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與方塊鏈,就像人類發明的一台腳踏車時"誰敢先騎上去試試?"
In most food-supply chains, “it might take weeks to figure out where it went from source to destination,” and “On a blockchain, it takes just seconds.”
由於比特幣的興起,鎖鏈正在取代世界金融市場,而現在數字分類系統也準備在明年對食品和能源等原材料進行同樣的處理。
BP ,荷蘭銀行(ABN Amro Group NV)和摩科瑞能源集團(Mercuria Energy Group Ltd.)等公司上個月表示,將採用區塊鏈來簡化物理能源交易。 10月份,瑞銀集團和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共同投資了四家銀行,將該技術應用於全球商品貿易平台。 Natixis SA和Trafigura Group Ltd.今年3月宣布將採用該系統為石油的買賣提供資金。
聖地亞哥基金經理Reality股份有限公司(Reality Shares Inc.)的首席執行官Eric Ervin表示:“我們正在談論業務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他創建了一個追踪採用該技術的公司回報的指數。 “一切都自動發生,沒有一堆文書工作,處理和轉移。”
區塊鍊是一個在線分類賬,使用加密記錄交易以確保安全性,同時允許用戶網絡進行驗證。最突出的用途是比特幣,這在2017年成為全球轟動的一年。在過去的一年裡,隨著投資者對比特幣和分類帳系統的運作變得更加舒適,加密貨幣的價格飆升了2000多個百分點,觸及紀錄本月為17,578.45美元。
雖然比特幣市場依賴區塊鏈來傳遞和存儲每個令牌的價值,但透明的跟踪技術對於越來越需要存儲和交換海量數據的企業來說具有“更大的潛力”,彭博新能源財經在9月份表示。 12報告。
農民已經看到了可能性。烏克蘭政府10月份表示,將使用區塊鏈技術來管理作物的土地登記,因為目前的系統很容易受到導致所有權糾紛的欺詐。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一家化肥公司和一家交易所的老闆正在利用這項技術發展農產品平台。
對於全球食品行業來說,這項技術是一個很大的賣點,可以在產品召回期間識別假冒成分並追踪污染源。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估計,全球食品行業欺詐成本高達每年400億美元。 IBM在八月份表示,它正在與包括沃爾瑪百貨公司,雀巢公司,泰森食品公司,聯合利華公司和麥考密克公司在內的一些公司合作,確定他們可以整合區塊鏈的方式。
IBM的研究主管Arvind Krishna在12月5日表示,在大多數食品供應鏈中,“從源頭到目的地可能需要數週的時間”,有些情況下可能不知道來源。科技大會在猶他州帕克城。 “在區塊鏈上,只需要幾秒鐘。”
中國第二大電子商務平台京東,沃爾瑪,IBM和清華大學週四表示,將共同創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系統,以收集關於原產地,安全性和食物的真實性。
IBM區塊鏈副總裁Brigid McDermott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區塊鏈的使用意味著”有機會將基本的底層基礎架構轉變為與消費者和企業對企業發生的每一筆交易“。
消費者的信心
戴比爾斯正在投資一個追踪鑽石來源的區塊鏈平台,以提高對戰區寶石銷售所造成的損害的信心。
戴比爾斯(De Beers)首席執行官布魯斯•克里弗(Bruce Cleaver)表示:“消費者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希望了解更多關於他們奢侈品的信息,他們所走過的路線,真實性,以及他們是否具有對國際商品的影響力。在公司網站的博客文章中。
區塊鏈也正在成為航運公司的關鍵工具。 3月份,美國商業資訊(MMI)馬士基航空公司(MMI)公佈了一份與IBM的分類帳系統,該系統將幫助管理和跟踪數千萬個集裝箱的運輸。每年在全球各地運輸約16萬億美元的原材料,更好的跟踪提供了大幅"記錄成本"之降低。全球貿易便利化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Trade Facilitation)表示,目前僅僅在文件方面的支出就佔全球貿易的7%。
潛在的風險
儘管如此,區塊鏈系統的廣泛採用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因為邁向新系統的過渡期將具破壞性,需要一些投資。還有人擔心把所有這些數據放在網上的潛在風險。 7月份,區塊鏈技術創業公司CoinDash表示,其網站遭到黑客入侵,700萬美元被投資者盜竊,試圖參與該公司最初的投資。 Tether Ltd.在十一月份在其網站上透露,一個“惡意”攻擊者刷了三千一百萬美元的代幣,並將它們發送到一個未經授權的比特幣地址。 商品交易商Zaner Group LLC芝加哥高級副總裁彼得•托馬斯(Peter Thomas)說:“很多事情都可能出錯。 “在我有信心之前,我們將不得不檢視它具體的成效。”
有些人不再等待。
紐約全球能源與商品部門負責人Natixis的Arnaud Stevens表示,Blockchain“在當前流程"紙張和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中帶來了一些急需的創新。 。
歐洲公用事業公司Enel SpA和RWE AG加入了一個項目,以測試批發電力和天然氣市場的區塊鏈交易。 TenneT控股公司正在研究如何管理電網,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可再生能源"需求。 Vemanti Group Inc. 12月12日表示,將投資於一家新加坡公司,開發基於區塊鏈的平台能源交易。
委內瑞拉的提案
委內瑞拉總統本月甚至還提出了一個建議:由於經濟制裁和經濟長期衰退,本國貨幣正趨向"自由落體",創造了以石油,天然氣,黃金和鑽石為儲備的數字化石油貨幣。本週,一個集團宣布計劃使用區塊鏈來創建OilCoin,美國政府管制的數字貨幣將受到原油支持。
消費者也可以從更廣泛的技術應用中受益。在泰國,電力生產商BCPG Pcl上個月表示,計劃使用區塊鏈讓客戶通過太陽能屋頂生產能源,從事互聯網能源交易。
荷蘭合作銀行烏得勒支分析師Harry Smit說:“提高效率和創造價值主張的潛力是巨大的。 “一旦你建立了區塊鏈並且開始使用他,你將會看到飛快的變化,因為這樣由"方塊鏈"轉換成"更省錢的價值鏈"就會改變你的選擇。(本文譯著自G-Capt.)
