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陽光列車 0900-1200 每週歌單】
9/18 (五)
09:02:47 我的小生活 朱俐靜
09:06:29 你是如此難以忘記 楊千嬅
09:10:44 Versace On The Floor Bruno Mars
09:17:47 將故事寫成我們 林俊傑
09:23:55 給妳們 萬芳
09:27:35 花花 宇宙人
09:35:52 I Still Believe Mariah Carey瑪麗亞凱莉
09:40:38 愛很大(Solo版) Waterman
09:47:37 Like I do Def Tech
09:51:26 忘不了 順子
Total time is 60:00
10:04:02 Don't Dream It Over Crowded House
10:07:49 我不願讓你一個人(live) 五月天
10:12:12 舞舞舞 蕭亞軒
10:19:17 我懂了(粵) 吳若希
10:23:09 新相信未來 動靜樂團
10:32:41 名為愛的奇蹟 松下奈緒
10:37:04 我不要長生不老 黃鴻升
10:41:23 I NEVER TOLD YOU Colbie Caillat
10:50:41 十分鐘的戀愛 ASOS
10:55:02 夏天的夏天 BBT
Total time is 60:01
11:04:09 無所謂 iO樂團
11:07:17 Thunder Imagine Dragons 謎幻樂團
11:10:11 假假 魏妙如/USAGii
11:16:05 天大地大(台) 林子娟
11:19:19 手拉你 劉明峰(音樂鐵人)
11:24:17 不認輸的等 曾沛慈
11:33:21 Condition Of My Heart Fly To The Sky 飛行青少年
11:39:00 一半 安心亞
11:42:13 情花開 張棟樑
11:49:43 Open Your Heart BIRDY
11:53:17 Goodbye My Friend 小男孩樂團
Total time is 60:02
9/17 (四)
09:04:11 那個女孩 陶吉吉/盧廣仲
09:08:42 欲言又止 閻奕格
09:12:45 怎麼可能忘記 宋樂謙
09:17:47 敲敲我的頭 彭佳慧
09:21:42 Change Your Ticket One Direction 1世代
09:26:42 諷刺的情書 田馥甄
09:35:42 With Or Without You U2
09:41:43 看見全世界 楊培安
09:49:22 離島 龔柯允
09:53:48 奔向大海 清木場俊介
Total time is 60:00
10:04:01 那種人 Marz23
10:08:43 Because we can (radio edit) Bon Jovi 邦喬飛
10:12:45 感覺對了就愛喲 戴愛玲
10:18:50 好可愛啊 藤原 櫻
10:23:30 Double Trouble (粵) 張學友
10:26:44 曖昧 鄭可強
10:35:16 上弦月 許志安
10:39:34 Break My Heart Dua Lipa
10:48:04 一生一次 劉德華
10:52:56 真的傻 徐佳瑩
Total time is 60:01
11:04:13 CAN'T STOP THE FEELING! Justin Timberlake
11:08:10 絕 莫文蔚
11:12:06 最最喜歡妳 東于哲
11:19:07 愛你到350歲(台) 黃乙玲
11:22:58 相思湖畔(溫情版) FS (Fuying & Sam)
11:27:33 你我 孔晨羽
11:37:24 愛巡演 安心亞
11:40:49 Take it slow TaeYang
11:49:31 兩隻戀人 曹格
11:53:33 Without Me Halsey
Total time is 60:02
9/16 (三)
09:02:51 兩個太陽 FS (Fuying & Sam)/魏如昀
09:05:59 Who You Love John Mayer 約翰梅爾/Katy Perry 凱蒂佩芮
09:10:05 活得精采 Beyond
09:17:03 巴比倫 潘瑋柏
09:20:42 複數的孤寂 張語噥
09:24:48 我沒有用, 沒辦法給你想要的生活 怕胖團
09:33:30 CROOKED 狂放 G-DRAGON
09:38:13 一路不變 溫嵐
09:41:31 Make Me Like You Gwen Stefani 關史蒂芬妮
09:49:32 連擊Combo 影子計劃 Shadow Project
09:51:44 Sunny Day 廖柏雅
Total time is 60:02
10:04:09 Nobody Knows男人心事 SHAYNE WARD 夏恩華德
10:08:54 Better Dayz 頑童MJ116/張惠妹
10:13:03 MOJITO 周杰倫
10:18:50 傾城[粵] 許美靜
10:23:01 夢見妳 嵐
10:33:00 Goodbyes (Clean Version) Post Malone/Young Thug
10:36:48 兩個月亮 Tension
10:45:50 求婚 趙詠華
10:50:29 I Do 莫文蔚
10:55:39 Bizarre Love Triangle 順子
Total time is 60:00
11:04:02 花蝴蝶 蔡依林
11:07:07 By Your Side SOIL&"PIMP"SESSIONS/Bambu, Nia Andrews
11:11:41 給自己的情歌 梁詠琪
11:19:07 不敢聽的歌 李千那
11:23:26 做你去 (台) 曾心梅
11:32:34 Ride of My Life 魏晨
11:36:57 臉盲症 安心亞
11:40:04 Milk Shake 橙子焦糖
11:46:53 你把我灌醉 黃大煒
11:51:56 My Favorite Things 我最喜愛的事物 Sinne Eeg 席娜艾格
Total time is 60:01
9/15 (二)
09:02:45 沒有你的每一天 徐婕兒
09:07:19 快樂 歐得洋
09:10:34 Tomorrow Mika 米卡
