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測試學習是個理論簡單,但實作起來會遇到很多疑問的學習過程。曾經跟Sean Ellis 一起工作的曲卉寫的這本書不但實用,而且還訪問了一大票測試專家。
他們對於測試主題的選擇(大題目還是小題目)、AARRR漏斗的重點,還有測試團隊在組織內的發展也都有不同的見解。
我覺得很值得多看看,所以做了筆記跟大家分享。
這次分3 part,先來一串九個人我印象最深的測試心得,再來九個人的訪談摘要,最後是九個人對於組織與人的看法。enjoy~
..........
《硅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曲卉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不要只做優化,要做有高影響力的事情。不過,得先做優化累積影響力。"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不要把所有數字綁在一起看,用戶分群是有效優化的開始。"
#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限制供給可以透過奇怪的方式,製造FOMO(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 社交地位(social status)等,讓產品流行"
#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低垂果實摘完後,會陷入低潮與瓶頸。全公司(或跨團隊)的創新idea大匯集會讓大家一起幫忙,並且不要浪費對失敗案例的紀錄與策略學習。"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 Sami Khan
"醜陋、原始的廣告更像是朋友在對用戶說話,有更高機率穿透用戶的防衛心"
#Camera360(修圖), 陳思多
"漏斗的無限解構,原本以為是單純解決留存率問題,結果深究了四層(留存率—>推送更新覆蓋率—>推送更新展示率—>下載權限設定)才達到目的。"
#Square(支付), 羅揚 James Luo
"增長與嚕羊毛黨的鬥智鬥勇,對獎勵的設計要有吸引力,又要養成使用習慣,還要善用推薦者的資訊讓新用戶感受到個性化的感覺。"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修圖), 韓知白
"要做增長先要備好基礎設施(行為數據後台,A/B測試框架),才能夠更快速迭代與勤能補拙。"
#專訪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有些問題除了用數據作判斷外,直接問用戶可以達到更直接的效用,而且幫助增長團隊打開視野。"
---九篇專訪的摘要全文---
#9-1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北極星指標是會變動的
-產品(也就是核心地帶)通常是增長的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測試,但很難直接說服公司其他成員直接拿產品動刀。
-增長團隊一開始成立時候,選擇三不管地帶,以證明自己;之後才進展到核心地帶
-核心地帶的創造新價值、改善原有價值,通常是產品團隊負責。傳遞已有價值給更多人則是增長團隊負責。
-增長團隊必須是全職的,不能跟人共用成員,否則優先順序會被影響
-做測試時候,如何在容易衡量但效果慢跟全新設計但不知哪個因素產生作用之間做取捨?優化測驗要一個個做,改變方向測驗則直接直搗黃龍。而改變方向的測試才能反應高影響力。
-當低垂果實摘完後,要做高影響力需要高資源的測試需求,而不是低資源但也只需要低影響力的需求
#9-2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對行動應用來說,留存是所有指標中最重要的,因為客人離開沒有成本,但留存會對你有無限好處。留存指標包含以日、週、月計算。
-增長團隊大約7-8人,包含產品經理、分析師、設計師、程序員,最多的是程序員。產品經理需要對分析、UI/UX設計、程序都略懂,才能跟他們溝通。
-以每週的循環討論測試設計、結果與去留。
-SC的做法不是所有用戶綁在一起看留存率,是用戶分群後看留存率,包含新用戶、流失後重新造訪用戶、重複使用用戶。
-當移動應用要藉由更版推送提升客戶體驗的時候,如何達到最好的整體效果?衡量指標是RRF 覆蓋率(reach), 相關性(Relevance), 頻率(Frequency) 三個都達到高水準則影響力最大。但覆蓋率是這當中最重要的
#9-3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我的前一間公司(Stolen),每個增長流程與工具都做得很好,但就是產品不夠好。當我到Postmaster之後發現他們什麼成長技巧都沒有,但產品很符合市場需求。
