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重溫:破解藥油的秘密】
上星期,藥罐子跟各位看倌重溫過Mefenamic Acid這種常用的經痛藥,其實,消炎止痛,除了內服,當然還有外用。說到外用,自然便離不開藥油。
問題是,藥油,除了止痛外,好像還有很多不同的用途。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藥油,多多少少,是不少人的居家良藥。
不管是活絡油,還是驅風油,藥罐子相信,大家一定不會感到太陌生,甚至可能在家裡,貯存一、兩支藥油,看一看門口,以備不時之需。
不管是送禮,還是自用,不管是居家備用,還是外出傍身,大家在購買這些藥油的時候,有時候,面對貨架上林林總總的藥油,琳瑯滿目,可能會讓人摸不著頭腦,真的讓人看的眼花撩亂,不知道如何挑選。
一般而言,市面上的藥油,除了中藥成分外,常用的西藥成分,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油
說到藥油,當然不能沒有油這種東西!
當然,各位看倌,可能會問:
「油,只不過是一種油,頂多只不過是一種載體,算什麼藥用成分呢?」
別小看油這種東西,油,能夠作為一種潤滑油,輕輕塗抹在患處,便可以產生一種按摩的效果。
實際上,在使用上,輕輕按摩,可以放鬆肌肉(腰酸背痛)、促進血液循環(跌打瘀傷)、排走腸道氣體(肚痛驅風),幫助緩解疼痛、瘀傷、肚痛的症狀。
除此之外,按摩,還可以增加藥物的滲透度,促進藥物透過皮膚吸收,從而增加藥效。
所以,按摩,是重要的一環。
油,在相當程度上,便已經算是一種按摩油。
當然,油,還是一種油,所以,一般而言,不適用於紓緩燒傷、燙傷這些情況,因為,相較水而言,油的吸熱、散熱能力較低,所以,可能會減慢散熱的功效,同時,塗抹的時候,還可能會形成一種保溫層,阻隔患處散熱,不利患處降溫,從而惡化傷口。
二、水楊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俗稱「冬青油」
在藥理上,水楊酸甲酯,屬於一種反刺激劑(Counterirritant),塗抹在患處的時候,除了擴張血管外,還會產生一種微暖的感覺,從而掩蓋疼痛的感覺。
水楊酸甲酯,可以進行水解,產生水楊酸(Salicylic acid),作為一種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從而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值得一提,因為水楊酸甲酯可以產生水楊酸,所以,如果對亞士匹靈(Aspirin)過敏的話,不建議使用。
還有,一般而言,不建議12歲以下的兒童使用,而且,塗抹的分量、次數不宜過量,避免超出建議劑量,減低出現水楊酸中毒的風險。
三、薄荷腦(Menthol)
薄荷腦,屬於一種反刺激劑(Counterirritant),同時,屬於一種揮發物,透過給予一種清涼的感覺,能夠掩蓋疼痛、痕癢(蚊叮蟲咬)的感覺,達到紓緩痛症、止痕止癢的效果。
一般而言,如果濃度達到1%的話,便能夠產生止痕的效果。
所以,塗抹這些藥油的時候,還會產生一種清涼的感覺。
四、尤加利油(Eucalyptus oil)
尤加利油,跟薄荷腦一樣,屬於一種揮發物,透過給予一種清涼的感覺,能夠掩蓋疼痛、痕癢的感覺,達到紓緩痛症、止痕止癢的效果。
五、樟腦(Camphor)
樟腦,如果濃度達到3%的話,便能夠產生止痕的效果。在高濃度的時候,便是一種反刺激劑。
值得一提,相較其他揮發物而言,樟腦擁有較大的毒性,所以,不建議塗抹在黏膜、傷口,同時,盡量避免誤服,減少出現中毒的風險。
同時,這些揮發物,在揮發的過程裡,會散發一種芬香的氣味,擁有輕微的刺激性,所以,透過呼吸,吸入這些揮發物,進入呼吸道,能夠短暫提供一種通鼻塞的感覺,感覺上,能夠紓緩鼻塞的症狀。但是,一般而言,不建議長期使用,因為過度吸入這些揮發物,可能會干擾上呼吸道壁上纖毛(Cilia)排除黏液的正常功能,從而加劇鼻塞的症狀。
各位看倌,一定會想到:
其實,這些揮發物,治標不治本,可以帶來短暫的止痛、止痕、止癢效果。但是,隨著這些揮發物不斷揮發、流失,直到消耗殆盡的時候,便會大大削弱止痛、止痕、止癢的功效。
最後,在使用上,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三個:
一,這些藥油,可能會刺激傷口,產生一種刺痛感。所以,塗抹的時候,一般建議,盡量避免接觸傷口。
二,塗抹的時候,避免塗抹在傷口,同時避免接觸黏膜,例如眼睛、鼻腔、口腔,減少藥物所帶來的刺激。
三,使用後,建議使用肥皂、梘液,清洗乾淨雙手,清除殘留在手上的藥物,避免誤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40的網紅土土藥師totofunmac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藥妝 #代購 #藥布 #副作用 #痠痛 不論是日本還是台灣藥妝店,酸痛貼布總是五花八門,熱賣程度相當不錯,不過潛藏的用藥安全也不容忽視,我們來看看民眾有哪些迷思吧。 📍貼布也是藥品嗎? 貼布涵蓋很多種類,包裝上有宣稱療效與適應症的就是有藥字號的藥品,一般民眾需諮詢過藥師才能購買使用, 但若是...
