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活. 不自由, 毋寧死.
上週跟美國朋友聊天, 提到打疫苗的事情.
我: 我不瞭解為什麼有些美國人不去打疫苗. 我覺得不打疫苗, 會妨礙到其他人, 尤其是會威脅到別人的生命的話, 那更不應該.
朋友: 你在這邊住了那麼久, 還不了解美國人嗎(然後給了我一個這樣的臉😏)? 我們兩百多年前就有這樣的精神了(指的是美國獨立戰爭).
朋友看我一臉困惑, 又說: 打不打疫苗, 也不能是別人告訴我們要不要打. 這應該是由我們自己來決定的.
我(恍然大悟): 所以美國人決定打疫苗, 是要讓"自己"說服自己去打. 這是美國人的"自由"精神. 這也跟"會不會威脅到他人生命"是兩回事.
接著又說: 那我還真聽話, 疫苗出來就乖乖去打了.
朋友(很高興我"得到"了): 所以你住了那麼久, 還是沒得到美國精神! (然後又給了我一個這樣的臉😏)
"儘管如此,並非每位接受法新社訪問的民眾都支持紐約市這項政策,有些商家認為這會讓顧客打退堂鼓。
47歲的塞繆爾(Samuel)坐在曼哈頓一家愛爾蘭酒吧吃午餐,他說:「這不是美國作風,我不喜歡被迫做某件事。」他自己雖然有接種疫苗,但認為這應是個人選擇。"
紐約市率先推疫苗護照 不打疫苗很多地方去不了
https://udn.com/news/story/121707/5682922
🌻之前研究過的電商Farfetch(FTCH)發表財報了. 不過還沒看財報結果就是.
之前中國一直在打壓各種產業, 心裡就在想會不會輪到奢侈品. 沒想到真的有這新聞:
中國政府喊話"合理調節過高的收入" 奢侈品股價全線暴跌 騰訊承諾投資500億元人民幣 以支持"共同繁榮“的號召
https://hk.investing.com/news/stock-market-news/article-183732
🌻分享一下我平常看個股基本面(fundamental)的資料來源.
除了公司的年報, 財報, 財經刊物外, 我也會看劵商網站提供的報告.
比較了幾間劵商網站的基本面報告來源(p.s.網站也會提供技術面, 不過這邊只提基本面的報告):
Charles Schwab:
Argus, Briefing.com, Credit Suisse(瑞銀), Economist Intelligence, MarketEdge, Morningstar(晨星), Reuters, CFRA (Formerly S&P) and Vickers.
E*Trade (好像只有居住在美國的投資人才可以開戶):
主要有Morgan Stanley的報告; 也有TipRank分析師對個股的評價
(這家也是我的首選)
First Trade:
主要有Morningstar的報告
TDAmeritrade:
New Construct, Ford Research, CFRA, The Street
🌻為什麼夏季的影集會有聖誕節場景?
美國的電視劇情都常會符合當季的氣氛. 比如說, 如果有聖誕節場景, 那通常會在冬天撥放.
所以當我前兩天看到Apple TV+影集"Ted Lasso"中, 出現聖誕節場景時, 心裡也是起了個問號.
沒想到前幾天看報紙時, 報上有這樣一篇的報導.
原來, Apple TV希望將自己定位成一個積極樂觀的頻道, 所以很多自製的內容, 都跟這有關. 而Ted Lasso中一再出現的字"Believe"(相信), 也跟這有關:
But it’s “Ted Lasso” (despite the florid cursing of character Roy Kent and some decidedly adult comedy) that epitomizes the optimism Apple tries to project in its product marketing and much of its programming. Apple TV+ launched with the tagline “Stories to believe in”; in “Ted Lasso,” “BELIEVE” is a message taped over a locker-room doorway.
而第二季第一集的主題是"害怕與失去". 男主角自己寫的台詞, 也挺有哲理. 大意是, 存在於自己生命中, 讓自己會哭(因為恐懼)的人事物, 在離開自己生命時, 也會讓自己哭. 為什麼這個曾經讓自己哭泣的人事物離開後, 自己還會哭呢(不是應該高興嗎)?
因為這樣的哭, 應該是喜極而泣, 因為了解到它讓自己成長了, 讓自己的心智到了另一個更好的境界.
