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無響子](*)又一個欣榮花園商場。唔怪得張栢芝都變張百知。我頓時覺得小米改Logo好有誠意好大分別!
==============
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6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耶L勿睇,費事你覺得好冒犯。咁亦可能,係我會寫錯嘅,有幾出奇?
TLDR:Aberdeen改名,變做Abrdn.點讀?「就係讀Aberdeen」
1. 繼福士汽車Volkswagen話改名做Voltswagen以突顯自己專注電動車後,估唔到英國人都咁幽默。今次Abrdn話係趕上新時代,個名潮好多喎,係咪好潮先!
2. 不過福士係愚人節玩嘢,而唔好笑,亦提早外泄咗,Abrdn就唔係講笑啦。
3. 官方真係咁講架:The new Abrdn name (pronounced "Aberdeen") will be part of a modern, agile, digitally-enabled brand that will also be used for all the Company's client-facing businesses globally.
4. 又,係咪潮啲?雖然近年唔少樂隊都改啲冇響音嘅名(https://bityl.co/6Yvv),但我覺得係復古。點古?希伯來化!耶L化!
5. 憑我細個返主日學有限嘅耶L知識(好出奇?我返過基督徒團契添,主要因為有個好大胸嘅師姐。願主赦免我),神的名字叫乜先?叫「耶和華」嘛(你可以叫「雅威」,但我諗起艾威)。但耶和華英文係乜?Jehovah?好似話唔多準,其實都冇乜人知,都有好多寫法。大佬,耶穌又會講英文啦?
6. 咁應該好多人知,原文就係四個希伯來字母,יהוה(當然係抄維基的)。咁都話耶穌唔係講英文亦唔講意大利文亦唔講以色列文(**),所以「拉丁化」就變咗……其實任你寫,可以係IHVH,YHVH,YHWH,JHVH或JHWH(***)
7. 見唔見到個特點係乜?特點係,「都唔知點發音」,因為全部係consonant(子音),冇vowel(母音,或叫響音,AEIOU之類)。當然耶穌唔係啞嘅,以色列人猶太人都唔係啞嘅,希伯來文都有響音,但關於呢個JHVH嘅 vowel係乜,就失傳咗。
8. 亦因為,古希伯來文獻,就係全部冇響音嘅。任你質入去。
9. 既然唔係耶L,做乜又講呢啲?因為關係就大。
10. 唔係耶L,大約都聽過「聖經密碼」,暗示晒所有宇宙會發生嘅事咁喎。諾查丹馬斯或者推背圖燒餅歌或者六合彩藏寶圖啲朋友,話2020肺炎疫情都早有預言咁喎。你問我就當然係偽科學,即係好似薯仔又見到媽祖 多士又有聖母個樣咁。但反正信者恒信
11. 但我想講「聖經密碼」一個好大嘅flaw係,用古希伯來聖經,而係冇響音嘅。咁就大檸樂,因為啲響音任你填,然後你拎返嚟對現代嘅人名地名,就實可以中的。加埋啲IJ又亂咁轉,VU又任你揀
12. 仲有個插曲係,「聖經密碼」個作者,當然堅稱自己係啱,話你用第本書搵唔到呢啲嘢,仲話「你拎本無比敵Moby Dick搵到有呢啲訊息我就話你叻」。都唔好講話古希伯來文呢啲嘢,好大彈性,亦應該長過Moby Dick好多(你估有Dick就長咩),但結果都係被打面:就有人搵到甘地遇刺嘅「信息」
13. 無論如何,即使係「官方」,即係教廷,都唔認可呢個「聖經密碼」。不過諗真啲好合理,「教廷即係歐洲足協咁」,佢壟斷咗個解釋權嘛。其他當然係異端—咁即係,你唔鍾意嘅宗教咪邪教,未奪權成功嘅咪係異端。
14. 又,如果埃汾要走響音,就變咗….N。我是N仔。
15. 由金融講到相聚一刻講到希伯來文馬榮成史匹堡葉芳華,證明我都係狐狸唔係刺猬,a fox knows many things, but a hedgehog knows one big thing
==============
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6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其實原本個題想叫做「狂野三千響」,但應該冇乜人睇過套戲。巧震憾的說,特別係結局一幕,自己上網搵。又,當時葉芳華巧正的說。
