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中秋節,人月兩團圓,出唔出到Pool就睇今晚架喇,響呢個咁重要嘅關頭,當然唔可以……咳……咳……〉
咳嗽終結者(一):服用了止咳藥還是未能止咳?
你有沒有選對止咳藥?
「噯!藥罐子,根據常理,既然有咳,自然便需要服止咳藥!那麼,錯在哪裡?」
在相當程度上,有咳固然需要服止咳藥。
但問題是,單是止咳藥裡面的成分,便已經分門別類,互有長短,各自適用於紓緩不同的咳嗽。
基本上,咳嗽,主要可以分為乾咳、痰咳兩種。
所謂「乾咳」、「痰咳」,顧名思義,分別便是指沒有痰液、帶有痰液的咳嗽。
止咳藥有多少種?
在一般人口裡,「止咳藥」的主要成分,在藥理上,其實是一種鎮咳劑(Antitussive),例如Noscapine,它的功效,是抑制大腦的咳嗽反射,讓大腦沒有咳嗽的意識,從而可以達到鎮咳的效果。
至於「化痰藥」,便可以分為袪痰劑(Expectorant)、化痰劑(Mucolytics)兩種。
1. 袪痰劑,例如Guaifenesin、Ammonium Chloride、Cocillana,功效在增加氣管的黏液分泌,稀釋痰液,幫助吐出痰液。
2. 化痰劑,例如Bromhexine、Acetylcysteine、Ambroxol,功效在分解痰液,減低痰液的黏度,同樣有助吐出痰液。
用藥的大原則,永遠是對症下藥。有怎樣的症狀,便服食怎樣的藥物,否則後果嚴重。
「乾咳」惡化 變成「痰咳」
如果是「乾咳」的話,既然沒有痰,那麼,「化痰藥」固然便會英雄無用武之地,更可能會弄巧反拙,刺激氣管分泌黏液,形成痰液,最後止咳不成,還可能會演化成為「痰咳」,不但沒有將問題解決,還可能會製造另一個問題。
「痰咳」引致 氣管炎
至於「痰咳」的話,當然要用「化痰藥」,而且一般不建議使用「止咳藥」(鎮咳劑),避免妨礙用藥者咳出痰液,讓痰液繼續黏附在氣管內壁,吐不出來,這便可能會誘發氣管炎,後果嚴重。
不難理解,咳嗽其實是體內一種正常的反射機制,屬於一種防衛機制去把吸進氣管的細菌、誤進氣管的食物,或者湧上氣管的痰液,透過咳嗽排出體外,防止呼吸系統受到異物侵入。
最後,在用藥上,所謂「有咳止咳,有痰化痰」,自自然然,「止咳藥」(鎮咳劑)一般較適合「乾咳」;「化痰藥」(袪痰劑、化痰劑)一般較適合「痰咳」。以上這兩類藥,既不能亂用,更不能互用,必須緊慎選用。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