methyl salicylate用途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臨近歲晚,又有很多炎黃子孫千里迢迢前來藥房辦年貨,其中一種,便是……
〈藥罐子藥房事件簿:藥油事件〉
不久前,一個年約二、三十歲的中國籍男子,牛高馬大,一副籃球員的身材,操一口流利的粵語,案發當天,身穿一件白色短袖T恤、一條藍色牛仔褲、一對綠色運動鞋,背著一個黑色背囊,在上午大約十一時的時候,單槍匹馬,前來藥房,問藥房有沒有一種藥油。
唔……說到藥油,藥房倒是有很多種,但是,關於這種藥油,唔……請恕藥罐子孤陋寡聞、才疏學淺,乍聽之下,這個名字,不但冗長,而且繞口,說真的,真的聞所未聞,連聽都沒有聽過……所以,答案當然是「沒有」。
其實,說到藥油,藥罐子總是經常會遇到很多千奇百怪的名字,偏偏就是沒聽過這種藥油。
話說回來,根據經驗,在名字上,綜觀大部分的藥油,大多都有一個共同點:
這些名字,裡面總是會含有一些動物的名字,同時還會印上相關的圖案,有時候,就是不知道到底跟這些動物有什麼關係。
好吧!問題時間:
真的要說的話,一支藥油,通常會有什麼動物名?
唔……較常見的,主要是「龍」、「虎」、「蛇」這些猛獸,不難理解,主要的目的,在希望給人一種「生龍活虎」的形象,多多少少,營造一點氣勢,簡單說,就是「輸人不輸陣」。
對,如果是這些動物的話,當然可以說得通。
問題是,除此之外,藥罐子還曾經聽過「老鼠」、「蜈蚣」這些動物名,唔……如果是蜈蚣的話,還可以說是位於蟲系的食物鏈頂層,營造一點霸氣,塑造一種強者形象,勉勉強強,算是扯得上半點關係。
至於,老鼠……?
好吧!好吧!扯遠了!現在,鏡頭一轉,說回正題:
首先,根據觀察,現在,不管是八十後,還是九十後,不管是Y世代,還是Z世代,連藥罐子在內,除非逼不得已,否則,除了跌打骨傷外,沒有多少人真的會喜歡塗藥油,藥罐子想,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第一,在性質上,藥油,顧名思義,是一種油,一般而言,質感會較黏膩,有時候,塗抹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一種油膩的感覺,未必舒服,而且,還可能會在衣物上沾染著色,洗不掉、擦不走,未必方便。
第二,在成分上,藥油,除了油外,裡面還可能會添加一些揮發物,在揮發的過程裡,還可能會散發一種濃烈的藥味。這種氣味,並不是所有用藥者都能夠接受得到的,而且,就算自己接受得到,並不代表別人一樣能夠接受得到,所以,較容易會招致旁人的反感。
由是觀之,藥罐子絕對有理由相信,這種藥油,多半不是自用的,而是幫別人買的。
聽罷,這個男生便衝口而出,抱怨道:
「唉……我已經問過很多藥房,還是找不到……」
說真的,市面上,這些藥油,五花八門、分門別類,單是藥油,便可能已經出現幾十種不同的產品,例如紅花油、黑鬼油、驅風油,這些名字,形形色色、林林總總,族繁不及備載,實在不能一一盡錄,不管是理論上,還是實際上,不管是商業上的考量,還是實際上的運作,一間藥房,根本不可能貯存所有藥油,所以,單是拿名字買藥油,成敗的關鍵,在相當程度上,便真的往往取決於命數、運氣,只能聽天由命。除非是一些大牌子的藥油,家喻戶曉,街知巷聞,否則,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大多往往可能會吃閉門羹。實際上,這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經常會發生。
這時候,藥罐子便答道:
「其實,既然沒有這種藥油,倒不如嘗試另一種藥油吧!反正,在功效上,這些藥油,來來去去,不是這個,便是那個……」
不信嗎?