09:16:52 跑跑跑 發條人樂團
09:21:22 新相信未來 動靜樂團
09:30:35 ON BTS 防彈少年團
09:35:36 被愛妄想症 麻吉弟弟/文慧如
09:43:38 給妳們 萬芳
09:47:18 101滴點滴 李宣榕
09:52:04 Baby (FEAT. Ludacris) Justin Bieber 小賈斯汀
Total time is 60:00
10:04:02 踏破鐵鞋 亦帆
10:08:53 For You I will Monica
10:13:39 Don't Wanna Lie 派偉俊/8lak, Hosea
10:19:36 風繼續吹(粵) 張國榮
10:25:04 草莓蛋糕 范安婷
10:32:28 LIPS ON LIPS Tiffany Young
10:37:07 好的愛 傅宇昊
10:46:11 你是我的唯一 巫啟賢
10:51:18 Beautiful Lie MINZY
Total time is 60:01
11:04:14 麥恩莉 方大同
11:08:57 Sweet & Sour Jawsh 685/Lauv & Tyga
11:11:35 我腦海中 (In My Mind 中文版) 尚雯婕/Dynoro
11:17:39 路燈(台) 王開城/吳宗憲
11:21:26 起飛 鄧福如
11:24:47 那種人 Marz23
11:34:45 來追我男友吧 安心亞
11:38:21 ENDLESS SKY 早安少女組'15
11:47:46 If Only Andrea Bocelli/Dua Lipa
11:51:17 北極雪 陳慧琳/馮德倫
Total time is 60:01
9/14 (一)
09:02:45 哈囉 快樂 黃小琥
09:06:30 Don't Don't Do It! (N.E.R.D & Kendrick Lamar) N.E.R.D. 永生樂團
09:10:39 <3 慢慢說樂團
09:15:57 自動導航 女孩與機器人/李權哲
09:20:23 諷刺的情書 田馥甄
09:25:08 你那麼愛她 林隆璇/李聖傑
09:33:31 HERO (Live) Pavarotti/Mariah Carey瑪麗亞凱莉
09:44:27 巴比倫 潘瑋柏
09:52:38 作陣飛 鄧妙華/邵大倫
09:56:25 明天好天氣 桑田佳祐
Total time is 60:00
10:04:09 誰 Karencici
10:08:10 Love On The Weekend John Mayer 約翰梅爾
10:11:34 如果明天世界末日 MP 魔幻力量
10:18:39 不枉我們張山十年(粵) 岑寧兒
10:23:56 暖男製造機 Spexial
10:27:14 Sayonara Red Velvet
10:35:25 Change Your Mind Trey Songz
10:41:47 完美 草蜢
10:51:19 我心仍在 林憶蓮/杜德偉
10:55:29 唯一的理由 潘嘉麗/周定緯
Total time is 60:00
11:04:02 祝你幸福 鳳飛飛
11:07:17 聊傷 陳零九
11:11:16 Memories Maroon 5 魔力紅
11:18:50 ㄘㄨㄚˋ冰進行曲 阿雅
11:22:08 風 上戶彩
11:25:12 連擊Combo 影子計劃 Shadow Project
11:32:18 Letting Go ONE OK ROCK
11:36:30 愛得起 安心亞
11:39:56 活在故事裡 蕭敬騰
11:47:56 愛的奇蹟 陳嘉唯
11:52:20 幸福之歌 Supper Moment
Total time is 60:0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
「post malone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post malone故事 在 Peggy歐怡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ost malone故事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ost malone故事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ost malone故事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ost malone故事 在 GARY G腿講NBA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ost malone故事 在 [音樂] Post Malone ft.21 Savage - Rockstar - 看板Hip-Hop 的評價
- 關於post malone故事 在 波茲馬龍(Post Malone):我用饒舌名產生器取名字的! 的評價
- 關於post malone故事 在 post malone風格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post malone故事 在 post malone風格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post malone故事 在 金銘之聲銘聲廣播電台FM88.3 - 大家唱英語節目預告2 著名歌手 ... 的評價
- 關於post malone故事 在 Post Malone 女友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post malone故事 在 Post Malone: Runaway 線上看- 紀錄片- Gimy 劇迷 的評價
post malone故事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腦中小劇場 第53場 歷經腥風血雨後的記憶傷痕】
「今早八點,本市北區一處工地突然發生氣爆,初步懷疑是下水道沼氣引發事故。據目擊民眾表示,氣爆當時人孔蓋瞬間噴飛,火勢隨即竄出,造成四名工人臉部四肢不等面積的灼傷,傷患三人意識清醒,另一人意識模糊,現場一片狼藉,由於爆炸威力強大,導致附近商家與診所均受波及,幸無其他民眾傷亡...」
