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給國家地理頻道「Dog: Impossible」節目負責人的公開信:
An open letter to the leadership team of Nat Geo Wild Dog Impossible:
Translate: Yu-Hwa Su 翻譯: 蘇昱華
Proof: Yen Ke 校對: 葛雁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nimal Behavior Consultants (IAABC) applauds National Geographic’s mission to offer intelligent, relevant and captivating non-fiction entertainment. This is a crucial objective, especially as an introduction to children and viewers largely relying on television for thei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國際動物行為諮詢師協會(IAABC)對於國家地理頻道致力於提供電視觀眾正確知識與科學內容表示讚賞。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特別是對依賴電視得到這些知識的兒童與其他觀眾們來說。
However, your stated mission is in direct conflict with your show Dog: Impossible. In fact, the irresponsible treatment of the dogs and people on this show flies in the face of all best practices in animal training and behavior. Rather than promoting science and scientifically-proven methodology, Dog: Impossible sacrifices learning science for more dramatic television.
然而,貴頻道所提供的節目「Dog: Impossible」卻與貴頻道「提供正確的科學知識」的一貫立場衝突。節目中對犬隻以及飼主的不負責處理方式與應有的動物訓練及行為操作的準則相違背。「Dog: Impossible」並沒有提倡科學以及經科學驗證的方法,這節目犧牲了對科學的學習,轉而追求吸睛的電視節目效果。
Matt Beisner appears to have no credentials or education in training and behavior, yet he refers to himself as a behaviorist. His claim that “energy is the one language that every animal on the planet speaks” makes clear he is not one.
Matt Beisner並沒有動物訓練或行為學的相關學習經歷與證照,卻宣稱自己是一位行為學家。從他的主張:「能量是地球上所有動物都會使用的共通語言」,便能明白他並不是行為學家。
His statement, “You don’t need tricks, you don’t need treats, you don’t need force,” shows just how unaware of his own actions he is. His misuse of scientific terminology leads viewers to believe they are learning demonstrated, safe and accepted strategies in helping their dogs. In fact, Mr. Beisner is forcing these dogs from start to finish of each episode. His own “tricks” are that of over-stressing dogs until they’re in a state referred to in psychology and science as “learned helplessness.”
他主張「你不需要技巧、零食、或蠻力 (去訓練狗)」,這顯示出他對於自己的所做所為一無所知。他對科學術語的濫用也會誤導觀眾,讓觀眾以為他們正在學習經證實有效而且安全可接受的方法來幫助狗狗。但這位訓練師在每一集節目上從頭到尾都是在逼迫這些狗,而他所擁有的「技巧」,就是讓狗進入過度緊迫的狀態,直到牠們進入心理學和科學上所指的「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狀態。
Learned helplessness occurs when a subject endures repeated aversive stimuli beyond their control. Originally thought to show a subject's acceptance of their powerlessness,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it’s been known instead to be the emotional “shutting down” of the subject. Anxiety, clinical depression, and related mental illnesses are common consequences of this technique in humans.
「習得無助」發生在動物沒有任何控制權,且重複地被施加嫌惡刺激的時候。最初,人們認為習得無助狀態意味著動物「接受」了自身無法改變、無能為力的情形,超過半個世紀以來,人們認為這是動物情緒「關機(shutting down)」的表現。在人類身上,習得無助的常見結果包含焦慮、憂鬱症、以及相關的心理疾病。
Allow us to note some aspects of the trailer and his shows, but first, to point out a few well-documented and commonly understood aspects of dog behavior so that we may better make our points understood.
