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加自己文章被接受的機會
☑ 增加在國際社群被看到的機會
☑ 減少文章在外流浪的時間
⠀
🤔 投稿三大技能都想得到,該做哪些努力和功課?
⠀
🚩 【立即報名】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陳一銘醫師從怎麼樣查詢自己領域的 impact factor 雜誌排序開始(還好有來上課,我還真的不知道怎麼查怎麼找),分享了不同型式雜誌的特性,從專科雜誌到 open access 的選擇,針對升等以及品牌不同的需求作分析,對於日後投稿被拒絕後,也能馬上修改後再出發,朝向發表之路。」
⠀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投稿策略
⠀
「你就照 impact factor 投下來,就好啦!」
⠀
但如果你真的試過,會發現其實不太可行,高分期刊一一退稿,有些在準備投稿的時候,甚至連這本期刊的名字都沒見過,更別說有些一審就是三個月,連續四本,一年就過去,連個影子都還沒看見,研究題材都老了。
⠀
▌真正多產的人,投稿策略是什麼?
⠀
所以,真正多產的人是怎麼做的?為什麼他們好像都知道自己的「被接受率」大概是多少?而且對學術社群與期刊喜好總能侃侃而談?
你該做哪些功課,才能更增加自己被接受的機會、在國際社群被看到的機會、以及減少文章在外流浪的時間?
⠀
▪ 要選擇傳統期刊還是 open access?
▪ 傳統期刊要怎麼挑?
▪ 要選擇跨領域雜誌、專科雜誌,還是次專科雜誌?
▪ Open access 有哪些可以選,哪些名聲不錯,哪些其實快爛掉了?
⠀
這堂課一次告訴你,課後讓你問,問到滿意為止!
⠀
🔥 眾多校友突破困境:
⠀
「最高單月 96 篇,單月 11 位跨越從 0 到 1,解開生涯第一篇成就,甚至登上 45.54 分的 JAMA!」
⠀
與其將寶貴時間浪費在摸索試誤上,不如透過高效系統化的學習,將寫作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克服學術起步的障礙,讓您寫作功力大增,跑統計不再求人!
⠀
年中幫自己許一個有論文的未來,現在投資自己,年底 PubMed 有你!
⠀
🔥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
🚩疫情會過去,論文技能會留下。
➠ 2021 / 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才是自己的。
「open access期刊有哪些」的推薦目錄:
- 關於open access期刊有哪些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open access期刊有哪些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open access期刊有哪些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open access期刊有哪些 在 [新聞] 台大醫學院限制OA期刊恐拖垮世界大學排- 看板AfterPhD 的評價
- 關於open access期刊有哪些 在 【圖書館響應Open Access... - 國立臺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 的評價
- 關於open access期刊有哪些 在 投稿期刊後被委婉拒絕,卻建議自己轉投旗下子期刊 - YouTube 的評價
open access期刊有哪些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內行人知道怎麼投稿,將「被接收率」最大化!
⠀⠀
「你就照 impact factor 投下來,就好啦!」你一定聽過這樣的投稿策略。但如果你真的試過,會發現其實不太可行。
⠀⠀
真正多產的人是怎麼做的?為什麼他們好像都知道自己的「被接受率」大概是多少?而且對學術社群與期刊喜好總能侃侃而談?
⠀⠀
⠀⠀
📣 告訴你,好的投稿策略!
⠀⠀
你該做哪些功課,才能更增加自己被接受的機會、在國際社群被看到的機會、以及減少文章在外流浪的時間?
⠀⠀
➣ 傳統期刊要怎麼挑?
➣ 要選擇傳統期刊還是 open access?
➣ 要選擇跨領域雜誌、專科雜誌,還是次專科雜誌?
➣ Open access 有哪些可以選,哪些名聲不錯,哪些其實快爛掉了?
⠀⠀
這堂課一次告訴你,課後讓你問,問到滿意為止!
⠀⠀
⠀⠀
💗 SCI 天天有
2020 年新思惟校友全年論文數創新高,共 689 篇論文發表!
⠀⠀
破蛋數高達 93 人,論文多、起步多、住院醫師也很多!
校友的研究成績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得到被挖角機會,或在體系內獲得升遷,往更好薪酬與發展邁進!
⠀⠀
⠀⠀
#課程特色
【實際建議】內科陳一銘醫師,復健科吳爵宏醫師,放射科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實作統計】完全無經驗者也能上手,並在「您自己的電腦」實際完成,製成可投稿數據圖。
⠀⠀
【課後回饋】運用上課學到的技術,完成回家功課,並由講師親自閱讀,給予回饋,用多年指導住院醫師的經驗,建議您未來努力的方向。
⠀⠀
⠀⠀
🚩 讓論文寫作力,成為你自豪的競爭力!