-增長最令人喜歡的是,能量化你的影響力,當你實驗做得好,結合了創造力與分析能力得出很好的想法,就像寫程式一樣,你做了某件事就有某個結果。這是令人上癮的。
-增長最令人不喜歡的是,會讓你偏向那些容易衡量並且很快衡量的東西。但有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例如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反而不是容易衡量的。
-K因子(referral 用戶轉介人數)持續大於1是不可能的,尤其當你的產品越做越大,群體越來越多。即使是社交軟體,要讓k因子大於1 也需要一些違反自然規律的設計。
-稀缺性可以透過奇怪的方式,讓產品更加流行。從Stolen 得到的認知是,限制供給,造成稀缺性。心理因素是害怕錯過(FOMO) 社交地位(social status)等
-即使在矽谷,增長團隊也不多見。Google就沒有。但是FB就有一大批增長團隊並且擴散到其他地方。增長就是技術驅動,易於衡量的行銷。增長團隊更像升級版的行銷團隊,有了程序員的支持可以把推薦系統做得更精準,未來增長團隊會和市場團隊在一起而不是產品。
-用少於10%的流量,可以做任何測試。
#9-4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增長沒效就是沒效。增長可以很快做出改變,並且追蹤哪些改變有效哪些無效。
-增長的低垂果實摘完後,會陷入疲乏,就需要大量idea。創新idea 兩種重要想法:每週五的全公司頭腦風暴 & 忠實紀錄失敗的測試並從中學到策略想法。
-增長團隊刷存在感兩種做法:(1) 在例會中說明有趣但違反直覺的實驗,已讓大家有印象(2) 把大象(重大影響力但耗資源)跟螞蟻(容易但效益有限)的實驗混合起來,避免人家覺得你沒貢獻或者只會做小事情
-新產品開始獲取客人的三種方法:(1) 付費搜索廣告,可以找到真的需要產品並且非常有興趣的人 (2) 抄競爭對手的做法,可以找到他們已經開發過的市場(3) 根據產品特殊屬性的增長手法
#9-5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與機器人投資), Sami Khan
-靠創意的廣告狂人時代已經過去,excel 跟計算機才是你的好朋友。
-檢視總預算,跨通路預算調整(放大表現好的),通路內預算調整(用七天平均放大表現好的)
-2C新產品上線的建議是先在FB做小量A/B測試,找出好的再往其他通路擴散。測試前要設好追蹤,沒有追蹤,測試學習的迴路就不會成立。
-比起其他app,遊戲是最不需要擔心用戶獲取的,因為人們下載無成本;比較需要擔心的反而是用戶留存。因此要一小批一小批的獲取用戶後,關閉其他溝通通路,只針對這小群人做各種產品測試與改進,確定30 日留存率到達可用水準後才能繼續獲取用戶。
-臉書上,越醜的廣告表現越好。因為大家對電視已經疲乏,精美的廣告創意讓人想到電視會自動跳過,但粗糙的原始的則像是你朋友分享的。
#9-6 Camera360(Photo Editor), 陳思多
-漏斗的無限解構,以解決留存為例。原本想藉由app更新處理留存率低的問題,但發現更新覆蓋率不夠高,後來又發現問題是更新的展示率(被看到)低,而展示率低的原因又是app一開始下載時候的預設權限。所以回頭更改預設權限設定,在更改後次日留存率實現5%增長。(但如何在用戶已下載後調整權限啊)
-各地區的差異化溝通,以美國市場為例,經過逐一測試不同族群發現40+婦女喜歡此產品,於是將廣告視覺改為該族群會喜歡的可愛孩子展示功能,降低33%的獲客成本
-增長的成功要素是CEO的有意識支持。因為增長會用到很多資源,或是影響很多資源。若是沒有CEO的支持,無法成功。
-增長團隊需要的數據分析師,是對產品有深切了解的數據分析人,而不是純粹解讀數字。
#9-7Square(支付服務), 羅揚 James Luo
-留存主要是產品決定的,但在早期留存(D14-D90)增長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只要透過各種管道(信件、推送、Retargeting 廣告)重新提醒用戶,就會對早期留存產生明顯效用。
-要做全產品用戶推薦的指標的先決條件,是內部有堅實的大數據團隊,足以做獲客通路歸因。
-通路關鍵三大指標(CPA, ROI, LTV)中,最難建模的是LTV。因為涉及對長期留存率與資本折現率的重要假設。
-好的推薦系統會牽涉到三大項目,獎勵、曝光、轉化。其中獎勵的設計是與嚕羊毛黨鬥智鬥勇的活動。獎勵內容要考慮『有吸引力的額度、合適的條件限制、養成使用習慣的限制,累進式獎勵、考慮對稱式獎勵(利己又利人)』
-即使是最忠誠的用戶,也不會時刻記得你的獎勵項目。
-新用戶進來後,可以用推薦人的資訊提醒他們使用獎勵,不僅給新用戶個性化的感覺,也提醒新用戶『我確實獲得了某人的推薦』
#9-8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Photo Editor), 韓知白