(**)以色列講咩文?講希伯來文咯。咁巴西講咩文?睇片咪知(https://ytube.io/3HDF)
(***)呢個係「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聖戰奇兵)嘅一個機關(https://ytube.io/3HDI),四十歳以上嘅多數睇過。跟隨神嘅腳步,呀夏里遜福就係後生仔未夠爐火純青,諗住Jehovah,踩咗落去J度,幾乎跌死。都係老豆辛康納利醒,即使係拉丁文,都唔會有J!後來「風雲」嘅小說版照抄呢條橋,變咗步驚雲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indiana發音 在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第一代占士邦辛康納利逝世 】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飾演第一代占士邦(James Bond/007)的傳奇蘇格蘭演員辛康納利(Sir Sean Connery)在他位於加勒比海國家巴哈馬的住所內離世,終年90歲。辛康納利的家人確認死訊,指他在當地時間今天(31/10)於睡夢中撒手塵寰,期間有家人陪伴,事實上,因為年事已高,辛康納利已抱恙一段時間,他在今年8月才慶祝90歲大壽。(https://bbc.in/35TqMlt)
辛康納利1930年8月25日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Edinburgh)一個工人家庭裏出世,因為家境清貧,13歲便輟學,外出打工謀生。三年後,才16歲的辛康納利便加入皇家海軍(Royal Navy)服役,並在身上繡上「Scotland Forever」的刺青以示愛國,惟因患有嚴重胃潰瘍,他從軍不足三年便被迫退伍,返回故鄉愛丁堡,之後先後打過多份工作、包括貨車司機、棺材匠、私人保鑣、救生員等,他在12歲開始突然增高,身高為188厘米,故退役後又曾在愛丁堡皇家藝術學院(Edinburgh College of Art)擔任藝術模特兒。另一方面,辛康納利18歲便開始有健身習慣,其官方網站指,他在1953年參加於倫敦舉行的環球健美先生(Mr. Universe),並奪得第三名,為其演藝事業開端埋下種子。
1961年是其人生轉捩點,彼時英國電影界開始出現改編Ian Fleming原著小說系列《占士邦》(The James Bond Series)為電影的計劃,本來屬意由加利格蘭(Cary Grant)扮演占士邦,但他只肯承諾演出一套長片,兩位監製:Harry Saltzman和Albert Romolo Broccoli只好另覓人選,幾經轉折,他們遇上當時已30歲的辛康納利,辛康在Christopher Bray撰寫的自傳《Sean Connery: The Measure of a Man》裏憶述,當時他跟兩位監製見面時刻意做戲,蓬頭垢面,衣服也沒有熨好,但這種態度看在監製眼裏,竟然有種「男子漢不顧一切」的態度,令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適合人選,結果與他簽訂五套電影合約,包括1962年上映的第一套邦片《鐵金剛勇破神秘島》(Dr. No)、《鐵金剛勇破間諜網》(From Russia with love/1963)、《鐵金剛大戰金手指》(Goldfinger/1964)、《鐵金剛勇戰魔鬼黨》(Thunderball/1965)以及《鐵金剛勇破火箭嶺》(You only live twice/1967)。辛康納利在這些演出後大紅,成為邦片面世半世紀以來,最深入民心的一位,至今不變。
拍罷五套邦片之後,辛康納利拒絕再演占士邦,不過因為接任007的佐治拉辛比(George Lazenby)在《鐵金剛勇破雪山堡》(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1969),因其演出風評太差而辭演,於是電影公司只好以高額片酬向辛康納利求救,他終於首肯答應演出《鐵金剛勇破鑽石黨》(Diamonds are forever/1971),而辛康亦決定捐出大筆酬金予他有份創立的「蘇格蘭國際教育基金」,作為食言演出007的代價。然而1983年,他再次扮演007,於《新鐵金剛勇奪巡航導彈》(Never say never again),屬非正宗邦片,與同年上映,由羅渣摩亞(Roger Moore)主演、米高梅製作的《鐵金剛勇破爆炸黨》(Octopussy)打對台。
