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我希望大家在接受資訊時,盡量去看原文,並且做出判斷。
蘋果新聞網今早出了一篇獨家,大意是,該報電郵詢問歐盟藥管局(EMA)關於免疫橋接的看法,EMA也回覆給蘋果。
這是一個重要的資訊,所以我仔細看了這篇報導內容。蘋果也很盡責,將歐盟的回覆原文貼在報導下方,讓讀者自行參照。
但參照之後,不得不說,蘋果這篇報導在下標時,似有稍嫌誤導的問題。
蘋果的標題:考慮對新疫苗「開綠燈」。
這個標題讀起來,是歐盟對於免疫橋接給了一個相當正面的回覆。
但仔細看EMA的回覆全文:
"EMA is currently considering the scenarios in which an immune-bridging approach could be acceptable for approval of second generation vaccines. The topic has been discussed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HO), COVAX and international regulators.
Please note that the aspects of clinical trial design that could support a demonstration of adequate immune response are under consideration. EMA will communicate further when new information becomes available."
1. 歐盟強調的是「尚在討論」,並沒有暗示會「開綠燈」。
2. 第一段第一句用的是could,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回答,意思是對於「免疫橋接能否被接受」的各種劇本還在討論。
3. 第二段回覆又再次強調,目前正在討論此事,EMA正在等待新的資訊。
我針對這篇蘋果報導的看法:
免疫橋接這件事,EMA的回覆顯示就是「有在討論,但沒有給特定方向」,是一個很中性的回答。最後結果(如果有的話),可能是綠燈,當然也可能是紅燈。EMA的回覆,並沒有favor任何一個特定方向。
蘋果報導為歐盟「考慮開綠燈」,坦白說我覺得已經超譯了歐盟給的回覆。It's inaccurate, to be honest, and even misleading.
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歐盟的回覆是針對second generation vaccines,中文應該翻譯成「第二代的疫苗」。
但蘋果報導卻寫「新一代的疫苗」。
這兩者完全不同。
究竟,歐盟回覆所稱second generation vaccines,是針對例如輝瑞或莫德納等已經經過認證疫苗的第二代疫苗(例如輝瑞第二代、莫德納第二代等)?或是針對台灣的國產疫苗?
「第二代疫苗」跟「新一代疫苗」,在語意上可能指涉完全不同的東西。
如果要了解歐盟回覆的確切意思,可能必須要「請蘋果公佈當初詢問電郵的全文」,外界才能知道歐盟到底在回答什麼。
最後,我強調對蘋果這篇報導沒有惡意。我甚至非常肯定他們願意主動聯繫歐盟進行確認。只是這篇報導,需要更多資訊來佐證。
再者,我支持國產疫苗,但必須是在一個 #安全且有效 的原則。這也是為何,我認為蘋果報導中這個來自歐盟的回覆,值得進一步釐清。
大家可以看看這段原文,也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們的想法。
#免疫橋接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mmune response中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重點摘要】:SARS-CoV-2感染有3個階段:
一、無症狀期(潛伏期),不一定測得到病毒
二、輕症期,可測到病毒
三、重症期,有很高的病毒量
就預防的觀點來看,第一階段隱形的帶病毒者最難管理,因為他們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散播病毒。武漢分析的1000多名患者中,SARS-CoV-2會感染所有年齡層的人。約15%的確診病例會進展成重症,尤其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目前最大的未解決問題是為什麼有些人會發展嚴重的疾病,而其他人則不會。
本文從免疫學的觀點,提出重症及治療的假說。免疫反應可分兩個時期:在潛伏期和輕症期,後天免疫系統(adaptive immune response)發揮作用清除病毒並避免疾病發展成為重症。
因此,一些強化免疫反應的作法,如:抗病毒血清、干擾素等在此階段就十分重要;但當免疫反應失能時,病毒會開始大量複製並破壞受感染的組織,尤其是在具有較高ACE2表現量的器官中,例如:腸和腎。受損的細胞在肺部誘發巨噬細胞和顆粒細胞啟動先天性發炎反應(innate inflammation),肺部發炎遂成為重症階段致命的主因。此時的治療就應設法抑制發炎反應及控制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病患出院之後又會再驗到病毒,甚至出現疾病復發的狀況。顯示,SARS-CoV-2病毒感染至少在一些病患無法誘發有效清除病毒的免疫反應,疫苗對這些人可能也會失效。因此,對恢復期的病患,除了監測病毒外,也應該留意 T/B細胞的反應。再者,冠狀病毒有許多亞型,因此,若直接針對SARS-CoV-2病毒開發疫苗有困難,作者建議應該參考金納博士的作法。(按:此處指的應是金納博士以牛痘疫苗預防天花)。
重症病患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由於重症病患常常可見淋巴球數目低下、白血球數目上升,因此作者認為重症病患發生此症候群可能是由T淋巴球以外的白血球所誘導。
阻斷IL-6往往會有治療效果,阻斷IL-1、TNF也可能會有用。另外,在中國也嘗試用間質幹細胞治療重症病患,但是真正的療效還需要更多的實證。還有需要注意,間質幹細胞必須被IFNγ激活以發揮抗發炎作用,但是重症病患的T細胞在病毒感染後無法被有效的活化,因此IFNγ的釋放會減少。
因此,為了增強間質幹細胞的治療果,作者建議可以考慮仿效脂多醣引起急性肺損傷時的治療方式,採用「licensing approach」:將間質幹細胞預先以IFNγ處理,則可促使細胞有效發揮抑制過度免疫反應的作用以及組織修復。此外,重症病患還必須處理肺損傷的問題。根據動物實驗結果,維生素B3(菸鹼酸niacin或是菸鹼醯胺nicotinamide)能預防肺組織傷害,也可以考慮給予重症病患服用。
病毒感染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因子是細胞上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抗原(簡稱HLA)。HLA決定個體受到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因此,研究HLA與SARS-CoV-2的結合關係並開發檢測試劑,將有助於分流管理病患以及評估疫苗的效益。
病毒感染誘發的先天性免疫反應會造成肺組織損傷,病人可能出現肺部大範圍的發炎,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甚至死亡。這些重症病患往往需要使用呼吸器甚至葉克膜治療。電腦斷層上會顯現毛玻璃狀變,遺體解剖時也發現死者肺部似溺水者般充斥大量液體。
作者認為,其中成份可能與玻尿酸(Hyaluronan、HA)有關。玻尿酸已知可已吸收其分子量1000倍的水分,因此,若能抑制玻尿酸在感染過程中生成的量,例如:給予分解酶(hyaluronidase)或是羥甲香豆素(Hymecromone,4MU),應該會有助減輕重症的呼吸道症狀。
簡言之,感染後的免疫反應及治療分為二階段:
「初期」:免疫反應為主的保護期
「後期」:發炎反應造成的傷害期
在早期,應強化免疫反應;後期,應抑制過度的發炎反應。維生素B3具有保護肺部的效果,一旦出現咳嗽,就應該開始使用。當出現呼吸困難,應直接由氣管中使用hyaluronidase或是4MU,抑制玻尿酸合成量。(「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莊淑鈞博士、齊嘉鈺醫師整理)
📋 COVID-19 Infection: The Perspectives on Immune Responses(2020/03/23)+中文摘要轉譯
➥Author:Yufang Shi, Ying Wang, Changshun Shao, et al.
➥Link: (Nature)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https://doi.org/10.1038/s41418-020-0530-3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immune response中文 在 Immune System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the basics about the immune system with The Amoeba Sisters! This video talks about the three lines of defense and also compare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