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Americans Are Being Attacked. Why Are Hate Crime Charges So Rare?
On a cold evening last month, a Chinese man was walking home near Manhattan’s Chinatown neighborhood when a stranger suddenly ran up behind him and plunged ( ) a knife into his back.
For many Asian-Americans, the stabbing ( ) was horrifying, but not surprising. It was widely seen as just the latest example of racially targeted violence against Asians during the pandemic.
But the perpetrator ( ), a 23-year-old man from Yemen, had not said a word to the victim before the attack, investigators ( ) said. Prosecutors ( ) determined they lacked enough evidence to prove a racist ( ) motive ( ). The attacker was charged with attempted murder, but not as a hate crime ( ).
The announcement outraged ( ) Asian-American leaders in New York City. Many of them protested ( ) outside the Manhattan district attorney’s office, demanding that the stabbing be prosecuted as a hate crime. They were tired of what they saw as racist assaults being overlooked ( ) by the authorities ( ).
The rally ( ) reflected the tortured ( ) public conversation over how to confront ( ) a rise in reports of violence against Asian-Americans, who have felt increasingly vulnerable ( ) with each new attack. Many incidents have either not led to arrests or have not been charged as hate crime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capture with reliable data the extent to which Asian-Americans are being targeted.
That frustration erupted on a national scale ( ) this week after Robert Aaron Long, a white man, was charged with fatally shooting eight people, including six women of Asian descent ( ), at spas in the Atlanta area on Tuesday night.
Other incidents that clearly seemed racially motivated have not resulted in arrests. The police are still searching for a man who called an Asian-American mother the “Chinese virus” and spat ( ) at her child in Queens last week.
In New York State, to charge ( ) such attacks as hate crimes, prosecutors would need to show that the victims were targeted because of their race.
But proving a racist motive can be particularly difficult with attacks against Asians, experts say. There is no widely recognized symbol of anti-Asian hate comparable to a noose ( ) or a swastika ( ). Historically, many Asian crime victims around the country were small-business owners who were robbed, complicating ( ) the question of motive.
Under New York State law, certain offenses can be upgraded to hate crimes, increasing the potential prison sentence ( ). As evidence, prosecutors often point to hateful verbal statements or social media posts by the defendant ( ).
In the past month alone, several assaults ( ) on Asian victims have been reported to the police, including an attack on an older woman who was pushed outside a bakery in Queens. None of the incidents has been charged as a hate crime.
In fact, the only person who has been prosecuted for an anti-Asian hate crime in New York City this year is Taiwanese. He was accused of writing anti-Chinese graffiti outside several businesses in Queens.
Wayne Ho,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American Planning Council, a social services agency, said many of his Asian colleagues were verbally harassed ( ) during the pandemic but chose not to alert law enforcement because they worried the perpetrators, who were often people of color, could be mistreated ( ) by the police.
“I asked myself, do I want this person in jail?” said Alice Wong, one of Mr. Ho’s colleagues. “Just because you put someone in jail doesn’t make them not hate anyone anymore.”
Recognizing ( ) this challenge, some law enforcement officials have called for people who commit hate crimes to attend antiracism classes as an alternative ( ) to prison.
為何針對亞裔的暴力襲擊難以被控仇恨犯罪?