【事件發生之時】
這是三個多月前的新聞,我移開手機頁面,慢慢將視線轉向眼前的男子。阿良是這次意外的受害者,但他不是那些身負重傷的工人,也不是行經現場的路人或診所裡的患者,新聞沒給他版面,事發當時他甚至不在現場,而是在兩條街以外的地方。當時的他剛送完孩子上學,在路邊嗑光最愛的古早味蛋餅,突然間遠處傳來爆炸聲,他不知該望向何方,於是坐上車,關掉臨停號誌,繫上安全帶,然後──
一塊人孔蓋筆直地插進擋風玻璃。
如果能用數字呈現,他很確定自己跟死亡的距離大概是20公分,20公分比兒子的塑膠尺還長,感覺上卻比兩公分還短。等他回過神,才發現自己迎接死亡的動作有兩個,一個是把頭轉向車門,一個是用手護住副駕駛座。他的臉緊貼左側車窗,如果照平常的駕駛位置,他的天靈蓋應該跟擋風玻璃的下場一樣。他不知道他這姿勢維持了多久,只聽到有人用手機拍照的聲音,鏡頭裡的他被快門定格,現實中的他則被那20公分的距離定格。
當時他的右臉還卡了些玻璃屑,下車後,他抖掉身上的碎玻璃,打給警方及保險公司,然後和老婆報平安,到目前為止,他覺得自己的每個動作都是被搖控完成的。他聽不見任何聲音,只感受到路面的震動,突然間他開始狂吐,然後抱頭痛哭,他一直以為是自己怕死,後來才發現,他是慶幸副駕駛座的兒子已經去上學。
阿良說,人孔蓋飛進來那一刻,超像《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的最後一幕,一陣爆炸阿湯哥跳上車廂,直昇機墜落在軌道上,螺旋槳尖端慢慢停在他的面前。只是電影會暗幕,觀眾會離場,阿湯哥不會有任何創傷,整件事有明確的結束時間,但自己的記憶卻彷彿沒有終點。
這就是電影與現實的距離,雖然同樣都是20公分。
【回到事發現場】
如果可以,將時間倒轉回到事發當天,想像阿良的腦袋有個透明頭罩,然後再把時間調慢十倍,於是就會清楚地看到:
在人孔蓋由遠而近,準備撞擊擋風玻璃前,阿良看見一顆不斷擴大的黑點,黑點透過視網膜傳向視覺神經,接著傳到視丘(thalamus)。視丘負責整合各類感官訊息,可以把它想成像一個不太會抱怨的行政秘書,它將不同單位的信息彙整完畢後,分別轉給杏仁核(amygdala)與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此時傳輸路徑一分為二。杏仁核路徑又稱「情緒路徑」,作用是感受情緒後做出即時反應;大腦皮質路徑則稱「認知路徑」,作用是對外界刺激進行細緻的分析與判斷,再傳給杏仁核,做出合宜的應對。
杏仁核位於邊緣系統,是掌管情緒的重要單位,負責辨識與解釋。於是,當杏仁核辨識出人孔蓋是一個「威脅」之後,它會閃出紅光,立刻下達指令給下視丘(hypothalamus)。下視丘是人體的「軍備庫房」,儲存各種彈藥武器來保護人體,於是,當杏仁核的紅燈一閃,紅色電流通過下視丘,便會釋放壓力荷爾蒙,包括腎上腺素與皮質醇(cortisol),同時啟動交感神經作用。於是,心跳便會開始加速,像個救命的泵浦,把血液往重要器官傳送,接著用力吸進氧氣、肌肉瞬間緊繃、腸胃持續翻滾,而這場動員,全是為了抵抗外界的威脅。可以應戰,也可以棄逃,不管衝或縮(fight-or-flight response),身體都會幫你做好策應。
這條路徑,通常會在一秒內完成傳輸。
經過杏仁核辨識,確認威脅過強,阿良選擇棄逃,但他來不及解開安全帶,於是血液往上半身集中,以洪荒之力將頭撇向另一側,成功為自己續命。可惜的是,人一旦腦充血或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通常會讓「情緒路徑」接管大腦,一切由杏仁核說了算,「認知路徑」只能退居二線。也因此,才會時常看到有人在電視螢幕前哭著說我太衝動、現在很後悔之類的話。於是,大腦皮質雖然幫阿良處理後續流程,卻無法幫他在日後面臨威脅之際恢復理智。
活下來,成了創傷的起點。
【在事件之後……】
幾天後,阿良走過公園時,忽然側身撲向路旁的草叢,但飛過他眼前的並不是人孔蓋,而是一片飛盤。那片飛盤彷彿解開了某種封印,阿良就此被喚醒,於是他不敢再開車,即便搭公車也要戴耳塞,因為他受不了輪胎壓過人孔蓋的聲音,那聲音會讓窗外出現逐漸擴大的黑點,而他只能閉上眼。糟糕的是,黑點不僅會穿過他的眼皮,還會穿透他的夢境。他時常被驚醒,卻無法跟太太重述事發經過,他腦中只有不斷閃回的片段,包括鐵片撞擊玻璃的聲音、蛋餅的味道、碎玻璃灑在臉上的刺痛感,還有兒子在車窗外說再見的臉。
於是,他選擇避開蛋餅店,避開熟悉的巷口,避開送孩子上課的機會,也避開下班後的聚會。因為,巷口爆米香的巨響、柏油路面的震動和玻璃杯互相撞擊的聲音,都會瞬間把他拖回當天的駕駛座,在動彈不得的情況下,再度跟死神打照面。他憂鬱,也覺得自己超沒用,但只要能躲回房間,吞下藥丸,防堵人孔蓋穿過夢的邊界就好,他不需要跟這段記憶爭輸贏。
以上這些症狀,正是典型的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創傷後壓力症】
創傷事件的威力在於,即便不傷及肉體,如影隨形的恐懼也會隔山打牛,讓大腦產生「誤判」。於是就可以看到,那天當飛盤飛近阿良眼前時,他的杏仁核再度閃出紅光,但由於先前的人孔蓋威脅過於強烈,導致辨識系統變得異常敏感,杏仁核一下化身高敏感族。為了避免二度傷害,它寧可放出誤判的假警報,也不要和外界威脅博奕,於是下視丘收到的是逃跑計劃,而不是接住飛盤。
因此,在不需要逃跑的情形下,阿良的身體又被迫動員了一輪,逐漸失控的杏仁核,一旦經過幽微的暗示便會敲響警鐘,不斷釋放壓力荷爾蒙,它們就像一組疲於奔命的消防隊員,一次又一次趕赴現場卻持續撲空。就心理學而言,這過程便是所謂的「制約現象」,人孔蓋原本是無害的刺激物,然而經過創傷事件之後,它便與「威脅」二字連結在一起,因此一旦接觸與人孔蓋相似的刺激,身體便會自然出現抗壓反應,也就是所謂的「看到黑影就開槍」。
這場荷爾蒙演習讓阿良身心俱疲,他每次都要花費比前一次更久的時間來安撫身體,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與工作效率。壓力荷爾蒙不僅會內耗能量,也會間接傷害杏仁核,讓有關創傷的記憶無法連成一線,只剩衝擊強烈的素材,包括畫面、聲音與氣味在腦中不斷迴放。為了不讓杏仁核接收到這些訊息,阿良試圖關掉周圍的訊號來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遠離案發現場與人群,回到自己的房間。
