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anks @olo_magazine for this interview ❤️
@germanmoonbear
.
.
#Repost @olo_magazine with @get_repost
・・・
【The Year To Rethink】學會在生活日程裡留白 ── 張銘耀、韋羅莎
「啊!我快要瘋了!」這是舞台劇界夫婦張銘耀(German)和韋羅莎(Rosa)今年的經典讀白。上演的場地,絕非某個燈光聚焦的舞台,而是家中的露台,那聲浪足以穿越整條村。二人今年面對日程的空白,首次感到重新審視生活的必要,也在對方情緒糟透時,自己站在剛剛好的位置,有默契地補上,這是交往了快二十年的默契。「難不成要兩個人在露台上一同大叫自己快瘋嗎?不行,這樣戲劇性就有點過多了。」
隔離後見真章
本來一切都安好,年初二人先到台灣探親,後來German前往馬來西亞當幾個月的表演指導,一人回港的Rosa眼見香港疫情日漸嚴重,也沒工作,於是後來也跟著往馬拉去。在搭好了場景準備拍攝之際,有天卻突然傳來封城的消息,本來安排好的航班又無故取消,最後有驚無險地順利回家。由就讀演藝學院至今,二人幾乎朝夕相對,German笑言那十四天簡直不值一提,甚至打算完成隔離後去慶祝。但門一打開,恐懼便隨之一湧而上。無論在台灣還是馬來西亞,他們總是在隔岸觀火,連口罩都毋需戴上,也從沒試過為買口罩排隊,那刻終於要面對現實。「這段時間最大的發現是我們其實不太懂生活,平日工作就等於生活,只需填補工餘時間以外的縫隙,很容易。但當你沒工作,那該如何生活呢?」劇場暫停所帶來的陰天,在這個家庭中是雙倍地漫長的。
演員對情緒的洞察力尤其強烈,有段時間Rosa很清楚二人都有抑鬱症。自己試過在吃飯途中流淚,對方試過在出席活動期間表現反常,回家便引發一場爭執。「我們都是演員,在察覺情緒後便會嘗試拆解。是甚麼情緒呢?為何會影響我?是否單純的情緒泛濫?我都能夠分辨,繼而找到方法和情緒相處,再跨越它。」而且二人之間存在名為默契的機制,記得去年家裡的鳥兒離世,一個人流淚之際,另一個人卻保持鎮定。這次也同樣,她笑言一起發脾氣太沒意思,而生活細節中的窩心也藏在不同的角落,用心就看得見:「下午完成工作我總愛吃個下午茶、咬件蛋撻。我內心想吃,但沒說出口,他卻已經去買了,他一直在想辦法令我開心。」
無目的也可以很好
這一年,他們找到了全新的相處模式,同一屋簷下,你畫畫,我打機,可以是兩個獨立而愉快的世界。如同那些網上課堂廣告,German起初為了填滿空白,把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帶狗去曬太陽、洗澡、運動,完全停不下來。「簡直是懲罰式!我覺得這種模式很香港人,總是要不停找事情去做,後來我發現我可以漫無目的地生活。」有天,他看到家裡兩頭貴婦狗躺在地上,互相為大家舔毛,於是他也試試一同躺著。全心享受時間後,才迎來由心想做的事。
他向來喜歡煮食,這段時間終於著手拍攝烹飪短片。由種種意念裡自我反擊,到翻找家裡的數部舊電話代替專業相機,最後除了購入一系列器材,也找來朋友網上教剪片。由零開始,甚至認真得會交功課,作為旁人的Rosa也為他高興:「雖然現在家裡有四支腳架、兩枚大燈,還有個大真空箱放鏡頭,對比曾經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的狀態,我真的為他高興。喜歡器材嗎?去買吧!他開心就好。」容許他按喜好花錢,甚至拍攝時替他擔當場務:看看玻璃有否反光,把紙巾摺個三角形再抹抹碟邊,微小的事也令對方非常感動。
不自覺地迎來新家
