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ias de Taiwán📍
🥊Internacional🥊
La boxeadora taiwanesa Huang Hsiao-wen (黃筱雯) ganó el miércoles una medalla de bronce en el boxeo femenino de 51 kg, la primera medalla en la historia que Taiwán ha ganado en este deporte en los Juegos Olímpicos, tras caer ante el No. 2 del mundo en la semifinal.
台灣拳擊女將黃筱雯 @__huangwen 週三在女子拳擊51公斤量級決賽中不敵世界第二,拿下台灣奧運史上第一面女子拳擊獎牌。
Aunque es la primera vez que compite en los JJ.OO, consiguió una medalla para el país y logró clasificarse a la semifinal.
雖然是黃筱雯第一次參加奧運,但是她成功殺進半決賽,也奪下一面獎牌。
Después de que la medalista ganara el bronce olímpico, muchos medios comenzaron a escribir las historias familiares de ella, y Huang no tuvo reparos en hablar sobre su familia frente a las cámaras. Sus padres se divorciaron cuando ella tenía 1 año, y su padre ha estado en la cárcel tres veces por abuso de drogas. A pesar de la dura infancia, Huang al final logró un resultado brillante en los JJ.OO, confiando en su propia fuerza, una historia muy inspiradora.
在黃筱雯得到銅牌後,很多媒體開始報導她的家庭故事,而她也不避諱在鏡頭前講述她家庭背景。她1歲時父母變便離異,她爸爸也因為吸毒三次入獄。即使有著艱辛的童年,她還是最後靠著相信自己的力量拿下奧運好成績,確確實實的勵志故事。
La jugadora expresó que como los medios hicieron muchos reportajes de su familia, esto molestó a su padre. Sin embargo, dijo “Quiero decirle a papá, hiciera lo que hiciese, siempre será mi refugio. Me siento muy orgullosa de él, y espero poder ser el orgullo suyo.”
黃筱雯表示因為媒體不段報導她家庭故事,讓爸爸覺得有點不舒服。但是黃筱雯在鏡頭前說「我想告訴他,不管他以前做過什麼事情,他永遠是我的靠山,我以他為榮,也希望成為他的驕傲」。
Huang tiene muchos tatuajes coloridos en sus brazos, pero el más significativo es el que está en su pecho, fue un regalo que le dio su padre cuando cumplió 18 años. Explicó que el tatuaje en su pecho significa “Chica del boxeo, no olvides por qué empezaste", un tatuaje que siempre le recuerda seguir con su intención y motivación originales.
黃筱雯手臂上有很多顏色的刺青,但是最有意義的是胸前爸爸在她18歲時送給她當禮物的刺青。她解釋那個刺青意思是「拳擊女孩,別忘記妳為何開始」,是個不斷提醒她莫忘初衷的刺青。
#Taiwán #Taiwan #台灣 #新聞 #台灣新聞 #台灣之光 #拳擊 #黃筱雯 #拳擊女孩 #銅牌 #中華隊 #台灣隊 #boxeo #boxeofemenino #台灣加油 #juegosolímpicos #juegosolímpicosdetokio #NoticiasdeTaiwán #Noticiasdetaiwan #taiwannews #news #noticias #歐拉台灣 #holataiwan