但他不知道,只要創傷記憶還在,所有的逃避都是徒勞,無論是從天而降的人孔蓋、凌晨三點的強震、父親酒後的一巴掌、教堂的爆炸現場或一輛衝進人群的休旅車。不可抗力的天災也好,精心預謀的犯罪也罷,一直到最後才會了解,創傷最可怕的,不是從身上奪走了什麼,而是強加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
【創傷記憶之後的治療】
該如何處理這段創傷記憶呢?根據福艾(Edna B. Foa)與布鲁因(Chris R. Brewin)等人的研究顯示,其中一個作法,就是「重寫一段新的記憶」,讓它與舊有的創傷記憶一起競爭。
因此,認知重建、暴露治療或正念療法(mindfulness),都是臨床心理師會採取的方案。認知重建,是指讓案主「重述事發過程」,但不是為了折磨對方,而是像「仔細檢查傷口,避免對傷勢的胡亂臆測」,畢竟人常用想像力來加深恐懼。逐步回憶,讓創傷記憶重新連成一線,反而能幫助案主檢視故事的漏洞及對事件的扭曲想法。此外,也會進行放鬆練習,無論是腹式呼吸或覺察身體反應,都能使自律神經逐漸恢復平靜。這些作法強調的是「先前的經驗確實很可怕,但我現在很安全」,將過往與當下做出區隔,而這也通常是創造新記憶的絕佳素材。當然,這不會是一段舒適的旅程,但只要願意相信自己的身體,記憶會留在過去,療程會成為一場壯遊。
創傷記憶可能是一場事故的終點,卻也可能是一段犯行的起點,根據弗賴貝格(Selma Fraiberg)及馬隆(Johanna C. Malone)等人的研究顯示,曾經歷兒童虐待而導致創傷後壓力症的母親,容易引發孩子的無助與恐懼感。謝克特(Daniel S. Schechter)等人的研究也發現,曾受家暴或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病史的母親所養育的孩子在說故事時,可能會比一般孩子更容易聚焦在災難或危險的情節上,態度也較具敵意。
而身受家暴創傷的孩童,日後或將以暴行還諸他人或下一代,這可能是他們用來「對抗創傷記憶」的方式。遺憾的是,他們創造的並不是提醒自己早已脫離險境的記憶,而是以另一段施虐記憶,來與記憶中的施虐者抗衡,藉以證明自己不會再被對方壓制,於是暴力傳承暴力,惡意滋長惡意。
然而,有朝一日我們會明白,記憶是一種選擇的過程。選擇增加施暴的記憶和過往的創傷較勁,記憶就會變成一種提醒。選擇相信大腦的彈性,努力把自己留在當下,記憶就會變成一種證明。雖然傷疤一直都在,但就像派特森(Per Petterson)在《外出偷馬》(Ut og stjaele hester)所說的:
痛不痛的事,我們真的可以自己決定。
後記:
本文同步刊登於科學月刊11月號,感謝 科學月刊 Science Monthly 邀稿,以及 教育電台聲動全世界-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 《科學 so easy》邀訪。科月與教育電台推廣科普訊息不遺餘力,十分榮幸能與之合作,感謝主持人燕子姐的生動引導,以及科月編輯家銘學弟的滴血認親,這是一次愉快的錄音經驗。
此次專訪除內文探討外,亦延伸討論PTSD的治療實例,以及戰逃反應的傳輸路徑。專訪預計於11/28(四)上午11:05-12:00播出,頻道FM101.7,或直接進入官網點選「收聽頻道」,歡迎對科學有興趣的讀者一同收聽。
延伸閱讀
王秀美、曾儀芬(2012)。一位家暴受虐兒的家庭特質。嘉南學報,38,608-628
Brewin, C. R., Dalgleish, T., & Joseph, S. (1996). A dual representation theor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sychological Review, 103(4), 670-686.
Foa, E. B., Steketee, G., & Rothbaum, B. O. (1989). Behavioral/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Behavior Therapy, 20(2), 155-176
Fraiberg, S., Adelson, E., & Shapiro, V. (1975). Ghosts in the nursery: A psychoanalytic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impaired infant-moth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Psychiatry,14, 387-422
LeDoux , J. E (1996) The Emotional Brain (Simon and Schuster, New York)
Malone, J. C., Levendosky, A. A., Dayton, C. J., & Bogat, G. A. (2010). Understanding the “ghosts in the nursery” of pregnant women experiencing domestic violence: Prenatal meternal representations and historie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31(4), 432-454
Schechter, D. S., Zygmunt, A., Coates, S. W.,Davies, M., Trabka, K. A., Mccaw, J.,Kolodji, A., & Robinson, J. (2007). Caregiver traumatization adversely impacts young children’s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n the MacArthur Story Stem Battery.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September, 9(3), 187-205.
