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chou 的片語
上週看到一篇臉書粉絲頁文章整理了很多跟 chou 有關的片語,覺得很棒想分享。
大家第一次學到 chou 這個字,通常是包心菜的意思,再來應該就是親愛的了(Mon chou !)
班上最受老師喜愛的學生,常會被同學說:喔,他/她是老師的chouchou 啊 😏
一層一層的包心菜、白菜、高麗菜...都可以稱 chou。在法國超市可以找到的蔬菜種類沒有台灣的多,所以除了生菜包,小編以前比較常買的葉菜類也就這三種:
萵苣:laitue
大白菜:chou chinois
花椰菜:chou fleur / brocoli(通常淡色的花椰菜大家說 chou fleur,深色的花椰菜會說 brocoli,不過中文好像都說花椰菜 🤔)
以上小編的話結束。不知道大家都喜歡吃什麼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文字轉貼自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 *
mon chou 猛樹😂
法國人喜歡說 mon chou (發音"書, 樹" ) 我的包心菜(親愛的), t'es chou 你人真好.
但是我認識的法國人都不怎麼喜歡 chou 包心菜.
我問我老公 : [你們明明不喜歡吃chou, 為什麼用chou來形容親愛的? ]
他反問我 : [你認識很多法國人嗎? ] 😅
我又問 : [ 你們的chou 這麼難吃, 也沒人愛吃. 幹嘛一直種? ]
他翻白眼
😆
歐洲的chou blanc / rouge 都堅硬無比, 切絲做沙拉或涼拌尚算可口.
煮pot au feu 或portee aux choux 其實也甘甜, 但是會有一股類似放屁的味道繞樑三日.
chou是歐洲土生土長的蔬菜, 歷史有四千年了. 容易種植, 養活人口無數. 法國傳說之一是 [小孩都是從包心菜裡長出來的] , 也許這就是稱呼 "親愛的" 為chou的由來?
遠古時代, chou用於治療傷口. 古代希臘的孕婦也食用chou 來發奶.
中古時期鄉民與窮人的主食之一是chou, 到了路易十四時期才成了貴族餐桌上的一員.
chou 其實一直是醫師與養生人士的心頭好. 被視為人類擁有的珍貴資產之
一.
***以下是關於chou 的慣用語 ****
~ Lire une feuille de chou. 閱讀一葉包心菜
Lire un journal. 讀報
~ Avoir les oreilles en feuilles de chou. 耳朵長得像包心菜葉
Avoir les oreilles décollées. 招風耳
~ C’est vraiment un chou. 真是顆包心菜
Il est vraiment adorable. 超親切的
~ C’est un bout de chou. 這是一小塊包心菜
C’est un enfant. 只是個孩子
~ Etre dans les choux. 置身一堆包心菜裡
Etre à côté de la plaque, avoir raté quelque chose. 完全狀況外
~ Faire chou blanc. (原本是coup blanc, 吃鴨蛋沒得分的意思)
N’y avoir personne, avoir raté. 失敗
~ C’est bête comme chou.笨得像包心菜(來自19世紀, 當時戲稱頭跟臀部都是chou, 這裡是指臀部)
C’est simple, enfantin. 表示"用膝蓋想也知道的事情", 超簡單的!
~ Se prendre le chou. 對包心菜感興趣
Trop réfléchir. 庸人自擾, 想太多
~ Faire choux gras. 把包心菜煮得很油 (以前食用包心菜是窮人的專利, 都清湯寡水的)
Profiter. 佔便宜, 從中得利
~ Ménager la chèvre et le chou. 安排山羊與包心菜
Ménager deux choses contradictoires. 斡旋極為對立的兩造
la fleur中文 在 Ying C. 一匙甜點舀巴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aris pastry guide / 巴黎甜點導覽] la Fleur de Vacherin from Maxime Frederic/ Maxime Frederic的Vacherin蛋白霜之花(中文請按 「繼續閱讀」)
A sneak peak into what I've tasted yesterday at Restaurant L'orangerie - Four Seasons Hotel George V, Paris - this is the Fleur de Vacherin (a meringue flower) from the talented pastry chef Maxime Frederic. Everything we tasted was magnificent and that was definitely one of the best meals I had in Paris, thanks so much to the team of the hotel and the restaurant. Follow me on Instagram (@applespoon) and my Stories to stay always up-to-date! A detailed post to come.
