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我從菜鳥 author,到擔任各期刊 reviewer,再到受邀擔任 PLOS ONE academic editor 的心得。
⠀
【#狂賀,#太厲害了!】
🚩黃暉凱醫師受邀擔任 PLOS ONE 之 academic editor!
➠ 觀看更多:https://bit.ly/2UNtYNL
⠀⠀
🚩論文生涯越早起步,越受矚目。
➠ 全新梯次|8 / 21(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人生大部分也是這樣(被逼迫),intern / PGY 第一天就直接被丟去值班,然後再邊學習如何值班(?);機會來了就先上車,上車以後再邊學開車(?);小孩先生出來,生出來以後再邊學當爸爸。(被揍 XD)
⠀
#從期刊的菜鳥投稿者,
#到成為期刊的學術編輯。
⠀
記得我人生中第一篇 paper,是在四年前(2017 年初)還是小 R1 時,正好就是投到 PLOS ONE。人生第一篇 paper 被接受當時的內心喜悅,遠遠勝過後來其他 paper 被接受的開心程度!
⠀
在那之前,自己真的就是一個空白學術新手 R1,在陸續上過新思惟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及《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後,初步了解學術發表的規則與潛規則。在我剛要起步時,有幸上到這些課程,講師們毫不藏私的分享如何避免各種地雷和冤枉路,我認為是我學術起步的重要關鍵之一,這部分曾在之前分享的「起步後兩年回顧」心得中提及。
⠀⠀
🚩論文生涯越早起步,越受矚目。
➠ 全新梯次|8 / 21(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提升自己的實力,
#也豐富了學術經歷。
⠀
現在協助審稿也能有正式的 credit,Publons 平台能協助記錄並認證審稿經歷,曾經幫過哪些期刊審稿、審過幾次,在 Publons 上都能被清楚記載,當成相關經歷佐證。例如從我自己的 Publons 帳號頁面就能清楚回顧,不知不覺我已經幫超過 30 家 SCI 期刊審過稿,這也能當成一種自我正向回饋。
⠀
這次 PLOS ONE 請我提供 CV 時,我連講師資格都沒有,學歷只有 MD,目前只是 V1 (下個月終於要升 V2),看起來真的……很廢 XD。
⠀
#擔任超過30家SCI期刊reviewer的經歷
⠀
但我除了列出論文發表外,還特別強調曾擔任超過 30 家 SCI 期刊 reviewer 的經歷,並附上 Publons 連結佐證,我想,能順利通過審查成為 academic editor,這些審稿經歷應有一定的幫助,畢竟,editor 的工作就是要處理審稿過程,並根據 reviewer 的意見做決定。
⠀
🚩 今年一定要發自己的 SCI。
➠ 2021 / 8 / 21(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 一天將寫作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研究計畫申請。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pgy學習平台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跟大家分享我從菜鳥 author,到擔任各期刊 reviewer,再到受邀擔任 PLOS ONE academic editor 的心得。
⠀
【#狂賀,#太厲害了!】
🚩黃暉凱醫師受邀擔任 PLOS ONE 之 academic editor!
➠ 觀看更多:https://bit.ly/2UNtYNL
⠀⠀
🚩論文生涯越早起步,越受矚目。
➠ 全新梯次|8 / 21(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人生大部分也是這樣(被逼迫),intern / PGY 第一天就直接被丟去值班,然後再邊學習如何值班(?);機會來了就先上車,上車以後再邊學開車(?);小孩先生出來,生出來以後再邊學當爸爸。(被揍 XD)
⠀
#從期刊的菜鳥投稿者,
#到成為期刊的學術編輯。
⠀
記得我人生中第一篇 paper,是在四年前(2017 年初)還是小 R1 時,正好就是投到 PLOS ONE。人生第一篇 paper 被接受當時的內心喜悅,遠遠勝過後來其他 paper 被接受的開心程度!
⠀
在那之前,自己真的就是一個空白學術新手 R1,在陸續上過新思惟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及《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後,初步了解學術發表的規則與潛規則。在我剛要起步時,有幸上到這些課程,講師們毫不藏私的分享如何避免各種地雷和冤枉路,我認為是我學術起步的重要關鍵之一,這部分曾在之前分享的「起步後兩年回顧」心得中提及。
⠀⠀
🚩論文生涯越早起步,越受矚目。
➠ 全新梯次|8 / 21(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提升自己的實力,
#也豐富了學術經歷。
⠀
現在協助審稿也能有正式的 credit,Publons 平台能協助記錄並認證審稿經歷,曾經幫過哪些期刊審稿、審過幾次,在 Publons 上都能被清楚記載,當成相關經歷佐證。例如從我自己的 Publons 帳號頁面就能清楚回顧,不知不覺我已經幫超過 30 家 SCI 期刊審過稿,這也能當成一種自我正向回饋。
⠀
這次 PLOS ONE 請我提供 CV 時,我連講師資格都沒有,學歷只有 MD,目前只是 V1 (下個月終於要升 V2),看起來真的……很廢 XD。
⠀
#擔任超過30家SCI期刊reviewer的經歷
⠀
但我除了列出論文發表外,還特別強調曾擔任超過 30 家 SCI 期刊 reviewer 的經歷,並附上 Publons 連結佐證,我想,能順利通過審查成為 academic editor,這些審稿經歷應有一定的幫助,畢竟,editor 的工作就是要處理審稿過程,並根據 reviewer 的意見做決定。
⠀
🚩 今年一定要發自己的 SCI。
➠ 2021 / 8 / 21(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 一天將寫作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研究計畫申請。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pgy學習平台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言:接生者的性別