其實,大家不妨看一看藥油「適應症」這一欄,不難發現,裡面大多不是寫著「頸緊膞痛」、「腰痠背痛」、「跌打瘀傷」、「風痛濕痛」這些四字詞語嗎?
當然,在用藥上,一個上乘的用藥者,真正的著眼點,不是適應症。因為一種藥可以做什麼,真正的關鍵,在裡面有什麼,不在上面說什麼。這就是說,相較而言,成分才是真正的王道。簡單說,有怎麼樣的成分,便有怎麼樣的用途!
其實,各位看倌,如果可以的話,不妨留意一下,市面上,無論是什麼藥油,不難發現,單是裡面的藥用成分,大多相差無幾,分別不大。不是嗎?
姑且不論中草藥,一般而言,裡面的西藥,除了油外,看來看去,主要的成分,大多離不開水楊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俗稱「冬青油」)、薄荷腦(Menthol)、尤加利油(Eucalyptus Oil)、樟腦(Camphor)這些東西。
所以,天下藥油何其多?東家的藥油找不到,便找西家的藥油,未嘗不是一個解決的方案。
但是,這個男生便面有難色,支支吾吾的答道:
「唉……如果是自用的話,我倒是無所謂,當然無問題!但是,人家指定要這種藥油,我便真的作不了主……」
果然,不出所料,這種藥油,不是自用的,而是幫別人買的。
那麼,現在,唯一的辦法,只有兩個:
第一,直接問清楚委託人,到底是在哪一間藥房裡買過這種藥油,方便受託人縮窄範圍,鎖定目標,繼續進行搜索的工作。
當然,要是委託人真的記得這項重要資料的話,受託人便不需要這樣向左走、向右走,走來走去,一早便已經解決問題了,所以,理論上,這方法,大多行不通。
唔……既然第一個方法行不通的話,那麼,便要開始嘗試第二個方法。
第二,當然是繼續找……
那麼,藥罐子唯一可以做的,便是祝這個男子好運,早日能夠捕獲這支藥油……
methyl salicylate用途 在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大公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食藥署首訂兒童化妝品指引 今起須減用香料、防腐劑
2016-10-14 16:09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即時報導
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公告「供兒童使用之化粧品之安全指引」,今起供給兒童用的化妝品,若含水楊酸、樟腦、薄荷醇(腦)、水楊酸甲酯等,須加註警語,同步要求業者須減少使用「不安全」香精、香料、色素與防腐劑,若是超量使用將違反消保法,若應標示未標示可依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開罰10萬元以下罰金。
但弔詭的是,食藥署並未規定哪些香精、香料等是不安全種類,未訂出標準,醫師批評這不只是半套,連2成效力都沒有。
食藥署醫妝組科長洪國登表示,這是台灣第一次針對兒童使用化妝品訂出指引,過去僅針對部分成分要求加註警語,如,含藥化妝品以水楊酸(Salicylic acid)做為主成分,用途為軟化角質、預防面皰,應標示注意事項「3歲以下嬰幼兒不得使用」(洗髮用化粧品除外)。
另,含有果酸(AHA)應標示注意事項「嬰兒及孩童不宜使用本產品」,含有樟腦(Camphor)、薄荷醇(腦)(Menthol)、水楊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且可能為2歲以下兒童使用時,應於產品標籤仿單或包裝加註「2歲以下兒童之使用須諮詢醫師或藥師」。
同步也要求規定任何兒童會接觸的化妝品,建議標示「為維護兒童安全,請在成年人監護下使用」或同意義之字樣;盛裝於加壓的容器內時,建議標示「避免朝眼睛噴。不要刺破或焚燒。避免陽光直射,宜保存於陰涼之處。避免靠近火源或熱源」或同意義之字樣。
