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語言學看「晶晶體」的 6 種形成原因】為什麼那些台北美國學校的學生那樣點餐?有些東西用台語說就是比較爽?party 的中文講成「派對」(你真的用?) ?
因為從小在天母長大的關係,家裡附近剛好就是台北美國學校 (TAS),當時還常常碰到美國人。步行到家裡後面有一家漢堡店叫「茉莉漢堡」、還有一家常常有很多美國人光顧的「吃吃看」甜品店。
改裝、搬家前的茉莉漢堡店,長得有點像美國、或日本的食堂,每個人拿個一個盤子,跟廚師直接點要怎樣的餐點。小時候每次去的時候,都會聽到 TAS 的學生,這樣點著餐:
「老闆 Can I have a cheeseburger? Ummm 那個洋蔥少一點 , like, 非常少, 謝謝。」
「Ummmm 我想要一個 chocolate 的奶昔。Thanks.」
(所以訓練了我長大後眼球挺靈活的,隨時可以翻轉)
長大學了語言學,才知道那樣的行為叫 code-switching。但在你 hasten to 說那是 pretentious (假掰) 之前 (這樣講話討厭齁) ,先讓我娓娓道來 code-switching 的 multi-functionality (多功能性)。
在這先提供給大家簡單的定義:Code-switching refers to the use of more than one language in the course of a conversation (Gass & Selinker, 2004).
Code-switching 這樣的概念,最早在 1935 年由學者 Bloomfield 所觀察並定義,後來隨著 bilinguals、polyglots (講多國語言者) 的數量的增加,日以吸引眾多的語言學家加以研究,並歸納出 code-switching 的眾多特色和功能。
每個人混雜語言的原因不同、目的也可能不同。下面介紹幾個時機:
1️⃣+2️⃣ 有時去 code-switch 是因為那個概念只有在該文化當中存在或較容易表達)、有時則在刻意展現特定身份 (identity)。
例如,在日本留學會講一些日語的美國人,可能跟同在日本留學的美國朋友講「加油」時,轉成日文「頑張って!」「ガンバ!」「頑張れ」。除了因為該日文在
日本人生活中出現的「高頻度之外」(frequency),也可能跟想要表現彼此都是 「會講日文的美國人」的身份有關係。 (identity construction)。
另外,像我自己的日本朋友,也會用濃濃的日文腔,很認真地說「魯肉飯食べたいね!」(好想吃魯肉飯),因為那不是日本有的食物(因此沒有該詞彙,硬翻無其必要性)。
而台灣人在講中文時,有時跑出的「台語」,也很多時候是這個狀況。
3️⃣ 有時 code-switch 會因為社會背景、情境下而出現 (social context)。
例如,語言學家很喜歡研究「移民」的 code-switching 現象。例如,美國加州早期就有不少台灣或中國搬過去的移民,在當地奮鬥後成立家庭。其後代常常雖然小時候在
家裡偶爾會聽到中文(因為第一代母語還是中文),但因為環境中以及在學校受教育時使用的語言是「英文」,所以這些二代和父母講話時可能不時會中英交雜。
這就是受到社會情境下所影響的 code-switching 現象。
(這樣的研究在美國很常做的是英文跟西班牙文的 code-switching、在加拿大魁北克則是英文和法文的 code-switching)。
4️⃣ 而在語言教室當中常常出現的 code-switching 則可能是因為其中的某一個語言的 level of proficiency 不足的原因,以 "communication strategy" (溝通策略) 的方式出現。
例如,學生可能會說 "I don't usually use....行動支付 because..." "I didn't enjoy it because it tasted too 澀. "
(這跟第1種不一樣喔,因為行動支付和澀都是英文中可以輕易表達的概念)。
5️⃣ code-switching 也很常在 stand-up comedy (脫口秀) 當中出現,主要目的是用來藉由製造不協調 (incongruity)、衝突,來製造幽默。
“Code-mixing assists in the built-up of the incongruity that produces humorous effects." (Mutheu, 2015)
6️⃣ 因為每個語言在不同的環境、社會情境下,都難免會有一些人民所給它的不同的形象、價值。有些人會以 code-switching 的方式來製造 superiority (優越感) 、authority
(權威性)。
這篇文章就先分享 6 種 code-switching 的功能給大家。因為畢竟不是社會語言學的論文,文章就不寫更長了。
因為韓國瑜的演講,晶晶體再度受到討論。這篇文章
希望能有協助到大家更了解晶晶體背後的形成原因。至於每個人在 code-switch 的背後原因是什麼,這就留給大家去想像、猜測、分析了!