上月一個寒冷的晚上,一名華裔男子在曼哈頓中國城社區附近步行回家時,一個陌生人突然跑到他身後,把刀刺進他的後背。
對許多亞裔美國人來說,這起事件令人驚恐,但並不意外。人們普遍認為,這只是在疫情期間針對亞裔的種族暴力的最新例子。
但調查人員表示,行兇者是一名23歲的葉門男子,他在襲擊前沒有對受害者說過一句話。檢察官認為缺乏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種族主義動機。襲擊者被指控謀殺未遂,而不是出於仇恨犯罪。
這一聲明激怒了紐約市的亞裔美國人領袖。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外抗議,要求以仇恨犯罪的罪名起訴。他們厭倦了他們眼中的種族主義攻擊被當局忽視。
這次集會反映了對於如何應對暴力侵害亞裔美國人的報導增多,公眾開始了痛苦的討論。每一次新的襲擊都讓亞裔美國人感到越來越脆弱。許多事件要不是沒有逮捕任何人,就是沒有被指控為仇恨犯罪,因此很難用可靠的數據來了解亞裔美國人在多大程度上成為攻擊目標。
在白人男子羅伯特•亞倫•朗(Robert Aaron Long)被控週二晚在亞特蘭大地區的水療中心開槍打死八人(其中包括六名亞裔女性)後,這種不滿情緒本週在全國範圍內爆發。
其他明顯帶有種族動機的事件並沒有導致逮捕。目前警方仍在搜尋一名男子,此人上週在皇后區稱一名亞裔美國母親為「中國病毒」,並向她的孩子吐口水。
在紐約州,要指控此類襲擊為仇恨犯罪,檢察官需要證明受害者是因其種族而成為攻擊目標。
但專家表示,在針對亞裔的攻擊中,證明種族主義動機可能特別困難。沒有一種被廣泛認可的反亞裔仇恨象徵可以對應套索或納粹符號。歷史上,全國各地的許多亞裔犯罪受害者都是被搶劫的小商店業者,這使得動機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根據紐約州的法律,某些犯罪行為可以升級為仇恨犯罪,從而增加潛在的監禁刑期。作為證據,檢察官經常指出被告充滿仇恨的口頭聲明或社群媒體發文。
僅在過去的一個月中,警方就接到了數起針對亞裔受害者的襲擊報告,其中包括在皇后區一名老年女性被推出一家麵包店。沒有任何事件被指控為仇恨犯罪。
實際上,紐約市今年因反亞裔仇恨罪被起訴的唯一一人是台灣人。他被指控在皇后區的幾家商店外塗鴉反華內容。
社會服務機構華裔美國人規劃委員會(Chinese-American Planning Council)主席韋恩•何(Wayne Ho)表示,他的許多亞裔同事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受到了口頭騷擾,但他們選擇不向執法部門報告,因為他們擔心騷擾者(通常是有色人種)可能會受到警方的虐待。
「我問自己,我想讓這個人進監獄嗎?」韋恩•何的同事愛麗絲•黃(Alice Wong)說。「把一個人關進監獄並不會讓他們不再憎恨任何人。」
認識到這一挑戰,一些執法官員呼籲犯下仇恨罪行的人參加反種族歧視課程,以替代坐牢。
#高雄人 #學習英文 #多益達人林立英文
#高中英文 #成人英文
#多益家教班 #商用英文
#國立大學英文學系講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Tristan H. 崔璀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真的不公平。我來到台灣都不用怕被歧視,因為我是外國人台灣人反而會對我特別友善,特別熱情。不過我不是這支影片的主角,主角是大膽跟我們分享經驗的來賓以及這次的社會運動:Stop Asian Hate。 Resources! / 參考資料 (中、英)反華言論與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主義緊密相關: htt...