post malone故事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腦中小劇場 第53場 歷經腥風血雨後的記憶傷痕】
「今早八點,本市北區一處工地突然發生氣爆,初步懷疑是下水道沼氣引發事故。據目擊民眾表示,氣爆當時人孔蓋瞬間噴飛,火勢隨即竄出,造成四名工人臉部四肢不等面積的灼傷,傷患三人意識清醒,另一人意識模糊,現場一片狼藉,由於爆炸威力強大,導致附近商家與診所均受波及,幸無其他民眾傷亡...」
【事件發生之時】
這是三個多月前的新聞,我移開手機頁面,慢慢將視線轉向眼前的男子。阿良是這次意外的受害者,但他不是那些身負重傷的工人,也不是行經現場的路人或診所裡的患者,新聞沒給他版面,事發當時他甚至不在現場,而是在兩條街以外的地方。當時的他剛送完孩子上學,在路邊嗑光最愛的古早味蛋餅,突然間遠處傳來爆炸聲,他不知該望向何方,於是坐上車,關掉臨停號誌,繫上安全帶,然後──
一塊人孔蓋筆直地插進擋風玻璃。
如果能用數字呈現,他很確定自己跟死亡的距離大概是20公分,20公分比兒子的塑膠尺還長,感覺上卻比兩公分還短。等他回過神,才發現自己迎接死亡的動作有兩個,一個是把頭轉向車門,一個是用手護住副駕駛座。他的臉緊貼左側車窗,如果照平常的駕駛位置,他的天靈蓋應該跟擋風玻璃的下場一樣。他不知道他這姿勢維持了多久,只聽到有人用手機拍照的聲音,鏡頭裡的他被快門定格,現實中的他則被那20公分的距離定格。
當時他的右臉還卡了些玻璃屑,下車後,他抖掉身上的碎玻璃,打給警方及保險公司,然後和老婆報平安,到目前為止,他覺得自己的每個動作都是被搖控完成的。他聽不見任何聲音,只感受到路面的震動,突然間他開始狂吐,然後抱頭痛哭,他一直以為是自己怕死,後來才發現,他是慶幸副駕駛座的兒子已經去上學。
阿良說,人孔蓋飛進來那一刻,超像《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的最後一幕,一陣爆炸阿湯哥跳上車廂,直昇機墜落在軌道上,螺旋槳尖端慢慢停在他的面前。只是電影會暗幕,觀眾會離場,阿湯哥不會有任何創傷,整件事有明確的結束時間,但自己的記憶卻彷彿沒有終點。
這就是電影與現實的距離,雖然同樣都是20公分。
【回到事發現場】
如果可以,將時間倒轉回到事發當天,想像阿良的腦袋有個透明頭罩,然後再把時間調慢十倍,於是就會清楚地看到:
在人孔蓋由遠而近,準備撞擊擋風玻璃前,阿良看見一顆不斷擴大的黑點,黑點透過視網膜傳向視覺神經,接著傳到視丘(thalamus)。視丘負責整合各類感官訊息,可以把它想成像一個不太會抱怨的行政秘書,它將不同單位的信息彙整完畢後,分別轉給杏仁核(amygdala)與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此時傳輸路徑一分為二。杏仁核路徑又稱「情緒路徑」,作用是感受情緒後做出即時反應;大腦皮質路徑則稱「認知路徑」,作用是對外界刺激進行細緻的分析與判斷,再傳給杏仁核,做出合宜的應對。
杏仁核位於邊緣系統,是掌管情緒的重要單位,負責辨識與解釋。於是,當杏仁核辨識出人孔蓋是一個「威脅」之後,它會閃出紅光,立刻下達指令給下視丘(hypothalamus)。下視丘是人體的「軍備庫房」,儲存各種彈藥武器來保護人體,於是,當杏仁核的紅燈一閃,紅色電流通過下視丘,便會釋放壓力荷爾蒙,包括腎上腺素與皮質醇(cortisol),同時啟動交感神經作用。於是,心跳便會開始加速,像個救命的泵浦,把血液往重要器官傳送,接著用力吸進氧氣、肌肉瞬間緊繃、腸胃持續翻滾,而這場動員,全是為了抵抗外界的威脅。可以應戰,也可以棄逃,不管衝或縮(fight-or-flight response),身體都會幫你做好策應。
這條路徑,通常會在一秒內完成傳輸。
經過杏仁核辨識,確認威脅過強,阿良選擇棄逃,但他來不及解開安全帶,於是血液往上半身集中,以洪荒之力將頭撇向另一側,成功為自己續命。可惜的是,人一旦腦充血或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通常會讓「情緒路徑」接管大腦,一切由杏仁核說了算,「認知路徑」只能退居二線。也因此,才會時常看到有人在電視螢幕前哭著說我太衝動、現在很後悔之類的話。於是,大腦皮質雖然幫阿良處理後續流程,卻無法幫他在日後面臨威脅之際恢復理智。
活下來,成了創傷的起點。
【在事件之後……】
幾天後,阿良走過公園時,忽然側身撲向路旁的草叢,但飛過他眼前的並不是人孔蓋,而是一片飛盤。那片飛盤彷彿解開了某種封印,阿良就此被喚醒,於是他不敢再開車,即便搭公車也要戴耳塞,因為他受不了輪胎壓過人孔蓋的聲音,那聲音會讓窗外出現逐漸擴大的黑點,而他只能閉上眼。糟糕的是,黑點不僅會穿過他的眼皮,還會穿透他的夢境。他時常被驚醒,卻無法跟太太重述事發經過,他腦中只有不斷閃回的片段,包括鐵片撞擊玻璃的聲音、蛋餅的味道、碎玻璃灑在臉上的刺痛感,還有兒子在車窗外說再見的臉。
於是,他選擇避開蛋餅店,避開熟悉的巷口,避開送孩子上課的機會,也避開下班後的聚會。因為,巷口爆米香的巨響、柏油路面的震動和玻璃杯互相撞擊的聲音,都會瞬間把他拖回當天的駕駛座,在動彈不得的情況下,再度跟死神打照面。他憂鬱,也覺得自己超沒用,但只要能躲回房間,吞下藥丸,防堵人孔蓋穿過夢的邊界就好,他不需要跟這段記憶爭輸贏。
以上這些症狀,正是典型的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創傷後壓力症】