Photo credit: 自由時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Cicada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icada 《Farewell》臺灣版 誠品網路書店:http://goo.gl/qKQois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goo.gl/XPCRro 讀冊Taaze:http://goo.gl/kGyyGK 更多特殊通路:http://www.agoodday.com/blog/?page_i...
pretentious中文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由語言學看「晶晶體」的 6 種形成原因】為什麼那些台北美國學校的學生那樣點餐?有些東西用台語說就是比較爽?party 的中文講成「派對」(你真的用?) ?
因為從小在天母長大的關係,家裡附近剛好就是台北美國學校 (TAS),當時還常常碰到美國人。步行到家裡後面有一家漢堡店叫「茉莉漢堡」、還有一家常常有很多美國人光顧的「吃吃看」甜品店。
改裝、搬家前的茉莉漢堡店,長得有點像美國、或日本的食堂,每個人拿個一個盤子,跟廚師直接點要怎樣的餐點。小時候每次去的時候,都會聽到 TAS 的學生,這樣點著餐:
「老闆 Can I have a cheeseburger? Ummm 那個洋蔥少一點 , like, 非常少, 謝謝。」
「Ummmm 我想要一個 chocolate 的奶昔。Thanks.」
(所以訓練了我長大後眼球挺靈活的,隨時可以翻轉)
長大學了語言學,才知道那樣的行為叫 code-switching。但在你 hasten to 說那是 pretentious (假掰) 之前 (這樣講話討厭齁) ,先讓我娓娓道來 code-switching 的 multi-functionality (多功能性)。
在這先提供給大家簡單的定義:Code-switching refers to the use of more than one language in the course of a conversation (Gass & Selinker, 2004).
Code-switching 這樣的概念,最早在 1935 年由學者 Bloomfield 所觀察並定義,後來隨著 bilinguals、polyglots (講多國語言者) 的數量的增加,日以吸引眾多的語言學家加以研究,並歸納出 code-switching 的眾多特色和功能。
每個人混雜語言的原因不同、目的也可能不同。下面介紹幾個時機:
1️⃣+2️⃣ 有時去 code-switch 是因為那個概念只有在該文化當中存在或較容易表達)、有時則在刻意展現特定身份 (identity)。
例如,在日本留學會講一些日語的美國人,可能跟同在日本留學的美國朋友講「加油」時,轉成日文「頑張って!」「ガンバ!」「頑張れ」。除了因為該日文在
日本人生活中出現的「高頻度之外」(frequency),也可能跟想要表現彼此都是 「會講日文的美國人」的身份有關係。 (identity construction)。
另外,像我自己的日本朋友,也會用濃濃的日文腔,很認真地說「魯肉飯食べたいね!」(好想吃魯肉飯),因為那不是日本有的食物(因此沒有該詞彙,硬翻無其必要性)。
而台灣人在講中文時,有時跑出的「台語」,也很多時候是這個狀況。
3️⃣ 有時 code-switch 會因為社會背景、情境下而出現 (social context)。
例如,語言學家很喜歡研究「移民」的 code-switching 現象。例如,美國加州早期就有不少台灣或中國搬過去的移民,在當地奮鬥後成立家庭。其後代常常雖然小時候在
家裡偶爾會聽到中文(因為第一代母語還是中文),但因為環境中以及在學校受教育時使用的語言是「英文」,所以這些二代和父母講話時可能不時會中英交雜。
這就是受到社會情境下所影響的 code-switching 現象。
(這樣的研究在美國很常做的是英文跟西班牙文的 code-switching、在加拿大魁北克則是英文和法文的 code-switching)。
4️⃣ 而在語言教室當中常常出現的 code-switching 則可能是因為其中的某一個語言的 level of proficiency 不足的原因,以 "communication strategy" (溝通策略) 的方式出現。
例如,學生可能會說 "I don't usually use....行動支付 because..." "I didn't enjoy it because it tasted too 澀. "
