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vs. 環保:山域廁所的選址難題】
最近看到幾篇加羅湖相關的貼文,顯示新建廁所的使用者反饋不佳,就算蓋好了也沒人去上,無法完全發揮作用。
我當初擔任訪談代表之一就表示:廁所不能離營地太遠,不然就不會有人願意上了。但設得太近,又會碰到湖盆集水區和破壞景觀問題,最後的妥協方案就是現址。
雖說未見到正式的問卷調查,依照我的觀察與經驗,山域廁所使用率低不脫以下三大原因:
1. 廁所距離太遠
2. 廁所的連通道路況不佳
3. 感官問題 (惡臭、蒼蠅、視覺相關因素等)
.
先不必急著罵,設身處地想想吧。
如果我們夜中突然想上廁所,往廁所的方向一望,除了一片幽深的黑暗之外,還要踩過一灘灘討人厭的濕泥,光是想了就覺得麻煩,還不如就近方便。(報導中指出來回約15分鐘)
這就是人性。如今上山的訪客大多只是社會大眾,不見得願意為了環保犧牲自己的方便,所以地雷區仍然會繼續擴大,小白花仍然會繼續飄散風中。雖然這樣說是事後諸葛,但管理單位認為設了廁所大家就會買帳,是有些天真。
解決之道很簡單。既然地點已經確定,剩下的工作就是改善廁所與營地之間的通聯道,讓人們即使穿營地拖也願意走一趟,但距離仍會是個硬傷。
.
像先進國家一樣用直升機運糞桶很棒,但現在的臺灣還吃不起這帖藥。連吊掛沉重建材進入山區都無民間業者可接了,何況是排遺?
導入堆肥廁所(composting toilet)並配上維護機制會比較實際,就看政府願不願意仿嘉明湖模式一樣撥款委外管理,不要老是寄望於功效不彰的認養。須知道免費的代價就是沒有義務與責任,有白紙黑字的契約關係存在方為正軌。
.
最後來說一個真相:我們的管理單位老喜歡在廁所前面掛上「生態」兩字,完全是把大家當笨蛋。
國外這就叫做「pit toilet 」,糞坑就是糞坑,跟生態到底哪裡有關係了?這就跟所謂的「生態承載量」謊言一樣,實際上就是設施承載量,不是嗎?(原設計是堆肥廁所,卻因為乏人養護而淪落為糞坑,也應以同理視之)
真的要生態,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永續性,不是坑被糞尿填滿之後就填平換挖下一坑,然後永無止境的循環下去。如果管理單位堅持現行模式可讓糞尿自然分解,那敢情好,請公布這個過程在該地之氣候、生態條件下需時多久,以及是否能追得上累積速度的評估報告。
當然你也可以說是先求有,再求好,但什麼時候才會有好的呢?答案很殘酷:沒人在意,沒人發聲,就不會有改善。
.
【額外資訊】
美國落磯山國家公園一處廢棄糞坑的內容物,超過40年都沒有分解完成,而且有些熱門遊憩區的排遺累積速度極快,每2-3年就要挖新的坑洞,所以美國國家公園管理署(NPS)正在轉為採用收集桶 ── 但後續維護管理仍是個不小的問題。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