rwe ag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即時頭條】煤炭分歧危及歐盟氣候政策統一性
在布拉格以北約80公里處的比利納(Bilina)煤礦,數台有10層樓高的大型挖掘機正在作業。這裡每天出產2700噸褐煤,全部供應給不遠處的火力發電站。今年秋季,捷克政府放寬了環保法規,這些挖掘機因此可以再挖40年的煤。
在210公里開外的德國東部,瓦滕法爾集團(Vattenfall AB)旗下的岩史瓦頓(Jaenschwalde)煤礦正準備減產,因為德國在推動「去煤化」進程,附近的電站計劃在2019年前關停最老舊的發電機組。
在各國首腦齊聚巴黎參加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氣候會議之際,這兩個煤礦的不同命運彰顯了東西歐在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這一問題上日益擴大的分歧。雖然西歐正加速關停煤礦,但東歐國家——尤其是捷克和波蘭——正在採取措施繼續支持未來幾十年的煤炭開採,甚至連那些只生產褐煤這種污染最嚴重的燃料的煤礦也得到了政府撐腰。
在捷克政府延長比利納煤礦的可采期後,該國工業和貿易部部長姆拉德克(Jan Mladek)說:「這是考慮到我國能源安全問題後做出的負責任的決定。」儘管西歐國家呼籲限制煤炭消費,「但你終究不能放棄電力生產。」
在這一問題上產生分歧的東西歐陣營分佈與冷戰時期基本吻合。在前共產主義陣營中的許多國家,煤炭是國內唯一能夠替代進口俄羅斯油氣的燃料。在保加利亞,燃煤電廠占該國電力供應比例仍然達到近一半。而在塞爾維亞,這一占比高達三分之二左右。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 Plc.)發佈的《世界能源統計評論》(BP Statistical Review),在已經成為歐盟成員國的六個前蘇聯集團國家中,去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例約為39%。而在西歐,這一比例僅為12.5%。
在波蘭,關停煤礦是極具爭議的話題,因為該國煤炭企業仍然雇用了約10萬名員工,且燃煤電廠在該國電力供應中占比超過80%。雖然一年前歐盟28個國家(包括波蘭上屆政府)達成一致,承諾到203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40%,但波蘭新總理希德沃(Beata Szydlo)所在的法律與公正黨已堅決表示,將開展談判尋求碳排放寬限。
「我們當然希望保護環境,但底線是不能傷害到波蘭經濟,」希德沃在前往巴黎參加聯合國氣候會議前說。
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共產主義統治後,捷克遭受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為此,該國政府於1991年通過了一部旨在緩解環境惡化的法律。但在10月,捷克政府決定,破例允許比利納煤礦突破上述環保法律的限制性規定。在夏季,從該礦礦坑逸出的粉塵會嚴重污染附近城鎮的空氣;幾次降雨後,這個碩大礦坑就直接變成一個有毒淤泥池。捷克政府的最新舉措意味著,這個大礦坑在未來40年裡會變得更深、更大,而國有控股的電力公司CEZ AS將因此額外獲得1.5億噸的褐煤。此外,捷克政府沒有排除延長數公里外另一礦山的可採期的可能。
「雖然早已是時候說再見了,但煤炭行業往往會硬撐下去,」倫敦非牟利組織Energy and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的主管布萊克(Richard Black)說。「煤炭時代終結,可能會對社會秩序造成極大的破壞性影響。」
相比之下,西歐國家正在以快得多的步伐擺脫對煤炭的依賴。在核能占供電量比例達四分之三的法國,政府持股三分之一的昂吉集團(Engie SA)11月表示,它將退出在世界各地的煤炭業投資。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主權財富基金也一直在拋售歐美的煤礦資產以及所持高污染企業的股權。英國則計劃到2025年關閉所有的燃煤發電站。
11月18日,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拉德(Amber Rudd)在一份公告中稱:「對於英國這樣的發達經濟體來說,依賴高污染、高碳排放量的老舊燃煤發電站是很難讓人滿意的。」
在德國,煤炭政治更為複雜。德國正引領歐洲向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轉型,但褐煤發電廠仍然占該國供電量四分之一左右。德國煤電行業提供了約2.1萬個就業機會,其中多數位於德國東部。
德國已承諾到2022年關閉現有的八座核電站,這意味著該國很可能要在更長的時間裡繼續利用煤炭。但毫無疑問的是,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的德國政府正試圖將煤炭從該國能源消費結構中逐步剔除。上個月,默克爾已與德國各大燃煤電廠運營商達成一項協議:到2019年,這些運營商將關閉八家最老的發電廠。
雖然這些電廠在緊急情況下仍可以啟用,但德國政府表示,此舉最終將使該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4%。瓦滕法爾集團稱,在該協議使得公司每年的褐煤需求將至多減少900萬噸。而RWE電力集團(RWE AG)則同意到2019年逐步淘汰五家煤電廠,這意味著其年褐煤消費量減少約1400萬噸。
「煤炭是沒有前途的,」柏林自由大學(Berlin’s Free University)能源經濟學家安賽吉爾(Andrzej Ancygier)說,「由於東歐國家一意孤行地捍衛自己的首選能源——煤炭,歐盟氣候政策的統一性岌岌可危。」 (撰文:Ladka Mortkowitz Bauerova)
rwe ag 在 Interview with Peter Terium,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RWE AG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