創傷事件的威力在於,即便不傷及肉體,如影隨形的恐懼也會隔山打牛,讓大腦產生「誤判」。於是就可以看到,那天當飛盤飛近阿良眼前時,他的杏仁核再度閃出紅光,但由於先前的人孔蓋威脅過於強烈,導致辨識系統變得異常敏感,杏仁核一下化身高敏感族。為了避免二度傷害,它寧可放出誤判的假警報,也不要和外界威脅博奕,於是下視丘收到的是逃跑計劃,而不是接住飛盤。
因此,在不需要逃跑的情形下,阿良的身體又被迫動員了一輪,逐漸失控的杏仁核,一旦經過幽微的暗示便會敲響警鐘,不斷釋放壓力荷爾蒙,它們就像一組疲於奔命的消防隊員,一次又一次趕赴現場卻持續撲空。就心理學而言,這過程便是所謂的「制約現象」,人孔蓋原本是無害的刺激物,然而經過創傷事件之後,它便與「威脅」二字連結在一起,因此一旦接觸與人孔蓋相似的刺激,身體便會自然出現抗壓反應,也就是所謂的「看到黑影就開槍」。
這場荷爾蒙演習讓阿良身心俱疲,他每次都要花費比前一次更久的時間來安撫身體,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與工作效率。壓力荷爾蒙不僅會內耗能量,也會間接傷害杏仁核,讓有關創傷的記憶無法連成一線,只剩衝擊強烈的素材,包括畫面、聲音與氣味在腦中不斷迴放。為了不讓杏仁核接收到這些訊息,阿良試圖關掉周圍的訊號來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遠離案發現場與人群,回到自己的房間。
但他不知道,只要創傷記憶還在,所有的逃避都是徒勞,無論是從天而降的人孔蓋、凌晨三點的強震、父親酒後的一巴掌、教堂的爆炸現場或一輛衝進人群的休旅車。不可抗力的天災也好,精心預謀的犯罪也罷,一直到最後才會了解,創傷最可怕的,不是從身上奪走了什麼,而是強加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
【創傷記憶之後的治療】
該如何處理這段創傷記憶呢?根據福艾(Edna B. Foa)與布鲁因(Chris R. Brewin)等人的研究顯示,其中一個作法,就是「重寫一段新的記憶」,讓它與舊有的創傷記憶一起競爭。
因此,認知重建、暴露治療或正念療法(mindfulness),都是臨床心理師會採取的方案。認知重建,是指讓案主「重述事發過程」,但不是為了折磨對方,而是像「仔細檢查傷口,避免對傷勢的胡亂臆測」,畢竟人常用想像力來加深恐懼。逐步回憶,讓創傷記憶重新連成一線,反而能幫助案主檢視故事的漏洞及對事件的扭曲想法。此外,也會進行放鬆練習,無論是腹式呼吸或覺察身體反應,都能使自律神經逐漸恢復平靜。這些作法強調的是「先前的經驗確實很可怕,但我現在很安全」,將過往與當下做出區隔,而這也通常是創造新記憶的絕佳素材。當然,這不會是一段舒適的旅程,但只要願意相信自己的身體,記憶會留在過去,療程會成為一場壯遊。
創傷記憶可能是一場事故的終點,卻也可能是一段犯行的起點,根據弗賴貝格(Selma Fraiberg)及馬隆(Johanna C. Malone)等人的研究顯示,曾經歷兒童虐待而導致創傷後壓力症的母親,容易引發孩子的無助與恐懼感。謝克特(Daniel S. Schechter)等人的研究也發現,曾受家暴或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病史的母親所養育的孩子在說故事時,可能會比一般孩子更容易聚焦在災難或危險的情節上,態度也較具敵意。
而身受家暴創傷的孩童,日後或將以暴行還諸他人或下一代,這可能是他們用來「對抗創傷記憶」的方式。遺憾的是,他們創造的並不是提醒自己早已脫離險境的記憶,而是以另一段施虐記憶,來與記憶中的施虐者抗衡,藉以證明自己不會再被對方壓制,於是暴力傳承暴力,惡意滋長惡意。
然而,有朝一日我們會明白,記憶是一種選擇的過程。選擇增加施暴的記憶和過往的創傷較勁,記憶就會變成一種提醒。選擇相信大腦的彈性,努力把自己留在當下,記憶就會變成一種證明。雖然傷疤一直都在,但就像派特森(Per Petterson)在《外出偷馬》(Ut og stjaele hester)所說的:
痛不痛的事,我們真的可以自己決定。
後記:
本文同步刊登於科學月刊11月號,感謝 科學月刊 Science Monthly 邀稿,以及 教育電台聲動全世界-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 《科學 so easy》邀訪。科月與教育電台推廣科普訊息不遺餘力,十分榮幸能與之合作,感謝主持人燕子姐的生動引導,以及科月編輯家銘學弟的滴血認親,這是一次愉快的錄音經驗。
此次專訪除內文探討外,亦延伸討論PTSD的治療實例,以及戰逃反應的傳輸路徑。專訪預計於11/28(四)上午11:05-12:00播出,頻道FM101.7,或直接進入官網點選「收聽頻道」,歡迎對科學有興趣的讀者一同收聽。
延伸閱讀
王秀美、曾儀芬(2012)。一位家暴受虐兒的家庭特質。嘉南學報,38,608-628
Brewin, C. R., Dalgleish, T., & Joseph, S. (1996). A dual representation theor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sychological Review, 103(4), 670-686.