洪國登表示,此指引新規定的部分為「應優先使用具安全使用歷史之成分,減少使用香精、香料、色素與防腐劑」,目前歐盟與大陸皆有類似的規範,要求廠商減少使用這4類成分,主要是會造成皮膚刺激或過敏,或者是有些特殊的風險,像是歐盟已經有對部分脂溶性較高的對羥基苯甲酸酯列為禁用成分,就是擔心其對於健康的風險。
洪國登表示,目前並未針對香精、香料、色素、防腐劑,提出不安全成分的清單,皆以國際提出不安全的成分資料為主,後續將會修訂防腐劑等相關規定,目前並沒有修訂完成的時間表。
洪國登表示,不過,若是過量使用站在產品的立場上,就會形成問題產品,有可能會違反消保法,若是不安全產品,可依消保法命令業者下架回收,業者不服從命令,可處6到150萬元罰鍰。
若是業者不依規定標示,可依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開罰10萬元以下罰鍰,若是使用禁用的成分,同樣可依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處一年以下徒刑或是15萬元以下罰金。
中國附醫國際醫療美容醫學中心主任邱品齊說,食藥署有意要訂定兒童用化妝品標準是值得鼓勵,但目前發表的指引卻是有訂跟沒有訂差不多。像是香料,歐盟就已經有提出26種比較會有致敏風險的成分,這部份就可以考慮納入規範。另外,像是會釋放微量甲醛的防腐劑,以及日前討論熱烈的MI/MCI,都是比較可能造成皮膚過敏的成分,如果真的要在小朋友產品中避免使用也會比較有意義。此外像是薰衣草精油與茶樹精油,同樣在國際上也有提出建議不要給予兒童使用,擔心會造成皮膚刺激過敏及可能對賀爾蒙有所影響。
邱品齊表示,我國化妝品過去沒有分大人、小孩使用的差異,食藥署既然要訂定規範,建議要寫得明確並有科學依據會比較好,否則可能會產生更多的漏洞,甚至造成國際貿易的問題。至於減少使用防腐劑也必須要有配套方法,不然原本需要添加防腐劑的化妝品,因為不當的減少使用防腐劑,會增加產品被環境病菌污染的可能性,這樣反而會產生更大的問題。
methyl salicylate用途 在 土土藥師totofunmac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日本藥妝 #代購 #藥布 #副作用 #痠痛
不論是日本還是台灣藥妝店,酸痛貼布總是五花八門,熱賣程度相當不錯,不過潛藏的用藥安全也不容忽視,我們來看看民眾有哪些迷思吧。
📍貼布也是藥品嗎?
貼布涵蓋很多種類,包裝上有宣稱療效與適應症的就是有藥字號的藥品,一般民眾需諮詢過藥師才能購買使用,
但若是觀光客常問的一條根貼布或是休足時間等,涼感舒服用途為減輕疲勞,故大多稱不上是藥品。
📍藥用貼布的成分?
➡Methyl Salicylate(冬綠油):為水楊酸衍生物,抑制發炎物質合成,鎮痛消炎。
➡Menthol(薄荷腦):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也是貼起來感覺涼涼的來源之一。
➡Capsaicin (辣椒素):藉由降低痛覺神經傳導物質,達到止痛並且會產生溫熱感覺。
➡NSAIDs(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Diclofenac、Indomethacin、Ketoprofen等。
🛑重申一次,只要是藥品就要注意副作用
記得訂閱我♥️ https://goo.gl/wpz26x
幽默看影片,簡單學健康。我是土土藥師❗️
🔍Facebook Instagram Pixne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_MD3kEsk1c/hqdefault.jpg)
methyl salicylate用途 在 常見的成份「Methyl... - The hiking Database 山野‧新聞庫 的推薦與評價
Methyl salicylate 的功能與阿斯匹靈(內服,通常用作止痛、消炎)幾乎相同〈阿斯匹靈又稱為乙基水楊酸〉,差異在於甲基水楊酸能夠滲透肌膚,主要用途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