「後來,我就懷孕了。」Rosa笑著,在幾乎沒工作的一年懷孕,她無法估算佔大多數的是高興還是憂心,只能笑言非常有趣。今年是結婚的第六年,四年前開始,二人就有討論要不要孩子,試了一段時間,正打算打消念頭,甚至打算因此而毋需努力儲錢之際,就突然懷孕了。今年七月他們迎來了一隻新的鸚鵡,八月抱來一頭巨型貴婦狗,明年初夏,孩子也會加入,German總覺得是不自覺的安排:「本來打算連動物都別再養了,可能隨時移民,不如輕便點。口裡說不,但一連串的行為卻正是建立新的家,找來新生命,迎接新生活。香港人在這段很絕望的日子,每天都說放棄,但都在做實質事。其實根本不想放棄,只是不敢宣之於口,因為怕期望太多,做不到傷痛會更大。」
習慣未出發先興奮的二人,這次卻表現得份外淡然,皆因太重視、也怕太脆弱,不敢輕舉妄動。在一頭熱地改名、買嬰兒服前,整頓自己的狀態和環境,似乎是能力範圍以內實在而有益的事。Rosa期望別當個過度浪漫化的母親,餵不了人奶就餵奶粉,別誤以為會破壞母親和孩子的親密牽絆。同時,German也在清理房間,把用不上的相機轉售,連心愛的模型也可放棄:「別忘了今年學會的東西,記住如何生活,別被身份、期望和固有的概念困住。把多餘的拿走我也不覺得可惜,為何不把空間留給尚未發生的事情呢?」
撰文:Ching
攝影:雷小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過不白過
Follow us on IG:https://bit.ly/2yjkqu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nlyLiveOnce #2020 #theyeartorethink
#舞台劇
#張銘耀
#韋羅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30的網紅Content Mak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都曾幻想能回到某個人生階段,改變一些事情或決定,那人生就不會有遺憾;或是遇到困境時希望能預知未來,那就不會犯錯。 但我們卻常常對"當下"不以為意,"此時此刻"的一切想法與作為,都成就了未來的自己,也改變著未來的世界。 正如#曙光祭Reborn 倡導的 #不廢物生活 一樣,我們應該珍惜當下擁有...
rethink電話 在 日本生活記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看了一本書「SNS暴力 なぜ人は匿名の刃をふるうのか」
著者 毎日新聞取材班
発行所 毎日新聞出版
発行日 2020年9月25日
這是上個月才剛出版的新書,所以沒有中文版(書中也幾乎都是日本國內的事件,可能不會有翻譯成中文的機會),不過還是推薦給有興趣的人
如同書名「SNS暴力」(SNS就是社群例如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等)
這本書探討網路匿名機制下產生的問題,直接或間接導致社會事件
每日新聞(日本全國發行的報紙)今年5月連載專欄「匿名の刃~SNS暴力考」
將報導分成6個章節集結為此本書
第1章 網路批判炎燒及加速的私刑 ネット炎上と加速する私刑
第2章 加害者的真實身份 加害者たちの正体
第3章 當言語化為刀刃 言葉が刃に変わる時
第4章 日趨嚴重的受害真相 深刻化する被害の真相
第5章 在匿名性這把雙面刃下自保 匿名の刃から身を守る
第6章 社群軟體的功與過 SNSの功罪
從今年5月木村花(日本女子職業摔角選手)自殺身亡事件起筆
2019年9月常磐自動車道逼車事件(當時逼車男性身旁的女性友人拿起手機拍攝的樣子在各媒體播放,網友大舉肉搜,可是搞錯人,將另名無關的女性姓名、照片、手機號碼與社群帳號公開,網友的攻擊造成當事者莫大傷害)
スマイリーキクチ(日本藝人)網路謠言指他為某重大刑案的殺人犯之一,多年來他深受其害