每月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的研究入門工作坊,不僅提供「#最好的寫法」完成論文架構、「#最直覺的軟體」跑出統計圖表、「#最高效的策略」選投期刊,而今順應時代改款,進一步推出「#研究計畫申請」,幫自己找經費及資源,讓學術之路更上層樓!
⠀⠀
🔹最新活動|4/18(日)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刻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open access期刊有哪些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論文完成後,就是要選擇投稿期刊。跟前輩討論後,認為此議題相當重要,所以從關節鏡領域的頂尖期刊開始投,投了兩本都很快有回覆(真是不懂得欣賞 XD)。
第三次投稿選了這本後來被接受的期刊 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除了刻意避開比較高分的 mega journal,主要還考量到這期刊是歐洲 SCIOT 骨科學會官方雜誌、有一定的影響力,對 systematic review 文章也友善。
🎯 傳說中的「一字不改」?
投稿後石沉大海,一個多月沒有消息。因為有其他論文同步進行,所以沒特別在意。某天,主任把雜誌的信轉寄給我,說要 minor revision。我點進去看,信件開頭的 editor 評論蠻正面的,唯一建議是要把 reference 改對(原來是改投期刊時,自己額外加上去的編號忘記刪掉)。
接下來呢?仔細看了一下,怎麼找不到其他 reviewer 的意見,難道這是傳說中的「一字不改」!(花 30 秒把幾個手誤的字刪掉,算有改嗎 XD)應該是 editor 同意這個議題很重要,加上內容格式都符合他的要求。
很高興論文順利被接受,也很惋惜差點達成一字不改的里程碑。謝謝新思惟給我的啟發!
🎯 擬定你的期刊選擇策略,用正確方式投稿!
你該做哪些功課,才能更增加自己被接受的機會、在國際社群被看到的機會、以及減少文章在外流浪的時間?
要選擇傳統期刊還是 open access?傳統期刊要怎麼挑?要選擇跨領域雜誌、專科雜誌,還是次專科雜誌?Open access 有哪些可以選,哪些名聲不錯,哪些其實快爛掉了?
這堂課一次告訴你,課後讓你問,問到滿意為止!
🔸 1/3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零基礎也不怕,研究入門首選。
➠ 論文架構也能套公式,沒基礎也能快速成功發表!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SCI天天有,新思惟的研究課程,已協助眾多校友拚出人生第一篇 SCI paper,2019 年論文破蛋數高達 80 人,2020 年發表數更是屢創新高,最高單月 77 篇!
open access期刊有哪些 在 【圖書館響應Open Access... - 國立臺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 的推薦與評價
圖書館響應Open Access 373種期刊免費投稿】 . 為支持學術開放,臺大圖書館自2021年起與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P) 簽訂Open Access (OA) 期刊 ... ... <看更多>
open access期刊有哪些 在 投稿期刊後被委婉拒絕,卻建議自己轉投旗下子期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期刊 ,可是你的目標是下面的 Open Access 期刊 ,當他從原本高的 期刊 ,轉到下面那個 期刊 ... 有哪些 要注意的事項?《統合分析工作坊》/ 張凱閔@ 2023 / 1 ... ... <看更多>
open access期刊有哪些 在 [新聞] 台大醫學院限制OA期刊恐拖垮世界大學排- 看板AfterPhD 的推薦與評價
醫界潛規則/台大醫學院限制OA期刊 恐拖垮世界大學排名?