Foa, E. B., Steketee, G., & Rothbaum, B. O. (1989). Behavioral/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Behavior Therapy, 20(2), 155-176
Fraiberg, S., Adelson, E., & Shapiro, V. (1975). Ghosts in the nursery: A psychoanalytic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impaired infant-moth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Psychiatry,14, 387-422
LeDoux , J. E (1996) The Emotional Brain (Simon and Schuster, New York)
Malone, J. C., Levendosky, A. A., Dayton, C. J., & Bogat, G. A. (2010). Understanding the “ghosts in the nursery” of pregnant women experiencing domestic violence: Prenatal meternal representations and historie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31(4), 432-454
Schechter, D. S., Zygmunt, A., Coates, S. W.,Davies, M., Trabka, K. A., Mccaw, J.,Kolodji, A., & Robinson, J. (2007). Caregiver traumatization adversely impacts young children’s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n the MacArthur Story Stem Battery.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September, 9(3), 187-205.
post malone故事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8大Justin Bieber新歌Yummy MV的隱藏訊息 | 陰謀論
8個Justin Bieber新歌 'Yummy' 的恐怖密碼 | 神秘品牌Drewhouse
8個Justin Bieber新歌Yummy MV的恐怖真相 | 神秘品牌Drewhouse
最近車上迷上了聽Justin Bieber第5張專輯 ‘Changes.’ 喜歡JB與Post Malone合作 ‘Forever’ 的pop味道. Changes歌曲是深情獨白, 可以説是我整個album最喜歡的. 第二主打 ‘intentions’ MV被外界稱讃信息意義fung fu.
還記得第一主打 ‘Yummy’ 推出時被各界大chi笑批評. MV奇怪特技, Justin Bieber絕望式的歌曲Marketing (show host livestream)
我相信’changes’ 現在大受好評後, 大家也會問:為什麼當時要把Yummy放做第一主打歌呢?
由Yummy MV 背後與光明會的陰謀論, 到Justin Bieber神秘自家品牌Drewhouse的怪異真相. 大家好! 又是我暗網仔, 一起去 “baby baby baby” 看一看.
大眾可能不知道的一件事件: 是Justin Bieber也是於Youtube生. 住在加拿大多倫多Stratford小鎮的Justin跟我之前roommate是同校同學. 據知Justin小時候是怪咖. 在附近街上表演唱歌. 同時唱Cover的影片在Youtube關注度令到天王Usher和Justin Timberlake jang住簽他. 最終Usher其下推出的 ‘My world 2.0’ ‘under the mistletoe’ ‘Believe’ ‘purpose’ 和現在的 ‘changes’ 令Bieber成為了一線歌手.
2015年推出的 ‘Purpose’ 成為Bieber最叫好叫座的唱片後 (show exaughstion news) 令到Bieber休息5年2020年1月3號推出Yummy. 出了一張那麼利害的唱片後, sing接的yummy一般的曲風, 有點無ley頭的MV令多位陰謀論家覺得這首歌背後有一個很恐怖的故事.
根據多位網上陰謀論家, Justin Bieber在推出Yummy前的一段時間常常在Instagram post有關小孩的照片. 然後 #yummy. 甚至MV尾的一幕餐碟上剩下只有JB小時的照片. 為什麼一首挺有性意味的情歌會出現這麼多小孩呢? 甚至MV中常出現的樂團成員也是大一點的小孩. 年紀可能是9至14歲吧!
根據美國國陰謀Youtuber ‘Majesstic’ 所講, 整個Yummy作品也是暗示/影射 2016年網上流傳的陰謀論: 比薩門.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Twitter和 ‘維基解密’ 流傳一大堆指稱是紐約警方找到有關大型兒童色情集團的email. 當中內容被指是戀童犯互相溝通的暗語. 而關連除了hin sip多個大食市和企業外, 更關連到當時正在參選的希拉里, 克林頓和克林頓家jook.
之後該事件被debunk為對方political party一些手段. 真相是怎樣? Politics is a dirty game. 但很多陰謀論家深信Yummy是Justin Bieber用來揭發這個陰謀的信息.
由MV開埸可以見到Justin Bieber好隱密要通過一個廚房才能到達的秘密地點. 到達後整個華麗yin wooy teng都是一些年老的上流社會. 唯dook就是一班在表演樂器的9至14歲的小朋友. 還露出驚恐的眼神.
JB開始唱歌後被推出的食物顯然是不開胃的. 跟他唱的 “yummy, yummy, yummy,” 歌詞正正是相反. 有分析指這就是戀童的象徵. 外面的人看是噁心的, 但當局者就是吃得很ji味.
歌迷對MV最大反應在於畫面出現的奇怪變臉. 有指這代表兒童受害者被下藥後神志不清看到的畫面.
其中一份蛋糕上有多個藍cream. 有指該象徵是FBI確認戀童用來暗示 “偏愛小男孩’ 的.
跟Justin在進食的人士當中有兩位很有可能是另一些ying seh. 其中一位帶眼鏡的中年男人被指 ‘約翰-波德斯塔’ 當年比薩門其中一個發放那些噁心兒童色情暗示的政治人物. 希拉里得力助手.
令一位清潔人員是MV中唯一的黑人. 有指是ying seh當年其中一位發gwut Justin的一位唱片公司高層LA Reid. Justin 14歲時Reid在報導提過Justin是 “beautiful” “beautiful like a woman.” 之後的幾年Reid被控訢多行性騷擾罪.
