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分享 #歡迎報名
-生技原創力投資創業講座-
時間:11月2日(四) 18:30~21:30 (18:30報到入場&交流~敬備點心)
地點:台大公共衛生學院212講堂(台北市徐州路17號)
各位朋友大家好,天氣漸涼又到了流感防疫的季節
11月2日(四) 晚間 生技原創力投資創業講座
地點:台大公共衛生學院212講堂
(台北市徐州路17號/善導寺站4號或台大醫院站2號出口)
時間: 18:30~21:30 (18:30報到入場&交流~敬備點心)
活動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710220934143559938620
議程 / 講者 / 主題
19:00~20:00 謝達斌醫師 醫師科學家的奇幻微旅
20:00~21:00 李敏西博士 臺灣疫苗產業回顧與展望
本次活動很榮幸邀請到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兼新興病毒研究群召集人李敏西博士。李博士於畢業於陽明醫技和臺大公衛所後至牛津大學攻讀流行病學博士。過去曾於國際大廠AstraZeneca美國加州旗下MedImmune Vaccines從事鼻內流感和副流感疫苗的開發。李博士專精於流行病學,疫苗學,病毒學,擔任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和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等國際知名期刊審查員,致力於預防醫學在感染疾病、疫苗開發、化學檢驗、生物資訊學相關研究,推廣傳染病與感染症之防治,其研究團隊更建立了『亞太地區腸病毒監測網』協助區域疫情監控。李博士的研究緊扣臨床應用,曾獲得國衛院年輕學者學術成就獎和第八屆國家新創獎,去年更以『無血清細胞培養流感H7N9人用疫苗』獲得台北生技獎。本次活動李敏西博士將以『臺灣疫苗產業回顧與展望』為題,與大家分享台灣在過去的傳染病發展和疫苗開發歷程與未來疫苗的走向。
而創業團隊部分,我們邀請到成功大學特聘教授謝達斌醫師,謝教授目前擔任成大國際巨分子與奈米醫學創新研發中心主任,致力於口腔醫學和奈米材料應用的跨界合作。謝達斌教授於陽明大學取得牙醫學位後,赴美於哈佛大學進修取得口腔生物學博士學位,於美國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從事博後研究;謝教授不只在口腔外科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更於分子生物學和奈米科學研究有許多重要的發表。謝教授於大學就學期間即開始獨立主持由American Bureau for Medical Advancement in China (ABMAC) 所贊助的研究計畫,之後便開啟了他科學家生涯,除了參與牙科CT和MRI影像分析研發,其他研究題目還包涵口腔微生物、癌症醫學、基因分子生物學、光學檢測裝置、疏水性藥物膠囊包覆製造方法、奈米材料科學等,所撰寫的文章更曾登上Nature和JACS(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等知名期刊封面故事。其豐富的基礎研究成果,於近幾年已成功申請數十種專利,得以應用於檢驗醫材和藥物開發,更因此獲得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金質獎章與國際傑出發明家終身成就獎等多項國內外重要獎項。本次謝教授將以『醫師科學家的奇幻微旅A Fantastic Voyage toward Entrepreneur』為題,分享其於檢驗醫材與藥物開發的創業心路歷程。
jacs期刊 在 BioMed Talent Training 生醫人才培育計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各位朋友大家好,天氣漸涼又到了流感防疫的季節
11月2日(四) 晚間 生技原創力投資創業講座
地點:台大公共衛生學院212講堂
(台北市徐州路17號/善導寺站4號或台大醫院站2號出口)
時間: 18:30~21:30 (18:30報到入場&交流~敬備點心)
活動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710220934143559938620
議程 / 講者 / 主題
19:00~20:00 謝達斌醫師 醫師科學家的奇幻微旅
20:00~21:00 李敏西博士 臺灣疫苗產業回顧與展望
