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EITS 恐觸發金融市場新危機?
金融危機,往往是結構性金融衍生產品而形成,上星期有兩隻美股因margin call而大跌,一隻是大跌85% 的MFA Financials (MFA),另一隻是腰斬式跌52%的Invesco Mortgage Capital (IVR),它們歸類為Mortgage REITs (mREITs)。
慚愧地近日才得知,一般來說,REITs 有分二種,大家熟知的籌資組成基金投資房地產,再把房地產收益拿來分給股東的叫Equity REITs (eREITs),像領展(823)和置富(778),而另一種就是今次要寫的Mortgage REITs(mREITs)。而MFA和IVR 的市值,比不少香港房地產信託市價更高。
而幸運地,mREITs迎來大跌之後,美股大市轉跌為升,這兩隻股票的Margin call 危機得以解除,MFA和IVR 也谷底翻身,其中MFA 一天漲超過200%,第二天漲超過100%,撈底勇士暫且先勝一仗。
想知道整個產業的危機是否就此解除,就要了解mREITs的運作方式。顧名思義,mREITs是向大眾募資後,將集資所得,投資在房地產相關的證券,主要是MBS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或是直接購買房地產相關債券。
照道理說,只要MBS不出現違約,或市場出現罕見的長短期利率倒掛,這個生意風險不算高,舉個例子,一間mREITs向大集資100億元,最後將這100億投資MBS或債券,再把收到的利息扣除管理費用後發放給基金單位持有人。這個商業模式,就和商業銀行差不多(借短期資金投資長期),收入理應穩定。因為這種集資100億去投資100億的做法當然安全。
但誰都孖展過,哪個沒有?因為回報率實在太低,要賺大錢,自然要用桿杆。除了透過金融市場籌資,如發行特別股或債券,mREITs的管理公司還會抵押資產,把手上買到的MBS再拿出去質押借更多的錢,再去買更多的MBS,不斷loop loop loop。
要計算mREITs的風險,就要比較其槓杆比率(Leverage Ratio = Total Liabilities / Equities ),這個數字在該行業平均約5倍,以2019年12月底而言,MFA是3.01,IVR 是6.62。而近日mREITs的暴瀉,就是因為大量資產大跌而觸發margin call,令高桿杆投資產品恐未能「補倉」而頻臨爆煲。
或許聯儲局不願見到mREITs爆煲,之後就緊急減息,兼且推出無限QE,為市場輸入流動性,以免整個市場攬炒,重蹈覆徹2008年金融海嘯。絕非不單是如坊間所形容,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屈服於特朗普,一口氣把手上子彈打光般簡單。
但在聯儲局放水下MBS 或mREITS也不一定安全。因為mREITs所投資的MBS產品分為二種:Agency 和 Non-Agency。Agency指的就是美國三家GSE (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房利美、吉利美、福利美。這些公司所發行的產品理論上很安全,全球不少政府的外滙儲備也持有,但當然其利率不高,僅略高於美國國債息率,當中「住宅貸款」多數是Agency的,通常利率是固定(Fixed),比較低,至於「投資物業貸款」則多數是non-agency。
所以要在投資MBS上賺高利息,有些人就會揀利率較高的Non-Agency,因為息率多數是浮動(Float),所以正常情況下,作「投資物業貸款」的報酬率高,特別是在利率上升時。
本來,專門做Agency的mREITs,比較安全。不過,在現實世界下,卻有槓桿,且一般做「住宅貸款」的桿杆率,會較「投資物業貸款」高,而一旦發生金融危機,桿杆越高死得愈快。所以在今次股市大跌,二家最大、主要做Agency的mREITs:NLY和AGNC,就率先暴跌,惟當聯儲局宣佈無限,不只買國債,也買MBS時,這兩間公司馬上股價大漲。
QE來到,不代表mREITs危機解除,因為現時市場上仍存在不少債務違約危機,只要源頭的貸款出現違約(default),就像2008年金融海嘯般骨牌式下跌,而主力做「投資物業貸款」的MBS,值得擔心。
考慮到不少商場已經被要求減租,在香港,飲食業近日發起 #SaveHKFnB 也在蘊釀罷交租,在美國,如是,當大量商家不付或減付租金,很快地作商場的eREITs財務會受到沖擊,並進而影響貸款的支付,最後引發一波「投資物業貸款」MBS的跌價,此忐需特別要小心Non-Agency性質的mREITs。
以為「然後,就沒有然後」? 一旦mREITs出現破產潮,接下來持有mREITs的基金、銀行就會像骨牌般倒下,隨時會形成新一輪金融風暴,誰人也不能置身事外。
https://bit.ly/2yawkLw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margin call計算 在 WealtHub睿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鍾記:股票市場熱度持續增加】
筆者股壇老兵鍾記之前在文章說過:「要量度股票市場的熱度,一般的指標包括(1)經濟狀況是好還是壞,前景如何?(2)資本市場是寬鬆還是緊縮?(3)利息是低還是高?借貸容易嗎?(4)大市近期是否已經上漲了很多?(5)股票價格和估值偏高嗎?(6)大部分投資者對後市樂觀還是悲觀?及(7)散戶在積極參與嗎?」
總的來說,觀乎港股近日的情況,我覺得股票市場正在不斷升溫,甚至有點熾熱。以下是我的觀察:
(1)經濟師普遍看好今年中國和香港的經濟前景;
(2)縱使美國聯儲局於去年10月份開始「縮表」,但步伐溫和,資本市場還是比較寬鬆。加上大量「北水」持續流入,香港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十分充裕;
(3)雖然美國加息周期已經開始,但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加息的幅度不會太大(一般估計0.5至0.75%),利率還是處於偏低的水平,借貸容易;
(4)恒生指數於2017年已經大幅攀升36%,而今年首兩個星期再上升逾2300點(相當於8%),累積升幅不少;
(5)根據彭博(Bloomberg)最新的綜合盈利預測,恒生指數2018年每股盈利約2470點,以恒生指數上周五(1月19日)收市32254點計算, 2018年預測市盈率約13倍,大概相當於過去的平均值,估值合理,但不便宜了。大市目前的水平,已經充份反映了恒生指數50隻成份股今年預計約15%的盈利增長;
(6)大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及業餘投資者或散戶)及分析員(包括股票策略員和財演)都看好後市,目標價越定越高。持貨者都不願意沽出,擔心早沽會少賺,不想太早離場;
(7)股市成交量過去一個星期大幅飆升,每日平均超過1600億元,較2017年的平均成交量翻倍。新股希瑪(03309.HK)上周一(1月15日)上市掛牌後股價表現令人側目,短短幾日被炒高至19.9元,較招股價2.9元,飆升近6倍,散戶炒得不亦樂乎。有不少投資者(投機者)更利用槓桿借孖展(Margin)買股票,買認購證(Call Warrant),希望以小博大,增加回報。
當別人輕率自信(以為股市只會直線上升)、積極追貨時,作為價值投資者,我反而覺得應該高度小心謹慎,在別人貪婪時恐懼。這個時候,逆向投資者(Contrarian)往往須要降低承受的風險,考慮逐步減持被高估的股票,採取越高越沽的策略,為未來可能發生的跌市做好準備。
我越來越覺得自己孤獨……
=================================
想知更多理財投資智慧,立刻like「WealtHub睿富」專頁,並瀏覽「睿富」網頁: http://www.wealthub.hk/
各位如果在投資方面有任何心得,歡迎留言互相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