辛康納利告別占士邦演出之後,繼續在荷李活發展,先後參演《義膽雄心》(The Untouchables/1988)、《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1989)和《石破天驚》(1996)等多套大製作,並憑《義膽雄心》奪得「第60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又三次奪得金球獎,2000年獲英女皇受勳,成為爵士。小學時代,因為父親經常錄影在明珠台 TVB Pearl 播放的邦片,令我認識辛康納利,他是我第一位反複看其演出的外國藝人,他的外形、身高、英國口音,當然還有胸前的濃密體毛(穿泳衣的場面總會看到),在在教懂我「性感」是怎樣的一回事(包括那些因為老爸會按快速播放而總是看不到的床上戲,以及他站在Aston Martin前是如此超級有型的模樣),今天由丹尼爾基克(Daniel Craig)扮演的占士邦,就算怎有型有款,在我心中,也只是排名第二。而小時候的觀影經驗(包括靚車、靚人、靚景、靚衫),亦令我對「007」相當着迷,會拿着祖母給自己的零用錢,去金獅影視超特店買30周年紀念版Soundtrack;在《iMoney》當記者時,要私心完成007專題報道;2018年在倫敦旅行,也專誠要去占士邦博物館走一趟,自己一個人邊看展品邊起雞皮,這解釋為何讀書時代,我跟大部份同學都沒有共同話題,因為我看的,他們都不認識,007這三個數字,將我們彼此的距離拉得老遠,他們也不知道,辛康納利對我的成長有多大意義,他們更可能不知道,占士邦的英文發音,是James Bond,不是「占sss」Bond。
(31102020)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辛康納利 #SEANCONNERY #jamesbond #占士邦 #rip #史恩康納萊 #鐵金剛 James Bond 007 The Tarnished Angels 午夜翻牆 快樂的 The Culturist 文化者
indiana發音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雪地三犬》
Lala突然流浪來我家時,個子小,我們以為她是阿拉斯加雪橇犬。只有蘇壁玲教授一口咬定她是著名的「二儍」哈士奇,體型小純粹是長期營養不良。
果然食神Lala經過一年幾位大廚精心照顧,已經成為典型的哈士奇。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剛好有一篇文章,介紹雪橇三儍,區別他們的功能、歷史、性情、外型。
1)蕯摩耶,它是在西伯利亞培育出的一種工作犬,當地薩摩耶族將其作為雪橇犬,也當成伴侶犬:和人的關係特別好。
薩摩耶犬的名字來源自西伯利亞的原住民薩摩耶族,這是一支從亞洲遷徙到西伯利亞的遊牧民族,薩摩耶犬是他們在地球上最寒冷居住地培育出的犬種。在西伯利亞的奧伊米亞康,-60℃的氣溫非常常見。薩摩耶族人居住帳篷內,在夜晚與狗群擠在一起取暖。這種人類與犬類為共居共生,使薩摩耶犬和人類之間建立了特別緊密的聯繫。當薩摩耶犬不用雪橇載著沈重的貨物穿越廣袤的西伯利亞時,它們喜歡膩著人,生活在一起。
18世紀晚期,北極探險家們回到英國,將薩摩耶犬介紹給了英國愛狗人士。亞歷山德拉王后為其做了許多宣傳,薩摩耶犬因其雪白的毛色深得人們喜愛。
薩摩耶犬性格溫和、友善、忠誠,好鬥的薩摩耶犬非常少見。由於薩摩耶犬有吠叫傾向,也可以成為稱職的看門狗,每當有東西接近其領地時,它們就會吠叫以引起注意。薩摩耶犬是人類的好夥伴,尤其是小孩,甚至是其它的狗,皆可和平相處。
根據美國薩摩耶俱樂部說法,當薩摩耶犬感到無聊主人不夠關心他時,他可能會變得具有破壞性,因此充分的運動是很必要的,這使得他成為了極好的散步夥伴。
薩摩耶犬也是出色的治療犬,他們基本上是阿花,人來瘋,對兒童和老年人群體都很有幫助。
2)西伯利亞哈士奇,表情常常傳遞出一種敏銳、親切、呆萌、假裝生氣、痛時鬼哭神嚎,而且淘氣,這使它們粉絲無數。
「Husky」一詞起源於指代「愛斯基摩人」的「huskies」(「Huskimos」的縮寫),這是英國商船的水手對「愛斯基摩人」一詞的發音。
