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干預選舉種票買票驗票惡行大暴露
區選日自稱內地媒體長駐投票站攝錄 部分拒絕透露身份
《鏗鏘集》統計最少涉50個票站共103人
https://www.facebook.com/rthk.HKConnection/posts/2549143388468061
區選日自稱內地媒體長駐投票站攝錄 部分拒絕透露身份
《鏗鏘集》統計最少涉50個票站共103人
《鏗鏘集》在區議會選舉日,收到近百名來自各選區市民投訴,指在票站外有身份不明人士,以攝錄機長時間拍攝票站門口,惹人疑慮。當中部分進行拍攝人士拒絕表明身份,有部分人則自稱為內地媒體,但只有少數記者願意出示採訪證明。《鏗鏘集》記者親身視察部分投票站,嘗試釐清攝錄人士的身份,並整理市民提供的資料製作成互動地圖。
綜合市民提供和《鏗鏘集》記者現場視察的資料,有關情況遍佈港、九、新界15個選區,最少涉及50個票站及103人,當中大部分票站並非焦點票站、未有政治明星參選;其中在大埔區、元朗區各有10個和9個票站出現類似情況。在103名進行錄影的人士當中,有60人自稱是內地媒體記者,其餘人士皆屬身份不明或拒絕透露具體身份。
長時間逗留 拍攝手法異於一般媒體
選民向《鏗鏘集》記者指出,進行攝錄的人士大多在早上7時半投票開始前已抵達票站,把攝錄器材對著票站門口或排隊人龍拍攝,部分票站更同時出現兩隊攝製隊。有關人士長期逗留在同一票站外錄影,最少長達兩、三小時,期間極少轉換拍攝角度、且未有在現場採訪,與一般傳媒機構做法不同。
由於他們的器材沒有貼上機構標誌,僅有少部分人士穿著「記者」字樣的黃色背心,不少選民表示擔心自己的容貌被不明人士記錄。而當選民向有關人士查證他們的身份時,不少人拒絕透露、甚至直接離開;也有人只表示自己是內地媒體,但拒絕表明所屬機構名稱及出示記者證明。
《鏗鏘集》記者當日在接獲投訴後,走訪荃灣、葵青、大埔、元朗、北區共14個票站,在其中7個票站遇到相關人士在票站外拍攝。在荃灣祁德尊選區王少清中學門外,有4名男士以攝錄機和相機、正面拍攝排隊進入票站的選民。記者向票站職員表示有市民關注攝錄人士的身份,唯職員表示「他們在公眾地方正常拍攝,我們無權阻止,也沒有權力去查他們的證明文件…若做一些超出我們權限的行為,恐怕會被人投訴。」
當《鏗鏘集》記者和監察投票代理人向有關人士查詢,他們自稱是內地媒體,最初拒絕透露來自甚麼機構;直至代理人再向票站主任投訴,其中一名男士始出示《南方都市報》記者證,之後一直逗留到下午才離開。
而在荃灣南選區聖芳濟中學,就有兩隊攝製隊共五人在票站的對面馬路攝錄,理論上可從側面拍攝到排隊的選民。《鏗鏘集》記者在現場觀察到有關人士,長時間在同一位置錄影,不時把玩手機,不像一般攝影師不時調整鏡頭或角度;他們也一律不打開顯示屏,旁人無法看清其攝錄內容,只能憑攝錄機的紅色閃燈判斷是否正在錄影。
強調行為屬新聞自由 部分人士留至投票結束
《鏗鏘集》記者在場期間,最少有兩名市民向攝錄人士表達不滿,有關人士回應指自己是記者:「那麼你(市民)快點報警,我在此等你...這是新聞採訪自由...我覺得我是合法的。」該名記者向《鏗鏘集》表示,是《南方都市報》駐廣州記者,但身上沒有記者證和卡片,自發與另一名同事來拍攝選舉,又表示不知道機構是否有安排其他同事來港採訪。
《鏗鏘集》記者在當晚10時左右返回同一個票站,發現其中一隊攝製隊仍在進行攝錄;直至10時半投票結束後,一行三人收拾器材離開。由市民提供的相片和片段顯示,在50個票站中,最少有14個票站的攝製隊,一直逗留至入黑或投票結束後才離開。
僅33人披露所屬媒體 其中6人曾出示記者證明
當日願意透露自己所屬媒體的記者有33人,主要來自廣東省或深圳,分別報稱任職《廣州新快報》、《南方都市報》、廣東電視台、深圳報業集團、廣州廣播電視台等等,另有幾名報稱來自福建省、海口市和汕頭市的記者。在這33人中,只有6名記者曾出示印有自己相片和姓名的記者證。
