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息冥想的最終境界 Jhana 🧘♂️
✍冥想 為何/如何 感覺狂喜?
🎈何謂Jhana?
巴利文是古引度的一種方言,與梵文類似,佛陀的教導原始版本是巴利文,當佛家的教導被翻譯成梵文時,成為所謂的Buddism Sanskrit.(佛家梵文)Jhana 就是一個例子, 原本Jhana梵文只是冥想的意思,但是在巴利文 Jhana是一種有技巧,有步驟,有技術性的冥想練習方法。 也就是來自佛陀的觀息16法,之前寫的一篇Mindfulness, Bliss, and Beyond一書裡面提到的7步驟的最終一步 ( 還沒有讀過的話建議先閱讀哪一篇: https://www.facebook.com/CoreyYoga/photos/a.520556888036874/3142406682518535/)
現在的冥想圈,如果你說你練的是 Jhana, 就是指這個來自佛陀的奢摩它shamata/觀息法Anapana-Sati。
當一個人能夠完全放下,身體,想法還有五官的輸入之後,面對的就是純淨的心智;像是滿月時, 原本被烏雲般的五官及想法遮蔽,突然間烏雲散去,耀眼的光芒灑落。看到禪相Nimitta ( 之前寫的迷人光體驗: https://www.facebook.com/CoreyYoga/photos/a.520556888036874/3142351319190738)
這感覺是非常的愉悅(piti)且安穩舒適(sukha)的。 沒錯 !! piti-sukha是進入 Jhana 的鑰匙。
在進入Jhana前, piti-sukha 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要素, 把piti 翻譯成愉悅,個人覺得是太文雅, 應該是翻譯成狂喜, 正常人能夠懂的就是”超級嗨!“, 為什麼會超級嗨? 當一個人能夠達到禪相表示他已經發展出足夠的專注力(在我練習冥想里程數 900+小時之候)。 在進入禪那前, 冥想者把專注的目標從呼吸轉成愉悅的感覺, 此時的專注力完全鎖定在很舒服的感覺上,(初學者據說大多會聚集在頭部,有些人在嘴巴,心口。 我最強感覺是在第三隻眼,頭的正中央松果體部位,進階練習者甚至可以把這感覺擴散到全身)。
這很像我們把麥克風靠近喇叭,產生所謂回饋的效應,喇叭聲音跟麥克風之間的聲音越回饋傳越大,直至喇叭失真為止。當我們"完全的"專注在快樂的感覺(piti), 這快樂的感覺會越放越大。我的感覺是眉心及頭的正中間感覺快樂的發麻振動,有點像是電流一樣,甚至會流出眼淚。
此時專注力已不是一個問題,因為你根本無法不專注,幾乎是種毫無選擇的專注。此時任何想法,看法,評論,自我,及其他生活上的一切的問題,在此時看起來,都像是坐在飛機上看山一樣,感覺山的高度起伏其實小小的微不足道。
當然這不只是說說而且已,每次的冥想都有用腦波偵測儀EEG 所記錄, 留言區有一些進入Jhana能量進入腦部,腦波激發的例子。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我碰上少數人才有的狀況 就是冥想結束之後,那個身體上的感覺還在,也就是俗稱的 " piti stuck on" = “卡住在piti快樂的感覺上“ 。 甚至在沒有冥想的時候,那個感覺也會浮現,也幾乎可以隨時被激發。 一個推薦解決的方案就是靠運動, 對我來說不是很大的問題 因為只要練一場瑜珈,那個太過強烈的感覺就會漸漸散去。
*Jhana有八階 ,上述為第一階體驗. 第一個 jhana又稱初禪。\
🌊訓練自己 分享瑜伽!! YogiOcean訓練🌊
🙏週末/週間 台北200小時瑜珈師資說明會
(10月2日,15日 各一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88462884995291?ref=newsfeed
❤RYT 200小時師資訓練 (台北週末/周間)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33754181103599
🚀火箭瑜珈100小時師資訓練(台北週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4606550657266?active_tab=about
🔥Corey 線上課網址:
https://corey-yoga.teachable.com/courses
🧘♂️8周線上冥想訓練:
https://corey-yoga.teachable.com/p/d2819a