Eventually Mr. Sudeikis convinced the show’s handlers that the scene set up a crucial chain of emotional events in the episode—paying off with a speech by Ted about fear and loss, and a dog he once knew: “You know, it’s funny to think about the things in your life that can make you cry knowing that they existed, can then become the same things that make you cry knowing that they’re now gone,” the coach says at a press conference. “I think those things come into our lives to help us get from one place to a better one.”
From: https://www.wsj.com/articles/a-ted-lasso-christmas-episode-comes-to-apple-tv-in-august-why-11628773203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morgan stanley開戶」的推薦目錄: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morgan stanley開戶的情報與評價,PTT、CNYES、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morgan stanley開戶的情報與評價,PTT、CNYES、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jp morgan開戶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賽事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jp morgan開戶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賽事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元宇證券- <<玖富新股專欄>> 醫療新股熱潮歐康維視內地眼科 ... 的評價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問題] 有美國的morgan Stanley 帳戶嗎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2021 美股券商比較, 開戶券商輕鬆選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請益] Morgan Stanley Research - Foreign_Inv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台灣摩根士丹利大摩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台灣摩根士丹利大摩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這一兩個月開始, 常會有人在我貼文的留言處(comments)發文, 說我有群組, 會收費報明牌.
首先, 謝謝對方的抬愛, 不過有些事情我想澄清:
1. 我不是老師😅
2. 我從來不收費
3. 我一向的態度是buy and do homework(做功課). 我會介紹公司, 也會聊我對公司的看法, 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 由訊息接收者去做功課, 由自己來決定公司的好or不好.
🌻分享一下我平常看個股基本面(fundamental)的資料來源.
除了公司的年報, 財報, 財經刊物外, 我也會看劵商網站提供的報告.
比較了幾間劵商網站的基本面報告來源(p.s.網站也會提供技術面, 不過這邊只提基本面的報告):
Charles Schwab:
Argus, Briefing.com, Credit Suisse(瑞銀), Economist Intelligence, MarketEdge, Morningstar(晨星), Reuters, CFRA (Formerly S&P) and Vickers.
E*Trade (好像只有居住在美國的投資人才可以開戶):
主要有Morgan Stanley的報告; 也有TipRank分析師對個股的評價
(這家也是我的首選)
First Trade:
主要有Morningstar的報告
TDAmeritrade:
New Construct, Ford Research, CFRA, The Street
🌻Transitory
聯準會一直說通膨是暫時的/過渡的. 媒體中最常出現的就是"transitory"這個字了.
上周的財報結果, 也有一個暫時的/過渡的例子.
這次PYPL大跌主要的原因, 就是跟eBay的合作關係要終止了, 而且eBay在這季對業務的TPV影響比想像中的大(This quarter, eBay had a much greater effect on our TPV than in the first quarter).
不過高層有說, 與eBay脫鉤是很早之前就知道的事情了(We always knew these revenues were moving away, it's just a matter of timing and now we've got kind of what we think is the right case, a 100% in third quarter and then from there on in, those pressures abate), 而且來自eBay的營收&交易量占比越來越少:
--營收占比: Q1 22%; Q2 13%
--交易量: eBay represented 4% of our volume in Q2, down 512 basis points from last year
沒有eBay的交易量, PYPL的交易量成長也還是很高(Excluding eBay, our volumes grew by a remarkable 48% on a spot basis); 營收成長也不差(Excluding eBay, our revenues grew at approximately 32%(包含eBay的話, 營收成長是19%)).
另一個大跌的原因, 也是因為上面的情況, 所以沒有如之前一樣提高財測(預估Q3的營收成長約為14%).
不過PYPL其他基本面無異常. 可放心buy the dip. 供參.
另: 今天也有Square收購澳洲Buy Now Pay Later的公司Afterpay的新聞:
https://www.cnbc.com/2021/08/02/square-to-buy-australia-fintech-afterpay-amid-buy-now-pay-later-trend.html
而PayPal也有在澳洲做了Buy Now Pay Later的佈署(from這季的電話會議內容):
"Australia is now fully deployed and off to a strong start with additional countries in Europe, slated to rollout later this year."
🌻美國生活
這次進城, 到了一些餐廳, 會看到貼出告示, 說因為缺工, 請大家耐心等候.