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
2022-11-26 08:00
很多傳統期刊有所謂的「大佬」(big brothers)掌握刊登權、通路,形成掌控話語權的
威權,導致缺乏派閥或人脈的年輕醫師,易被傳統期刊退稿,進而轉向投稿目前全球較為
盛行的開放近用期刊,也就是Mega Journal。Mega Journal是經同儕評審(
peer-reviewed)的學術開放取用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又稱OA期刊)。最近包括
台大等幾家頂尖大學跟醫院開始針對這類OA期刊加以限制,更宣稱要進行實質審查,是否
可能造成論文發表量減少,拖垮世界大學排名,值得關注。
台大、長庚、成大 列出Mega Journal限制清冊
Mega Journal的出版量大、發布快速、完全開放等,讓許多年輕醫師踴躍投稿。但由於
Mega Journal的特點與掠奪性期刊相仿,大學或醫院的審查者容易將Mega Journal也一併
列入禁地,減去繁瑣的審查流程,以維護學術倫理。
目前台灣許多醫院都陸續推出自己的Mega Journal清冊,如台大、長庚、成大等等。
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楊偉勛表示,很多傳統期刊會有所謂的「大佬」(big brothers
)控制,掌握刊登權與通路,很多人認為科學知識的散布不應該這麼封閉,才會有OA期刊
的產生。
Mega Journal強調學術言論自由 不太審查原創性
楊偉勛說,Mega Journal強調的原則是保障學術跟言論自由,對於原創性不置喙,只要方
法對就好。他解釋,因為原創性的多少一時之間很難判斷,「現在看起來不怎麼樣,十年
後變成重要論文也有可能」。
楊偉勛表示,現在有些平台是只要摘要或初步資料就能丟上去,讓全世界看到他已經有這
個data,不然投稿到「Nature」或「Science」等傳統期刊,還要審個一年。
傳統期刊刊登慢 OA期刊快速能拿影響指數
台大醫學院近年發現部分教師的論文是發表在疑似「有問題」的期刊上,從這學期開始進
行嚴格的實質性審查。對此,楊偉勛說,如果台大或其他公立醫院非常重視倫理道德,要
這樣設限的話,學生一定乖乖去投傳統期刊,將來一定會影響到發表量。反觀其他私立大
學或醫院,不限制掠奪性期刊或Mega Journal,那發表量一定較多。
楊偉勛舉例,投稿傳統期刊,有時候「刁」一年才刊登,出來拿個五、六分,新期刊審查
時間只要一個月,就可以拿到七、八分,年輕人當然是往年輕期刊投。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過去論文引用的次數(citation factor)就表示論文的品質和
重要性,所以就成為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但是這幾年出現大量的OA期刊,為了
取得期刊的影響指數,他們接受並發表大量綜述(review)或評論的文章。這些文章都引
用很多論文,因此論文總體引用次數大大增加。導致這類OA期刊,尤其是臨床期刊,影響
指數快速增加。
「但是這是不是表示研究的品質和社會影響這幾年大幅提升呢?」陳培哲認為「當然不是
」,而且這類論文是分析討論原創論文的內容,本身並未創造新的知識,只是「自嗨」,
幾年之後,當研究社群瞭解或無力負擔,就會回到正常狀態。
OA期刊已成趨勢 哈佛、東京大學不特別限制
曾有十年醫師經驗的新思惟國際創辦人蔡依橙表示,以統計來說,某頂尖學校開始針對OA
期刊做出限制後,論文發表量明顯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傳統期刊審稿太慢,很多主題的
時效性就這樣過了。
他說,有些持續經營大學排名的學校,其圖書館主管也比較務實,會建議認為反正投稿的
文章都上PubMed(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參照文獻及索引的免費搜尋引擎),也都能取得分
數,哈佛、約翰霍普金斯、東京大學也都投稿這些OA期刊,對學術社群的實質影響跟文獻
引用都有,或許不用特別針對OA期刊做出限制。
蔡依橙指出,目前的時代趨勢是,OA期刊已經占全發表量約一半,而且歐洲研究委員會和
12個來自歐洲國家的主要國家研究機構和資助者2018年發起Plan S,要求2020年起,受益
於國家資助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必須將所有研究成果發表在開放存取的知識庫或期刊上。
美國白宮也跟進後,政府出資的研究都必須讓全民免費取用。他認為,現在已經有不少諾
貝爾獎得主擔任OA期刊的主編,20年後應該就有諾貝爾獎得主的論文,是登在OA期刊上的
。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866/6791553
醫界潛規則/資深教授看不起OA期刊 年輕醫師升遷蒙上陰影
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
