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從來最貴。這是Netflix新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主題。全人類,必睇。
社交成癮,就像媽媽的話,聽起來老土過時,風雨過後才發現它的價值。
更何況今次Netflix找來Facebook前業務拓展總監、 Like button設計師、Pinterest前總裁、Google前設計倫理學家及Twitter工程副總裁等才俊一同拆局。這群人,除了都是天才,還有個共通點:他們都禁止孩子用social media。
去片:https://madman-magazine.com/blog/social-dilemma/
因為上癮並不是結果,而是一眾社交媒體的設計原則。
眾所週知,社媒令無數KOLs及品牌受惠,拉近過不少人的距離,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更成為言論自由所剩無幾的明淨角落。好處一堆,但用戶似乎對社媒的另一面(flip side),還很天真。
例如我們都天真地以為,看哪條片、收聽哪位KOL的偉論,都是自己的選擇。其實,這是YouTube、Facebook替你作出的選擇,你只是接受了它們的推薦。
“You pick a card they want you to pick.”
這是你YouTube feed跟你家書櫃的分別。一個人的書櫃能夠反映他是什麼人,同一道理,卻不能用在你的YouTube channel上。
因為書本是被動的。從你走進書局一刻,拿起哪本書、走哪個方向、看多久,一切都是你的選擇。沒有你想看的書,可以改去第二間、第三間……
當然,書櫃的書,某程度上都是書局為你預先選好。分別在於,書局不會因你的喜好而改變架上的書籍。蘋果和大公報都在左近,揀邊份隨你喜歡;亦可以兩份都唔揀,或者兩份都買。這才是選擇。
而YouTube卻主動幫你預先點好菜,你還以為自己在吃buffet,其實已餵到嘴邊。
更遑論Tik Tok,片接片自動播放,連「接受選擇」的動作都替你省略了,不需動腦,不必知道時日過,坐定定接受餵飼。全球竟有2億人甘願被洗腦,洗得開心。
如此一來,我們自以為的意見,有幾多是己見,有幾多是社媒「說服」我們相信的成見?
片中舉例,同一個搜尋,全人類在Wikipedia上讀到的內容都一樣。但在不同地區用Google搜尋,卻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同樣,每個Facebook、YouTube帳戶上出現的內容都依靠演算法(algorithm)憑著用戶的喜好tailor-made而成。每個account都變成一個獨立的楚門世界,有著不同版本的事實,而且並不客觀。
大費周章想你所想,目的很簡單,就是把你的注意力留在平台上,越耐越好。越耐,利潤就越高。
「當你用的産品是免費時,你就成為了產品本身。」
紀錄片指,科技巨企都有三個共同目標:1. Engagement (你流連在平台上的時間)2: Growth (帶到幾多朋友入坑)3. Revenue (如何藉此吸引更多廣告商)。
你以為,你的個人資料是最值錢的商品。被拿來賣,拿來trade,你都肯首,因為自覺沒什麼不見得光,對生活又沒太大影響。才不是。
最值錢的,是它們利用這些資料(包括你看的相片,以至你在相片上停留的時間),對你的喜好進行分析,從而不斷優化演算法對你網上行為的prediction,繼而投其所好,不斷向你餵食「他們認為」你會喜歡的資訊,默默改變著你的行為思想,這才是社媒賴以生存的方式。
例如可怕的Notification。此一功能極為進擊,不只為你代勞,更主動提醒你它的選擇。紅點雖小,偏偏叫你忍不住點開;關了熒幕同樣引誘,因為你知道打開手機就可能有新資訊彈出,心癢癢的你總想碰一碰運氣。你根本離不開它。
"That's not by accident. That's a design technique."