《鏗鏘集》透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轄下中國記者網查證6名記者的姓名和所屬機構,只有兩名分別來自《南方都市報》和廣州廣播電視台的記者,能透過網站核實到記者身份;另外兩名來自海口市的記者,則能在其任職媒體網站找到署名文章,其餘兩名記者就無法查證。
內媒報道寥寥 多採用新華社通稿
《鏗鏘集》記者翻查上述多間媒體於11月24日至27日(截至晚上10時),在官方網站、微信、微博、報紙、應用程式等平台發佈的新聞,未有發現關於香港區議會選舉的詳細文字或影像報道。其中《廣東新快報》、深圳報業集團屬下《深圳特區報》、廣東電視台等,僅於11月26日引用新華社約300字通稿,報道香港區選結束,「止暴制亂、恢復秩序仍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南方都市報》亦未有報道區議會選舉當日情況,只在微博和微信帳號發表「港鐵向暴徒索償」、「香港崇光百貨經營受阻」、年輕人向港警宿舍投汽油彈被捕等新聞。眾多媒體中,深圳衛視新聞報道相對有較長的篇幅,不過在最長的一段兩分鐘新聞中,幾個票站的畫面合共只佔約30秒,也未有任何票站的縮時影像。
《鏗鏘集》與幾名內地記者聯繫,希望了解內地媒體如何部署今次區選報道?自稱內地媒體人士長時間在票站外拍攝又是否正常?有已離開體制的前記者表示,看不見有內地媒體大肆報道香港的區選、「在視頻中也看不到有拍了一整天的素材」。他又指那些長期逗留在票站外的記者「要不幫黨國機器監控,要不想拍攝有利中共的片段如暴徒衝擊等」。有現職廣州記者就表示未聽聞中宣部有特別指令下達予記者。
記者:蔡玉玲 尹仲然 馬可恩
(註:互動地圖想達到最佳觀看效果,在手機上可使用google map應用程式,若使用safari請勿使用私密瀏覽;若使用桌上電腦,建議使用Chrome瀏覽器)
「safari瀏覽記錄時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safari瀏覽記錄時間 在 Charles Mok 莫乃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safari瀏覽記錄時間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afari瀏覽記錄時間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afari瀏覽記錄時間 在 [問題] safari瀏覽紀錄跑到媽媽手機- 看板MobileComm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safari瀏覽記錄時間 在 #請益Safari瀏覽記錄的詳細時間 - 3C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safari瀏覽記錄時間 在 輕鬆學:在Safari 中使用瀏覽歷史記錄的功能[Mac 教學] 的評價
safari瀏覽記錄時間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手足之間的保安意識
文:薯伯伯
手足之間的保安意識,實在令人擔憂。
例如,一時會毫無顧忌地,用手機直接打電話通話。轉個頭又會忽然保安意識甚強,把一些早已在公海流傳的訊息,煞有介事地說:「唔好傳啊,唔好畀人知啊!」
我簡單地說幾點(最初真的是簡單寫幾點,但經常失控,越寫越長):
一,手機直接通話,毫無加密,強力部門若要截取通訊或秘密監察,理論上是需要法庭搜查令。但是,如果到了今天還相信強力部門會等到法庭搜查令才去 intercept,套用一句流傳已久的話:「真係侮辱你既智慧,係戇居丫嘛!」
二,即使你在手機通話時沒有說出一些敏感題材,有時單是你與某人之間的聯繫,通話的時間長短,通話的日期及時間(與某些事件發生的日期及時間再作比較),已能夠給予竊聽一方線索。這些線索不是呈堂證據,但這些資料使得協助竊聽方掌握你的人物關係、網絡等等,加上對話內容,你真的覺得沒有問題?