🌸Read more about the pastry (the raspberry version) and the pastry chef: https://goo.gl/dhF7KV
🌸My last visit to the hotel and restaurant Le Georges: https://goo.gl/KxCirU
為了提早慶祝我的生日,昨天中午我和好友回到了巴黎四季喬治五世飯店,這一回是坐在我已經掛在心上快一年的l'Orangerie餐廳裡。我們不僅如願以償地嚐到了甜點主廚Maxime Frederic的招牌甜點Vacherin蛋白霜之花,還品嚐了許多這裡的精彩作品。不管是甜點還是餐點都美(而且美味)得無懈可擊!非常感謝喬治五世飯店的招待,我會盡快將完整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如果等不及,別忘了追蹤我的Instagram(@applespoon)和Instagram Stories,能更快看到更多精彩影音照片!
🌸更多關於這個甜點(覆盆莓版本)與甜點主廚的介紹:https://goo.gl/dhF7KV
🌸我上次拜訪喬治五世飯店與Le Georges餐廳的介紹:https://goo.gl/KxCirU
#yingspastryguide #paris #restaurantlorangerie #maximefrederic
la fleur中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天的夢想驛站》人工智慧系列特別報導:
【專訪裴樂涵 推動法國人工智慧經濟起飛靈魂人物 亞裔背景引關注 裴樂涵憑努力實力證明自己 產官學緊密配合 法全方位打造科技生態體系 昔為首爾街頭棄嬰 裴樂涵今成最勵志典範 鼓勵女性經濟獨立 為自己打開一扇門豐富人生】
我們要為大家介紹一個人物Fleur Pellerin,她是有亞洲臉孔的法國人,中文名字叫做裴樂涵。她曾任法國的中小企業創新及數位經濟的部長,對她而言,最重要就是如何讓法國現在非常低迷的製造業,走向創新經濟。她年幼的時候被父母親棄養,之後被法國人收養,對她而言,一個亞洲的臉孔,一個被父母遺棄街頭的嬰兒,在她的成長過程一一克服都,人生就是突破。
裴樂涵(Fleur Pellerin),法國總統歐蘭德於2012年五月當選後,任命的中小企業、創新暨數位經濟部長。法國歷史上第一位亞裔閣員。她不只是菁英中的菁英,更是大時代裡的眾多跨國領養孩童中,最勵志的故事。
Europe 1電台主持人在廣播節目中訪問她:
「你好,裴樂涵。」
「主持人你好。」
「現場來賓是中小企業、創新暨數位經濟部長。你真的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入閣嗎?因為你是美女嗎?因為你是少數族裔嗎?因為你是領養家庭的成功案例嗎?因為任用你等於對亞洲市場釋放強烈友好訊息嗎?還是因為你能力好?你真的知道背後原因嗎?」
「哦,這種開頭真的不太妙...」
初入政治叢林。韓國血統配上新潮業務。媒體完全止不住對她的挑釁。身為歐蘭德競選期間財經科技政策白皮書撰寫人之一,裴樂涵提出數位主權的概念,力辯一竿子保守老派的政治人物,終於促成總統傾國家之力推動數位創新、形塑新的經濟結構,翻轉國際形象、超英趕美,放膽追求成就歐洲矽谷的偉大夢想。
裴樂涵表示,「我就任中小企業、創新暨數位經濟部長後,對當下情勢仔細進行了診斷,了解到法國擁有雄厚的資產,雄厚的競爭實力。法國產出很多優秀工程師,從矽谷到以色列,到處可碰到法國工程師,很多優秀企業或優秀新創公司都喜歡雇用法國工程師,因為他們的養成過程很紮實。所有國家都讚美法國的文化遺產、美食美酒和精品,但從未有人讚美過法國的創新科技。我覺得其中一定有哪裡不對,因為法國具備所有發展科技的必要條件,但我們卻從未被視為一個高科技國家。我想要改變這個形象。」
創業不難,存續才是問題。裴樂涵對症下藥,鬆綁法規,一項名為法國科技「La French Tech」、建立全方位的科技生態體系的計畫就此展開。
裴樂涵表示,「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和國營投資銀行合作,設立一個大型創投基金。這個大型創投基金運作地很成功,針對發展規模比較成熟、但仍欠缺大筆資金來從事國際化、發展營運模式和爭取國際客戶的公司進行投資。其次是鼓勵大型企業投資有創新能力的新創公司,不論是為自身公司雇用或網絡高階菁英,或甚至從事併購都可以。我認為這很重要。在矽谷,這種模式已很成功,例如Google和Facebook這些公司,都會進行好的併購。此外我們還提供稅務減免的誘因,鼓勵這些大型企業對新創公司的研發挹注資金。」
