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藝聲明為何繼續魚目混珠?!
針對 #華藝授權中方 #以中共法令 #進行紅色審查 並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消失五萬篇敏感性文章,以及消失作者名字一事,凸顯了一個台灣應該努力、卻長期未努力的方向:由納稅人與政府長期支持的學術論文資料庫應該公共化!
很遺憾, #華藝 針對此議題的聲明,明顯是選擇部分對自己有利的事實呈現,不知道是否企圖混淆視聽?
我昨天召開記者會,邀請 莊競程 有志者是競程、 台灣社會學會 、 臺大教授、 經濟民主連合 、博士候選人和 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 一起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跟上國際已發展20年的 #開放取用(open-access) #OA模式,推動 #學術論文開放免費取得。
立刻引來華藝公司發新聞稿給媒體:
強調「華藝並未壟斷市場」、「國外推動OA,目的在打擊『期刊壟斷』,而非『資料庫壟斷』,因為資料庫無法壟斷。」
但事實上是華藝說的這樣嗎?
昨天與會者明確表示:
💬就算發生華藝修改資料和文章消失的事件,有些期刊仍然未必會解除合約;這是因為 #目前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被壟斷,一旦解除合約,將使得期刊和論文的 #流通受到阻礙。但研究者的學術成果最希望的就是能夠流通傳播,公共化是一個對的方向。(林國明/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
💬公平會應該處理華藝 #是否有壟斷臺灣論文資料庫市場、 #濫用獨佔地位、 #違反公平競爭等問題。(賴中強/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
再者,國際推動OA,並 #不是只針對期刊,我昨天已經舉了 #很多針對資料庫 的例子,今天再多舉一些例子給大家知道:
OA資料庫/開放典藏 (Open Access Repository/Open Archive):一種電子平台,將學術成果免費提供給任何人即時且永久地瀏覽、下載、分享。
#OA資料庫案例:
🔎1966年美國推出的教育資源資訊中心(ERIC,www.eric.ed.gov)及醫學文獻資料庫,可能是第一個開放近用計畫。
🔎Digital Commons Network:
由各國大學圖書館合力提供各大學學者的學術文章、期刊文章、論文等。文章主題涵蓋各種領域,共計超過兩百萬篇文章,免費開放全文下載,甚至不需會員或登入。文章數量最多的領域為社會科學領域。
🔎arXiv:
1991年開始,主要涵蓋數學、經濟、理工、生醫領域的學術文章。文章不需經過peer review即可在此平台發表,因此許多文章會先發表在此,在peer review後再發表於正式學術期刊。目前有約180萬篇文章。
🔎SocArXiv:
社會科學版本的arXiv。在2016年後創立。
🔎PLos 公共科學博物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由一群科學家和醫生所組成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將全世界的科學和醫學文獻變成公共財,讓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醫生、病患和學生都可以無限制地近用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在PLoS的網站上彙整了旗下的期刊,在網站上可以自由瀏覽。
#OA運動批評對象為資料庫的案例(包含有資料庫業務的出版集團):
🔎在OA運動中最重要的3B宣言(2002年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2003年貝色斯達開放近用出版宣言、2003年關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知識開放取用的柏林宣言),都有提到開放典藏(Open Archives)的重要性,不只是訴求學術期刊的OA。
🔎2014年荷蘭教科文部聯合國內大學推動OA,其主要批判對象就是越來越大的商業學術論文資料庫「Elsevier期刊出版集團」。Elsevier不只出版上千種期刊,實際上還經營了ScienceDirect、Scopus、SSRN等大型電子期刊資料庫。
🔎各國倡議「開放典藏資訊系統 (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 OAIS)」串連OA期刊,目的就是要建立OA資料庫,替代越來越昂貴的商業巨獸資料庫。
#臺灣學術成果是公共財
#臺灣已晚20年
#現在推動知識公共化正是時候
我的立場很明確,臺灣所有的學術研究成果,幾乎都有由教育部、科技部投入的公共預算支持。知識生產者也逐漸體認,應共同維護 #知識公共化 的理念,才能互惠互利,創造更多研究果實。
我昨天也一再說明,華藝的事件正好給臺灣學術圈一個推動知識公共化的契機。
身為立委,我昨天也負責任的提出可能的解方,將會持續和支持學術期刊的科技部以及教育部研商,包括:
➡科技部和教育部應負起責任,現在開始蒐集、整合各方意見。
➡規劃期程及逐年編列預算。
➡先從臺灣期刊及大學開始推動「開放取用」模式。
➡建置或完善現有的學術論文資料庫,例如國圖。
➡將臺灣學術論文公共化資料庫成果與全球知識公共化場域接軌!