在我們解釋為何我們認為此節目的預告片與內容不適當之前,我們希望先闡述一些正確的犬隻行為常識,以便您能更理解我們的觀點。
Canine body language indicating stress and severe stress:
顯示出壓力以及嚴重緊迫的犬隻肢體語言:
Compressed bodies
Dry, raspy panting
Wide, open eyes with dilated pupils
Heavy drooling
“Whipping” head and body back, pushing off a handler in order to get away
Growling
Fighting
Biting
縮緊身體
急促的喘氣
睜大雙眼、散瞳
大量流口水
甩頭、用前爪推抱著狗的人以退後、試圖掙脫
低吼
打架
開咬
Eleven seconds into the trailer, Mr. Beisner rubs his hands together, smiling, and says, “This is going to be gnarly.” All professionals know from that statement what the series will spotlight: A poorly (if at all) educated non-professional pushing dogs way beyond therapeutic limits, in the name of “results.”
在預告片11秒的地方,Beisner先生搓手並笑著說「等一下會很精采喔」。所有專業人士都知道這句話代表這個節目的亮點將會是:一名缺乏適當教育的訓練師,逼迫狗到超過其能承受的極限,並把這樣的結果稱為是良好的改善。
Flooding, the term for inundating a subject with their fears, phobias and triggers, is ethically questionable at best, cruel and unnecessary, always. There's also a common danger of spontaneous recovery of the phobia. This is because flooding doesn't replace the fear-response with a different response, it just replaces it with no response. “No response” is simply suppression, not cure.
「洪水法」,指的是故意將動物置於恐慌或恐懼的觸發刺激情境,這樣的方法不道德、殘忍、而且沒必要。另外,恐懼的自發性回復(spontaneous recovery)也是洪水法常見的風險,這是因為洪水法並沒有將害怕的反應重新制約成其他不同的情緒行為,它只是讓動物沒有反應。「沒有反應」只是壓抑,動物並沒有因此感到不害怕或恐慌。
Throughout the trailer dogs are flooded with aversive stimuli such as other dogs, people and equipment, something an ethical professional would not, and could not do per any answerable guidelines of animal training and behavior care.
在整個預告片中,狗狗被迫接受各種嫌惡刺激的洪水法訓練,例如其他狗、其他人類和物品,這是具有道德的專業訓練人員不會做的,任何負責任的動物訓練及行為照護準則也不會如此建議。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and counterconditioning, gradual exposure to the feared object, and replacement of a negative emotional association with a more pleasant one, are the recommended techniques used to treat such fear and aggression cases, per all legitimate veterinary, training and behavior organizations.
系統性減敏與反制約,也就是逐步與少量的讓狗接觸其本來會害怕的事物,並且將引發的少量負面情緒與其非常喜愛的事物配對給予,是用來處理恐懼及攻擊案例的建議方法,也是每個好的獸醫師、訓練及行為機構會推薦的方法。
Beisner’s statement that “We know at the Zen Yard that dogs help other dogs come out of their shell and face their fear and get past their aggression” isn’t just scientifically unsupportable, his words ring hollow during the very scene playing while he says those words: Beisner restraining one dog, while his co-host pulls a leashed dog to the first in a completely unnatural gesture perhaps intended to either mimic natural dog greeting (it doesn’t) or to flood the heavily drooling dog who is unable to move or get away. The dogs end up in a fight. They have been set up to fail, and the outcome is inevitable.
Beisner宣稱「我們在Zen Yard(他的訓練中心)知道狗會去幫助其他狗融入外界、面對牠們的恐懼並且克服攻擊行為」,這句話不只是缺乏科學支持,在影片中他講出這句話時搭配的畫面,亦表現出他的說詞缺乏支持:Beisner限制了第一隻狗的行動,由節目的共同主持人以牽繩將另一隻狗以一個完全不自然的姿勢拉到第一隻狗身邊,他們可能是在試著模仿狗狗自然的社交打招呼行為(但並不是),或使用洪水法訓練那隻狂流口水(顯示牠很緊張)並且無法逃脫的狗。最終兩隻狗打起來,訓練師製造的這個情境,讓失敗的結果無可避免。
In the trailer, the assistant host, Stefanie DiOrio, states, “Nervousness can easily turn to fear which can lead to aggression.” This is an accurate statement, which is why it’s so confusing that the entire show would be predicated on pushing dogs to the very edge of survivable stress and into predictable aggression, doubling down on the issues that their owners are struggling with.