(這跟第1種不一樣喔,因為行動支付和澀都是英文中可以輕易表達的概念)。
5️⃣ code-switching 也很常在 stand-up comedy (脫口秀) 當中出現,主要目的是用來藉由製造不協調 (incongruity)、衝突,來製造幽默。
“Code-mixing assists in the built-up of the incongruity that produces humorous effects." (Mutheu, 2015)
6️⃣ 因為每個語言在不同的環境、社會情境下,都難免會有一些人民所給它的不同的形象、價值。有些人會以 code-switching 的方式來製造 superiority (優越感) 、authority
(權威性)。
這篇文章就先分享 6 種 code-switching 的功能給大家。因為畢竟不是社會語言學的論文,文章就不寫更長了。
因為韓國瑜的演講,晶晶體再度受到討論。這篇文章
希望能有協助到大家更了解晶晶體背後的形成原因。至於每個人在 code-switch 的背後原因是什麼,這就留給大家去想像、猜測、分析了!
Photo credit: 自由時報
pretentious中文 在 翻譯這檔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英文是lifelong樂趣
最近加入了臉書一個成員幾萬人(更正:是十四萬人!OMG)的英文學習群組,彷彿平時工作生活不夠忙似的,不過實在太關注英文學習這塊了,還是喜歡從上面的po文,一窺台灣英語學習圈發生什麼事。
剛剛看到一則po文,來自經常分享好內容的網友,題目是「something of a + 名詞」的表達法。
結果,有個在美國東岸的外國朋友,應該是英文母語者,他用生硬的中文潑冷水說,這用法顯得裝模作樣(pretentious),勸大家不要用。
我想回應:才怪,這是informal的用法,極爲常見,一般說英文的人都應該懂,譯者尤其一定要懂。
說到something of a...,我最喜歡的頭兩個翻譯原則之一,是已故理論家Peter Newmark紐馬克說的,而被賴慈芸莫名其妙誤譯成相反意思的這句話:
// I'm somewhat of a “literalist,” because I'm for truth and accuracy.
我算是個「直譯派」,因爲我求真、求準。//
所以,〔something/somewhat of a + 名詞〕這說法意思是:
somewhat、某種程度上、算是、差不多可謂……。
It's a rather useful English expression. Don't let anyone tell you otherwise, not even a native speaker.
前幾天,英文社團另一人發問:請問《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最後一句話So we beat on...裡的「beat on」和「borne back」這兩個動詞片語怎麼理解。
那一位愛潑冷水的人,竟然說:這是不合時宜的說法了,如果你說了這種英文,別人會聽不懂。
我對此人老是澆熄別人學習的好奇,真的很感冒,想嗆回去說:見鬼了!這兩個詞,根本沒有過時,只不過是高級的、稍微高語域(high register)的英文,其中beat on又牽涉特殊的譬喻用法,任何努力想學到好英文的人都可以認識一下。
* * *
以下分享一個「something of a」的翻譯,因爲我又誤打誤撞,隨便在半夜的街頭一顆石頭,也能擊中一個非常爆笑的瞎譯(用【……】標示)。這位「翻譯逆反者」,是跟賴慈芸、洪蘭等人齊名的老牌譯者廖月娟,得過幾次翻譯獎,那又如何?那些評審眼睛不知長哪裡去了。想練習辨認如撿到鑽石般驚喜的誤譯,順便讀一下英文小說的朋友,可以用英中對照的方式閱讀以下廖譯的小說:
《雅各的千秋之年》by David Mitchell
《狼廳》by Hilary Mantel
《幽冥的火》by Vladimir Nabokov
其實《蘿拉的原型》by Vladimir Nabokov 也是(原作未完成,此書比較不好消化)
同理,若想一邊鑑賞目不暇給的謬誤和不精確翻譯的示範,一邊吸收翻譯理論的朋友,則建議英中對照閱讀賴慈芸譯的:
《探索翻譯理論》by Anthony Pym
《翻譯教程》by Peter Newmark
警告:大家請把嘴裡的飯或飲料吞進喉嚨再往下看,嗆到概不負責。
書名:The Mind's Eye 看得見的盲人
作者:Oliver Sacks (願您安息!)
