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在不同場合演講,談創業經驗。
有一次,我和一個老闆同台,他告訴大家:
「只要跟隨你的熱情,努力做你熱愛的事,就會成功!」
這句話有沒有很熟悉?
很多大企業老闆的演講,也會提到類似的內容,說只要跟隨自己的熱情就會賺到錢,不用想太多。
真的是這樣嗎?
說真的,那些單純跟著自己熱情,沒有想太多就成功的人,叫做運氣好!
或者說,這背後的細節他們省略太多沒講,讓你誤以為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會成功。
跟著熱情成功,需要幾個條件:
1. 有熱情的產業,市場規模夠大
2. 有熱情的產業,產品、服務做得很好
3. 懂行銷,或是有錢請懂行銷的人
先來看第一個。
當你決定要做什麼市場的時候,成敗就已經決定了一半!
市場可以是國家、地點、產業、定位。
有些國家人口太少,或是需求太少,某些產業怎麼樣都做不大;地點也是一樣的道理,某些地點開了高級餐廳,只有"死"字能形容。
而產業、定位,則是有些族群人數太小,你針對他們設計的產品,永遠只有一丁點人有興趣買,業績當然起不來。
市場規模小,不管你多會行銷、能力多強,賺到的錢就是有限,就算你做到了龍頭,領到的薪水可能還比上班族低。
所以跟隨熱情的前提,就是你有興趣的東西,是市場也有龐大需求,才有成功的機會。
判斷方式很簡單,直接看看你有熱情的市場,龍頭做到多少營業額?
有些人寫信跟我說他挑選的市場,龍頭經營很長一段時間,月營業額不到10萬,看到這種信,我心裡都會嘆一口氣,很清楚知道這產業沒有希望。
當然某些產業是剛起頭,龍頭的營業額很低沒錯,可是大部份的情況,是這產業的極限只有這樣。
我看到跟隨熱情的成功創業者,他們選擇的市場,規模都"剛剛好"很大!
萬一你有熱情的市場,規模太小怎麼辦?
你可以換別的市場,畢竟以正常情況來說,你的熱情不會只有一種才對。
要是你真正熱愛的東西,就只有那一種,市場又小,可以試試轉換商業模式,或是增加附加價值來擴大市場。
但是我最建議的,還是直接換到規模大的市場最好,因為轉換商業模式、增加附加價值的難度更高,你需要花很多力氣去說服人買單。
第二點,你也許對某些事情有熱情,但並不一定做得好。
例如我喜歡打籃球,對籃球非常有熱情,但是我朝著這條路走有好結果嗎?會賺到很多錢嗎?
我才174公分,運動能力普通,答案很明顯。
籃球太注重天份和身體素質,先撇開它不講,來看看其它靠努力可以成功的項目,例如做甜點、寫作、寫程式……等等,很多人對這些事情有興趣,但並不一定做得好;做不好,想要創業成功自然難上加難。
做不好的原因很多,最關鍵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沒有找厲害的老師教,二是沒有用正確的方法練習。
沒找老師,最多人的理由是想省錢,看網路上免費的youtube影片來學,但是這些資訊都是零碎的,沒有系統,東學一點、西學一點,非常沒效率。
加上你也不知道學得對不對,旁邊沒有人糾正,要進步就有困難。
至於正確的練習方式,也和老師有關,只有好老師才有辦法教你,怎麼訓練是最有效的。
其中一個訓練方法,是不管哪一個領域都是共通的,那就是把做不好的地方挑出來,不斷重複的練,是一段枯燥乏味的過程,可是進步最快。
我推薦一本書叫《刻意練習》,它有深入的說明,怎麼樣把一項技能,學得和專家一樣厲害。
再來第三,知道怎麼把東西賣出去,是當老闆的基本功;不管產品再好,沒人知道你的話,是沒有用的。
不懂行銷的人,常常這樣講:「只要產品好就夠了,不用宣傳,客人自然會一個一個來。」
以前也許是這樣,所以有一句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意思是酒好(產品好),就算在偏僻的地方也不怕沒客人,因為酒香(產品口碑)會散發出去吸引人。
問題是現在的世界,競爭愈來愈激烈,等於是在巷子口有好幾攤的鹽酥雞、烤肉販,客人連你的酒香都聞不到!
還有我們需要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許多競爭者的產品,並不比我們的差,在品質差不多的情況下,對方有宣傳,而我們沒宣傳,結果不用說也知道。
你在創業的時候,會選擇自己有興趣、有熱情的產業來做,這是沒有錯的,畢竟做不喜歡的事,誰會開心?
創業的壓力已經夠大了,至少要喜歡自己的工作吧。
可是經營一個事業,並不是只要碰有興趣的東西就好,就像我喜歡蛋糕所以開了貝克街,但是我只要碰蛋糕就好嗎?