政府斥資在巴黎設立全世界最大、容納一千家企業的數位領域育成中心,專攻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項目。同時在全國十三個大區設立各具特色的科技生態圈,並積極海外布局,和其他國家新創生態圈接軌,進行市場資訊和科學技術交流,目前全球已有二十二個法國生態科技中心(French Tech Hubs),其中包括台灣(French Tech Taiwan)。專業諮詢評估、公部門籌資、私部門投資、國際行銷。四個促成新創事業成功的軟硬體關鍵面向一次到位,被視為全球最完整的新創科技產業鏈。包括Google、Intel、Cisco和Facebook,都已將歐洲研發中心設在法國。法國新創企業連三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者電子大展中大放異彩。
這其中,骨子裡亞洲人勤奮認真的血液,讓裴樂涵幾乎是拼了命地做。不過現實總有不足為外人道之處。
裴樂涵表示,「這畢竟是一個由男人主導的環境,有時候非常暴力,非常艱難,但在政治上我不把自己視為女人,當我在採取行動的時候,要思考總是很多,要做的事總是很多,我必須投入全部精力,只專注在我認為重要的事情上。」
「我視自己為道地的法國人,即便孩童時代照鏡子,我都覺得自己是法國人,我的朋友們也沒把我視為亞洲女孩,外觀上我並不覺得自己跟別人不同,除了有時候會有孩子稱我為中國人,但我完全融入法國社會,沒有心理上的問題,因為我的父母是如此地疼愛我,他們從未把我的身世當成什麼了不得的秘密,我在一個自然而且沒有隱瞞的環境中成長,從不認為自己有雙重文化認同,我只有一種認同,那就是法國,我真的很熱愛我的國家。」
國際組織估計,韓戰後約有二十萬名南韓孤兒被外國家庭領養,裴樂涵是其中之一。她出生三天後被拋棄在首爾街頭,六個月後被一對來自巴黎的中產階級夫妻收養,求學生涯中一路都是念最優秀的學校。她從專門培養法國統治菁英的國家行政學院(ENA)畢業後踏入公門,此後平步青雲,是唯一一位躋身歐洲政治核心的亞裔人物。
她的崛起在南韓社會掀起一陣裴樂涵熱。三十九歲那年,裴樂涵首次踏上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國度。
裴樂涵說,「當時感覺很怪。從還是出生六個月大的嬰兒就被帶往法國以來,我從未踏上韓國土地。我在2012年以部長身分前往韓國進行訪問,我知道自己的任命在韓國社會引起很多的注意,韓國政府還為此發了新聞稿向我道賀,並說為我感到驕傲。當我抵達機場的時候,媒體以大陣仗對待,一下飛機就被五十多名記者包圍,那種感覺真的很怪。也許是因為整個過程中,我不斷受到關注,讓我沒有辦法產生什麼特別的感覺,好好體會例如原生家庭這些事,這個過程讓我很難好好體驗一個國家,那趟旅行並不真的算是一次很好的經驗。」
裴樂涵自中小企業、創新暨數位經濟部長卸任後,曾短暫轉任文化部長,於2016年中離開內閣,成立自己的創投公司,積極扮演韓國和法國之間的橋梁,希望發掘科技界的下一個獨角獸公司。其中一個新創公司,已獲得台灣富士康青睞並獲得資金挹注。最後她告訴我們,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很多人的幫助,而身為女性,更不能畫地自限,要為自己打開機會之窗,擁有更多選擇,創造更豐富的人生。
la fleur中文 在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Discover recipes, home ideas, style inspiration and other ideas to try. ... <看更多>
la fleur中文 在 La fleur 拉芙蔓蔓 的推薦與評價
拉芙蔓蔓La fleur是法文中花的意思, 中文是拉芙;蔓蔓是一種優雅的生活態度。 珍惜每一片葉每一朵花, 順著她的姿態與花草樹木對話, 感受生命帶來的故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