hate crime台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避不開的一本書,一些事】
Cathy Park Hong《Minor Feelings》
也不是說有意避開,就是知道了很久,沒拿起這書來讀。本書在2020年初出版,作者是一位美國韓裔著名詩人,這是她的第一本非詩集/非小說作品,書的副題是"A reckoning on race and the Asian condition":「種族和亞裔處境的反思」,隨著全球疫情後出現的反華情緒,和特別在美國發生襲擊亞裔人士個案數目大幅上升,令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成為熱門話題,而這書在今年初推出了 paperback,過去只讀沉悶的政經書籍的我,本來近期集中睇小說,但 Hong 的這書,再也避不開。
本書名列去年多個年終書評十大名單中,只不過是短短二百多頁、七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作者以自己第二代韓裔美國人的身分和個人經歷,包括自己和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故事,探討了種族、結構性種族歧視,和在白人社會主導下成長的影響等題目,也因為她是詩人和藝術家,特別討論了小時學習英文為第二語言,從而讓她對這語言有更敏感了體會和應用,和一些在藝術社群中亞裔面對的問題。
Hong 成長家庭環境中上,住在白人居住地區,甚至家有私家泳池,但不忘提醒讀者小時候住在洛杉磯Koreatown的「基層」地區,不過在1992年當地發生的黑人與韓裔種族衝突前,父親生意有成,已經搬走。與我之前介紹美國越南裔詩人/作家 Ocean Vuong 不同的,是後者以難民身分移居美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一直貧苦地工讀,Hong 讀的是私立大學,但二人對英文為第二語言的體會,在他們作品中,可見相似的地方。
尋找一起走過的經歷
兩人相似的經歷,還有是一個刻苦、堅強但對子女十分嚴厲的母親,就像我們在流行文化中阿信再加「虎媽」的印象。Hong 提及,小時到白人孩子朋友家中玩,覺得很和平和安寧,父母慈祥,小狗可愛,但回到自己家中,父母總是吵吵鬧鬧,沒有寵物,但老人家總有些古古怪怪的習慣(像祖母親用咖啡罐裝自己的尿去後花園種蔥),我想如果拍成電視處境喜劇,應該嚇壞白人,但反過來,只會令他們對小數族裔 stereotyping 的印象定型,更根深柢固。
Hong 的文章中,帶出很多重要的問題,例如,她作為藝術家,作品是否被困在白人社會對亞裔的印象的框框內,要遷就他們怎看我們,才能有機會出版?甚至她透過於1982年在紐約姦殺被害的美國韓裔女詩人 Theresa Hak Kyung Cha 的事跡,質問為何媒體甚至她的藝術界同僚和朋友,分別都淡化報導或低調處理,難道亞裔面對的暴力,白人社會都不想提,不想知道太多,亞裔在他們眼中,最好是隱形?這狀況,也與黑人面對的問題和歧視,有所異同。
Hong 所提出的問題,未必有答案,卻能另我們反思自己的經驗。無論在那裡生活,或曾經在那裡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抑或「別人的國家」,是多數是少數,不要說沒有歧視,要是這樣說,肯定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包括在中國和香港。我也想,我曾經在美國留學和打工十多年,回到香港,種族上少數分子變回多數,但身分認同又在種族層面上增加變數,回歸後香港身分在國家全面管治下又不一樣了。但至少回想自己十多年在美國的經驗,究竟當時是怎樣的?
誰是「亞裔美國人」?
近年使用的「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一詞,原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示威浪潮最火紅的加州柏克萊(Berkeley)所創作出來的,今天最「建制」的形容詞,當年卻已是最「前衛」的。即使在八十年代我在美國讀大學時,對亞洲人的形容詞,很多人仍然以 "Oriental"(東方人)這個顯然極為殖民主義的詞語稱之。至近年,如果要向一些美國機構有需要填表,在種族一欄往往會以「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統稱,我都會不禁想,亞裔都夠包羅萬有了,怎麼把太平洋島民都打成一片?
反觀英國,近年在這些回應表格分類,都變得比較仔細了,會分為「中國人」、「華裔英國人」或甚至「香港人」,當然也有些「混血」、「其他」或「不想或選擇不回應」給選擇,始終,說是種族但其實也是身分認同的選擇問題。然而,是否美國人就是比較懶惰,還是白人主導思想下分不開,不想分?他們分不開華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等等,這都罷了,就是兩個東亞裔人的不同面孔,都總是分不開,我們分辨白人面孔卻沒這問題,是否我們看荷里活電影太多,他們看亞洲片太少?
