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到外面餐廳吃飯了!
小小的跟朋友約一下
順便來嚕個貓好幸福❤️
🌟本日焦點🌟
週二(8月24日)美元兌多數G-10貨幣下跌,大宗商品貨幣跑贏其它貨幣,投資者等待本週晚些時候召開的傑克遜霍爾會議以尋找美聯儲政策路徑的線索,挪威克朗在G-10貨幣中漲幅最大,其次是紐元。
金價在1800美元上方盤整,一些投資者押注近期新病例激增可能會阻撓美美聯儲在傑克森霍爾研討會上宣佈縮減經濟支持的計劃。
油價連續大漲,布油一度飆升3.66%,創8月13日以來新高至71.27美元/桶,因需求前景強勁且墨西哥石油平台發生火災。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下半年需求比想像還要大,但受 Delta 變種病毒影響,缺料時間恐拉長;雙鴻車用散熱模組傳出已經送樣給美系電動車大廠,並進入認證階段,有機會完成簽約,大啖電動車商機。
🔔多莉小提醒🔔
🇨🇭16:00 瑞士8月ZEW投資者信心指數
🇩🇪16:00 德國8月IFO商業景氣指數
🇺🇸20:30 美國7月耐用品訂單月率
🛢️22:30 美國至8月20日當周EIA原油庫存
🇺🇸次日01:00 美聯儲戴利參加線上對談
#群益期貨多莉兒 #群益 #群益期貨 #國外期貨 #海外期貨 #期貨 #微型商品 #財經新聞 #除權息 #懶人包 #美股 #長榮 #股票 #女孩 #台北 #工作日常 #期貨營業員 #手續費 #線上開戶 #股票 #投資 #證券 #台灣 #日常 #生活 #咖啡廳 #貓咪餐廳 #台北餐廳 #台北美食
ifo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景氣持續熱絡 美台復談TIFA
時序進入下半年,市場對於通膨的爭論不休,有人認為低估通膨,代表人物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有人認為通膨上升是暫時性影響,代表人物聯準會主席包威爾,如新冠疫情緩解、供應鏈瓶頸消除,則通膨僅是暫時性攀升,明年有機會朝聯準會長期目標回落(附註1)。通膨的問題有兩點,第一、短期因素是否會變成長期因素,促使市場預期通膨變得不穩固,第二、就業市場是否回升到足以讓聯準會討論升息。即使我們認同包威爾的說法,這些問題都還要時間來驗證,但我們所能掌握的大原則,是即使開始縮減QE規模或升息,歐美央行政策都還是屬於寬鬆政策(accommodative stance of monetary policy),景氣都還是屬於復甦階段(附註2),若有黑天鵝事件造成股市的動盪,通常金融市場會產生金融緊縮,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生這種現象。撇除通膨的問題,接下來7月有幾點觀察事項,如7月初歐美將會公佈採購經理人指標,7月中美國企業將公佈財報,除此之外,美台將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因此,相關產業變化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歐美企業信心調查結果經濟維持熱絡
美國製造業供應鏈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簡稱ISM)公佈全美採購經理人指標(Purchasing Managers'Index,簡稱PMI),該協會每次的調查達400家以上的採購經理人,對於新訂單、生產、供應商交貨、就業、存貨等10項問題的看法,指標在50以上的製造業景氣屬於擴張期,若滑落到50以下則屬於收縮期,如圖1所示。而6月PMI指標為60.6,前期為61.2,若以PMI分項因子來看,10個構成項目因子當中,有3項指標走低,整體分析,市場需求強勁,新訂單、新出口訂單與生產維持擴張,雖然供應商交貨速度有改善,但市場原物料、勞動市場仍還是短缺,造成價格指標連續13個月上升,如表1所示。
歐元區經濟以德國為首,而德國IFO經濟研究機構(IFO是Information and Forschung的縮寫)每個月公佈商業氣候指數(IFO Business Climate Index),每次調查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包括製造業、零售業與建築行業等,且企業家數達7000家以上,調查當前與未來6個月經濟情勢的看法,每個月約在25日左右公佈調查結果,而受到經濟逐漸重啟效應,6月指數從99.2上升至101.8,顯示企業對於未來前景看好,如圖2所示。