在初期,經營管理、客服、行銷、會計等等全部都要做啊!
(除非你一開始就很有錢,請到員工來處理這些事)
這幾個項目做不好,創業當然也不會成功,而且這些事,會把你的熱情消磨殆盡,甚至開始想:
「我創業是想做熱愛的事,怎麼一半時間都在幹不相干的工作,甚至是討厭的工作?」
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只是抱著"跟隨熱情"的心態,很難撐下去,因為要面對太多你討厭的工作,你要抱著的心態該是"經營一個事業"的想法。
就像是養一個小孩一樣,你不會只看到小孩可愛的地方,大部份時間需要解決他的各種問題,花大量時間在他身上。
跟隨熱情是可以的,但是需要那幾點前提,跟隨熱情才會有好的結果,而不是那麼簡單就能成功。
p.s. 如果你也在迷茫該選擇什麼路,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些思考空間,有什麼想法可以留言給我。
________________
p.s. 這裡有另外一篇關於網路行銷的訣竅,是PDF的形式,在下面這個連結填寫email之後,這份PDF會寄到你信箱。
未來我的行銷知識、創業經驗,也會寄給你。
連結:
https://baco-street.com/markba
另外,出版社邀請我出了一本書《成為1%的創業存活者》,裡面寫了我創業這幾年的經驗、行銷訣竅,可以幫助你避開不少歪路,訂購連結在這裡:
https://baco-street.com/MAB
我經營的公司是貝克街巧克力蛋糕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CoStreet
貝克街官網:
http://www.bacostreet.com.tw
mab意思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何應徵(寫履歷)
平常都是在說怎麼請到員工,今天來講一下應徵公司的小技巧。
不過在講之前有一個前提需要說,那就是每個主管的想法喜好不同,所以不可能一招走天下。
有的喜歡學歷高的,有的喜歡有實戰經驗的,有的只管臉好不好看!
我現在要教的小技巧,是針對「收到很多履歷,邏輯思考很強的主管」有效的。
如果你要應徵小間的新公司,也很少人在投履歷的話,你直接照著網路上的模板就可以了。
像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看到套用模板寫出來的履歷,就會覺得:
「哇,這個人好用心,寫得這麼多,在每一個工作裡學到哪些事情,都清清楚楚的列出來。」
因為那時候我還是小公司,又是個菜鳥,也不知道怎麼寫吸引人的徵人文案,收到的履歷水準大部份蠻低的,所以偶爾看到一篇套用網路模板的履歷,就會馬上抓住我的注意。
可是要注意哦,套用網路模板這招,只限於用在「很少人應徵的新公司」,才會比較有效!
如果你要應徵的公司比較大,或是很多人應徵這公司,這招就沒用了。
我剛剛提到,公司初期收到的履歷大部份很爛,那現在呢?
現在是完全相反,徵人公告一發出來才幾個小時,就收到了幾百封履歷,而且素質一個比一個高!
這時候套用網路模板的履歷,反而變得非常普通。
套用網路模板的履歷,把照片、姓名和個人基本資料遮住,只看自我介紹的話,你會懷疑是不是同一個人寫的,內容雖然寫很多,但是都太像了。
(畢竟是套用模板,長得像也沒辦法)
模板履歷很多封,每封都會列出以前每一個工作裡,學到了責任、守時、細心等特質,我是要挑誰的履歷來面試?
對收到很多履歷的公司,你該用的方法是提出「證明」,才能吸引到注意力。
附上作品證明工作能力是最基本的,我就不講了。
你可以先看看公司要求應徵的人,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或資格?
然後你就在履歷裡面針對這些要求,來證明你辦得到。
假設有一間公司在徵人處理客訴問題,非常強調溝通能力,如果你履歷上只是寫:
「我在XX公司當業務的時候,學到了怎麼和人溝通,並且和同事相處良好……」
這樣是不夠的,你只是講出一些事,並沒有提出「證明」。
你應該要提出以前發生了哪些事情,你是怎麼用溝通技巧處理的,例如:
你以前上班的時候,遇到憤怒的客戶打電話客訴,在你努力溝通後,客人不只是氣消,還一再的回購。
上面這一段是大意,你寫的時候當然要具體一點,例如用了哪些溝通技巧之類的。
邏輯思考能力強的主管,可以從你文字裡的蛛絲馬跡,分辨出是嘴砲說說自己很厲害,還是真的有本事?
(但是品德類的問題,不是履歷可以判斷的,有些沒道德的人履歷也很用心,這個未來再談)
只是簡單的說:
「我是個很會溝通,抗壓性強的人。」
那完全沒用,因為每個人都這樣寫,履歷又這麼多,總不可能每個都找來面試吧?