在預告片中,節目的共同主持人Stefanie DiOrio說「緊張不安很容易變成真正的恐懼,並且導致攻擊行為」,這句話是正確的,但也讓人更加困惑為何整個節目的走向都在將狗推向牠們所能承受壓力的極限、觸發根本可預測的攻擊行為、並使飼主所面對的問題加倍惡化。
We know that the dramatic changes in behavior, from stressed and wildly aggressive to “calm” dogs, make for compelling TV. To an average pet owner it looks like these dogs are making huge improvements. All clients just want their dog to “Stop being aggressive.” However, we also know that behavior suppression is not the same as behavior modification, that a stressed and shut-down dog is a more dangerous animal than one who is actively showing aggression, and that the long-term prognosis of this kind of intervention is poor for both the client and their dog.
我們知道行為上戲劇性的變化,從一隻緊迫且兇猛攻擊的狗轉變成“冷靜”的狗,這個過程代表了高收視率,在不十分了解行為學的飼主眼中看來,這些狗狗似乎有巨大的進步。飼主都只是希望他們的狗「不要再有攻擊性」,然而我們也知道單純抑制攻擊行為的出現,並不是真正的行為改善技術。舉例來說一隻高壓力但看似沒有反應的狗,遠比一隻會表現出攻擊性的狗要危險許多 (譯註: 因為這樣的狗可能會沒有徵兆地開咬),因此這種抑制攻擊行為的訓練法,以長遠來看對飼主以及狗狗都是有害的。
It is also worth pointing out that, like his predecessor, Mr Beisner’s assessment of cause for much of the issues he’s asked to address is simple, made especially clear in episode 4 where he not only saves a dog, he “saves a marriage:” Women are unable to effectively lead, must be stronger, must change their ways.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是Beisner先生,如同他在同一個頻道的前輩,西薩,對導致問題的原因評估也過於簡化,例如第四集中他聲稱他不只拯救了狗狗,他還「拯救了這段婚姻」,因為女主人無法有效的領導狗狗,因此她必須更堅強,必須改變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
Misogyny, it seems, cures dog behavior problems. Real exploration and explanation regarding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around behaviors are ignored in favor of client blaming.
這段貶抑女性的解釋,看起來似乎能改善犬隻的行為問題,然而關於行為問題真正的前因後果卻被指責客戶所取代,並沒有真正的被探討與解釋。
The clients on the show represent thousands of clients throughout the US and beyond with whom we work every day, helping them to help their dogs. Far from being dogs “other people won’t work with,” the dogs on your show are exactly the clients and dogs that IAABC Certified Dog Behavior Consultants, as well as all members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Veterinary Behaviorists, Certified Applied Animal Behaviorists, and other certified behavior specialists see and successfully work with every day.
節目中所出現的客戶正代表了我們日常工作中所會幫助的人們與他們的狗,呈現的就是我們在美國跟其他國家的上千位客戶。節目中所出現的這些有著行為問題的狗絕對不是「其他訓練師都不想要處理的狗狗」,事實上這些客戶與狗正是IAABC認證的狗行為諮詢師、美國獸醫行為學家、認證的應用動物行為學家或是其他受認證的行為學專家,每天工作的日常。
We do so using the best practices of our field (see https://m.iaabc.org/about/ethics/), adopted by the leading behavior and training organizations, without psychologically or physically harming the animals we work with.
我們在這個領域也使用最嚴謹的訓練師專業道德守則(英文版參見https://m.iaabc.org/about/ethics/,中文版參見https://reurl.cc/72eVkl),這個守則受領先的行為及訓練機構所採用,使訓練師與行為諮詢師在工作時,不對我們經手的動物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傷害。
The IAABC urges Nat Geo WILD to stop promoting this public miseducation. The tactics employed in the name of entertainment are unnecessarily harsh and potentially dangerous to the public, and they teach yet another generation of Nat Geo watchers absolutely incorrect and harmful practices.