若美台簽署TIFA有利於台灣OO產業出口
自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美國對全球戰略發生改變,美中關係由「戰略合作」轉向變成「戰略競爭」,並且發動美中貿易戰,原本市場預期台灣是這場美中貿易戰的受害者,但受益於美國的轉單與大陸強化對台灣半導體的下單,使台灣在這場美中貿易戰中反而是受益的,即使2020年全球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GDP僅成長2.3%、美國GDP甚至負成長3.5%,2020年台灣出口值3,452億美元,其中對中國(含香港)出口1,514億美元,占比44.0%、成長14.6%,對美國出口506億美元,占比14.7%、成長9.3%,使2020年在新冠疫情期間,台灣GDP還是成長3.1%。如圖3、4所示。
以2020年台灣對美國出口505.5億美元分析,與貿易戰前2017年比較成長37.5%,其中電子相關(即機械及電機設備項目)金額約292.5億美元,占比約57.8%,與2017年比較成長59.7%、對美出口前六大傳統產業商品金額約176.8億美元,占比約35%,與2017年比較成長12.1%,如圖5所示。由於美中由「戰略合作」轉向變成「戰略競爭」,未來美國對於電子相關商品的安全性需求增加,如2020年台灣對美國「交換器與路由器」出口較2017年成長195%,加上美台將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台灣企業將陸續回台投資,2020年台灣資本形成較2017年成長20%,來到4.52兆台幣,創下歷史新高。
一旦美台簽署TIFA,雖然電子相關產業受資訊科技協定(ITA)影響關稅趨於零,但由於未來美國對安全性產品需求增加,勢必持續會有轉單的效應,而TIFA對於台灣產業影響較大,如台灣對美國出口相關傳統產業前三大產品。
附註:
有關物價評論可參考「通膨攀升,聯準會為什麼不會「緊」張」一文。
有關復甦階段可參考「經濟循環與股市之關連」一文。
前次介紹的電動車與生技相關題材ETF表現很好,本期將介紹美國大型成長股ETF,該ETF挑選的成份股都是市場中大型企業,且基本面良好的個股。
後續文章,請點入:
https://pse.is/3hhkb3
培養你的全球經濟觀點與ETF養錢術$299。
一天不到10元,每周讓你了解全球重要經濟議題,運用ETF,增加你的財富。
ifo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一次我們談到了美國聯準會想縮減量化寬鬆規模的影響,而恰巧也是上周股市討論的焦點,(回顧上周文章:https://www.pressplay.cc/link/4A1F8F87E2?oid=AE5E0E9AB0)
另外,上次介紹兩檔的ETF,一檔是中國ETF,另一檔是鋼鐵ETF,表現多很不錯,這一次要介紹的ETF,會是美國經濟復甦下非常受惠的ETF。
歐美各國走出疫情陰霾 經濟邁向全面解封:
一、美國引領全球經濟強勁復甦
不出市場意料,全球經濟主要國家在寬鬆政策、新冠疫苗接種的情況下,經濟持續熱絡,5月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率先調高全球經濟成長預估,接下來6月底國際貨幣基金 (IMF)也將公佈經濟年中修正值,比較OECD第一季與第二季所下的主題來看,OECD在第一季所下的主題在於“全球經濟有望復甦(A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is in sight)”,在第二季所下的主題為”全球經濟持續改善當中,但各國之間表現差異大(Global prospects are improving but performance diverges strongly across countries)“,所以可以確定的是經濟持績復甦,且OECD上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由5.6%上修至5.8%,尤其是美國原本預期6.5%就很高,再上修至6.9%,,主要是受到寬鬆貨幣政策與大量財政政策影響。