三,我見在網絡上流傳,有人建議不要使用校園 Wi-Fi,聲稱強力部門會向校方查取上網記錄,但之後的建議卻居然是叫人改用手機網絡上網。其實只需要有三個發射塔,就能準確地瞄準使用者的位置。強力部門只要掌握了某天某時某地使用過手機的人,就能大致掌握當事人的身份。所以我看到有人煞有介事地叫人不要用校園 Wi-Fi,而要改用手機上網,是完全拗頭。
四,使用校園公家 Wi-Fi 及手機網絡上網,到底哪個風險較大?那就要看看是所指的是甚麼風險。如果單純從「隱身」的角度去看,假設你沒有使用「太空卡」及「太空機」及「太空習慣」,但又想在某些場合,隱藏自己的痕迹,我反而認為,使用校園 Wi-Fi 可能較能達到這個目的。(但「隱身」很難,不是一張太空卡或太空機就可以,這個題目,有空再寫文談一談。)
五,承上一點,如果不是從「隱身」角度去考慮,只是從數據安全去考慮,其實校園提供的 Wi-Fi 或手機網絡,應該差不多,但大前提是除了平時上網要有 VPN,也應儘量使用有加密協議的通訊方式,同時也不要盲目全信加密後就不會洩漏的風險,聊天時要有所顧忌才對。
六,有些不為人知的網絡漏洞,可以極為嚇人。之前聽了一個美國的網絡保安播客,有個很嚇人的示範,因為聽得太多,不太記得是哪個節目,我大概說一下情況。有位節目嘉賓,本身沒有到達現場,示範了破解 WhatsApp 的方式。他先把一條連結發給主持人,主持人用 iPhone 版本的 WhatsaApp,主持人在 iPhone 的 Safari 瀏覽器上打開了該連結。在同一個 Wi-Fi 網絡的錄音室工作人員,沒有打開過任何連結,但他 Android 手機上的 WhatsApp,就被破解了。在遠處的嘉賓,能窺看到錄音室工作人員手機裡一堆早已刪去的照片。不要全信加密,主要是擔心當中有些未發現的小蟲,也有可能被強力部門使用。
七,總之在 WhatsApp 小組裡,不適宜討論太多敏感資料。Telegram 是否較為安全?可能是吧。有次又是聽某個播客節目(同樣是不太記得哪個節目了),愛德華‧斯洛登(Edward Snowden)接受訪問時,說不想推介聊天軟件,因為不想隨便「加持」( endorse)任何軟件,但轉過頭來又推介使用 Signal,所以我也傾向用 Signal。Signal 是完全開源的軟件,在網絡保安圈子裡極多討論。從使用者的角度而言,偵查能力有限,很難核實某個軟件是否完全可靠,但 Signal 應該會較 WhatsApp 及 Telegram 可靠一點。
Signal 的下載地址:https://signal.org/download/
有關 Signal 的介紹,請自行看看: https://signal.org/
留意一點,使用 Signal,聯絡者是會知道你登記的手機號碼。如果完全不想留下任何手機號碼,那就用 Telegram。但我主要是想儘量減少使用 WhatsApp,改到 Signal,所以兩者是用相同的電話號碼登記。
八,如果真的要打電話聯絡,最好還是用聊天軟件去打。先考慮用 Signal 打,如果對方沒有 Signal,就改用 Telegram 打電話。若對方的 Telegram 設定為不接收電話或根本沒有 Telegram,就改用 FaceTime Audio 或 WhatsApp Call 打電話。如果以上都用不了,才用電話去打電話。(最後這句「用電話去打電話」,好奇怪啊!)