IAABC呼籲國家地理頻道(Nat Geo WILD)停止傳播此系列誤導公眾的資訊。以娛樂包裝節目的策略對於觀眾是不必要的粗糙而且有潛在風險的,甚至是向頻道的年輕一代觀眾灌輸完全不正確且有害的做法。
It remains a mystery why your network is so intent on harming dogs. After years of Cesar Milan, to now bring in a man equally unskilled, who equates terrified, angry or entrapped dogs to his own addiction history is remarkable. Are we really satisfied conflating ego with compassion, self-focu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animal behavior? Is this the “science” your mission stands for?
我們仍然不知為何貴頻道這麼多年來如此堅持持續傷害狗的這些作為。在西薩 (Cesar Milan) 的節目播映多年之後,現在又引進一個同樣缺乏正確訓練技巧,以自身藥物成癮困擾歷史去錯誤的同理恐懼或憤怒的狗的人。我們能接受一個膨脹自我,而非真正擁有同情心、適當自我聚焦、了解動物行為的「專業人士」嗎?這就是貴節目所宣稱的「科學」立場嗎?
The damage Nat Geo is doing to dogs by choosing this type of programming is astounding. We can only assume that the producers are unaware of this, as it’s hard to imagine such harm and cruelty would be deliberate.
國家地理頻道選擇製作這類節目對於狗狗的傷害甚鉅,我們只能假定節目製作人並沒有意識到這點,因為我們難以想像會有人故意去做這樣有害且殘忍的事情。
Would you show a reality program on heart surgery with a photogenic “self-taught” practitioner, simply stating the star was not a doctor before showing him mutilating a real patient?
想問貴節目是否會採用一個上鏡的“自學”外科醫生錄製心臟手術的實境節目,告知觀眾他並非真正的醫生,然後播放他對病患動刀的畫面?
I leave you with the clearest image of suffering and abuse from your trailer: the Aussie, stressed to the breaking point, thick ropes of drool streaming from its mouth, being choked by a slip lead to compensate for the host’s inability to even effectively muzzle a dog. This dog is at the point of collapse. This dog is being tortured, and that is not hysteria. That is an assessment by any educated measure.
作為結尾,我希望指出貴節目預告片中明確顯示出狗狗受苦或受虐的畫面:那隻澳洲牧羊犬已經瀕臨壓力的極限,您可以看到口水掛在其嘴邊 (大量口水為壓力徵兆),口罩因為沒有確實的配戴而滑脫,導致牠被勒到快要窒息,已在崩潰邊緣。具備專業與適當教育的人員指出,這隻狗因在節目上被虐待而情緒崩潰,並非其本身歇斯底里。
Please stop this cruel and dangerous programming. To do otherwise is to support that self-taught heart surgery and all the consequences it would bring; that this show is currently bringing to families struggling with their dogs.
Professionals refer to Cesar Milan’s influence on dog training as “job security” because so many dogs ruined or made far worse by his teachings are brought to us by well-intentioned, often weeping owners desperate for real help. Often it is too late.
請停止這系列殘酷且危險的節目。否則貴節目就等同於支持前面舉例的自學的心臟外科「醫師」進行手術一樣,這些危險的後果正由觀眾與他們的狗承擔。專業訓犬人士將西薩米蘭對訓犬的影響戲稱為「工作保障」,因為太多飼主使用了他教授的技巧後,狗狗的狀況變得更糟,而哭著迫切尋找真正的協助,此時通常都為時已晚。
We do not want more work due to this same phenomenon.
我們不想要因為這個節目帶來類似影響而接到更多工作。
We’d be happy to provide you with any education and resources you need to inform your producers about what would qualify as responsible, effective, safe and thoughtful work with the same “red zone” dogs you sell so well.