今天的新聞也有了這樣的報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a1geuvVx4Y
🌻附上本周發表財報公司一覽表
Pictures:
1. 餐廳缺工, 請大家耐心的告示
2. 一個有趣的歷史. 這地方本來是密西根州立(精神)醫院, 現在變成了公寓, 以及一些商家聚集的地方.
這地方也是密西根第一個有電力的地方(好像是愛迪生拿來測試直流電的場所)(愛迪生跟福特是朋友, 愛迪生也會來密西根找福特)
3. from earningswhispers.com
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世銀碳價趨勢報告摘要】淨零競逐下 全球碳價收入達530億美元(06/01/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碳價是必要但不能只有碳價
2021年世界銀行全球碳價現況與趨勢報告出爐,開宗指出碳價對於低碳轉型十分重要,但要真正發揮作用,則另需要確保:(1)碳價水準達每噸40~80美元、(2)根據各國不同情況量身設計、(3)低碳轉型需要包裹政策,包含致力於低碳研發、破除減緩措施的非經濟障礙等。
文:倪茂庭(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
1. 關鍵數字
全球61個碳價機制,管制21.5%溫室氣體排放
2021年全球碳價機制成長至64個,包含3個具體規劃中的碳價。其中61個已施行生效的碳價機制,共管制全球約21.5%的溫室氣體,主要的增幅來自2021年2月中國施行的全國碳交易。
全球碳價水準中,僅有3.76%的排放量符合巴黎協定水準
從各國減量自訂貢獻中,全球氣候行動仍不足以回應巴黎協定的目標,這同樣也反映在目前的碳價水準上,目前全球的碳價中僅有3.76%看齊應有的碳價水準,即世銀2017年給予符合巴黎協定2°C目標的碳價建議,分別於2020年、2030年時,每噸碳價應為40~80美元;50~100美元的水準。若要進一步達到1.5°C的目標,世銀報告也引用國際能源研究顧問公司WoodMac的分析,2030年碳價應達到每噸160美元的水準。
2021年碳價水準的典範(下圖灰色範圍),即高於40美元的碳價制度,也從去年的4個增加到9個,但也僅佔全球排放量的3.76%,分別是歐盟碳交易、法國碳稅、芬蘭碳稅、列支敦士登碳稅、盧森堡碳稅、挪威碳稅、瑞典碳稅以及瑞士的碳稅與排放交易制度。
全球碳價收入來到530億美金
2020年全球碳價收入高達530億美金,相較於2019年提高了80億美元,主要的貢獻來自於歐盟碳交易價格的漲幅,管制全境39%溫室氣體的平均價格為49.8美金,收入約計225億4800萬美金。其次,碳價收入排名依序是法國碳稅96億3200萬、法國碳稅96億3200萬、加拿大碳稅34億700萬、日本碳稅23億6500萬、瑞典碳稅的22億8400萬。(※碳價收入的高低涉及該國實際管制的排放量、碳價等因素,排序僅為概況的說明。)
全球500大企業中近半數採行企業內部碳價;9.8%的內部碳價高於每噸80美金
全球500大企業中近半數採行企業內部碳價(共226家,包含預期兩年內施行)。2020年全球也有853家企業採行內部碳價,1159家企業預期兩年內施行,統計約27兆資本額加入。企業內部碳價的採行,主要乃為了強化低碳投資的需求。儘管內部碳價的實質影響受到質疑,但相關研究與具體實踐的經驗中也逐漸優化內部碳價機制設定的標準與分析實際減量成效。
此外,也有許多企業的內部碳價水準已經高於政府碳價機制。雖平均來說企業內部的平均碳價並未符合巴黎協定要求,但有超過16.1%的企業內部碳價符合每噸40美元~80美元的碳價水準,更有9.8%的企業採行更高水準的碳價。
2. 關鍵訊息
碳價的韌性挺過新冠疫情,更為綠色振興創造財源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活動的同時也影響著全球碳價,影響包含遞延排放盤查的期限、暫緩調升碳價的措施等,但自2020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全球大流行起開始觀察幾個全球主要排放交易市場中的碳價表現,可以發現絕大多數都有約計40%以上的漲幅,包含歐盟、紐西蘭、美國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除整體淨零氣候承諾的維繫外,排放交易制度本身透過其價格供給調整機制(price or supply adjustment mechanisms, PSAMs)支撐碳交易市場。另一方面,仍有如加拿大、愛爾蘭等國如期提高碳稅稅率。此外,自願性額度市場同樣也挺過來了。這些發展都可以看見碳價制度的韌性。
