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立院的火線焦點都在內政委員會審議的「#黨產條例」。
國民黨以行動證明了:他們捍衛的是黨產,而不是社會正義。
消消火,冷卻ㄧ下激情。來關心教育委員會的問政吧。
議題很冷門,但卻很重要!
《幼托瓶頸, #非營利幼兒園 竄起》
你家有6歲的孩子搶公立幼兒園搶不到,讀私托又太貴讀不起嗎?「非營利幼兒園」是另一項新選擇。
#幼托公共化,提供優質、普及、平價、近便的學前教育,思瑤提案通過:
ㄧ、研議上修提高非營利幼兒園的四年計畫設置100所目標值。
二、逐年增加預算編列補助非營利幼兒園,投資幼教公共化潛力股。
三、診斷各縣市資源差異,輔導績效落後之地方政府設立非營利幼兒園。
四、鼓勵各縣市國中小校園,優先使用活化閒置空間以設立非營利幼兒園。
五、於「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非營利幼兒園作業要點」,增列補助學校場地主管協助辦理非營利幼兒園之業務費及人事費。
《早療教育補破網,拉遲緩兒ㄧ把》
WHO調查,#發展遲緩兒 發生率約6-8%。若能在6歲前及早發現、鑑定、治療,都能有效加強改善障礙情形,讓「#慢飛天使」也能飛得好,飛得高。
但台灣學前教育、幼托體系的師資及訓練,都欠缺早療教育的基本知能,導至教育機構的發現、通報數偏低,教育、保護遲緩兒/過動兒/自閉兒出現大漏洞。
我質詢並提案通過:
一、強化教保人員對於早期療育之專業知能要求,以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二、安排IEP(針對特殊需求學生所設計的教學活動)課程、研習會,強化職能訓練。
三、加強各部會機關間橫向協力,完善轉介與通報制度。
四、衛福部、教育部應合作辦理例行統計調查,如「現行早期療育辦理滿意度調查」、「發展遲緩兒通報來源調查」、「發展遲緩兒發現年齡調查」,「六歲以下正常兒童與特殊需求兒童總數比例調查」等各項指標,以作為融合教育的教學參考。
媒體不關心的事,總要有人願意重視。
思瑤關心您的關心,為孩子的教育持續發聲!
iep年齡 在 小蝸牛早療工作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表達需求的能力
柯雅齡
班級教師為遲緩兒設計IEP時,總會有這麼一項「能表達自己的需求」,大班生的IEP內會有、中班生會有、就連兩歲專班幼兒也會有這一項,確實在面對困難時,要懂得適時表達自己的需求,是有必要的。
看起來同樣的目標,但對於不同年齡、不同能力的遲緩兒,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需求各有原因:較小的孩子可能還不懂得表達需求的方式;也可能有些孩子不知道原來可以表達需求,因為一直以來他都是被照顧呵護得很好,沒有機會表達需求;也有些孩子是特質個性所致,不會輕易表達自己的需求。當然,老師要設這一項目標的原因,就希望藉由幼兒需求的表達,能適度地給予協助。
我也會想著,對,沒錯!老師認為孩子就應該懂得表達自己的需求,此立意沒錯。但真的當年紀較大的孩子,真正講出自己的需求時,真能得到老師的協助嗎?還是得到老師的回絕,會認為大班了就應該懂得處理好自己的問題、懂得照顧好自己;對於小小孩而言,或一些語言發展遲緩的幼兒而言,身為教師的我們,不是孩子在表達需求的時候我們才給予協助,而是我們該隨時注意每個孩子的需要,提供協助,在給予協助時我們還會加上口語示範,讓他能將情境與詞彙連結,慢慢學習並知道如何表達需求的方式。還有,表達需求的能力,真的一定要用「口語」才能表達需求嗎?若一個兩歲小孩當他有需要時,他用手指的方式,可以嗎?或小小孩遇到困難時,他的表示方式是大哭,這樣不行嗎?
我要講的是,沒錯!表達需求能力很重要,但我們真正了解孩子們沒法表達需求真正的原因嗎?如果是因為還不知道如何表達需求的小小孩,我們是可以讓他學習用手勢、眼神、表情及肢體動作表達他的需求;如果對於過去沒機會表達自己需求的小孩而言,那老師就製造一些機會(ex:點心時沒發點心給他..),讓他有表達需求的機會,如果他還不知道如何表達需求,另一位教師就提供部分協助提示他如何做,只要他一嘗試表達,老師則馬上滿足他的需要;若是一個不敢表達需求的孩子,老師除了給予機會外,只要他真的有需求嘗試表達,老師則馬上給予回饋,讓他知道表達需求是有效的。
表達需求很重要,但非僅是一個IEP必填的目標罷了!您為何要為這孩子設這目標、又決定要如何執行?那才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