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千字小氣鬼post】
我份人真係好小氣。
琴日post條片同大家分享我既側鏡設定,點樣可以減少盲點,有效睇多D車身外面既情況,減少意外發生。
跟住有好D觀衆話「你咁樣set仲危險」,「你點泊車睇位?」,「唔識咪亂教人」
見到呢D留言,我就諗,難道我咁樣set真係錯?
跟住我就將我小氣鬼既能量發揮到極點,上網瘋狂做research(再加上有其他觀衆既提點)
哈!
首先講到明,我唔係話大家錯,只係有更好既設定。
【---- 維基百科上面有關汽車盲點 ----】
利用特定的側鏡設定,可以令車旁的盲點消失。這設定能夠大幅減少側面碰撞或其他意外的發生,特別是汽車轉線時。
這方法首次由George Platzer於1995年,於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發表。
這側鏡設定方法,【往往會在駕駛教學中被忽視】!和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
有人提出這設定會製造更多盲點,例如倒後鏡看不到的車後。在倒車時會不能看到...
(J:你個人可以郁架嘛... 郁一郁你咪可以係側鏡睇到你想見到既車尾燈位。不過車後盲點你都唔會只靠望側鏡。倒後鏡,側鏡,泊車鏡頭,感應器...etc.全部一齊用曬,有時都係會望唔到)
好喇!咁到底呢個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係咩呢?中文就係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而家已經係國際性既協會。
【---- SAE有關汽車盲點的論文 ----】
上面寫到既1995年論文,題目係《The Geometry of Automotive Rearview Mirrors - Why Blind Zones Exist and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m》
(汽車後視鏡的幾何 - 為何盲區會存在 及 如何克服盲區的策略)
内文因爲要俾30幾蚊美金去買先睇到,雖然我好小氣,但未至於要用200幾蚊去證明自己... 所以我地睇睇2010年,《Car and Driver》雜誌,根據呢篇論文既内容點樣講。
【---- Car and Driver雜誌有關盲點 ----】
2010年3月既《Car and Driver》提到,上面論文建議側鏡設定,應該往外推到可視角度,剛好跟車内倒後鏡重叠。
(J:即係好似附圖fig.1同fig.4既設定)
這設定可能會令習慣在側鏡看到自己車身駕駛者感到困惑。
【但如果位置設定正確,側鏡能有效消除汽車盲點】。
這能消除你需要去回頭望才能安全轉線的需要。
(J:最後呢一句我唔100%同意,我認爲點都要望一望)
其實除左上面,美國University of Kansas Transportation Center,都有發表過文章。
【---- 堪薩斯大學交通中心有關盲點 ---】
根據美國堪薩斯大學交通中心既文章《Blind Zone Accidents and How to Prevent Them》(盲點意外 及 如果預防)文章内文指出,每年係美國有63萬宗交通意外涉及轉線,當中6成意外原因是「沒看到旁邊的車」。
要減少盲點,駕駛者可以採取BGE設定(Blindzone/Glare Elimination Setting)。
(即係上面所講既所有設定,包括我琴日影片裏面所講)
這設定能大幅減少盲點。【當有車輛在你後方出現,你能在車内倒後鏡確認。當車輛離開你車内倒後鏡時,你能從側鏡確認,對方超越你並離開側鏡時,你能從可視角度望到該車輛...】
【---- 總結 ----】
我並唔係話大家錯,只係好似上面所講,呢個側鏡設定方法往往係駕駛教學上被忽視。
側鏡要望到自己車身,好多人既理由係「泊車睇位」,「行窄路睇位」,大部分既潛臺詞係「我唔想hi花部車」
其實呢個問題好容易解決,就係你郁少少個頭去側鏡,你咪可以見返自己車身囉。你個人唔係石頭黎架嘛。
上面提出既設定,完全係為「行車安全」作爲最優先考慮。
無論對途人,其他駕駛者,或者你自己,都係更安全既做法。
唯一問題就係你需要時間去適應,因爲你可能過去20年,30年都係習慣正常駕駛坐姿要側鏡1/3,1/4望到自己部車。
不過都係果句,你無錯,但你都唔好走黎話我錯。
〇Source〇
▼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ehicle_blind_spot#:~:text=Blind%20spots%20may%20occur%20in,additional%20pillars%20may%20reduce%20visibility.