自去年起,亞裔在美國因種族歧視遭受襲擊個案大增,亞裔美國人團體因而加強聯繫,作出回應,我曾經聽過當中他們舉辦的數個網上論壇,華日韓越還有印度、菲律賓等主要社群的參與都有,他們都會指出,一般美國人社會和白人主導的理解,甚至在不同亞裔之間,其實都未必完全了解「亞裔美國人」所包含的複雜性,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語言,分隔了他們的互相了解,還有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和歷史的紛爭、新仇舊恨,在美出生的日韓中/港/台人後代,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是新移民或者留學生,不幸地可能根本互相敵視,另一方面,新移民與否、教育程度、社會階層不同,對種族歧視的體會也不一樣。
我比較深刻印象的,是有一位講者曾經提出過,在媒體甚至官方的描述,不宜再簡化地以"China"或"Chinese"形容中國政府或官方的事宜或行為,中國餐說是"Chinese food"沒問題,但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就應該在內容和標題說明是"Chinese government",的確,任何政府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批評一個政府不應把不滿投射都該國的人民,這個建議,可圈可點!
黑暗的歷史
另外,他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典型應對,必定包括在美國教育中加強亞裔在美過去面對的歧視歷史,由美國內戰結束後,失去了黑人勞動力後,美國於1860年代輸入數而萬計的中國勞工以參與興建鐵路,可說是美國鐵路尤其是開發大西部的,當初都是以中國人的血汗,甚至用上平均每公里幾條中國人命搭建出來的,但美國政府「打完齋唔要和尚」,之後卻因恐怕大量亞洲移民,通過了「排斥華人法例」(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中國人甚至其他亞洲人,甚至包括前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人,都難以移民美國,直到1960年代才真正開始改變。
今天亞裔美國人提出應該放進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當然還有二次大戰時的日裔美國人的遭遇,他們無辜地被視為間諜,財產土地被充公,失去自由,年輕男丁卻被徵上戰場,保衛美國這「家園」,其他家人就關押在集中營多年,直到戰後才放出來,這段黑暗歷史。至於韓國和越南人,無論是否同意美國當年應否介入他們國家的內戰,阻止共產主義擴張,大概都會同意,美國接收不少來自兩國的難民或移民,多少都為贖罪。
然而,在今天美國的本土政治環境,種族主義反而更為抬頭,在部分州政府出現共和黨人大力打壓黑人投票權利和鼓吹白人至上主義,要提出亞裔美國人歷史觀,把這些美國帝國主義的黑暗歷史,放進教科書,談何容易!反過來說,政權用作政治宣傳教育的話不算,就是過去在華人社會和教材又有多少談論「賣豬仔」和美國反華移民法案?就是我這一代香港人,對這些事的印象,只有「華英雄」和黃飛鴻電影(但這些故事內容卻反而只較多描述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多於受白人的歧視),難道這歷史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想再提?
種族暴力未停止過
這兩年在美國發生多宗亞裔面臨種族暴力事件,特別在三藩市灣區和紐約市等地,以及在今年三月發生的亞特蘭大按摩院槍擊案中的受害者,回想我接觸這些仇恨罪案(hate crime)的報導,始於1982年的陳果仁案。案發於我入讀美國大學前的幾個月,案件和之後數年關於的審判的報導,在我讀大學時訂閱的星島日報(記住當年未有蘋果甚至world-wide web!),應該一直看到這案件的發展。