// Medieval manuscripts such as the Book of Kells or the Lindisfarne Gospels, for example, contain exquisitely intricate designs done so exactly that whole pages can be seen, 〖with the unaided eye〗, in stereoscopic relief. (John Cisne, a paleobiologist at Cornell, has suggested that such stereograms may have been “【something of a trade secret】 among the educated élite of the seventh- and eighth-century British Isles.”)
中古時期的手抄本,如《凱爾經》 或是拉丁文手抄本福音書《林迪斯芳福音書》,都有無比華麗的裝飾圖案,〖即使不藉由光學鏡片之助〗,也能看到立體圖形。(康乃爾大學古生物學家西斯奈〔John Cisne〕認為這種立體圖形或許是七、八世紀不列顛群島的菁英人士【交換祕密訊息的一種方式】。) //
後記:
1 感謝一位譯者指出,以上用〖……〗標註另一個翻譯問題,詳見留言。
2 有人留言說,trade secret 這麼簡單的英文都錯,會不會是機器翻譯?我說:機譯可能不會錯,人腦秀逗比較可能。立刻用谷歌翻譯印證:
//例如,諸如凱爾斯書或林迪斯法恩福音書之類的中世紀手稿包含精美復雜的設計,所以完全可以用肉眼看到整個頁面的立體浮雕。 (康奈爾大學的古生物學家John Cisne認為,這種立體圖可能是“七八世紀不列顛群島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中的商業秘密。”)//
「肉眼」和「商業祕密」(或曰商業機密)兩處都比人肉做的譯者高明!
pretentious中文 在 Cicada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icada 《Farewell》臺灣版
誠品網路書店:http://goo.gl/qKQois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goo.gl/XPCRro
讀冊Taaze:http://goo.gl/kGyyGK
更多特殊通路:http://www.agoodday.com/blog/?page_id=7
自選合輯2009–2012
十四首絕版曲目
重新編寫、錄音製作
Cicada's FB:
http://www.facebook.com/cicadataiwan
http://www.cicada-tw.com
cicadatw@gmail.com
日本版:http://flau.jp/releases/56.html
Pre-Order on Bandcamp:
https://flau.bandcamp.com/album/farewell
---
“Farewell” described how someone who went through the cycle of a relationship. It’s about breakup, facing the future alone and also reveals the teenage girls inside us. We selected 14 songs from “Over the Sean/Under the Water”, “Pieces”, and “Let’s Go” With the new recording and production, together they told a story.
《Farewell》從EP《Over the Sea/Under the Water》、專輯《散落的時光》與《一起走吧》自選十四首曲子,包括早期「告別系列」的〈以一種假裝放蕩的矜持 與你告別〉、〈告別/再見〉、〈最後 仍在一起〉。為了賦予它們新的生命,Cicada重新編寫與錄製,串成一個故事。關於告別、關於一人獨自面對未來的過程,也關於活在自己世界的少女。
之所以在此刻梳理這些作品,並不是要揮別那段日子,而是主動與之靠近,找到現在與當時的距離──當我們撿起那些快要忘記的美好過往,才能知道它們可以被放在哪裡,以及接下來將如何走下去。
---
Cicada
小提琴 許罡愷
中提琴 鍾漁靜
大提琴 楊庭禎
木吉他 謝維倫
鋼琴/作曲 江致潔
〈 以一種假裝放蕩的矜持 與你告別〉中文歌名與部分影像畫面源於詩人林汮的作品《無題》
導演 鄭晴心
演員 吳柔衣
pretentious中文 在 以一種假裝放蕩的矜持與你告別Farewell (in a pretentious way)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