▼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E_International
▼論文《The Geometry of Automotive Rearview Mirrors - Why Blind Zones Exist and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m 950601》▼
https://www.sae.org/publications/technical-papers/content/950601/
▼《Car and Driver》2010年3月號▼
https://www.caranddriver.com/features/a15131074/how-to-adjust-your-mirrors-to-avoid-blind-spots/
▼《Blind Zone Accidents and How to
Prevent Them》▼
http://www2.ku.edu/~kutc/pdffiles/KTRFS08-Blindspot.pdf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さえタイム/ Sae Ky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皆さんこんにちは! Saeです🌞 このYouTubeではこれから食事やトレーニング、日常について動画にしていこうとおもいます💪🏾 何かあればコメント欄にお願いします! 論文URL⇨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ut.2019....
sae論文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科技新知系列】
自動駕駛車國際發展趨勢及新戰局
自動駕駛系統在1980年代出現,而近年隨著機器視覺、人工智慧的興起,科技巨頭紛紛以不同形式投入無人車領域並收購相關技術;傳統車廠也積極和軟體公司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汽車」。自動駕駛車在國際上的研究進展與現況如何?未來是否完全不需要人類操控?臺灣在此領域的創新研究扮演的角色地位,均是我們關心的。本會特別邀請台大機械系自動駕駛車團隊領導者李綱教授,剖析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展望與挑戰。
🔹時 間:2019年04月13日(六) 上午10~12時
🔹地 點:臺大校友會館四樓演講廳 (臺北市濟南路一段2-1號)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李 綱 副教授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機械工程 碩士、博士
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學士
🔸現職: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副教授
🔸經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PATH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行政院科技會報首席評議專家室領域專家
🔸專長:智能載具、機電整合、電動動力系統、太陽能系統、液壓伺服控制
🔸榮譽:2018 Dubai World Challenge for Self-Driving Transport finalist (入選2019總決賽)
SAE Taipei Section第21屆車輛工程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104年科技部工程司控制學門成果發表會海報成果發表特優獎
🔸專利:五項發明專利
sae論文 在 許毓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的政策必須要跟得上技術發展!】
Microsoft (微軟)、Google、TESLA、Amazon,甚至是百度等,無不熱衷於研發無人車與智慧交通的技術。
當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德國及新加坡等12國家,積極投入無人車開發與應用的同時,台灣仍舊停留在過去的思維,在前瞻計畫中把一半的預算4241億,全數撥給傳統軌道運輸的建設。停留在廿年前「先蓋軌道才有周邊建設與商機」的舊思維,來引領前瞻計畫;殊不知未來交通運輸版圖,已經在共享經濟與On-Demand Transportation Services的蓬勃發展下,乾坤大挪移。
台灣大學無人車團隊李綱教授表示,政府應當建立Big Data資料庫,以共享數據提供所有無人車研發團隊共同使用,相關法規方面也必須鬆綁。
「AI還是以應用為導向的學問。」台灣大學資工系副主任張智星也指出,台灣在AI人才培育方面,往往過於注重論文而忽略實際面的應用。
而專注無人車發展的7StarLake總經理丁彥允則建議,未來台灣要逐步實現無人車,可先在部分道路設置無人巴士專用道累積經驗、蒐集大數據,並逐步調整法規,「可以比照高雄鴨子船的例子,以特定路線加上特殊車輛,早日實現無人巴士在台掛牌合法營運。」
電電公會汽車委員會主委游文光強調,政府不應該是放煙火式的投資,「讓測試場域全台遍地開花,但符合所有SAE、ISO國際標準的卻沒一個。」
AI領域的意見領袖的建議,都直指了台灣在發展無人車產業上,「先天(即投入研究的預算與人才培育)不足,後天(即立法與規範)也缺乏。」
今天公聽會後,我將成立跨黨派的「無人車暨智慧交通產業推動聯盟」,來幫助台灣無人車產業建立一個橫跨產、官、學三大面向的平台,共同打造台灣未來智慧交通產業。希望能讓政府看見,這其實才是民間產業與學界所期待的「前瞻計畫」。
sae論文 在 さえタイム/ Sae Ky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皆さんこんにちは!
Saeです🌞
このYouTubeではこれから食事やトレーニング、日常について動画にしていこうとおもいます💪🏾
何かあればコメント欄にお願いします!
論文URL⇨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ut.2019.00055/full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
Twitter⇨ https://twitter.com/_saekyo_
#減量 #ダイエット #筋トレ #トレーニング #バルクアップ

sae論文 在 SAE Taipei Section - 貼文|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學會目前欲徵選論文三篇,參加2022年3月ICATYE之線上論文發表,獲選之論文於2022年元月底上載論文並於3月參加線上發表後,學會將發予新台幣15,000元以資獎勵。 更多詳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