有的人甚至同一份履歷,投給不同間公司。
這不是不好,但是有經驗的主管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你的履歷是針對公司客製化寫的,還是公版履歷到處投?
如果應徵的人多,主管當然是選客製化寫的應徵者啊!
除非你想去的公司應徵人少,老闆又菜,公版履歷到處投就沒差,他們可能看不出來。
不過我要先強調,「寫出證明」並不是對每一間大公司都有用的,因為他們履歷收得多,主管可能只看幾個地方就決定要不要用,像是學歷、證書、作品……等等。
學歷不到,刷掉。
沒有證書,刷掉。
作品水準不夠,刷掉。
遇到這種情況,你自己要先把應徵文案看清楚,把公司要求的東西附上,不要漏掉;至於作品的水準,那就沒什麼好講了,只能靠你自己的實力。
還有,有些主管的能力很差,就算你在履歷證明了能力,他也看不出來,那這種情況也沒用。
我在看履歷的時候,除了從文字隱藏的意義來判斷之外,還會搭配各種不同的技巧,未來會陸續分享更多。
但是為了以防萬一,有些人的履歷雖然可以看出潛在的問題,我還是會挑幾個這種人進到面試階段,以防萬一我的判斷太武斷。
有潛在問題的人,如果問到關於工作情況、福利之類的時候,面試主管就不會透露太多。
不會透露太多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是工作內容、福利比徵人文案寫得還要好,可是貝克街主管面試的時候不會講!
例如獎金,徵人文案上連提都沒提到,在我這已經有3個人,除了原本的薪水之外,一年獎金領到超過100萬(我不包含在內),今年可能會出現第4個人,為什麼不寫?
寫了不是可以吸引更多人應徵嗎?
面試的時候為什麼又不講?
未來我會特別針對這點來寫一篇,跟你說為什麼在徵人的文案上,我不寫獎金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
p.s. 這裡有另外一篇關於網路行銷的訣竅,是PDF的形式,在下面這個連結填寫email之後,這份PDF會寄到你信箱。
未來我的行銷知識、創業經驗,也會寄給你。
連結:
https://baco-street.com/markba
另外,出版社邀請我出了一本書《成為1%的創業存活者》,裡面寫了我創業這幾年的經驗、行銷訣竅,可以幫助你避開不少歪路,訂購連結在這裡:
https://baco-street.com/MAB
我經營的公司是貝克街巧克力蛋糕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CoStreet/
貝克街官網:
http://www.bacostreet.com.tw
podcast連結:
Apple podcast:
https://baco-street.com/APD
mab意思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的創業過程 (三)
初期行銷做得太爛,生意拉不起來,蛋糕一個月最多只賣出10個,很多廠商不給我好臉色。
那時我找了一個巧克力業務,問他:「請問一下,我的原料需要叫多少量,才能有折扣?」
業務說:「你們現在的用量大概多少?」
我回答:「很少,一個月只有一、兩包。」
業務直接說:「我們家沒有在給折扣的。」
我不放棄,又問:「我知道量太少不會有折扣,但是未來如果我量大了,會有折扣嗎?」
業務搖頭:「都不會有,我們的價格是固定的。」
我嘆了口氣,轉身離開。
還有一次,我騎車到加油站,有一個信用卡推銷員跑了過來,問我要不要辦卡?
我說:「我沒有薪資證明,因為我剛剛開公司。」
推銷員說:「你可以把公司報表給我,這樣也是可以的。」
於是我把報表給他。
幾天之後,信用卡審核部門打電話過來:「王先生真的很不好意思,因為您不符合資格,沒辦法辦信用卡。」
我愣了一下,問道:「可以知道是哪裡不合資格嗎?」
對方沈默了一會,然後說:「您公司賺得太少了,很抱歉。」
這事講給朋友聽,他也覺得很不可思議,他說:「這家信用卡超好辦的,你連它都辦不了?」
我啞口無言,不知道該說什麼。
又過了幾個月,有一個記者看到貝克街的品牌故事,覺得非常有趣,所以打了電話過來問:「我覺得你們公司很有特色,希望可以做個採訪,不知道方便嗎?」
我和太太聽到,高興得不得了,心想總算要翻身了,馬上回答記者:「當然沒有問題啊!」
記者又說:「那我想要先確認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們一個月最多可以賣幾個蛋糕?」
我有點尷尬,回答:「因為我公司才剛開始,所以量很少……」
記者問:「有確切的數字嗎?因為這樣比較能吸引觀眾。」
我鼓起勇氣說:「……10個。」
記者安靜了幾秒,才說:「很不好意思,我這個專欄需要找成功的店家,這樣沒辦法跟您做採訪。」
我再次啞口無言,拿著電話呆在當地。
很慶幸在最辛苦的時候,我太太一直陪著我。
那時候,房間塞滿了蛋糕的紙箱,每天睡覺都是瓦楞紙的味道,她也沒有任何抱怨。
每次出門,為了省幾塊零錢,她都盡量不搭公車,只用走路的;走在路上,她也開始養成低著頭走的習慣,因為可以看看地上有沒有錢檢。
有一次她問我,我們大概要做幾年才能成功?
