang Minsoo的觀察,學界對笛卡兒的興趣近年有回升的迹象,這跟他作為人體機械論的先驅有關。在進入熱烈討論生化人、人工智能和後人類時代的今天,一個在四百年前便提出人體其實只不過是一部精密的機器的哲學家,自然再次成為焦點。(至於他主張的靈魂的非物質性,及其乃人類理性之源,並且由神所創造的觀點,就不必過於認真對待了。)我早前也談過Kang Minsoo關於自動人偶發展史的著作Sublime Dreams of Living Machines,以及「笛卡兒的女兒」的傳說。最近發現Kang去年發表了一篇關於這個傳說的演變過程的論文,又增添了我對這個題材的理解。
Kang的這篇文章題目是”The Mechanical Daughter of Rene Descartes: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an Intellectual Fable”,發表於劍橋大學的《現代思想史》學報。這個「寓言」(fable)簡單來說是這樣的:話說笛卡兒在五歲的私生女兒Francine死後,製造了一個跟她一模一樣的自動人偶,時時帶在身邊。在一次海航中,船隻遇到大風浪,船長發現了笛卡兒行李中的人偶,視之為邪惡的象徵和危難的禍端,把它投進海裏去,風浪也因此平息了。Kang認為這個傳說之所以在近十多年流行起來,成為學界(包括哲學、歷史學、政治學、心理學、教育學、機械人學、文學和電影學)討論和引述的寵兒,也在創作裏頻繁地被改編和應用,其中一個主要來源是英國作者Gaby Wood的普及歷史著作Living Dolls(2002)(美國版題為Edison’s Eve)。我在本欄寫過一篇〈笛卡兒的女兒〉,文首便引述了此書的開頭,關於這個傳說的繪影繪聲的描寫。據Kang所說,自此這個故事便被不同界別的研究者廣泛引用,並且擅自改動,加鹽加醋,以服務自己的論點。
事實上,Wood的描述本身便是想像和虛構。Kang以嚴謹的歷史研究態度,追本溯源,從這個傳說第一次出現,一直跟蹤它在二百多年間多次發生的變體。在一六九一年,Adrien Baillet寫作了第一部笛卡兒傳記,裏面記述了哲學家於一六三五年於阿姆斯特丹和女傭人誕下了女兒Francine,此女五年後因猩紅熱死亡。一六九九年,一位名叫Bonaventure d’Argonne的修士,以化名Vigneul-Marville寫了一部叫做Mélanges d’histoire et de littérature(《歷史與文學逸事》)的書。這位修士是個道德上的保守派,但又是笛卡兒哲學的支持者,所以,他試圖抹除哲學家曾有一個私生女的污點:作者說他從一個笛卡兒崇拜者口中聽到,所謂私生女的傳言,其實是假的。實情是,哲學家為了證明他的人體機械論,親手製作了一個和真人十分相似的自動人偶,作為示範之用。不幸的是在一次海航中,人偶被船長發現,並誤以為是巫術或不祥之物,而遭拋擲到大海裏。Kang指出,這個傳說的始作俑者的目的,是為了給笛卡兒曾經與女傭有染一事開脫,以保哲學家的清譽,而非像後人所說那樣,以人偶的製作說明笛卡兒對女兒的不捨,甚或是笛卡兒對人偶產生了變態的戀物癖或戀尸癖。
這個故事在往後兩個世紀裏,經過多次的轉述和再創作而變形,當中包括英國作家艾薩克.迪斯雷利(Isaac D’Israeli)和法國小說家安納托爾.弗朗士(Anatole France)的生動版本。故事蘊含的元素越來越豐富,細節也變得越來越確鑿,例如笛卡兒以女兒的名字Francine命名人偶,人偶的模樣和死去的女兒一樣,笛卡兒甚至把人偶當成親密的對象。至於人偶被發現的航程,最後被Wood戲劇性地定在一六四九年,笛卡兒從阿姆斯特丹坐船出發到斯德哥爾摩,也即是他的人生的終極之旅。到達瑞典幾個月後,哲學家便客死異鄉。
身為歷史學家,Kang感到驚訝的不是一個傳說的演變,而是當代不同專業範疇的學者們,竟然毫無例外地吝於花費任何功夫,去查證傳說的源頭,釐清故事的歷史脈絡,而只是順手拈來,甚至加入虛構的行列。如果是創作行為,當然沒話可說,但如果是學術研究,則未免過於輕率和懶惰了。不過,有像Kang這樣態度嚴謹的學者,笛卡兒的鬼魂應該可以安息了吧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dualism二元論 在 人良土兀 JA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舊作分享,12月10日凱道見!#婚姻平權
-
她/他,不是我的菜