傅大為在《亞細亞的新身體》中提到,在1950年代,即使是女婦產科醫師開業,也常常需要請產婆來幫忙。但是,她們與產婆的關係,與男醫師與產婆的關係,自然不同。正因為是女醫師---特別是女婦產科醫師太受歡迎、太忙,而接生之事也特別需要時間,所以更需要產婆的連繫與幫忙。在這層意義下,從日治到戰後,在結構上都發展緩慢的女婦產科醫師,不可能有一天取代產婆,但是男婦產科醫師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的發展,隱隱指向了三、四十年後的取代[1]。台灣接生者自1972年以後,由助產士接生為主轉為醫師,助產專業因為停止發照與教育中斷,在生產場域漸漸消失,也因為婦產科醫師過往以男醫師為多數,女性的身體的照顧知識與技術,轉為由男性主導。
幾年前週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在會訊上提到,「近年來每年加入婦產科住院醫師訓練的醫學生只有20多位,80%以上都是女性,除了對產科興趣缺缺以外,結婚之後更是不可能做產科,所以產科醫師面臨嚴重的斷層問題[2]。」對於「女醫師」的性別刻板印象,從住院醫師時期就常聽到一些較父權的說法,在當今女醫師比例增加的趨勢中,應該要有所改變。我不認為女醫師對產科都興趣缺缺,也不能把產科醫師面臨嚴重斷層的問題,就這麼歸因到「80%以上都是女性」上頭。如果這個體制能給女醫師更多的空間與彈性,女醫師對產科應該有相當的熱誠,尤其在她們生過小孩,且有生產的身體經驗之後。
在《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一書中,Londa Schiebinger討論科學社群中的女性時,提到十七與十八世紀的科學革命,出現限制女性參與科學的現代體制與意識形態。科學機構(如大學、學院與企業)的結構,被塑造成預期科學家是男性,而且家裡有一位妻子負責照料他與他的家庭。順利的工作發展,仰賴的是妻子們的默默付出,她們負責料理全職丈夫的衣物與生活起居,提供井然有序的家,並且隨時協助男性的事業更上一層樓。隨著科學逐漸專業化,想要追求科學生涯的女性有兩個選擇。她們可以試圖和男人一樣,到大學上課並領取證書—但如我們所知,這些嘗試在20世紀的轉向之前都沒有成功。或者,她們可以繼續待在成為私領域的家庭中,擔任科學家丈夫或兄弟的助手,但她們的貢獻也將越來越難被看見[3]。
來到21世紀的台灣,體制雖已漸漸在改善,但對於女醫師仍然不利。圖一是從2003年,我考取婦產科專科醫師那年開始,依性別區分的專科醫師人數統計,在之前都是男性遠多於女性。因為常要面對醫療糾紛,勞動條件不佳,當年醫師從內、外、婦、兒四大科出走,開始有「四大皆空」的提醒與呼籲。從統計上來看,女醫師通過專科醫師考試的人數十多年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動,變動的是男醫師的出走,而拉高了女醫師的比例。《生產救濟事故條例》於2015年公布實施,大幅降低了婦產科醫師執業的訴訟,住院醫師申請人數開始有起色,呈現在2019年的專科醫師人數陡升(住院醫師訓練四年後考專科醫師國家考試),人數回升之後,性別比例翻轉了!比較特別的一年是因為PGY(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制度)從2011年實施的關係,那年的容額只有35名,呈現了2005年人數大減,男性突然多於女性的一年。
2003年我在醫學中心擔任第四年住院醫師,生了第一胎,不受勞基法保障的醫師,沒有產假、育嬰假,對於理想「母職」的發揮很不利,所以選擇從大醫院離開,到診所工作。有過生產經驗之後,看待生產的方式不同了,雖然還是在「西式產科學」的典範裡,我覺得這時期察覺到了些「異常現象」。開始調整一些在住院醫師時期學到的生產技巧,也在一次次接生經驗中學習[4]。
2007年生第二胎坐完月子時,前輩醫師分享「生產改革聯盟」舉辦「二十一世紀台灣媽媽的生產夢想」徵文比賽,我以《婦產科醫師?媽媽!》為題參加了比賽,分享兩胎生產的經驗,得到優選。那次比賽獎品有《亞細亞的新身體》與《科技渴望社會》兩本書,我第一次知道有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這門學科,也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反思一直以來受的醫學訓練,與實際的生產經驗,會有怎樣的斷裂與落差。2012年考上了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開啟了人文社會學科的訓練,也在2015年畢業之後,開始了STS式的生產技術改革實作。
1. 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臺北,群學,2005。
2. 王宇林、陳治平:台灣週產期醫學會會訊,2013201期。
3. Londa Schiebinger著,柯昀青譯: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
4. 陳鈺萍:產科教科書中的「自然生產」:「生產技術」成為女性科技研究的可能性。助產雜誌2014;56:23-32。
台灣醫學Formosan J Med 2020;24:305-13
=============================
2015年陪伴好友居家生產與接生,是阿萍醫師做溫柔生產的起點。
這五年來,從成立好孕工作室做產前教育,到成立台北市目前唯一的助產所,到協和婦女醫院建立起完整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護模式。好孕團隊仍然繼續前進,尋求讓生產更美好的各種可能性。
兩天四堂課,是這四年來的總整理。思考模式的轉換、創業的歷程、接生技術的典範轉移、兩百多個新家庭用充滿愛與美的方式誕生,都將與大家細細分享,邀請大家來參與。
******************************************************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YlLbRa
活動網址:https://reurl.cc/RdApL6
報名人數:每堂課40人額滿
***四堂皆報名者,享有名額優先權***
協辦單位:高雄 芒果咖秋
上課地址: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400號(左營孔子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