哈士奇的使用記錄始於1852年因紐特人所飼養的狗,西伯利亞哈士奇最初是由楚科奇族部落在東北亞馴化的犬種,作為伴侶犬和雪橇犬。西伯利亞半島是世界上氣候最惡劣、最極端的地區之一,風速可達60m/s,氣溫可降至-70℃。當面對劇烈的氣候條件變化時,楚科奇族部落勇敢地面對挑戰,培育了這種適應力極強的雪橇犬,能夠在嚴寒的環境中繁衍生息,還能在零下的低溫中,用最少的能量,在冰凍的荒地上運送輕質貨物。楚科奇人依靠這些雪橇犬生存,它們是人類生活和文化的中心。
根據楚科奇人的信仰,兩隻哈士奇,代表守衛著天堂之門,他們會將任何在世時對待狗殘忍的人拒之門外。而科奇族人培育的這種雪橇犬就是今天西伯利亞哈士奇的「祖先」,DNA分析也確認了這是一種古代犬種。
3)阿拉斯加雪橇犬是北極地區最古老的犬種之一,其名字來源於Mahlemiut,這是一個居住在北美阿拉斯加西北部的因紐特部落——馬拉謬特部族;阿拉斯加雪橇犬被認為是馬拉謬特部族飼養犬種的後裔。
在歐洲人抵達之前,最早發現此地的俄國人在白令海峽航行時被風暴吹到這塊位於西伯利亞北部的土地。水手們返回俄國後,就把讓他們印象深刻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告訴了其他的俄國人。
阿拉斯加雪橇犬具有長期生活在惡劣環境中的遺傳,它們的許多行為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生存環境。馬拉謬特部族培育的犬種主要為雪橇犬,而阿拉斯加雪橇犬的祖先在馬拉謬特人的生活、工作、狩獵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能夠長距離運輸重物,還可以幫助攜帶物品。阿拉斯加雪橇犬以其卓越的狩獵能力而聞名,能夠幫助定位海豹在冰上的呼吸孔,並在狩獵中分散熊的注意力。
比起其他北極地區的犬種,如西伯利亞哈士奇,西伯利亞哈士奇是賽車手,而阿拉斯加雪橇犬是貨船。
1896年,在加拿大克朗代克地區的淘金熱時期,阿拉斯加雪橇犬和其他雪橇犬犬種對勘探者和新移民非常重要。此時的阿拉斯加雪橇犬頻繁與其他進口犬種雜交,但這似乎並沒有長期影響到現代的阿拉斯加雪橇犬。
最近的DNA分析顯示,阿拉斯加雪橇犬作為最古老的犬種之一,從遺傳學角度來看,其基因不同於其他犬種。
阿拉斯加雪橇犬是一種體格健壯的狗,其耳朵佔頭部的比例較小,當它們注意力集中的時,耳朵會直立起來,它們還有一條如同羽毛般的尾巴。阿拉斯加雪橇犬有兩層毛,毛色通常是灰白相間或黑白相間,這些顏色經常在其頭上形成一個帽狀或面具狀的標記。阿拉斯加雪橇犬肩高約58-63.5釐米,重約34-39公斤。
相比許多其他現代犬種,阿拉斯加雪橇犬保持了更多原始的形態和作用。它們是犬類世界的重型運輸工具,常被用於拉著雪橇上的貨物穿過冰凍的荒地,並曾用於南極洲探險。
最初培育阿拉斯加雪橇犬的目的是出於其力量和耐力而非速度,它們可以拉動很重的貨物,後來主要被用作雪橇犬。目前阿拉斯加雪橇犬仍被用於個人旅行、運輸貨物或幫助移動重物。
然而,它們也具備娛樂性用途,例如滑雪,卡丁車和越野賽。在長距離雪橇比賽中,阿拉斯加雪橇犬在與體型較小、速度較快的犬種比賽時速度通常較慢,因此它們的工作用途僅限於運輸或長距離旅行,速度遠低於比賽所需的速度。一隻成年阿拉斯加雪橇犬可以拉動500-1500公斤的重量,這取決於它的體型和訓練。
阿拉斯加雪橇犬非常喜歡人類,它們與人相處時表現出的忠誠和友善特點,也使它們成為了備受青睞的家庭寵物。
阿拉斯加雪橇犬在傢具和小物件周圍能活動自如,是非常理想的家養犬,但它們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在戶外活動,滿足其相當大的運動需求。
而阿拉斯加雪橇犬並不適合作為看門狗,因為它們通常很安靜,一般只會通過發出「嗚嗚」的聲音來示它們在「說話」,同樣也可能會像灰狼或郊狼一樣嚎叫;但與其外貌相似的日本絨毛犬或西伯利亞哈士奇,他們的叫聲更大。
20世紀70年代,盧卡斯的年輕電影製作人養了一隻名叫印第安納(Indiana)的阿拉斯加雪橇犬,習慣在盧卡斯開車時坐在汽車的副駕駛。盧卡斯後來回憶:看到它,他想到了一個溫和、毛茸茸、不會說英語的人物,後來它就變成了星球大戰中的丘巴卡,也就是一名伍基族的戰士。
盧卡斯說:「阿拉斯加雪橇犬是一種體型非常大的狗,而且毛髮很長。有它和我在一起,讓我給漢·索羅找了一個毛茸茸的聰明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