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別忘了準備過年】
新的學期,蒙式幼兒園每個教室的簽到簿旁都放了一本活頁紙,老師詢問:若家中有不同文化背景,請家長踴躍分享。每一個文化都是成為幫助課堂成長的重要養分。
短短幾天,小丹班上已陸續有家長分享:越南、荷蘭、捷克、西班牙、法國……等,其中還有許多外配是爸爸。家長們的內容多寫道:以往每年總帶著孩子回國探望家人,共度傳統節日;在澳洲則在家練習父母親的母語云云。
我自己還沒分享,有苦難言。這幾年為鞏固孩子中文,孩子中文尚未大躍進,自己英文卻早已大退化,光寫可能就要查上半天的英文辭典(雖然澳洲人的拼音也多半不太好)。
回到家,突然發覺,再一個月又是農曆新年了。
去年我們一家幸運地在台灣待了八周,趕在疫情爆發前回澳。在台灣天天如過節般的新奇生活;過年期間家人朋友所給予關愛,尚夠姊弟這一年慢慢品嘗、細細回味。
想當初,我原為一隻不會拿刀、不會煎蛋的弱雞。漂洋過海後,卻因澳洲外食貴及思鄉,而在多年後勉強熬成了尚能滷肉的煮婦;同樣的,此回在異鄉為了讓孩子保有對過年的記憶,只好將孩子現有的色紙、扭扭棒(pipe cleaner)和緞帶端出來拼拼湊湊,自製一串紙鞭炮裝點一下。
以往高中家政總在及格邊緣游移的我,此回硬著頭皮上的勞作倒非常對Lara的胃口(台灣味對澳洲孩子來說大概挺新鮮的),頻頻問我:「這串鞭炮是做給我的嗎?過年後我還可以留下來嗎?」
牆掛鞭炮、搭配家中現有的過年書籍《歡樂過新年》以及《年獸逃跑了》,我們澳洲小小的家終於增添了一絲新年氣息。
(後來當我要再嘗試做「平安」的立體剪紙馬上失敗,女兒看見我的挫敗馬上極力安慰:「哇,這樣也好好看,你看……造型蠻特別的。」)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