lo siento意思 在 有故事的旅人 (澳洲首都不是悉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其實,呢段旅程後,我點止唔想返香港咁簡單?】
心繫大自然,在城市待得久了總想跑到郊外去,如是者又來了一趟高海拔登山。旅行團中連導遊的英文都有限,更別說Park Ranger連"Hiking"都不知是甚麼意思,後來我始知道登山前的「上課」,大抵要告訴你安全問題。因為那還是一座活火山,在高海拔登山加微微火山灰及硫磺味,真令我差點缺氧,可我事前完全不知道他說甚麼。又或許,這兩個月看得太多美景,對此早已免疫,只覺興致缺缺,反不及登山後,我爬上了全哥倫比亞最高的教堂景觀般悅目。
行程中有一個浸溫泉的活動,在全團沒有一個人懂「溝通able」英語的情況下,我只好獨個「柄埋一邊」,只有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孩不斷跟著我,大抵因為他也沒有人理會,不斷嘰哩咕嚕跟我說西班牙語,我只能說:「lo siento, no Español」(對唔住我唔識西班牙文)。他的爸爸英文程度同樣有限,只能跟我說得一兩個單字。原來,小男孩的世界中,從沒想過有人不懂西班牙文,無論他或爸爸都從未聽過有香港這地方。Japan? Korea? Singapore? 我再不情願也得跟他說:「China.」然後,他花了接近一分鐘,終於能說出一句:「I come from Bogota, you come from China!」這是他唯一一句懂得說的英語。最後,他不斷跟我重覆同一句西班牙文,他爸爸後來才告訴我,他很好奇我的女朋友在哪。
在智利、玻利維亞、秘魯,我也不覺得西班牙文有多重要,有Google translate就可、同團總有人懂西班牙文。當然,這種語言不通的生活,我早已習慣了,但在哥倫比亞我很深感受的是,因這裡的人超級熱情,又或許這裡有個亞洲人面孔都如像奇聞般,哪管是團友還是餐廳的侍應,甚至是個陌生路人,都很友善地想跟你聊天。可是,你卻有口難言,或許給人感覺太「寸」,我也不想用一句「lo siento, no Español」走天涯。當然,我在此認識到很多很棒的歐美背包客,最遺憾是我不能跟當地人溝通、交個朋友。懂英語的哥倫比亞人我確認識好幾個,但更多更熱情更友善的人,只能指手劃腳多沒趣。
當年去完巴爾幹半島一時起興想學俄文,目的為完成99%華人男性的人生目標:溝個俄妹,後來熱情卻淡卻,但西班牙文的重要性,沒有來過南美真的想像不來。這個世界有一片很大的地方,英文完全用不來,比內地跟日本更沒用,就連國際機場都沒有人懂英語(地勤連我問「Breakfast included?」都不懂),而你不會覺得他們服務不佳,反覺得是自己不學無術。別人的世界,非英語人口比例比你多百倍,為甚麼要為你說英語?當你以為自己英語「lak lak」聲很厲害時,在這片土地,你是文盲。
從來覺得自己能操英語及普通話已足夠,但這大抵只能讓你橫行70%個地球。外國人對你能操流利普通話而趨之若騖,拉丁美人覺得你懂英語及普通話簡直是神人,當我來到這個地方後,只知自己還差這一種語言才能圓滿得來。
來了這趟旅程後,離開香港這個鬼地獄之心更強,尤其是很多背包客聽完香港的煉獄生活後,都問我,你們懂得普通話與英語已贏在起跑線,何苦還要留在香港?從來,我對這個念頭只是一個「幻想」,但此後我真想把之實行。反正,在香港我從來得不到甚麼,就算你有再好的英語,成績表上都只是一個「E」(我還是高考時期),然後給一個比你英文更差的HR在面試時一沉百踩,一想到這,就覺得極無謂。
「Just leave, and fuck that!」這是一個法國同房今天跟我說的話,他為了離開自己的國家,作出再大的冒險、再多的抉擇,大抵我應該要學習一下。雖然,他們能在歐盟國家中自由工作,但下了決心要永遠離開自己最討厭的地方,並非易事。他笑言,南美的薪水比家鄉低幾倍,但他喜歡這裡的生活,決心學好西班牙文,找個自己喜歡的城市,希望能在此長住下來。
我心想,法國人覺得自己薪水低、福利差,香港簡直是第三世界。
要更進一步橫行全球,學西班牙文,我相信作用不單單讓我為下一段旅程準備那麼簡單。
我在這座全哥倫比亞最高的教堂塔頂,俯視這個漂亮的山城時,千百個念頭在腦海中劃過。既然香港已容不下你,大抵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
‼新書頭兩批貨已經全部售罄,最後一批等你支持 🇭🇰 | goo.gl/J9QdBR
‼台灣書局亦已上架,可去文中連結購買 🇹🇼 | goo.gl/xzCymP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南美 #哥倫比亞 #colombia