-美圖的用戶留存指標設在N張照片保存,一開始是基於通路管理的需要,因為有些通路留存數據會有回饋延遲以及作假的問題。
-探探的市場部與增長部的區別在,市場部負責花錢,增長部不負責花錢。
-增長不是先做KPI管理,而是要有好的基礎設施(行為數據後台,A/B測試框架)才能開始觀測指標與迭代增長。
-快速迭代的價值在於,當你沒有人家的靈感,人家一次增長效果比你好3倍(+60% vs +20%)的時候,只要你迭代速度有三倍,還是可以得到一樣的成功增長效果。
-增長要避免的第一個坑就是局部優化,這裡改一點截圖,那裡改一點文案。其實也許改產品名字與圖標是最有效提升app商店轉化率的途徑。增長經理要能夠跳脫盒子思考(out of box thinking)
-剛開始做測試的人,要忘記喬布斯張小龍等產品的大神,他們是靠直覺也很少看數據:正常人要靠數據與即時反饋,勤能補拙。
#9-9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全景漏斗,關心橫向的產品功能交互關係。當一個產品不只是工具,還有社交,內容等多種功能。可以根據不同功能設計指標,再看看功能
之間的交互拉提作用,決定整個產品後續的發展。而不是只看單一指標。
-量化與質化的兩腳思維,曾經做測試時候只看指標,以為是A與B的相關性,但從未想過中間還有個C。學到後就會在產品中安插小問卷直接問用戶,但要把握3個題目之內的精簡原則,不可以打擾用戶。
-加法與乘法,做增長後了解了加法與乘法的關係。增加一條溝通管道是加法,優化轉化率是乘法。一般來說,乘法的好處更大一些,但這也是基於加法已經帶來足夠的初始流量,否則盤子太小的乘法也沒啥意義。
-做產品像開船,動力與方向最重要。產品小的時候,著重動力,加速度要夠。產品體量大了後,動力已經比較足了,著重方向,往哪兒發展就更重要。
---以下是關於團隊的摘要---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增長團隊必須是全職的,不能跟人共用成員,否則優先順序會被影響"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增長團隊大約7-8人,包含產品經理、分析師、設計師、程序員,最多的是程序員。產品經理需要對分析、UI/UX設計、程序都略懂,才能跟他們溝通。以每週迭代的循環討論測試設計、結果與去留。"
#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增長最令人不喜歡的是,會讓你偏向那些容易衡量並且很快衡量的東西。但有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例如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反而不是容易衡量的。"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增長團隊刷存在感兩種做法:(1) 在例會中說明有趣但違反直覺的實驗,已讓大家有印象(2) 把大事(重大影響力但耗資源)跟小事(容易但效益有限)的實驗混合起來,避免人家覺得你沒貢獻或者只會做小事情"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與機器人投資) , Sami Khan
"靠創意的廣告狂人時代已經過去,excel 跟計算機才是你的好朋友。"
# Camera360(修圖), 陳思多
“增長的成功要素是CEO的有意識支持。因為增長會用到很多資源,或是影響很多資源。若是沒有CEO的支持,無法成功。”
#Square(支付), 羅揚 James Luo
“通路關鍵三大指標(CPA, ROI, LTV)中,最難建模的是LTV。因為涉及對長期留存率與資本折現率的重要假設。”
#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修圖), 韓知白
“快速迭代的價值在於,當你沒有人家的靈感,人家一次增長效果比你好3倍(+60% vs +20%)的時候,只要你迭代速度有三倍,還是可以得到一樣的成功增長效果。”
#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做產品像開船,動力與方向最重要。產品小的時候,著重動力,加速度要夠。產品體量大了後,動力已經比較足了,著重方向,往哪兒發展就更重要。”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我要做富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雖然市場焦點仍在中美貿易談判,不過本周四為期指結算日,在結算前夕大市或會較為波動,那麼我們可以去計算期結範圍嗎?今集 #阿業 和 R除了分享大市分析,還會教大家一些Excel小技巧,就算不懂寫code 都可以推算到恒指結算範圍。 有關於期權的任何疑問或意見,記得留言,我們會盡力解答 #長倉 #短...