本次活動很榮幸邀請到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兼新興病毒研究群召集人李敏西博士。李博士於畢業於陽明醫技和臺大公衛所後至牛津大學攻讀流行病學博士。過去曾於國際大廠AstraZeneca美國加州旗下MedImmune Vaccines從事鼻內流感和副流感疫苗的開發。李博士專精於流行病學,疫苗學,病毒學,擔任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和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等國際知名期刊審查員,致力於預防醫學在感染疾病、疫苗開發、化學檢驗、生物資訊學相關研究,推廣傳染病與感染症之防治,其研究團隊更建立了『亞太地區腸病毒監測網』協助區域疫情監控。李博士的研究緊扣臨床應用,曾獲得國衛院年輕學者學術成就獎和第八屆國家新創獎,去年更以『無血清細胞培養流感H7N9人用疫苗』獲得台北生技獎。本次活動李敏西博士將以『臺灣疫苗產業回顧與展望』為題,與大家分享台灣在過去的傳染病發展和疫苗開發歷程與未來疫苗的走向。
而創業團隊部分,我們邀請到成功大學特聘教授謝達斌醫師,謝教授目前擔任成大國際巨分子與奈米醫學創新研發中心主任,致力於口腔醫學和奈米材料應用的跨界合作。謝達斌教授於陽明大學取得牙醫學位後,赴美於哈佛大學進修取得口腔生物學博士學位,於美國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從事博後研究;謝教授不只在口腔外科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更於分子生物學和奈米科學研究有許多重要的發表。謝教授於大學就學期間即開始獨立主持由American Bureau for Medical Advancement in China (ABMAC) 所贊助的研究計畫,之後便開啟了他科學家生涯,除了參與牙科CT和MRI影像分析研發,其他研究題目還包涵口腔微生物、癌症醫學、基因分子生物學、光學檢測裝置、疏水性藥物膠囊包覆製造方法、奈米材料科學等,所撰寫的文章更曾登上Nature和JACS(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等知名期刊封面故事。其豐富的基礎研究成果,於近幾年已成功申請數十種專利,得以應用於檢驗醫材和藥物開發,更因此獲得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金質獎章與國際傑出發明家終身成就獎等多項國內外重要獎項。本次謝教授將以『醫師科學家的奇幻微旅A Fantastic Voyage toward Entrepreneur』為題,分享其於檢驗醫材與藥物開發的創業心路歷程。
jacs期刊 在 Campus TV, HKUSU 香港大學學生會校園電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校委會本周二開會 擬懲處「惡意」告密者】
校務委員會將於本周二(2月28日)開會,議程包括討論三份有關研究人員的文件,牽涉研究誠信丶處理研究失德投訴的程序,以及有關告密者的程序。據《蘋果日報》今日(2月26日)上午的報道,港大副校長(研究)賀子森在文件中透露,有關文件的修訂是由校委會主席李國章及校長馬斐森在最近一次處理失德投訴的校委會會上提出。
《蘋果》引述的文件顯示,校委會有意修改現行指引,擬加入針對告密者的新條文,指若有人出於惡意及沒有足夠證據下投訴大學職員,校長可於紀律聆訊委員會成立前懲罰告密者,包括發警告信丶解除有關職務丶甚至對告密者作出指控 [1] 。
事緣於 2014 年港大化學系教授楊丹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JACS)發表螢光探針的研究論文,被助理教授王凱峰(現已離開港大)投訴涉嫌造假,港大內部曾聘請專家證人協助調查,批評楊丹的做法不可接受 [2] 。調查委員會指論文有三處不準確,並批評楊丹未能有效監管負責實驗的博士生,最終委員會指未有足夠證據證明楊丹知情,裁定她研究失德的投訴不成立 [3] 。
肇事的投訴人暨高等教育誠信關注組召集人王凱峰批評該修訂是倒退,不僅沒有保護告密者,反而加重告密者的負擔,更指告密者是否出於惡意全憑主觀判斷,並不能作為指標,「即係嚇你,要告密就諗清楚,隨時冇咗份工,咁樣冇人會再行出嚟。」王認為,禁止告密者因為不滿調查結果向校長提出跟進行動,減少了監察的機會,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4] 。
校委會會議將於本周二(2月28日)下午五時在鈕魯詩樓會議廳舉行,屆時或將討論以上提及的告密者指引修訂,以及早前公布的檢討大學管治報告,其中包括建議廢除行政長官必然校監制。
註1:【蘋果新聞】20170226 楊丹涉造假事件後港大擬嚴懲惡意告密者 被轟倒退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
註2:【立場新聞】20170226 港大擬收緊指引 告密者若為「惡意」或無實據 校方可懲處及革職
https://goo.gl/t0GFHO
註3:20160506 楊丹教授論文被指造假一事 時間線
https://www.facebook.com/…/a.28017605871…/1039776936091002/…
註4:【立場新聞】20170116 港大化學教授被投訴造假 研資局拒公開調查報告 再批出逾八千萬研究經費
https://goo.gl/qck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