但我們很樂意提供貴頻道任何需要的教育與資源,讓您們的節目製作人對訓犬工作應有的品質有所理解,例如負責、有效、安全,並且理解到對於在節目中出現的這些「危險」犬隻,事實上有更合理的訓練方法。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謝謝您的閱讀與理解。
Marjie Alonso
Executive Director, IAABC
For the Board of Directors
Marjie Alonso
IAABC執行長
代表董事會發言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job offer letter中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多糖教室 毛小孩教育訓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警世文) 兩個禮拜拿不到offer letter,再心動都別等- 工作板 的評價
- 關於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job offer letter 中文版– ptt job版 - Newyokc 的評價
- 關於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Re: [北美] offer letter 的法律效力?! - oversea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國求職履歷小撇步 #圖文不符 #文長慎入
最近幫忙看了一些CV後,覺得大家都有一個盲點,雖然之前有寫在部落格那邊,但那個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現在來回顧一下小技巧以及這兩年的一些經驗更新。
1. 語言部分: 英文一定要寫Fluent 要在英國工作的話,一般會期望你的英文流利,幾乎是必要條件,如果你英文沒有流利的話,就輸在起跑點了(因為非native的他們幾乎都一定會寫Fluent或相同等級)
2. 請native speaker 幫忙做proof reading, 這個也非常非常重要! 試著想想你是台灣的HR,看著一份外國人寫的中文履歷上有些許錯字,些許語意不通順,些許文法問題,你心裡會怎麼想?
很多人可能會說,但我英文又沒有那麼好,假設找了人家來寫很漂亮的CV,到時面試怎麼辦? 工作怎麼辦?
說真的英文CV並不是溝通,只是呈現你有的內容,所以重點是在於,讓對方可以知道,你是誰,你有什麼技能,你的價值是什麼?所以讀得懂,看得清楚應該是優先,當然英文也不只是文法單字,基本上找人幫你Proof reading 並不是幫你把整個英文邏輯改掉,所以英文邏輯還是你原本的邏輯,只是幫你修改錯字、文法,像論文那樣,確保語意通順,大部分的用字遣詞還是你的,所以也不要擔心太多,同時也可以盡量加強自己的英文(如果擔心的話)。
3. 學歷、工作經驗、技能,哪個擺最前面? 這個就要看你投的產業跟職缺,還有你覺得你自己最好的是哪一方面,一般來說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假設你是頂尖大學,學位也是非常相關的,這個時候你會想要把學歷放在最上面。但同時也要思考一件事情,你投的職缺、產業,他們重視學歷嗎?
像是軟體工程師類型來說,學歷其實只是要看你有理工科相關背景,只是加分而已,假設你完全沒有工作經驗、沒有相關技能,這個就是你的入場卷。所以如果有相關技能(像是程式語言,programming 相關的部分,或者你用過的一些軟體、IDE、DB、雲端服務、作業系統),這些都可以放上去。所以如果是工程師類型,我個人會建議把技能擺在最上面、再來可能是學歷或工作經歷。
假設你是金融業的分析師或儲備幹部,這個時候學歷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你有相關學歷的話,盡量擺在最上面、再來工作經歷、再來可能才是你的技能。
假設你是普通的工作,一般我也會覺得先放相關技能、再來學經歷(如果是有作品類的,作品可以放在最前面,建議弄一個wix網站,把作品放在上面,因為作品如果很多,又放在像是雲端空間很多個資料夾,對方可能還要特別點開,可能花了一兩分鐘都找不到他們想要看到的東西,這樣他們就會覺得興致缺缺了,即使你全部放在同一個資料夾,也容易讓人眼花撩亂),然後開投可以放連結,如果內容很多的話。記得確保你的連結可以直接從履歷上面點開。
4. 如果你需要簽證的話,不管是什麼簽證,在最上面我個人會覺得註明work permit: 寫上你現在的visa到甚麼時候到期,require 什麼樣的visa。