唐澤貴洋律師誹謗中傷事件
今年5月疫情嚴重緊急事態宣言下應該自肅卻從東京回山梨老家的上班族女性
記者伊藤詩織性侵案背後遭遇的網路霸凌
聲優春名風花網路霸凌
片瀬久美子北海道的科學作家名譽毀損訴訟等
以上種種事件大家或許不陌生
做為一個接收資訊的受眾,每每看著事件發生,總有自己的看法與立場,而這本書將事件整理得更加全面,你看得到被害人的心聲,也看得到加害者的想法,更看得到第三者的評論與分析,報導採訪了許多專業人士,像是腦科學者、律師、教授、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專家、社會評論家,從各個角度去探討前因後果
舉幾個印象深刻的例子
・許多年前,遭受網路霸凌的被害者向警方求助時,反遭訕笑「你真的被殺了的話我會出動找你的」「網路上的言論你也信,腦子壞了嗎?最相信網路的人就是你吧?」(但書中也有寫,多年前網路糾紛不像現在這麼被重視,即使現在大家都注意到了網路霸凌、肉搜等現象,但法律還跟不上網路時代的變化,我們可以說是處於網路發展的成長痛時期,這個時代的犧牲,會造就下個世代對網路有更完善的規範及法律)
・在網路進行誹謗、肉搜的加害者,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曝光。在網路挖人身家發動大家攻擊的人,一旦真的被找上門,反而焦慮不安「網路的東西你不要弄到現實世界來」「我的帳號萬一被學校、公司、爸媽發現就死定了」。受訪的律師說,加害者知道自己被曝光了,幾乎都出現精神不穩、無法進食與入睡、無法上班等情形,也有東窗事發後加害者自殺身亡
・上述雖然提到「被害者」「加害者」但其實很可能兩者是一體的。例如被害者因為遭受霸凌,也起身反擊或傷害他人,成為另個事件的加害者;加害者擔心自己是否曝光的煎熬,其實就和被害者承受的是一樣的痛,加害者在施暴的時候,也被自己所傷
・「網路上的言論,何必在意那一個中傷你的呢?還有這麼多支持你的聲音」受網路霸凌而苦的藝人說,那一個中傷的言論,就是湯裡的蒼繩(中文就是粥裡的一粒老鼠屎),整鍋都壞了
・「關掉網路不就好了?」對於遭受過惡意言論攻擊的被害者來說,即使關掉網路,仍然會擔心是不是此刻在哪裡有著誰正在寫下攻擊自己的言論,疑心暗鬼,不如確認一下讓自己安心,只能無限循環「到今日為止網路沒有出現罵我的話,但是會不會明天就出現了呢?」
・加害者的動機分為制裁型與看戲型,顧名思義,制裁型的人,心中有著強烈的正義,堅定的價值觀,認為怎樣才是對的,他們認為自己只是陳述中立的、正確的意見,批判這個行為有其社會意義,同時,他們也有孤獨、對經濟狀況不滿、生活壓力大等共同點。而看戲型的人,認為只要跟風罵人,火就不會燒到自己身上,看著大家同仇敵愾覺得興奮,特徵是個性較沒耐心,比起與不同意見的人交流,更喜歡同溫層,教授分析,當然不是極端分為這兩類,也有人同時擁有以上兩型特徵
・在網路寫下激烈言辭批判攻擊的人,看起來有著高道德標準,因此舉著絕對正確的大旗撻伐他人,但研究指出,這些人在現實生活中,反而道德標準是極低的,也就是說,他們展現的人格是相反的
・2013年當時13歲的美國女孩Trisha Prabhu因為一位12歲少女遭受1年多的網路霸凌而自殺的新聞,研發了手機應用程式「ReThink」,在發佈攻擊性欺凌用語前,會彈出警告「你確定真的要發佈嗎?別讓未來的你後悔,要再好好想一下嗎?」在1500個試驗中,發現有93%青少年因為這段警告而收回原本發言。對於容易衝動的年輕人起了作用,是個好消息(但我也因此擔心,未來人們越來越懂得如何罵人不帶髒字,不使用某些字眼也能傷害人。)
今天看到一條新聞「今年9月日本全國的自殺人數為1805人」
上個月8月(1849人)也是個很高的數字,與去年同期相比都是增加的
遺憾、痛心之外,更要關心身邊人與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讓遺憾只是遺憾