九,如果你對監控抱持的態度是:「多餘啦,佢哋要查嘅話,點都查到啦。」「我又唔係乜嘢人物,點會查到我?」又或者呢句:「你以為自己講緊幾十億嘅生意咩,驚乜嘢人哋監控你,要諗下自己配唔配囉。」完全無所顧忌的人,只能說聲自求多福。
———
照片:Signal 的截圖畫面。另外,最近用多了碎銀,所以買了一個碎銀包,柴犬樣,好可愛,如果真的要給牠一個名字,你可以叫牠做阿 Tin。😆🐶
———
* 想追看薯伯伯的文章,請設定本 Page 為「搶先看 / See First」*
Instagram 🥑🥭🍉🍌: pazu
新博客:http://pazu.com/blog
另外還要提一提大家:
【新書速報】Pazu 薯伯伯《不正常旅行研究所》(白卷出版社)——從西藏拉薩到神州大地;由亞洲各國至中東地區。非常人般玩轉奇異世界、紀錄精彩故事文化習俗。
在旺角序言、北角森記、誠品書店及各大書店,均有代售!其中在旺角序言及北角森記,有少量簽名版本。
safari瀏覽記錄時間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手足之間的保安意識
文:薯伯伯
手足之間的保安意識,實在令人擔憂。
例如,一時會毫無顧忌地,用手機直接打電話通話。轉個頭又會忽然保安意識甚強,把一些早已在公海流傳的訊息,煞有介事地說:「唔好傳啊,唔好畀人知啊!」
我簡單地說幾點(最初真的是簡單寫幾點,但經常失控,越寫越長):
一,手機直接通話,毫無加密,強力部門若要截取通訊或秘密監察,理論上是需要法庭搜查令。但是,如果到了今天還相信強力部門會等到法庭搜查令才去 intercept,套用一句流傳已久的話:「真係侮辱你既智慧,係戇居丫嘛!」
二,即使你在手機通話時沒有說出一些敏感題材,有時單是你與某人之間的聯繫,通話的時間長短,通話的日期及時間(與某些事件發生的日期及時間再作比較),已能夠給予竊聽一方線索。這些線索不是呈堂證據,但這些資料使得協助竊聽方掌握你的人物關係、網絡等等,加上對話內容,你真的覺得沒有問題?
三,我見在網絡上流傳,有人建議不要使用校園 Wi-Fi,聲稱強力部門會向校方查取上網記錄,但之後的建議卻居然是叫人改用手機網絡上網。其實只需要有三個發射塔,就能準確地瞄準使用者的位置。強力部門只要掌握了某天某時某地使用過手機的人,就能大致掌握當事人的身份。所以我看到有人煞有介事地叫人不要用校園 Wi-Fi,而要改用手機上網,是完全拗頭。
四,使用校園公家 Wi-Fi 及手機網絡上網,到底哪個風險較大?那就要看看是所指的是甚麼風險。如果單純從「隱身」的角度去看,假設你沒有使用「太空卡」及「太空機」及「太空習慣」,但又想在某些場合,隱藏自己的痕迹,我反而認為,使用校園 Wi-Fi 可能較能達到這個目的。(但「隱身」很難,不是一張太空卡或太空機就可以,這個題目,有空再寫文談一談。)
五,承上一點,如果不是從「隱身」角度去考慮,只是從數據安全去考慮,其實校園提供的 Wi-Fi 或手機網絡,應該差不多,但大前提是除了平時上網要有 VPN,也應儘量使用有加密協議的通訊方式,同時也不要盲目全信加密後就不會洩漏的風險,聊天時要有所顧忌才對。
六,有些不為人知的網絡漏洞,可以極為嚇人。之前聽了一個美國的網絡保安播客,有個很嚇人的示範,因為聽得太多,不太記得是哪個節目,我大概說一下情況。有位節目嘉賓,本身沒有到達現場,示範了破解 WhatsApp 的方式。他先把一條連結發給主持人,主持人用 iPhone 版本的 WhatsaApp,主持人在 iPhone 的 Safari 瀏覽器上打開了該連結。在同一個 Wi-Fi 網絡的錄音室工作人員,沒有打開過任何連結,但他 Android 手機上的 WhatsApp,就被破解了。在遠處的嘉賓,能窺看到錄音室工作人員手機裡一堆早已刪去的照片。不要全信加密,主要是擔心當中有些未發現的小蟲,也有可能被強力部門使用。
七,總之在 WhatsApp 小組裡,不適宜討論太多敏感資料。Telegram 是否較為安全?可能是吧。有次又是聽某個播客節目(同樣是不太記得哪個節目了),愛德華‧斯洛登(Edward Snowden)接受訪問時,說不想推介聊天軟件,因為不想隨便「加持」( endorse)任何軟件,但轉過頭來又推介使用 Signal,所以我也傾向用 Signal。Signal 是完全開源的軟件,在網絡保安圈子裡極多討論。從使用者的角度而言,偵查能力有限,很難核實某個軟件是否完全可靠,但 Signal 應該會較 WhatsApp 及 Telegram 可靠一點。