當然我之前看到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在英國你不需要在CV上面透漏這樣的訊息,因為這是個人資料。就像你不需要放上照片、年齡、性別那些。是的,這個不是必須,但我個人認為這樣可以為你和HR都省下時間和麻煩。一般來說,你去一些求職網站或者公司的官網申請,有些也會叫你填上你的work permit,這樣對方可以馬上知道,他們要不要給你interview,因為即使對方有sponsor licence 也不代表對方有COS或者想幫你做簽證。假設你的簽證剩下兩個月到期,對方可能覺得太趕了,也不想幫你做,所以不要最後等對方發offer給你才發現他們不願意幫你做sponsors 那這樣不是也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在英國找工作時間很寶貴的,切勿浪費自己的時間,如果你個人覺得不在意,也是不一定要一開始就讓他們知道。有些人的想法就是,反正我先拿到offer再說,搞不好先拿到offer了他們就會想辦法幫我辦簽證(先上車後補票的概念)。但是對方如果很堅持,或因為這樣不爽就是不想幫你辦,那到時吃虧的還是自己,這個部分就請大家自己斟酌了。
5. Cover Letter 請確保格是正確,一般來說如果HR會看的話,他們就是會先看CL再看你的CV,當然如果不會看就不會看了。這個部分可以參照我部落格之前寫的Cover Letter篇
或是TargetJobs的網站範例,學校當時都是叫我用這個網站的範例,我自己也覺得他們寫得很詳細
https://targetjobs.co.uk/careers-advice/job-hunting-tools-downloads
6. 如果不知道怎麼寫Skill 那個欄位,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技能,建議去看自己想要投的職缺上面,看自己有什麼符合的,然後寫上去,就像LinkedIn那樣,也可以去看自己想投的公司的員工,他們LinkedIn上面怎麼寫,有什麼技能。
7. 寫CV的時候要思考,怎麼鋪陳,怎麼讓對方想繼續看下去,怎麼引發對方的興趣,HR或者一些agent 他們每天要看至少幾十封到上百封,非常的累,所以盡量也不要,太花俏、也不要太累贅,簡潔有力,並且把你覺得會吸睛的東西放在最上面,假設你放一個summary之類的,總結你這個人,你要怎麼把你最厲害的一面表現出來,怎麼stand out! 讓對方覺得,對!你就是人才,你與眾不同。
切記,不要寫我可以什麼什麼 I can do.... 不要寫 我會什麼什麼 I have knowledge....,翻譯成中文你也覺得弱弱的吧?! 在CV上應該要盡量專業,例如,我擅長XXX,曾經得過XX獎,曾經為公司爭取到XXX,曾經為公司帶來XXX的獲利。
好!這個時候一定會有人問,那萬一我就是剛畢業,我就是之前在公司當個普通人,又沒有什麼突出的成就,我要怎麼寫?
那就寫說你個人特質,例如,我熱愛挑戰,我勇於嘗試新事物。
假設你就說,我的個人特質就是,很普通的一個人,我內向害羞,這樣是不是不適合在英國工作。
記得,英國也不是每個人都個性活潑好動,也是很多人生性內向,如果是那樣,你還是可以寫一些,像是我是個非常people的人,我非常注重公司的氣氛,我的角色是為公司減少衝突。這樣的人可能適合做HR或者是一些溝通協調的角色。
應該說,每個人的個性本來就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以及在CV上面表現出自己的個性。
在其他國家我並不清楚,可能有些國家就是很重視你有非常優秀突出的技能,你非常有才華、有天分,有好學歷,可是英國一般的工作,很多其實只是要找適合的人,可以和大家一起好好相處、好好工作的人 。所以之前我也提過,很多公司會重視尋找符合自己公司文化的人,或者不要跟自己公司文化理念差太多的人。
當然這個是很難的,人會變、公司也會變,因為公司的人也會變,所以也不要覺得可能找不到工作都是自己的問題,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有時候可能就是運氣不好。
說實在的找工作本來就是運氣運氣,普通的工作(非技術吃重、人脈吃重,投行、基金或者是非常專業技能),很重要的一點是讓看到你CV的人喜歡你,以及面試的人喜歡你,大概就快要拿到offer了。
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英國求職履歷小撇步 #圖文不符 #文長慎入
最近幫忙看了一些CV後,覺得大家都有一個盲點,雖然之前有寫在部落格那邊,但那個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現在來回顧一下小技巧以及這兩年的一些經驗更新。
1. 語言部分: 英文一定要寫Fluent 要在英國工作的話,一般會期望你的英文流利,幾乎是必要條件,如果你英文沒有流利的話,就輸在起跑點了(因為非native的他們幾乎都一定會寫Fluent或相同等級)
2. 請native speaker 幫忙做proof reading, 這個也非常非常重要! 試著想想你是台灣的HR,看著一份外國人寫的中文履歷上有些許錯字,些許語意不通順,些許文法問題,你心裡會怎麼想?