陳果仁在中國廣東於1955年出生,六歲被被同來自廣東的養父母從孤兒院收養,帶到美國長大,於1982年二十八歲之齡,在美國底特律一家脫衣舞會所與朋友慶祝八日後將舉行的婚禮時,與在場人士起爭執,後來被兩名白種人追打,以棒球棍擊至腦死亡,四日後正式離世。這是否種族仇恨罪案?有證人表示,聽到兇徒曾經說:「都係因為你班XXXX令我哋無工做」(It's because of you little motherfuckers that we're out of work.),兩名被告當然否認說過。
歷史背景,當年美國因日本經濟起飛,尤其美國汽車業面對日本進口車競爭,節節敗退,三大汽車廠大量裁員,而底特律正是美國汽車業傳統重鎮,失業情況嚴重,雖然陳果仁是華人,相信很可能是被錯誤當作為日本人而被害。然而,州政府的審判,竟然輕判兩名兇徒罰款三千美元,守行為三年了事,華人團體說,等同公告天下,三千大元可以買起一條中國人命。
之後,有華人律師和記者介入,根據侵犯死者公民權利把案件推上聯邦法庭,原本把兇徒當中一人成功入罪判監廿五年,另一人就脫罪,但在兩年後上訴判決,兩人獲無罪釋放。最終,家人僅能以民事訴訟控告兇徒,獲判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還要分期每月幾百元地給被告慢慢還,慢慢玩!因此,今年的亞特蘭大槍擊案,社會爭論是否應該以種族仇恨罪行控告兇徒,但歷史告訴我們,在美國,要如此入罪,十分困難,結果,恐怕又是不了了之。
當然,與當年中國人被當作日本人不同,這兩年如果說有人因疫情而仇視華人,但不少在美國街頭被襲擊的,卻是其他族裔的亞裔人士,可謂諷刺,並且,這也不是因為認錯,不少襲擊者顯然沒打算再理會他們是華人或是其他亞洲人,就是發洩要叫他們「滾回家」,即使他們不少根本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可幸的是當年陳果仁案只有美國華人稍為關心,今天可能因為所有其他亞裔都一同受害,亦相信因為社會始終有少許進步,不同族裔的亞裔人士總算更大程度地合作起來。
選擇忘記的歧視?
回望我在美國生活的那些年,究竟有沒有受到種族歧視?要說出具體例子的話,我說不出來,但說沒有遇上,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有。小的事情地方,面對過的白眼,服務上當我隱形,言語上的欺凌,必定有,但很奇怪,雖然說已經過了廿多年,是真的完全記不起來,還是我潛意識要忘記這些事、那些人?相反,像 Hong 書中形容,美國人對亞裔有些既定形象、行為模式,作為「乖乖」的「模範少數族裔」,我們只要「fit」進這些模式,自然大體上「相安無事」。當時,不自覺下,受害者也成為了種族歧視的幫凶。
我的大學處於中西部非常保守的印第安納州(Indiana),白人絕對佔最多,黑人也少,不過,可能因為屬於理工科目較强的學校,來自分布大量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算多,我大學第一年時,宿舍同房被分派了一個美國人,他來自本州的中型城市,從未踏足外國,甚至連美國本土可能只去過少數鄰近的州分,我這個香港仔同房,對他可能已算是個衝擊。我們相處不錯,但我相信他也覺得,他潛意識下覺得自己是主,我是客,他是大,我是細,而我都是用最典型的亞裔方式,用學科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得回多些尊重,尤其因為我們主修科目一樣。不過,不自覺下,這也許又已墮進「模範少數族裔」的stereotype 了。反而我有印象的,是他初時常笑我寫中文信給家人朋友(我1993年在入學第二學期才拿到電腦戶口,學識用互聯網和電郵,減少了手寫信),寫的中文字是"chicken scratch",如果以今天標準來說,算是有點歧視成分了,不過,當年,算了。