lo siento意思 在 有故事的旅人 (澳洲首都不是悉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其實,呢段旅程後,我點止唔想返香港咁簡單?】
心繫大自然,在城市待得久了總想跑到郊外去,如是者又來了一趟高海拔登山。旅行團中連導遊的英文都有限,更別說Park Ranger連"Hiking"都不知是甚麼意思,後來我始知道登山前的「上課」,大抵要告訴你安全問題。因為那還是一座活火山,在高海拔登山加微微火山灰及硫磺味,真令我差點缺氧,可我事前完全不知道他說甚麼。又或許,這兩個月看得太多美景,對此早已免疫,只覺興致缺缺,反不及登山後,我爬上了全哥倫比亞最高的教堂景觀般悅目。
行程中有一個浸溫泉的活動,在全團沒有一個人懂「溝通able」英語的情況下,我只好獨個「柄埋一邊」,只有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孩不斷跟著我,大抵因為他也沒有人理會,不斷嘰哩咕嚕跟我說西班牙語,我只能說:「lo siento, no Español」(對唔住我唔識西班牙文)。他的爸爸英文程度同樣有限,只能跟我說得一兩個單字。原來,小男孩的世界中,從沒想過有人不懂西班牙文,無論他或爸爸都從未聽過有香港這地方。Japan? Korea? Singapore? 我再不情願也得跟他說:「China.」然後,他花了接近一分鐘,終於能說出一句:「I come from Bogota, you come from China!」這是他唯一一句懂得說的英語。最後,他不斷跟我重覆同一句西班牙文,他爸爸後來才告訴我,他很好奇我的女朋友在哪。
在智利、玻利維亞、秘魯,我也不覺得西班牙文有多重要,有Google translate就可、同團總有人懂西班牙文。當然,這種語言不通的生活,我早已習慣了,但在哥倫比亞我很深感受的是,因這裡的人超級熱情,又或許這裡有個亞洲人面孔都如像奇聞般,哪管是團友還是餐廳的侍應,甚至是個陌生路人,都很友善地想跟你聊天。可是,你卻有口難言,或許給人感覺太「寸」,我也不想用一句「lo siento, no Español」走天涯。當然,我在此認識到很多很棒的歐美背包客,最遺憾是我不能跟當地人溝通、交個朋友。懂英語的哥倫比亞人我確認識好幾個,但更多更熱情更友善的人,只能指手劃腳多沒趣。
當年去完巴爾幹半島一時起興想學俄文,目的為完成99%華人男性的人生目標:溝個俄妹,後來熱情卻淡卻,但西班牙文的重要性,沒有來過南美真的想像不來。這個世界有一片很大的地方,英文完全用不來,比內地跟日本更沒用,就連國際機場都沒有人懂英語(地勤連我問「Breakfast included?」都不懂),而你不會覺得他們服務不佳,反覺得是自己不學無術。別人的世界,非英語人口比例比你多百倍,為甚麼要為你說英語?當你以為自己英語「lak lak」聲很厲害時,在這片土地,你是文盲。
從來覺得自己能操英語及普通話已足夠,但這大抵只能讓你橫行70%個地球。外國人對你能操流利普通話而趨之若騖,拉丁美人覺得你懂英語及普通話簡直是神人,當我來到這個地方後,只知自己還差這一種語言才能圓滿得來。
來了這趟旅程後,離開香港這個鬼地獄之心更強,尤其是很多背包客聽完香港的煉獄生活後,都問我,你們懂得普通話與英語已贏在起跑線,何苦還要留在香港?從來,我對這個念頭只是一個「幻想」,但此後我真想把之實行。反正,在香港我從來得不到甚麼,就算你有再好的英語,成績表上都只是一個「E」(我還是高考時期),然後給一個比你英文更差的HR在面試時一沉百踩,一想到這,就覺得極無謂。
「Just leave, and fuck that!」這是一個法國同房今天跟我說的話,他為了離開自己的國家,作出再大的冒險、再多的抉擇,大抵我應該要學習一下。雖然,他們能在歐盟國家中自由工作,但下了決心要永遠離開自己最討厭的地方,並非易事。他笑言,南美的薪水比家鄉低幾倍,但他喜歡這裡的生活,決心學好西班牙文,找個自己喜歡的城市,希望能在此長住下來。
我心想,法國人覺得自己薪水低、福利差,香港簡直是第三世界。
要更進一步橫行全球,學西班牙文,我相信作用不單單讓我為下一段旅程準備那麼簡單。
我在這座全哥倫比亞最高的教堂塔頂,俯視這個漂亮的山城時,千百個念頭在腦海中劃過。既然香港已容不下你,大抵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
‼新書頭兩批貨已經全部售罄,最後一批等你支持 🇭🇰 | goo.gl/J9QdBR
‼台灣書局亦已上架,可去文中連結購買 🇹🇼 | goo.gl/xzCymP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南美 #哥倫比亞 #colomb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