很多人可能會說,但我英文又沒有那麼好,假設找了人家來寫很漂亮的CV,到時面試怎麼辦? 工作怎麼辦?
說真的英文CV並不是溝通,只是呈現你有的內容,所以重點是在於,讓對方可以知道,你是誰,你有什麼技能,你的價值是什麼?所以讀得懂,看得清楚應該是優先,當然英文也不只是文法單字,基本上找人幫你Proof reading 並不是幫你把整個英文邏輯改掉,所以英文邏輯還是你原本的邏輯,只是幫你修改錯字、文法,像論文那樣,確保語意通順,大部分的用字遣詞還是你的,所以也不要擔心太多,同時也可以盡量加強自己的英文(如果擔心的話)。
3. 學歷、工作經驗、技能,哪個擺最前面? 這個就要看你投的產業跟職缺,還有你覺得你自己最好的是哪一方面,一般來說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假設你是頂尖大學,學位也是非常相關的,這個時候你會想要把學歷放在最上面。但同時也要思考一件事情,你投的職缺、產業,他們重視學歷嗎?
像是軟體工程師類型來說,學歷其實只是要看你有理工科相關背景,只是加分而已,假設你完全沒有工作經驗、沒有相關技能,這個就是你的入場卷。所以如果有相關技能(像是程式語言,programming 相關的部分,或者你用過的一些軟體、IDE、DB、雲端服務、作業系統),這些都可以放上去。所以如果是工程師類型,我個人會建議把技能擺在最上面、再來可能是學歷或工作經歷。
假設你是金融業的分析師或儲備幹部,這個時候學歷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你有相關學歷的話,盡量擺在最上面、再來工作經歷、再來可能才是你的技能。
假設你是普通的工作,一般我也會覺得先放相關技能、再來學經歷(如果是有作品類的,作品可以放在最前面,建議弄一個wix網站,把作品放在上面,因為作品如果很多,又放在像是雲端空間很多個資料夾,對方可能還要特別點開,可能花了一兩分鐘都找不到他們想要看到的東西,這樣他們就會覺得興致缺缺了,即使你全部放在同一個資料夾,也容易讓人眼花撩亂),然後開投可以放連結,如果內容很多的話。記得確保你的連結可以直接從履歷上面點開。
4. 如果你需要簽證的話,不管是什麼簽證,在最上面我個人會覺得註明work permit: 寫上你現在的visa到甚麼時候到期,require 什麼樣的visa。
當然我之前看到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在英國你不需要在CV上面透漏這樣的訊息,因為這是個人資料。就像你不需要放上照片、年齡、性別那些。是的,這個不是必須,但我個人認為這樣可以為你和HR都省下時間和麻煩。一般來說,你去一些求職網站或者公司的官網申請,有些也會叫你填上你的work permit,這樣對方可以馬上知道,他們要不要給你interview,因為即使對方有sponsor licence 也不代表對方有COS或者想幫你做簽證。假設你的簽證剩下兩個月到期,對方可能覺得太趕了,也不想幫你做,所以不要最後等對方發offer給你才發現他們不願意幫你做sponsors 那這樣不是也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在英國找工作時間很寶貴的,切勿浪費自己的時間,如果你個人覺得不在意,也是不一定要一開始就讓他們知道。有些人的想法就是,反正我先拿到offer再說,搞不好先拿到offer了他們就會想辦法幫我辦簽證(先上車後補票的概念)。但是對方如果很堅持,或因為這樣不爽就是不想幫你辦,那到時吃虧的還是自己,這個部分就請大家自己斟酌了。
5. Cover Letter 請確保格是正確,一般來說如果HR會看的話,他們就是會先看CL再看你的CV,當然如果不會看就不會看了。這個部分可以參照我部落格之前寫的Cover Letter篇
或是TargetJobs的網站範例,學校當時都是叫我用這個網站的範例,我自己也覺得他們寫得很詳細
https://targetjobs.co.uk/career…/job-hunting-tools-downloads