Signal 的下載地址:https://signal.org/download/
有關 Signal 的介紹,請自行看看: https://signal.org/
留意一點,使用 Signal,聯絡者是會知道你登記的手機號碼。如果完全不想留下任何手機號碼,那就用 Telegram。但我主要是想儘量減少使用 WhatsApp,改到 Signal,所以兩者是用相同的電話號碼登記。
八,如果真的要打電話聯絡,最好還是用聊天軟件去打。先考慮用 Signal 打,如果對方沒有 Signal,就改用 Telegram 打電話。若對方的 Telegram 設定為不接收電話或根本沒有 Telegram,就改用 FaceTime Audio 或 WhatsApp Call 打電話。如果以上都用不了,才用電話去打電話。(最後這句「用電話去打電話」,好奇怪啊!)
九,如果你對監控抱持的態度是:「多餘啦,佢哋要查嘅話,點都查到啦。」「我又唔係乜嘢人物,點會查到我?」又或者呢句:「你以為自己講緊幾十億嘅生意咩,驚乜嘢人哋監控你,要諗下自己配唔配囉。」完全無所顧忌的人,只能說聲自求多福。
———
照片:Signal 的截圖畫面。另外,最近用多了碎銀,所以買了一個碎銀包,柴犬樣,好可愛,如果真的要給牠一個名字,你可以叫牠做阿 Tin。😆🐶
———
* 想追看薯伯伯的文章,請設定本 Page 為「搶先看 / See First」*
Instagram 🥑🥭🍉🍌: pazu
新博客:http://pazu.com/blog
另外還要提一提大家:
【新書速報】Pazu 薯伯伯《不正常旅行研究所》(白卷出版社)——從西藏拉薩到神州大地;由亞洲各國至中東地區。非常人般玩轉奇異世界、紀錄精彩故事文化習俗。
在旺角序言、北角森記、誠品書店及各大書店,均有代售!其中在旺角序言及北角森記,有少量簽名版本。
safari瀏覽記錄時間 在 #請益Safari瀏覽記錄的詳細時間 - 3C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這樣的話請問路徑是寫什麼呢?若有高手能告知的話非常感謝~ - 筆電,Safari,瀏覽紀錄,MAC,Mojave. ... 請益Safari瀏覽記錄的詳細時間. ... <看更多>
safari瀏覽記錄時間 在 [問題] safari瀏覽紀錄跑到媽媽手機- 看板MobileComm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我真的走投無路才跑來發文QQ
今天跟女友難得久久見一次面
跟媽媽借車就決定去汽車旅館好好溫存一下
(媽媽只知道我要跟朋友出去玩,
不知道是哪種朋友也不知道哪種玩XD)
因為是第一次去汽車旅館
所以用手機的safari 搜尋了”xx(地名)汽車旅館”、”休息三小時”等
Ok, 在確保所有證據都已銷毀後
一切都瞞天過海的順利回家
就
在
剛
剛
我媽拿出他Android 的手機
然後點擊CHROME
然後點擊搜尋
幹你老師的我今天下午所有的搜尋紀錄通通一覽無疑的出現在我媽手機螢幕上
操你媽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幹你們出現在那邊衝三小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真的不懂為什麼safari的搜尋紀錄會出現在他的手機上面
Google帳戶也沒有共用
手機系統一個是IOS一個是ANDROID
只有在開他的車子的時候使用手機的藍牙連車上的內建藍芽
可不可以有大神告訴我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QQ
我現在連用safari查”搜尋紀錄跑到別支手機”都不敢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嗚嗚嗚嗚嗚QQQQQ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02.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532865762.A.14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