ryt意思 在 我的,印度瑜伽之旅 _My India Yoga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今年三月開始,我和遠在印度天邊的Crystal一起在上海開培訓班。
在上海我租了一個小教室,負責招生和推廣,其實主要大部份來自於與其他瑜珈館的合作,畢竟上海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城市,獨自招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工作,再加上我們並不是門店,只是一個有場地可以練習的小地方…
TW YOGA 最初的用意是希望能引進更多優秀的台灣老師一起來,提供一個平台也讓這裡的學生更認識台灣老師。
但老實說,在中國教瑜珈(或其他健身相關產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中國的瑜伽和健身產業其實剛盛行不久,國人對於養身、瘦身等的意識才剛抬頭,你可以看到一間瑜伽教室,30個學生裡面有20個學生會穿整套lululemon的衣服,先不管他們練習的時間有多久。對於瑜伽的概念,很新。你可以說其實有在練習瑜伽或健身很久的人還是有,但我這邊說的意思有點像是“認真看待”這件事一樣。
上海很大更不用說整個中國了,光是上海坐地鐵去一個稍微偏遠的地方(大約一小時地鐵時間)人為素質就和上海市中心的人差很多,價值觀、行為、環境等等。
我之前有稍微分享過,這裡的師資培訓招生方式和風格大部分都是以“想瘦、想變美、想輕鬆賺錢”為主,不論是店家的廣告招牌還是學生對於學習的觀念都很偏差。
在中國還有一個不太好的現象“賺快錢” 、“什麼東西都要快速有成果有成效”
導致有很多學生在完全沒有瑜伽基礎的認知下(可能連瑜伽是什麼都不知道)就一頭報名師資培訓班,在沒有概念、沒有耐心、求快的心態下學習,常常我會聽很多學生後悔、抱怨瑜伽沒有想像中的“美好”。
我也曾和一些店家老闆或課程經理在聊如何優化課程或開設更好的課程讓學生學習,但他們總是跟我說“學生不需要太專業的東西,也不需要太專業的老師,因為大家都是小白(初學者),沒有人會懂。”
對於一個經營者來說,的確,不懂的人不需要太深的東西,但其實專業就是,可以教深、也可以教淺。教學的本質是教導理念、傳遞和心態,其實就是成為引導本身。但對經營者來說,講白了就是不需要花錢去請一個專業的引導者,所以這裡有很多的私人培訓機構,(或是國內頒發的證書)培訓導師可能都是才剛畢業的兩個月的,帶領20~30個人的零基礎班級,因為便宜好操控,教到一半可能拿了錢跑路了,館內就讓老闆娘上去頂,硬是教完了一期的培訓。
恩,反正學生不懂… …。
對於大部分的學生而言甚至是老師,都不太了解或是認識RYT或其他聯盟的課程,我也曾與許多學生聊過後才真正知道他們除了不知道以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不在乎。
他們的認知是,有上過培訓班就好,不一定要是國際證書,也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能出去賺錢教課就好。
花俏的體位法練習是這裡最大的培訓賣點、10個workshop 有8個是手倒立課程。
商家找你開workshop 就劈頭直接問你 能不能教手倒立?頭倒立?或是其他厲害的後彎練習。
恩,儘管他們的學生都是初學者(懷抱著能上一堂課就能飛的學生)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開始敘述,在中國教瑜珈(或其他健身相關產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在這裡我深深體悟一件事,如果初心飄蕩不定是很容易隨波逐流的。
如果心智不夠穩定,就很容易會迷失方向。
要一直堅持做一件事情,他會需要種種的考驗,回過頭來細細品嚐後才能真正的體悟,什麼是用盡全力。
我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調整自己,除了要讓我們的課程更能讓這裡的“大眾”接受以外還要讓大家了解和認識、區分,引導學生找到自己學習的目標和道路。
經過了很多努力和時間,開始會出現與我們有共鳴的學生來訊問並投入課程練習,這是令人感到很欣慰和喜悅的事。
我不太確定,我的心臟還能有多強可以繼續在這裡奮戰,但我會持續繼續跟著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