碳價亦扮演著疫情衝擊下綠色振興的重要角色,短期內確保低碳永續的產業維持競爭力、創造就業及維持經濟成長外,長期可實踐淨零目標。此外,藉由碳價的收取可增加綠色振興所需的財源,無論是投資低碳技術或創造低碳產業職缺,例如加拿大2020年12月提出共119億美金的健康環境與經濟計劃中(Healthy Environment and Healthy Economy Plan),即擬利用碳價收入打造未來10年的產業轉型創新的來源,碳價將每年提高每公噸11.94美元,預期2030年達到每噸135.3美元的碳價水準。
碳價的政治經濟分析與政策溝通策略越顯重要
根據2021年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 The Peoples' Climate Vote》民調的120萬份調查中發現,全球調查的50個國家中約計有64%的受訪者視氣候變遷為緊急狀態,特別是小島國家聯盟與高收入國家皆有超過70%的受訪者同意。同意的受訪者中,又有近6成(59%)認同國家應採取必要且立即的氣候政策。然而,6大領域共18項的具體氣候政策中「污染者付費」的政策選項,僅獲得39%的支持,位列第10名應採行的優先措施。相對地,於高所得國家中污染者付費工具的政策支持度則比較高,獲得55%受訪者支持。
這些民調顯示碳價的施行與碳價水準高低維繫於社會接受度,從企業端觀察,過去為主要的反對遊說勢力,但近期因氣候管制的手段已勢不可擋的情況下,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轉向支持碳價政策。至於公眾則比較關注於碳價制度的公平性、碳價收入的使用是否帶來低碳投資、減低其他稅賦或提高社會福利等,例如愛爾蘭碳價用於社會福利保障、德國碳價用於減低電力稅、通勤補貼等措施。據此,相關碳價的推動都開始聚焦政治經濟分析、制度公平性與社會溝通策略。
淨零競逐下,全球碳價前景看好
全球淨零競逐下,結至2020年底已有127個國家、823座城市、101個地區與1541家企業承諾2050年淨零目標。碳價該如何回應各國淨零的競逐?一方面可以發現歐盟碳價創了歷史新高、加拿大、德國、愛爾蘭、紐西蘭等國的碳價也相應的向上修正;另一方面,碳邊境調整機制的想像也預期逐漸落實,包含歐盟、美國、加拿大、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預期今年6月主辦G7峰會的英國,也將強調碳邊境調整機制的落實。
同時,私部門方面,一方面企業加入淨零行動也增加自願碳價機制的量能,但值得注意的是,私部門的碳價參與固然重要,特別是自願的碳價市場多以碳權額度市場為主,涉及高度的異質性、減量真實性與重複計算的質疑,重點仍應擺在實質減量的努力,應視碳權額度的參與為輔助的措施,並更進一步確保額度交易的透明度、減量真實性。
同樣的外,也越來越多金融投資機構,如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以及Lansdowne Partners等也開始參與碳市場,據統計,2020年43.7%的歐盟碳交易市場碳權由投資機構購入,雖然可強化碳市場流通性與參與碳價誘因,但相對的必須注意碳權及其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金融監管機制。
3. 亮點實踐經驗
中國碳交易
今年度受溫室氣體管制的成長貢獻主要來自2021年2月公布的中國碳交易,預期將於今年6月底前啟動線上交易,預期將初步管制全國2225個發電業者,共計約40億噸的碳排量。目前全國碳交易註冊登記系統(中碳登)也刻正進行開戶手續。受管制的電業今年將首次針對過去兩年的碳排放償付碳價,若未能履行碳價義務則預期將處以高於市場碳價2~5倍的處罰。
然而,根據《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業)》初期尚未有總量的限制,將會視未來更多具體部門別目標設定以及《十四五》計畫的內容後,決定中國碳交易的總量目標。另外,除了已於2020年開始施行的再生能源配比制度外,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也預期將於2021年底,針對「能源密集」產業施以「能源消費配額機制」,這些都將影響碳交易市場的總量設定與運行。
歐盟碳價:碳交易改革、碳邊境調整機制
歐盟綠色政綱宣布以來已經完成氣候法的制定,正式將2030年氣候減量的目標設定於減量1990年標準55%,2050年淨零排放;2040年的目標預期將於全球盤點後6個月內提出。為了回應歐盟新氣候目標,也將連同調整歐盟碳價制度,即包含修訂歐盟碳交易與頒布碳邊境調整機制。首先,針對歐盟碳交易制度,預期修正的方向包含收緊碳總量的設定、重新檢視市場穩定存量機制、強化航空業排放管制,並思考是否擴大排放管制部門,如新增海運、運輸與建築部門。其次,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方面,首批將針對原先於碳交易制度中屬於亦受碳洩露風險影響的水泥、鋼鐵等產業,同時取消免費核配碳權,改以碳邊境調整機制緩解境內外碳價差異。相關具體調整皆預期於今年6月後公布細節。
