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冠軍女兒(2016)
-
雖然跟大家說的一樣,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但在情感上卻無法真正感動到我,或許是說我是個不易被感動的人,又或許說說此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套用了前幾部的感情套路,只是這次換了摔角當作主題。
-/
不難看出電影中對於印度傳統的男性威權主義所做的批判,而性別間都隔閡以及刻板印象也隨處可見。從一開始迫切想要生男生都渴望、女生不能比摔角的社會眼光,甚至父親在訓練中總總不合理的要求,都有明顯的痕跡。只是隨著後來女兒的成功以及父女間親情化的渲染以及和解,這種叫嚴肅的社會批判也就逐漸被沖淡了,因為如果真要批判,那麼父女間勢必要有激烈的爭執、決裂、對槓,甚至女兒拿了金牌之後出來控訴父親的行為,進一步說自己根本沒有真正喜歡摔角,這一切都是為父親所迫,自己只是為了完成父親的夢想等等之類的。而自己在觀影的當下的確耶這麼期待這劇情的發展,而同時也想到這樣的狀況在台灣傳統社會上也比比皆是,父母親將自己的遺憾轉嫁給子女,要求其努力讀書、努力學習才藝、強迫他們完成自己所沒有完成的事,甚至不問他們喜不喜歡,無限合理化自己的動機,導致自己的小孩到最後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不過當然電影不可能這樣拍,最後導演選擇了一個親情化的處理方式,一方面這樣拍起來比較通俗感人,另一方面也比較符合大眾的胃口。
-/
另外想說一下阿米爾罕的電影,基本上看過近幾年他較熱賣的電影之後,可以發現他的電影同樣的都是在衝撞當下印度傳統的價值體系,有對特殊學生的關懷、對於升學制度的批判、宗教價值的再思考,以及父權社會的省思。因此也可以了解他為何被稱之為印度的良心,也讓那些希望藉由電影影響群眾的人們抱持著一絲絲的希望。而在他的電影當中最喜歡的是《心中的小星星》,在觀看當下不僅讓我想起了《魯冰花》中的古阿明,另一方面當然也是因為自己的父親也是美術老師之故,因此特別有共鳴,另外我覺得這部片的情感處理也十分的自然以及細膩,在音樂歌舞的安排上也相當多出色,看起來十分的輕鬆愉快,這也是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
-/
最後關於《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我覺得將一部電影而言,它相當的好看,也很容易受到大眾的喜歡。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習慣阿米爾罕套路的關係,再觀影當下有些片段會覺得有些刻意也稍顯不耐,另外我覺得爸爸的角色發展似乎有更進一步的空間,如果其角色本身的衝突點更多一些的話,那整部電影就會顯得更有力道,也會有更多延伸討論的空間。
-/
{👱🏼👧🏼👧🏼🏋🏼♀️😤🙇🏼♀️🏅}
-/
#dangal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niteshtiwari #aamirkhan #india #2016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