「excel頻率」的推薦目錄:
- 關於excel頻率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excel頻率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excel頻率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excel頻率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excel頻率 在 呂聰賢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excel頻率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excel頻率 在 FREQUENCY函數| 計算數值在某個範圍內的出現頻率有多少次? 的評價
- 關於excel頻率 在 15 Excel 函數介紹ideas 的評價
- 關於excel頻率 在 [請教]用EXCEL運算高頻率的數據會當掉是? - Mobile01 的評價
excel頻率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菜鳥救星Excel教學:職場使用頻率最高的VLOOKUP】
#VLOOKUP 最適宜從大量雜亂的數據中「快速查閱」;再將查閱得來的數據「快速標出區段和級別」。
想學會如何「快速查閱數據」、「把數據進一步分門別類」的人,文中超簡單教學法,讓你一次就上手…
excel頻率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romo #科基百科 咻──咻──咻──
當風陣陣吹起,我們該如何知道風從哪裡來,又有多常吹呢?
這種時候,利用簡單的風頻圖記錄這一切,就能替芸芸眾生解惑,還能避免語言不通帶來的困擾唷!
_
風頻圖又稱為風花圖、風玫瑰圖(Wind Rose),常用來表示某個區域在某個時期內,風向的分布情形。
最常見的風頻圖樣式是畫一個圓,再從圓心繪製出 8、16 或 32 條射線 ,不同射線分別代表不同的方位。
長條圖示代表風「吹來」的方向,也就是說,如果風頻圖在東北方有長條圖示,則代表此區域在此時颳得是東北風。
而長條圖示的長度又會和風的頻率成正比,最長的部分表示該風向的風出現的頻率最高;以圖片來說,這個地方颳東北風的頻率最高!
_
看懂了風頻圖後,是不是覺得很簡單啊!不過,風頻圖常用在什麼地方呢?
嘿嘿,只要是靠「風」吃飯的工作,都很需要風頻圖進行輔助!像是漁業,船員們必須在出航前確認特定海域在特定時節的風向與頻率,如此一來才能將船駛向正確的航道,避免遭受強風吹襲而發生意外。
再來是航空業,預先透過出發地與降落地的風頻圖,瞭解正確的起、降方向,才能安全駕駛,避免一陣亂風襲來,大家都不安全惹QQ
當然啦,風頻圖的繪製通常由各國的氣象資料轉換而來,而風頻圖的變化對於大氣學家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觀測資料!