與 Hong 描述她的大學生活比較(我比她約早十年入大學),我們都是在中西部的保守州分(她在艾奧瓦州 Iowa),不過她讀藝術,我讀的是工程,也許在亞裔的模範形象中,數學、理科能力較佳,讀這些科目的話白人接受,問題較少,只要是繼續在這些方面發展,可謂各取所需,當年就算是畢業後要在當地找工作,拿工作簽證留在美國,入籍,都不困難。後來我碩士畢業後進入大型電腦公司,先後在東西岸,前後兩家公司工作,回想起來,都是走不出這亞裔模範形象。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聘請我的是一位台灣人,從一開始,我真的有想過,他是不是因為我是華人而挑選了我?結果我都沒有問過他,當時組中除了我倆沒有其他華人,而我們也從沒有在工作內外講國語。當年我讀的是電腦工程,但第一份工作卻是在電腦公司生產硬碟的製造工程部門寫相關控制機械的程式,老實說,並不十分「夾」,大學學的都不一樣,要重新學過,而硬件製造可說是比較「悶」,結果兩年後在公司轉職到西岸矽谷的前線部門,才擔上較接近軟件顧問和諮詢的工作。矽谷在科技人才上即使當年已經是個大溶爐,我的同事幾乎來自世界各地,說什麼種族歧視?雖然最終大老闆,基本上全是白種人。
後來我在1994年返回香港工作後,無論是朋友討論或是媒體訪問,問及我為何回流,我的答案都會說,在香港可以更快踏上更高的職位,事業發展更好。當然,也許在一刻是那樣,不過,我也會補充說,如果留在矽谷多一會,等及互聯網 dotcom 泡沫吹起,留在美國也許發展更好也說不定。不過,當時在美國大公司所見的,的確是即使科技行業也有這個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上面的職位望得到,但不會能上到去。我沒有詳細數據,但即使至今,大家印象中仍會覺得,除非自己創業,在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最高層,華人等亞裔的不多,除了印度人。
Minor Feelings
Hong 書中說的 minor feelings,是指當「美國式樂觀主義被置於你的身上,與自己種族實況面對呈現矛盾,導致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人家告訴你,一切在改善中,自己卻覺得,都是一樣;人家說,亞裔多成功,自己卻感覺失敗。」相反,當我們覺得,「受夠了」,要對自己誠實一些,即使要令其他人覺得「難相處」,卻會被視為「敵意、忘恩負義、妒忌、令人沮喪、好戰」,就像白人社會覺得我們走出模範樣式,出了軌。
想起來,當年離開美國,的確有點兒這些感受。不過,奇怪的是,今天在香港,如果嘗試把種族部分,自己選擇用一樣你感受到的東西代替,這「認知失調」和「被當作出了軌」的感覺,同樣出現。這,又是什麼?
所以,我說這書避不開,是因為有些事,有些感覺,是避不開的。《Minor Feelings》最成功之處,最另我覺得是所讀最佳的書之一的原因,是因為它出奇地令讀者反思。不只是共鳴,更加是反思。
#CathyParkHong #MinorFeelings
#和你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hate crime台灣 在 Jen Jen 跟小傑登的美國代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回來台灣四個月了
基本上現貨大部分都po完囉~
回來的這一陣子,美國也發生了不少事情. 原本小幫手應該要幫忙我開團,但是因為疫情加重,原訂計畫暫停團購,直到感染人數下降再說,結果後來又發生對東方人種族歧視事件。我其實也覺得不好意思讓小幫手在外面跑,太不安心了.
疫情之前每個禮拜回去的 Ontario Mills Outlet Mall, 不久前發生了 hate crime. 所謂的hate crime(仇恨犯罪)其實就是說對某種種族,語言,宗教,性別的偏見犯罪.
最近美國最長發生的,就是因為你是東方人,而對你心生不滿,導致語言或者暴力的傷害.
而最近在outlet發生的是,有一對東方人夫婦,帶著四歲孩子逛outlet, 結果被兩位男性非裔美國人攻擊. 夫妻雙方都受傷了,最後也抓到了兩個犯罪者. 但是當hate crime 發生在離家如此之近時,難免讓人覺得難過.
因為這個關係,我們也決定小幫手還是乖乖待在家,安全一點. 而網站代購因為沒有了團購的大量寄送,快遞運送價格無法像以前壓的那麼便宜了. 我們也決定暫時停止代購. 偶爾可能會幫粉絲開個維他命團,但是要湊到一定數量才能壓低價格. 也希望大家能諒解🙏.