-
提到SNS,順便聊一下
今年開始,我用SNS的習慣大大改變了
總覺得因為害怕網路糾紛就「停用、拒用、不使用」不是一個適合的方法
畢竟未來就是網路世代,我們的孩子是不可能遠離網路的
但是對於社群軟體我始終覺得很難
以前我會看FB的動態,無聊看看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
但這幾個月以來,打開FB只為了在這個專頁投稿
(我沒用FB帳號了,要寫文章得用渡部桑的帳號登入來寫,結果最近連他都說他的也要砍掉)
說生活有什麼改變嗎?就是手機的存在感更薄弱了
搬來日本後手機一直都是靜音,連震動都關閉
(萬一渡部桑聯絡不上我,他會打家裡電話,我都想像現在是過著我媽媽的生活,她的時代就是這樣)
記得很久以前和渡部桑看新聞時,新聞播報的東西是我在網路上好幾個月前就看過的趣聞
當時我還想「新聞的速度也太慢了吧?這個影片已經很久了」
但現在覺得「新聞幫我截取了精華,讓我看到最好笑的一個,真不錯」
如果需要什麼資訊,就一起上網查資料、去借書和渡部桑分享心得
就像20年前的人一樣,用著感激的心態,讚歎「網路真是太方便了,什麼都找得到答案」
這本書提到社群有罪過,也有功勞
未來孩子們能受到網路規範的保護,都要感謝現在的每個網路使用者,用許多教訓為他們舖路,當然,希望這些「教訓」都能降到最低
rethink電話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簡單的問題,最複雜的回答。
曾經,可能是中學甚至遠至小學年代,畢業之時,我們會買一本紀念冊,派給同學、老師,希望留下他們的「個人資料」、一些說話和回憶。然而,除了姓名外號電話地址外,紀念冊上都有一些必然出現的問題,例如:「我想成為:_____ 」、「我最喜歡:_____ 」⋯⋯幾乎每年填寫的答案都不一樣,但落筆之際,還真的會停下來想想。
長大後,縱使別離,我們不再寫紀念冊。今天再看這些紀念冊上的問題,熟悉得像答案就藏在血液裡,怎麼卻覺得有點「青春」得不懂回答?
-
今期 #就係香港 找來三位不同背景的本地學生,製作了獨一無二的32頁「刊中刊」,讓年青人主場,用他們的文字,談他們的語言,聽他們的內心。
刊中刊收錄在 #就係香港2019秋季號
了解更多/立即訂閱:
beinghongkong.com/2019-Autumn-Issue
shop.beinghongkong.com
#REthink #REcreate #1822 #青春
rethink電話 在 Content Mak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都曾幻想能回到某個人生階段,改變一些事情或決定,那人生就不會有遺憾;或是遇到困境時希望能預知未來,那就不會犯錯。
但我們卻常常對"當下"不以為意,"此時此刻"的一切想法與作為,都成就了未來的自己,也改變著未來的世界。
正如#曙光祭Reborn 倡導的 #不廢物生活 一樣,我們應該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讓自然資源妥善被運用、讓每個新鮮的夢想被實踐、讓環境永續發展、減少不必要的垃圾,那我們未來的世界肯定會變得更美好。
曙光祭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owTaiwanWay/?epa=SEARCH_BOX
曙光祭宣傳片:https://youtu.be/FtOwPjYUYvI
曙光祭直式宣傳片:https://youtu.be/qfNwRO9Hl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