_
正確用法:把風向、風的頻率等資料整理成風頻圖
錯誤用法:把氣象資料丟到 excel 表,數據會自己找到出路
_
參考資料:wiki《風玫瑰圖》、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風頻圖》、Britannica《Wind rose》
_
本內容由 我的青航時代-2021航發會×暑期航空營 委託,泛科學企畫執行
_
我的青航時代-2021航發會X暑期航空營 熱烈報名中!詳情請見:https://lihi1.com/H5hA9
_
延伸閱讀:
How To 成為飛行員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8327
How To 讓飛機安全起降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9001
excel頻率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雖然市場焦點仍在中美貿易談判,不過本周四為期指結算日,在結算前夕大市或會較為波動,那麼我們可以去計算期結範圍嗎?今集 #阿業 和 R除了分享大市分析,還會教大家一些Excel小技巧,就算不懂寫code 都可以推算到恒指結算範圍。
有關於期權的任何疑問或意見,記得留言,我們會盡力解答
#長倉 #短倉 #期權 #勝率 #賠率 #頻率 #指數期權 #股票期權 #交易組合 #未平倉合約
======================
1) 本月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阿業期權分享講座▶ https://edu.money-tab.com/optyip?yt=1
新我要做富翁 試堂分享會 (香港站)▶ https://edu.money-tab.com/sharing-trial?mts=yt
Jonathan MT4自動交易程式分享講座+試堂▶ https://edu.money-tab.com/mt4jon?yt=1
陳Sir期權期指分享會▶ https://edu.money-tab.com/activity-reg-c?jackop=yt
贏在美股試堂分享會(Online)▶ https://edu.money-tab.com/activity-reg-c?jackus=yt
所有課程/活動一覽▶ https://edu.money-tab.com/all-event?all=yt所有課程/活動一覽▶ https://edu.money-tab.com/all-event?all=yt
齒輪理論 入門班/初班▶ https://edu.money-tab.com/m0m1-reg-c?m0m1=yt
2) 《我要做富翁》網上版登入/APP下載:http://onelink.to/mtapp
3) 緊貼我們社交平台,不錯過任何免費分析/教學: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dWNwPuaS1o2dIzugNMXWtw?sub_confirmation=1
讚好Facebook專頁: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4) 想加入我們,可將CV EMAIL到▶ hr@money-tab.com

excel頻率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快到年底了,年初訂的理財目標都達成了嗎?還是一打開記帳軟體APP,依舊搞不清楚自己的淨值到哪裡,這記帳挑戰又再度半途而廢了🤣。如果你有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試試看柴鼠的 #滿月記帳法🌕,只要一個簡單的excel、每個月記一次,幾乎可以解決大部分人記帳失敗的困擾。
😎自從滿月記帳法在去年3月免費開放之後,經過一年多到現在每個月還是有近千次下載,累積下載已經超過1萬5千多次,真的很高興這麼多人願意採用我們提供方法,來克服記帳的困擾、瞭解自己的身價👍。
不過陸陸續續還是有很多小尾巴留言詢問「負債」和「支出」到底差在哪裡?以及12月最後一欄怎麼填,這一集FQ&A我們就再來仔細說明一次🤓
►滿月記帳excel下載:http://bit.ly/2C6HJM8
►滿月記帳法教學影片:https://youtu.be/juLfUYkCVDI
【影片重點傳送門】
0:00 資產欄位的更新頻率
2:22 負債和支出欄位的差別
3:38 滿月記帳不是高等會計
#完全免費自由下載使用🆓
記得要自己加密🔐
【不用花錢也可以贊助柴鼠】
https://youtu.be/DGV964Fks2s
【訂閱柴鼠也是一種鼓勵】
http://bit.ly/2INZTDI
【柴鼠兄弟相關頻道】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柴鼠兄弟ZRBros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zrbro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rbros/
【聯絡柴鼠】
e-mail:paike.cat@gmail.com

excel頻率 在 15 Excel 函數介紹ideas 的推薦與評價
Excel 函數教學#12 | FREQUENCY函數| 計算數值在某個範圍內的出現頻率有多少次? More information. Excel 函數教學#12 | FREQUENCY函數| 計算數值在某個範圍內的出現 ... ... <看更多>
excel頻率 在 [請教]用EXCEL運算高頻率的數據會當掉是?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一個程式新手最近試著用EXCEL搭配VB來判斷期貨商品的運算假設先不考慮漏TICK的情況目前是先用DDE跟RTD試著寫看看(確定可行再來串API)程式的部分是 ... ... <看更多>
excel頻率 在 FREQUENCY函數| 計算數值在某個範圍內的出現頻率有多少次? 的推薦與評價
Excel 函數教學#12 | FREQUENCY函數| 計算數值在某個範圍內的出現 頻率 有多少次? EXCEL 一教就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