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好像變更忙錄了!要怎麼做時間規劃呢 Emily ?」
我比較好奇,你是因為不擅長制定時間計畫,先做哪一件事再做哪些嗎?
或是你比較會拖,就是很會蛇(台語)的那種👀
如果你是有推延習慣的人,我會建議你去聽Emily報報的第十一集「要怎麼樣改善拖延症呢?」
裡面有提到三個非常實用的改善方法,可以聽一下。
如果你是第一種不知道怎麼制定時間計劃的人,我可以分享一下我最近半年來的方法喔!
我記得從2020年的11月10號開始,就使用這個規劃時間的方法📝
這個方法其實是兩種記事的混合版,我覺得還蠻好用的,你可以參考看看😌
我把待辦事項和OKR的記事混合在一起用
待辦事項大家都比較清楚,就是常看到的把事情都列出來,然後按照輕重緩急分類
做完之後就可以在前面打個勾或是劃掉✅
OKR我大概解釋一下,OKR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縮寫
中文意思是「目標和關鍵成果」
簡單來說,我們在安排工作的任務和行程時
要記得我們列出來的這些事情,是跟我們的目標相關的🎯
做的每一件事的成果,都會對這個目標有所提升幫助。
這樣子才不會因為有太多的事情想要做,或者是雜事太多
然後讓我們偏移焦點,結果都在做一些無謂事情、浪費時間⏳
這個目標多半都是今天我要達成的事情,可以設定一到兩個就好。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像是如果今天的任務,我要錄這一集的Podcast
我早上起來就會先把目標寫在最上方,寫著:「完成第五十集的Podcast」🎙
我會把時間區塊分成早、中、晚三大部分
⛅️早上的時候我就會列出:把昨天寫好的逐字稿統整一遍、思考這一集的標題這兩個工作
☀️下午我就會列出:錄音錄製這一集的節目、完成這一集的描述欄位文字
🌙晚上就會列出:剪輯這一集的節目、上傳節目、在IG發一下預告的限時動態
這樣今天的工作大概就結束了
聽起來工作好像很多,但是實際上還會有其他的任務在裡面
像是要更新我的臉書,然後要寫一下新書的推薦序等等🙄
一樣也都加入到OKR的工作表裡面(好多事情)😂😂
那你們可能會想,這樣時間真的夠用嗎?
所以OKR的工作表還有另外一個用途,就是用來計算你的任務需要花多少時間
可能一開始的時候,大家會不知道工作要多久⌚️
舉我前面「完成podcast」的例子來說好了
我的節目播到現在差不多快要一年了
大概製作到第五集的時候,我就可以算出我錄製節目大約需要一小時,剪輯大約需要兩小時。
這樣我在安排工作的時候,就會知道我需要多久時間,就可以安排得當了。
但也千萬要記得留一點「彈性的時間」
因為工作會有很多臨時的狀況發生,留一點空檔時間才可以有喘息的空間🍵
希望對這位讀者有幫助喔~
#在家工作的你們碰到的困難是什麼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