2022-11-24 07:00
臨床醫師想要升等或續聘,SCI論文幾乎是必然的要求。部分資深教授對於開放取用(
Open Access)期刊存有偏見,醫師只好求助坊間要價不菲教醫師寫論文的補習班,減少
文章在外流浪的時間;OA的本質是科學出版民主化,讓資訊被更多人共享共用,不設限,
但許多OA期刊卻被某些老一輩的老師們看不起,造成年輕醫師升遷卡關。
許多醫學生在結束第一年的住院醫師訓練後,科部會鼓勵住院醫師開始投身學術研究,及
找尋研究導師。不過很多住院醫師欠缺科學論文寫作經歷,一片汪洋,不知該划向何方。
寫論文沒經驗 年輕醫師砸錢求助補習班
「你就照 impact factor(if,影響指數) 投下來,就好啦!」很多年輕醫師一定聽過
這樣的投稿策略,但事實上,很多人投稿高分期刊,卻一一被退稿。
因而,坊間出現要價不菲的醫學論文工作坊,一天課程收費大約3、4萬元,號稱「將寫作
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例如:要選擇傳統期刊還是Open access?Open
access 有哪些可以選,哪些名聲不錯?許多年輕醫師趨之若鶩。根據統計,學員一年發
表的SCI論文,大約是1000篇。一名參與工作坊的醫師表示,即使學費對醫事人員是不小
的負擔,但光能夠讓他寫出二篇SCI就超值了,更何況還附加拿到博士學位,CP值爆棚。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指出,現在醫學系的教育是往訓練臨床醫師的方向,純粹是職業教育,
所以不需要寫論文,頂多是一些簡單的病例報告,課程裡面沒有教導研究的倫理和論文的
寫作方法。只有到研究所才會教如何做研究,如何撰寫論文。很多臨床醫師在醫學中心碰
到有要寫論文的要求,如果沒有導師指導,倉促之間又不能念研究所,只好到外面的教育
工作坊學習。
一名資深醫師也說,教學醫院鼓勵醫師發表論文是大家的共識,在醫院評鑑也是重要的項
目之一,大家都是努力的要提升研究論文的發表。
OA期刊碰不得?住院醫師受限時間沒得選
曾有十年醫師經驗的新思惟國際創辦人蔡依橙在臉書表示,台灣學界其實都有些跟世界趨
勢不太一樣的地方,尤其是升遷上的歧視。歧視特定期刊、歧視特定雜誌社。而這些歧視
,往往會使得相信長輩的年輕人,錯失許多機會。很可惜。
蔡依橙說,愈來愈多年輕校友懂得這個事,例如有幾位住院醫師,他們知道資深教授不喜
歡OA期刊,但自己時間有限,而且目標不是升等,只是應徵,能拿出來三五篇才是重點。
萬一投傳統期刊,審個九個月退稿,應徵都結束了,所以選擇OA期刊。
蔡依橙表示,OA不是爛期刊的代名詞,跟傳統期刊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例如 JAMA跟
Nature系列,也有自己的OA期刊,即使是所謂的傳統期刊,也都提供OA option。OA是個
明顯的學術發表趨勢,它不會完全取代傳統期刊,但會吃掉一大部分。「OA因為全開放,
更容易被看見,也更容易被引用。」其實OA的本質,是科學出版民主化,讓資訊被更多人
共享共用,不設限,讓每一個人,在他的手機、在他的電腦,都能讀到你的科學成果。
教授:歧視或偏見 歷史悠久單位愈明顯
義守大學醫學系主任梁正隆表示,所謂的歧視或偏見,也可以說是「人為因素」太明顯,
在許多醫院,學校,或研究單位的掌權者或大老們,常常可見歧視或偏見。通常在愈歷史
悠久的單位愈明顯。
OA年接受至少5000論文 通過率高利潤也大
談到OA形式的期刊,梁正隆說,也有許多OA期刊有很高的信譽。例如JAMA network open
即屬於OA期刊,但是仍然是高水準期刊。但是,確實有許多OA期刊,論文接受率高,似乎
有為了收取出版費而大量接受論文的情形。舉例來說,作者投稿一篇論文,一旦被接受刊
登,作者需要付一筆出版費給雜誌社,某一本期刊屬於傳統印刷出版,可能每期可以接受
30篇論文,每月一期,一年只能接受12×30=360篇論文。每篇假設收費5萬元,則收費可
以清楚計算出來。其中還要負擔印刷出版的支出,這占一大部份的收入。當然還有廣告費
。
相反,如果是OA期刊,可以一年接受5000至10000篇論文,而且還不用負擔印刷出版費用
。這個利潤有多大,試想如果你是出版社老闆,你會不會希望許多人投稿,論文通過率很
高,那就大賺錢了。
梁正隆說,他曾經被邀請擔任某OA期刊論文審查委員,他審查後給的建議是不接受刊登,
但是雜誌社竟然問他如果論文修改後是否願意再審查此論文?他直接拒絕再審,但是他相
信那篇論文可能經過修改後,再由其他審查委員審查通過。所以有許多OA期刊被某些老一
輩的老師們看不起,也是有其原因。
https://s.yam.com/tAP9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3.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669421478.A.596.html
※ 編輯: zkow (140.112.73.16 臺灣), 11/26/2022 08:14: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