當然以大盤的反應來看,最甜蜜的時點已經過去,經濟從谷底開始走向復甦,在資金效果的推升下,大盤漲幅最大,投資人在此時賺錢的機率最大,例如,回想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經濟從2009年第一季的谷底開始爬升至2010年第一季,以S&P 500指數分析,這段期間大漲將近7成,大多數股票都呈現齊漲,只是漲幅大小的問題,之後在2010年4月遇到歐債危機、2011年遇到日本大地震、美債信評被調降等等。同樣,這次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呈現衰退,在各國施行大量政策之下,經濟也逐漸恢復成長,所以從2020年第一季到2021年第一季,美股大約也漲了將近7成,評價也並不便宜(附註1),目前經濟還在擴張,大盤未來將從資金行情轉向基本面行情,以下說明有關歐美新冠疫情變化、疫苗接種、歐美經濟解封時程與近期經濟數據變化。
二、歐美各國施打新冠疫苗、促使疫情減緩:
歐美各國在今年陸續施打新冠疫苗後,使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大幅下降,對於疫苗的有效性與否,市場通常拿以色列這個國家為例子,如圖1所示,以色列人口約900多萬人,新冠疫情每日新增確診人數最高落在2021年1月的8,624例,而施打疫苗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從24.7%,拉升至3月底將近6成,促使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大幅下滑,如今統計5/31當天每日新增確診下降至16例。如今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人口約3.28億人,2021年1月每日新增確診約25萬例,當時疫苗施打率不到3.0%,如今已經接近5成,統計5/31當天每日新增確診下降至約1.7萬例,按照美國施打疫苗的速度來推算,大約7月中疫苗施打率可以拉高到6成,有機會形成群體免疫效果。
如今歐美疫情逐漸減緩,各國政府正在討論重啟經濟計劃,例如,英國列出放鬆封鎖的四個步驟,第一步,從3月8日開始,允許重返學校;第二步,不早於4月12日之前,將開放非必需零售,例如,美髮店和美甲沙龍;第三步,不早於5月17日之前,允許恢復室內6人制並擴大戶外活動;第四步,不早於6月21日之前希望能夠取消對社會接觸的所有法律限制。其餘歐美各國都在規劃經濟重啟計劃,大都落在6月前後,將逐漸解除經濟管制措施。
三、歐美重啟經濟、但存有供應短缺隱憂
歐元區經濟以德國為首,而德國IFO經濟研究機構(IFO是Information and Forschung的縮寫)每個月公佈商業氣候指數(IFO Business Climate Index),每次調查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包括製造業、零售業與建築行業等,且企業家數達7000家以上,調查當前與未來6個月經濟情勢的看法,每個月約在25日左右公佈調查結果,而5月受到經濟逐漸重啟效應,指數從96.6上升至99.2,顯示企業對於未來前景看好,如圖3所示;此外,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其供應鏈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簡稱ISM)公佈全美採購經理人指標(Purchasing Managers'Index,簡稱PMI),市場較為重視的是調查製造業的部份,每次的調查達400家以上的採購經理人,對於新訂單、生產、供應商交貨、就業、存貨等10項問題的看法,指標50以上表示製造業景氣呈現擴張,反之亦然。而5月PMI指標為61.2,前期為60.7,顯示美國製造業景氣仍然熱絡,如圖4所示,但仔細調查的結果,也發現雖然經濟逐漸重啟,新訂單回升,但原物料與勞動市場短缺,使供應商交貨速度變慢,原物料價格都有上漲壓力。也觀察到近期聯準會官員在市場演講,都有提到認為應該討論縮減QE問題(附註2)。
附註:
1.美股PE:https://www.macromicro.me/collections/34/us-stock-relative/410/us-sp500-cyclically-adjusted-price-earnings-ratio
2.有關聯準會縮減QE影響可以回顧「美國聯準會想縮減量化寬鬆規模,可能對市場造成什麼影響」一文。
與美國經濟復甦的相關ETF介紹,請點入以下網址閱讀(每天不到10元,帶你了解國際趨勢,總體經濟走向,讓投資更為得心應手,趨吉避兇):
https://pse.is/3hhk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