歐洲國家碳價趨勢:英國、德國、荷蘭
脫歐後的英國也正式於今年1月停止參與歐盟碳交易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英國獨立碳交易市場,相關制度的設計則仍維持歐盟第四交易期的規則,涵蓋電業、製造業、國內航空業等,預期每年減少420萬噸排放,2024年後將進一步重新校正。
德國也針對運輸、建築,兩個非歐盟排放交易管制部門,進行德國境內的碳交易制度,約計管制40%的德國排放量。
再次突破氣候訴訟想像的荷蘭,也於2021年1月開始施行產業碳稅法(Industry Carbon Tax Act / Wet CO₂-heffing industrie),每噸碳稅設定於35.24美元,管制的對象包含原本已包含於歐盟排放交易的產業外,也包含廢棄物焚化等產生氧化亞氮的部門,預期管制235家企業共284個廠址,目標2030年限制產業排放量為143萬噸。原本已包含於歐盟排放交易的產業,針對排放超過歐盟標準的部分,需另外依2030年產業減量目標並計算權重後,額外繳納碳稅(top up fee),若低於排放標準則可獲得抵減碳權(dispensation rights),作為交易或獲得過去五年裡依法繳納碳稅的退稅依據。
亞洲國家重點
日本除現行的地球溫暖化對策稅與東京市、埼玉市的排放交易制度外,日本政府2021年2月起,也分別由環境部、經產省各自展開碳定價機制與低碳成長的策略研究,例如從環境部的《Our Shared Future》報告中,預期2030年碳稅水準達到100歐元(122美金),預期未來10年將有95億歐元的氣候行動基金收入,並規劃其中的30億用於社會福利、避免能源貧窮以及公正轉型;50億用於建築物翻修;15億用於永續農業上。此外,排放交易的部分也會規劃碳底價的制度確保碳價水準。
南韓碳交易則於2021年進入第三交易期,擴大了原本管制範圍,新增大型運輸公司、與營建公司等,管制排放量約計全韓國73.5%;拍賣碳權的比例也來到10%。另外,也鬆綁關於投資機構參與碳權次級市場、以及國際額度碳權使用的限制。
此外,印尼於2021年3月開始碳交易試行,涵蓋80家燃煤電廠,並展開碳交易法制的擬定,預期2025年上路;越南於2020年11月修正通過《環境保護法》,提供排放交易制度的母法依據,預期於2025年試運行、2027年正式施行。
參考資料
“World Bank. 2021. 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1.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 World Bank. License: CC BY 3.0 IGO.”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31316
♡
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jp morgan開戶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賽事討論 ... 的推薦與評價
jp morgan開戶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賽事討論內容,找摩根大通台灣開戶,摩根大通銀行台灣開戶,摩根開戶在YouTube影片與社群(Facebook/IG)熱門討論內容就來 ... ... <看更多>
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元宇證券- <<玖富新股專欄>> 醫療新股熱潮歐康維視內地眼科 ... 的推薦與評價
玖富開戶有咩著數? ✔️首次開戶:永久豁免買賣佣金收費及不徵收平台費✔️首次入金滿HK$20,000可獲贈中電控股✔️該月日均資產滿HK$20,000送1個月無限串流報價✔️ ... ... <看更多>
morgan stanley開戶 在 jp morgan開戶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賽事討論 ... 的推薦與評價
jp morgan開戶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賽事討論內容,找摩根大通台灣開戶,摩根大通銀行台灣開戶,摩根開戶在YouTube影片與社群(Facebook/IG)熱門討論內容就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