6. 如果不知道怎麼寫Skill 那個欄位,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技能,建議去看自己想要投的職缺上面,看自己有什麼符合的,然後寫上去,就像LinkedIn那樣,也可以去看自己想投的公司的員工,他們LinkedIn上面怎麼寫,有什麼技能。
7. 寫CV的時候要思考,怎麼鋪陳,怎麼讓對方想繼續看下去,怎麼引發對方的興趣,HR或者一些agent 他們每天要看至少幾十封到上百封,非常的累,所以盡量也不要,太花俏、也不要太累贅,簡潔有力,並且把你覺得會吸睛的東西放在最上面,假設你放一個summary之類的,總結你這個人,你要怎麼把你最厲害的一面表現出來,怎麼stand out! 讓對方覺得,對!你就是人才,你與眾不同。
切記,不要寫我可以什麼什麼 I can do.... 不要寫 我會什麼什麼 I have knowledge....,翻譯成中文你也覺得弱弱的吧?! 在CV上應該要盡量專業,例如,我擅長XXX,曾經得過XX獎,曾經為公司爭取到XXX,曾經為公司帶來XXX的獲利。
好!這個時候一定會有人問,那萬一我就是剛畢業,我就是之前在公司當個普通人,又沒有什麼突出的成就,我要怎麼寫?
那就寫說你個人特質,例如,我熱愛挑戰,我勇於嘗試新事物。
假設你就說,我的個人特質就是,很普通的一個人,我內向害羞,這樣是不是不適合在英國工作。
記得,英國也不是每個人都個性活潑好動,也是很多人生性內向,如果是那樣,你還是可以寫一些,像是我是個非常people的人,我非常注重公司的氣氛,我的角色是為公司減少衝突。這樣的人可能適合做HR或者是一些溝通協調的角色。
應該說,每個人的個性本來就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以及在CV上面表現出自己的個性。
在其他國家我並不清楚,可能有些國家就是很重視你有非常優秀突出的技能,你非常有才華、有天分,有好學歷,可是英國一般的工作,很多其實只是要找適合的人,可以和大家一起好好相處、好好工作的人 。所以之前我也提過,很多公司會重視尋找符合自己公司文化的人,或者不要跟自己公司文化理念差太多的人。
當然這個是很難的,人會變、公司也會變,因為公司的人也會變,所以也不要覺得可能找不到工作都是自己的問題,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有時候可能就是運氣不好。
說實在的找工作本來就是運氣運氣,普通的工作(非技術吃重、人脈吃重,投行、基金或者是非常專業技能),很重要的一點是讓看到你CV的人喜歡你,以及面試的人喜歡你,大概就快要拿到offer了。
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job offer letter 中文版– ptt job版 - Newyokc 的推薦與評價
job offer letter 中文 版– ptt job版. Posted on by. A holiday job with Daimler is more than just a way to earn some cash We offer school pupils and students ... ... <看更多>
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Re: [北美] offer letter 的法律效力?! - oversea_job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Re: [北美] offer letter 的法律效力?! ... 加上某個害人的英文網頁裡面標明了Do no accept any job offer without a job offer counter proposal 讓我深以為美國人的 ... ... <看更多>
job offer letter中文 在 (警世文) 兩個禮拜拿不到offer letter,再心動都別等- 工作板 的推薦與評價
面試完後三天,我詢問行銷offer letter的後續,行銷表示確定100%錄取, ... 人講聘書(用中文) 單純覺得在什麼地方就講那邊的話就可以了這也能扯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