MV的尾聲可以見到在埸所有貴賓已經離座, 彈樂器的小孩也被帶走了. 只剩下 ‘約翰’ 政治人物, Reid唱片高層在清㓗其他人的食物, 和Justin Bieber 在中間.
畫面左下角可以看到一條紅色裙. 是影片中彈樂器小女孩同一條的紅色裙. 到底發生什麼事會使那位小女孩被脫光呢?
而mv最後在食完的碟上就是Justin bieber小時候還沒有進這個行業, 還沒有出名時的樣子.
“Lost control of myself, I’m compromised. You’re incriminated, no disguise. You ain’t never running low on supplies...”
有指Justin bieber這麼想Yummy要廣泛關注的原因是因為背後的信息. 而Justin 本身也曾是受害者. 這就是他的呼叫.
其實Justin bieber多年以來也有指與光明會是有heen連的. 有關他的陰謀論由蜥蜴人化身到撒但教成員, 老婆是光明會後人也是.
但我本人最感興趣是關於Justin Bieber和神秘品牌Drewhouse的關係. 有指2018年Justin bieber登記了 ‘Drew’ ‘The house of drew’ 和 ‘La maison Drew’ 三個商標. 之後他Instagram等地方常常出現該牌子. Justin的middle name也是drew. 那為什麼他要這麼神秘呢? 常常聘請一些無名model做代言自己又不公開. 多個明星出品牌. Edison chen的clot, Shawn yue的Madness, show luo的stage. Joker xue的Dangerous people. 但為什麼全球最出名的歌星就不會這樣做呢? 背後陰謀又是什麼呢? 可能我想太多了, 但JB可能就是想我想多一點.
The end
post malone故事 在 GARY G腿講NBA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總是滿臉純真笑容的Nick Young像是個長不大的男孩
雖然已經是個NBA老將
但仍像個頑童,保持著赤子之心
我們看他打球、看他耍帥、看他耍寶、也看他搞笑
雖然不是個明星球員、技術不是聯盟最頂尖
但帶給球迷的快樂絕對是數一數二
大家好,我是 Gary G腿🍗
希望你會喜歡這部影片
也謝謝大家一路以來的支持
👉IG分享日常瑣事,FB追蹤NBA新聞
🍗IG: https://goo.gl/PZ7zRL
🍗FB: https://goo.gl/cfK5VP
--------------------------------------------------------------------------------
資料來源及音樂:
NAV - Champion ft. Travis Scot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EEMqXJlM4
Jay Rock - Redemption (ft. SZ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kD9DpYP-I
Kid Ink - One Ti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4YjIQjNOE
Post Malone - White Ivers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CF5AfEkUk
紀錄片:
The Nick Young Story - Origins, Episode 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QpV9xEoqyg&t=41s
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cikifVFQDs
https://bleacherreport.com/articles/2746740-behind-the-swag-nick-young-on-joining-the-warriors-and-how-he-became-swaggy-p
--------------------------------------------------------------------------------
post malone故事 在 波茲馬龍(Post Malone):我用饒舌名產生器取名字的! 的推薦與評價
... 大哉問」來解答廣大粉絲們的問題啦!若想看有關於波茲馬龍( Post Malone ) 的刺青,也可以看看他在「刺青旅行」裡面介紹自己所有的刺青 故事 喔!【更... ... <看更多>
post malone故事 在 金銘之聲銘聲廣播電台FM88.3 - 大家唱英語節目預告2 著名歌手 ...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唱英語節目預告2 著名歌手Post Malone,跟饒舌歌手Swae lee的合作歌曲,聽起來風格輕鬆的歌曲,背後其實有更深的故事。一直追求著對方。到頭來發現是同性戀。 ... <看更多>
post malone故事 在 [音樂] Post Malone ft.21 Savage - Rockstar - 看板Hip-Hop 的推薦與評價
Post Malone ft.21 Savage - Rocksta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209r9TMB4M
Billboard 目前第二名,也是紅到靠北的一首歌,
21 Savage加持Post Malone,聽起來真的不錯。
歌詞裡面巧妙提到並致敬經典Rockstar,最屌的,
這首就像在宣示Rapper就是這個時代的Rockstar,
而Rappers 的行為也越來越像是Rockstar,衣服越
來越緊,吸毒、嗑藥,演唱會帶動觀眾暴動或是往
觀眾群跳水等等....。
Switch my whip, came back in black
I'm startin' sayin', "Rest in peace to Bon Scott"
Back in Black是AC/DC的經典歌,
Bon Scott是AC/DC的主唱。
Close that door, we blowin' smoke
She ask me light a fire like I'm Morrison
The Doors樂團經典歌是Light My Fire,
他們的主唱是Jim Morrison。
Act a fool on stage
Prolly leave my fuckin' show in a cop car
在舞台上像個白癡一樣演出,可能會坐著警察離開演出。
這段講的就是Jim Morrison,他在1967年演唱會上
被警察當場逮捕。
Shit was legendary
Threw a TV out the window of the Montage
Montage是一間連鎖高級飯店,70年代搖滾巨星最愛做的
就是把電視從窗外丟出去....。
Dude, your girlfriend is a groupie, she just tryna get in
Sayin', "I'm with the band"
《I'm with the band》是一本書,作者是Pamela,她是
一個知名的groupie,這本書描述她和那個年代的搖滾巨
星打炮、嗑藥的故事。groupie是指會向自己偶像獻身的
歌迷,正常來說專指女歌迷,說句現在流行的中國詞彙,
意思就是被操粉的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104.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p-Hop/M.1506437887.A.94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