而萬惡之源Like button的出現,原本確實只為宣揚愛,片中設計師指。可惜它生於一台賺錢機器上,成為了延長 attention span的手段。被Like帶來的快感太吸引,剛出完一個post就開始構思下一個post,因為人總是渴望被認同。抓住人性的弱點,加以利用、monetise。我們的依賴,是它們的致勝關鍵。
就連WhatsApp上的“typing‘’顯示功能,都為了抓注意力。我們眼中的小把戲,其實背後一番計算,準確捕捉了用家心理。
這種對社會行為以至思想的操控,威力就像上一代的TVB。它不單改變了一代人茶餘飯後的話題、塑造了對佳麗的定義,甚至決定了人們放工後的timetable、飯前飯後的活動。所以在TVB 落廣告幾乎保證有效果。 當年TVB Sales地位之崇高,無可比擬,數,會自動跑過來。就像現在的一眾社媒。
“They sell certainty.”
你會問,難得有人懂你,廣告可以skip,大家win-win,何罪之有?
紀錄片認為,近年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分化、兩極化,由香港的黃藍營,以至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分歧、black lives matter,社媒都是幕後推手。片中更提到俄羅斯對美國選舉的操控,也與社媒這種運作模式不無關係。
而兩極化現象,正是YouTube用來令用家持續看片的最有效方法。推薦影片功能令YouTube成為最有說服力的平台。
這種導向式內容供應,順著你的喜好而生,漸漸構成你對世界的認知,甚至你的世界。當中有幾多是fake news,有幾多bias,演算法不會知道。正因如此,fake news比真相更具天然優勢,因為假新聞通常比較有趣,更能吸引眼球,提升廣告利潤。所以有人一口咬定地球是平的;有人堅信COVID-19並不存在。
影片強調“There’s no one bad guy”。科技巨頭的初心原是好的。只是在各種經濟誘因驅使下,令這種科技“brings out the worst in society”,而創造者本身卻沒有能力解決。
Mark Zuckerberg曾表示人工智能(AI)能解決fake news問題。但影片並不同意。
所謂人工智能,指的是海量的電腦互相交織而成的一個網絡,無間斷互傳data。但由於結構太複雜,實際上如何運作,每家公司只有一小撮人真正理解。換言之,某程度上,人工智能已經在操控人類。
“They are controlling us, more than we are controlling them.”
而且不知不覺間已對社會構成十分真實的威脅。這是紀錄片希望帶出的訊息。
可惜,全片只提出了問題,並未深入探討解決方法。在片尾粗略提出了幾個抗衡社媒操控的方法:
1:關掉notification
2:不要點擊推薦影片,盡量自行選擇
3:follow跟你持相反意見的人
要完全脱離社交媒體是不可能的。雖然註定被操控,也得盡量保持清醒。你同意與否,Jeff Orlowski的這部《The Social Dilemma》,絕對值得參考。
(《The Social Dilemma》截圖)
----------
Follow 我們的IG:
https://instagram.com/madmanmonogram
ig新用戶會顯示多久 在 Engadget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 2019 年,你玩了多久 PlayStation 遊戲呢?
---
FB 追蹤我們,按讚、搶先看!
IG 搜尋 https://www.instagram.com/engadgetchinese/
TG 加入 https://t.me/engadgetchineserss
----
#科技 #Tech #新聞 #評測 #香港 #台灣 #PlayStation #Gaming
ig新用戶會顯示多久 在 新增帳號| Instagram 使用說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若我將Instagram 相片或影片分享至其他社群網路,會發生什麼情況? 若不公開個人檔案的用戶使用Instagram 分享相片或影片到社群網路(例如Twitter、Facebook 等),則 ... ... <看更多>
ig新用戶會顯示多久 在 [問卦] youtube要不行了嗎? - Gossiping板 - Disp BBS 的推薦與評價
推LukaDoncic: 在youtube放廣告只會吸仇恨值吧4F 129.176.197.83 美國01/12 ... johnhmj: 沒必要去同情這些YTer 一堆用戶也沒賺到10F 114.136.185.52 ... ... <看更多>
ig新用戶會顯示多久 在 IG新帳號問題請益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最近IG創了個新帳號,想請問頭像上有出現「新徽章」是什麼意思?我用代表頭像,還有就是,舊帳可以點開下圖的東西,但新帳卻沒有,為什麼會這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