至於代購暫停多久我也不知道. 我原訂計畫今年暑假回美國. 但是機票被航空公司取消了一次,重新改了日期,不過聽說有可能還會繼續被取消. 所以目前還不知到到底什麼時候回美國.
不確定回去的日期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回娘家後小傑登上幼稚園很開心,每天跟同年齡的孩子玩,偶爾還去校外教學,實在是讓我覺得很驚訝,傑登這麼快就適應了幼稚園生活. 若回美國他是否能正常上課,也變成了我猶豫的原因之一.
Anyways,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跟大家說,目前代購暫停,可能偶爾還會開個團購,但機會不大. 粉絲團暫時會改成跟大家分享育兒跟我們在美國工作跟投資的經驗分享. 近期也會將粉絲團改名. 目前還在想要改什麼名字好,畢竟我非常沒創意😅 現在還在苦思中.
我知道改粉絲團經營方式,多少會造成粉絲的流失,在流失之前,我想跟大家說聲謝謝。
這個粉絲團陪著我從單身,訂婚,結婚,懷孕,生小孩,直到現在小傑登都上幼稚園了,你們都在❤️ 謝謝大家一直找我代購團購,讓我可以有零用錢幫小傑登跟艾蜜莉亞買玩具🤣 家裡的玩具房間都是各位哥哥姐姐阿姨叔叔的贊助啊~ 實在太幸福了🥰 (偶爾應該來分享大家的贊助到底長什麼樣🤣)
接下來改版粉絲團,喜歡小傑登跟艾蜜莉亞的哥哥姐姐阿姨叔叔們,請繼續關注我們分享他們的成長. 若是真的無法繼續關注,我也仍然感謝大家這麽多年的陪伴💕 生了小孩後,其實真的忙到沒時間像以前一樣天天開團購,但捨不得關粉絲團也是因為捨不得你們。 再次謝謝你們陪我們一起成長!不管關注與否,我都很開心能跟你們一起走過這幾年成長的這段路🥰
#皮包衣服現貨還是特價繼續賣哦
#接下來請期待小傑登跟艾蜜莉亞的可愛日常生活更新
#順便分享美國工作投資的五四三
#人生計畫真的趕不上變化
#再次謝謝你們的陪伴❤️
hate crime台灣 在 Tristan H. 崔璀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真的不公平。我來到台灣都不用怕被歧視,因為我是外國人台灣人反而會對我特別友善,特別熱情。不過我不是這支影片的主角,主角是大膽跟我們分享經驗的來賓以及這次的社會運動:Stop Asian Hate。
Resources! / 參考資料
(中、英)反華言論與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主義緊密相關:
https://bit.ly/3dw3uY1
(英文)Anti-Asian Violence Resources
其他人收集的資料、新聞報道、捐款資訊、社群,更多
https://anti-asianviolenceresources.carrd.co/
(英文)Mental Health Resources & 其他資訊
https://bit.ly/3dATz3C
A huge thank you to guests Kendrick, Sandy, Kelvin, Jason Miguel, and Kalvin!
特別感謝今天的來賓Kendrick、Sandy、Kelvin、Jason Miguel跟Kalvin!
#StopAsianHate #StopAAPIhate
--------------------------------------
⭐合作信箱聯繫➔tristan@capsuleinc.cc⭐
--------------------------------------
每週三更新影片 New videos every Wednesday!
更多影片:
🔍️【TOPICS💡 一起坐下談】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a1AlwOy10qKDW41YTdovvEFUPGyOGwd
🔍️【VLOGS!✈️ 生活跟我玩】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a1AlwOy10ofPUY3Iu7VQRh_HJL_mQUE
🔍️【MUSIC ♫ 音樂館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a1AlwOy10o-paLGvYApojmyLtusmPCw
-----------------------------------
【崔璀璨 Tristan H.】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yakitorisutan
Facebook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yakitorisutan
Instagram主頁➔ https://www.instagram.com/yakitorisu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