苦瓜和茄子隱喻兩性生殖器,以標題「不吃苦瓜的男孩說:『苦瓜不是我的菜』」、「不吃茄子的女孩說:『茄子不是我的菜』」表達多元的性取向及選擇的自由,然而就算有關性別,也無關性別。
苦瓜和茄子因味道、顏色、外型等,是社會上比較容易被排斥的蔬菜,但它們展現出的獨特風味反而也是讓不少人喜歡它們的原因。我們都有權力愛自己所選,而社會應給予尊重與多元平權。
-
彼/彼女は、私の好みじゃない
ポスターにあるゴーヤーとナスは男女生殖器をモチーフにし、タイトルのゴーヤーが嫌い男の子は「ゴーヤーは俺の好みじゃない」、ナスが嫌い女の子は「ナスはあたしの好みじゃない」と性的指向の多様性、自由に選べる権力を表します。 性別に関係があるとしても、性別に関係もありません。
ゴーヤーとナスは 味、色、外形などの原因で、一般的に嫌われている野菜ですが、その特別風味には逆に多くの人から好まれています。私たちは自分で選ぶものを愛す権力を持ち、この社会もそれを尊重し、差別を無くすべきであろう。ポスター全体は無彩色で「男は男らしく」、「女は女らしく」という二元論的な印象をなくす。
-
She/He is not my cup of tea
On this poster, the bitter gourd and the eggplant symbolize the human external reproductive organs respectively.
This poster, as its title says ‘’Bitter gourd is not my cup of tea by Boys who don’t eat bitter gourd ’’ and “Eggplant is not my cup of tea by Girls who don’t eat eggplant”, tries to convey the freedom of multiple sexual orientation and the concept that all that counts is not sexuality but LOVE.
These two vegetables, bitter gourd and eggplant repel people easily because of their shapes, flavors, and colors. However, their “uniqueness’’ is also what appeals quite a few. We human beings all have the right to choose what we love and the societies we are in should be pluralistic ones supporting us to do so.
This poster is a black and white only piece, aiming to avoid “Sexual dualism” and any concepts that might be related to genders.
-
by jaochihwei.com
Instagram: https://goo.gl/HmWNBn
她/他,不是我的菜
苦瓜和茄子隱喻兩性生殖器,以標題「不吃苦瓜的男孩說:『苦瓜不是我的菜』」、「不吃茄子的女孩說:『茄子不是我的菜』」表達多元的性取向及選擇的自由,然而就算有關性別,也無關性別。
苦瓜和茄子因味道、顏色、外型等,是社會上比較容易被排斥的蔬菜,但它們展現出的獨特風味反而也是讓不少人喜歡它們的原因。我們都有權力愛自己所選,而社會應給予尊重與多元平權。
實體通路:
每一口人 設計工作室
臺北市大安區安居街60巷4號
營業時間:12:00~20:00
(前來建議先來訊詢問)
-
8/15-9/27 工作室會有「30 grapigc designers in TAIWAN」展覽
dualism二元論 在 編織實驗室- Dualism 二元論脖圍。 Brioche 針法的確很適合 ... 的推薦與評價
Dualism 二元論 脖圍。 Brioche 針法的確很適合二元論這個名字~. Timeline photos · Aug 19, 2020 ·. View Full Size. Jhen Bao and 6 others like this. Loadi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