我回答:「我不能確定,也許要慢慢累積客戶才能愈賺愈多,要幾年的時間吧。」
她聽到這答案心裡一沉,但還是沒有說什麼,繼續支持著我。
這段期間,我不斷嘗試不同的行銷方式,其中一個就是找部落客。
而其中一個部落客,幫我們寫的文章被Yahoo編輯看上,放上了Yahoo首頁;刊在首頁當天,湧進來無數的訂單。
但是沒有在天天過年的,幾天之後熱潮過了,生意又被打回原形。
我想,該找一些方法賺外快了,不然會窮死。
那時在台灣很流行密室逃脫,我看到業者只用簡陋的道具,就賺進大把鈔票,所以我把身上僅有的幾萬元,租了房子、買了道具,開始做密室。
現在回想起來,那間密室做得超級爛,可是因為當時正流行、競爭對手又少,吸引了很多客人,營業額短短幾個月就累積到上百萬元。
所以說,站在風口上連豬都會飛!
不幸的是,這間密室是和人合夥的,因為意見不合我選擇離開,上百萬的營業額,我沒拿半毛錢。
但我很快就再開一間密室,全部自己動手來,用新密室賺到的錢,來支撐蛋糕的生意;同時,我大量學習行銷技巧,讓蛋糕的生意一步一步成長。
後來,蛋糕的生意突飛猛進,我已經無法兼顧密室和蛋糕兩個產業,所以我把密室關了,專心在蛋糕的生意上面。
這個轉變,除了學習行銷之外,還有我不斷的“模仿”。
這裡講的模仿,不是說照抄別人的東西,而是看看其他人,都做了哪些事可以讓我學的?
我只要看到別人用了什麼行銷技巧,就照樣學,不管好的壞的都是。
上一封信提到,我和太太一個一個邀請別人來按讚對吧?
這個爛方法,是我學別人的。
還有你記得,我發一堆漂亮、可愛的照片在粉絲專頁上,來吸引人嗎?
這也是學別人的。
雖然我模仿到很多爛方法,可是就像吃到壞東西一樣,趕快吐掉,換下一個就好。
不斷的嘗試、模仿,總有學到好東西的一天。
例如我看到某間甜點店,因為打Facebook廣告的關係生意很好,所以我也試著打廣告,結果總算押對了,這是有用的方法!
可惜好景不長,不久後Facebook廣告效果變非常差,我又開始學習不同的行銷技巧,來讓業績爬起來。
這就是我的過程,跟一般人想的不一樣,很多人還以為我剛創業就是行銷高手,或是富二代,才把貝克街做得有聲有色……
根本不是。
沒錢、幹一堆蠢事、什麼都不懂,才是我初創業的形容。
如果你想要創業成功,學習、進步、調整、花最少的錢,一步一步往前走,是最安全的方法。
然後,我要補充一下開頭故事的後續發展:
那個巧克力業務員,在我把貝克街做起來之後,打了一通電話給我:「你要用我們家的巧克力嗎?我可以給你很大的折扣!」
我問他:「當初你不是說,不管量多大都不會有折扣嗎?」
業務員:「這個……」
他們公司損失了很多業績。
p.s. 如果你沒收到我的創業過程一、二,連結在這裡:
我的創業過程(一):https://baco-street.com/processo
我的創業過程(二):https://baco-street.com/process2
________________
這裡有另外一篇關於網路行銷的訣竅,是PDF的形式,在下面這個連結填寫email之後,這份PDF會寄到你信箱。
未來我的行銷知識、創業經驗,也會寄給你。
連結:
https://baco-street.com/markba
另外,出版社邀請我出了一本書《成為1%的創業存活者》,裡面寫了我創業這幾年的經驗、行銷訣竅,可以幫助你避開不少歪路,訂購連結在這裡:
https://baco-street.com/MAB
我經營的公司是貝克街巧克力蛋糕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CoStreet/
貝克街官網:
http://www.bacostreet.com.tw
podcast連結:
Apple podcast:
https://baco-street.com/APD
mab意思 在 三線拖男孩。삼선슬리퍼남자- 濟州島方言(1) 一般韓文: 고맙 ... 的推薦與評價
濟州島方言(1) 一般韓文: 고맙십니다(go-mab-sib-ni-da) 濟州方言: 고맙수다(go-mab-su-da) 中文翻譯: 謝謝(2) 一般韓文: 갑갑 ... 這個意思(5) 濟州方言: 지우개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