最後,也想回應華藝,政府推動資料庫公共化,是為了臺灣學術成果的近用性及全民共享。但請別忘了,臺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政府有做的,民間仍然可以做,一起為學術努力!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註一: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一線學術工作者論文標題、摘要,舉例如下:
例一:「四個國家」被改成「四個台灣」。
例二:「東南亞國家」被改成「東南亞台灣」。
例三:「當國家主義之路」被改成「到台灣主義之路」。
例四:「當婦運衝撞國家」被改成「當婦運衝撞台灣」。
例五:「國家女性主義」被改成「台灣女性主義」。
例六:作者皮國立,名字「國立」被消失,只剩皮。
例子太多,很多一線學術工作者都已發文指責。華藝還敢說這是華語世界話語權,一個被改得文不對題,亂七八糟的標題,就算被搜尋到又如何,看到的人只會覺得作者是不是瘋了?!踐踏學術工作者心血,莫此為甚。更不要提因為敏感而被消失的五萬篇文章,這是什麼爭話語權?這是羞辱一線學術工作者給中共下跪。
註二: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范雲評論資料庫 (至2020.12.31):
華藝針對公共化的聲明繼續魚目混珠 👉 https://reurl.cc/5q06zR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記者會 👉 https://reurl.cc/7o6m4N
我針對華藝的一次質詢 👉 https://reurl.cc/Oqxbry
引起三家媒體以社論高規格批評 👉 https://reurl.cc/gmL1YQ
踢爆!華藝白紙黑字授權中方廠商竄改論文 👉 https://reurl.cc/5q0zbq
我被華藝消失的論文 👉 https://reurl.cc/Q38xVM
紅色審查 👉 https://reurl.cc/D6WExE
scopus期刊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 AI Index報告:AI領域進展多,但結果憂喜參半
合作媒體:雷鋒網
叢末 / 鄭寧編譯 2019-12-12 14:35
當地時間12月11日,史丹佛「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與OpenAI合作完成的2019 AI Index年度報告發布。作為史丹佛大學「AI100」項目的一部分,AI Index旨在研究影響人工智慧產業的最大趨勢、突破性研究進展以及人工智慧對社會的影響,今年已是該報告發布的第三個年頭。
今年,該報告還研究了諸如人工智慧招募、私人投資、國家對人工智慧研究的推動作用、研究人員離開學術界進入工業界及人工智慧,在特定行業中發揮了多大作用等趨勢。
同時,報告還指出了AI領域在減少AI系統的訓練時長,和降低計算成本所取得的長足進展,而訓練時長和計算成本也是AI普及率的最大阻力之二。報告顯示:「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在雲端基礎設施上訓練一個大型圖像分類系統所需的時間,從2017年10月的3小時左右減少到了2019年7月的88秒左右。」
今年報告的一些要點如下:
人工智慧成為了最受電腦科學博士青睞的領域,而在2018年,有21%的畢業生畢業於機器學習或人工智慧專業。
從1998年到2018年,經過同行評審的人工智慧研究成長了300%。
2019年,全球私人人工智慧投資超過700億美元,其中初創企業投資為370億美元,併購為340億美元,IPO為50億美元,少數股權為20億美元。在過去的一年中,智慧駕駛行業成為全球投資的「領頭羊」(70 億美元),隨後為藥物和癌症、人臉識別、影片內容、詐欺檢測和金融。
繼2006年超越美國之後,中國現在每年出版的人工智慧期刊和發表的會議論文數量與歐洲相當。
被引用的人工智慧會議論文中,超過40%的論文作者來北美,而約有1/3論文作者來自東亞。
2015年至2019年,新加坡、巴西、澳洲、加拿大和印度在人工智慧招募方面經歷了最快的增長期。
2014年至2018年間申請的人工智慧專利絕大多數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申請的,並且94%的專利是在富裕國家申請的。
2010年至2019年間,發表在arXiv上的人工智慧論文總數成長了20倍。
這份報告由史丹佛「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與OpenAI合作編寫而成。2016年,它作為史丹佛大學對人工智慧的進步和影響進行的長達一個世紀的研究項目——「AI100」的一部分而開啟。
史丹佛大學名譽教授兼指導委員會主席Yoav Shoham,在電話採訪中向VentureBeat表示:「我們希望做到的,就是對資料的品質和客觀性保持嚴謹。」
Shoham一開始就在AI Index指導委員會中任職,並擔任對報告進行整合的小組主席。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Erik Brynjolfsson、Partnership on AI執行董事Terah Lyons,以及其他來自史丹佛國際研究院、哈佛大學、OpenAI和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成員。
這項工作旨在幫助公眾了解AI這一領域的進展,並向政策決策者和企業決策者提供本國與其他國家的排名情況。
報告作者對VentureBeat表示,今年是發布該報告的第三年,報告的資料來源是發布之初的三倍,並且首次配備了一個能夠從34個維度,對各國進行比較的工具——Global AI Vibrancy。
Shoham稱,與此前已做的一些工作一樣,現在對各國人工智慧進行排名還為時過早。
「僅僅對各國進行排名很容易,無非是評估一些東西、加上一堆數字,然後說,美國是第一,中國是第二,你的國家是第幾。然而我們並不想這樣做,因為這樣做的話會扭曲很多事情並且能夠評估的維度如此之多。總而言之,雖然排名之類的東西不失為一個好想法,但我們認為現在這樣做還為時過早。」
對此,Global Vibrancy工具則提供了一種選擇,它可以用總體數位和人均趨勢來進行評估,以判斷出AI熱點地區(比如說以色列,它的人均深度學習研究比任何其他國家都高)或AI發展走在前沿的國家(如芬蘭和新加坡)。
今年早些時候,一家諮詢公司聯合聯合國證實,目前約有30個國家制定了國家級的人工智慧戰略。
例如,Elsevier的Scopus研究了arXiv此類知識庫的發表率,並指出歐洲的人工智慧研究論文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都要多,但以色列的人均深度學習研究最高,美國的人工智慧研究論文的引用率最多。
與AI研究相關的公司或行業正呈成長之勢,尤其是在美國、中國、日本、法國、德國和英國。
Shoham指出:「十年前,二十年前,所有的創新都發生在學術界,然後工業界撿起一些研究來完善並將其商業化。而這已經不是事實了。學術界和工業界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而兩界的研究者和從業者也在相互跨越這條界線。我認為領先的學術機構正在達成共識,這是一種新常態。」
報告顯示,儘管相比於2004年的20%,現在已有60%的博士研究生選擇進入工業界而非學術界,然而學術界發表的研究論文仍然超出政府和企業,其中92%的論文作者來自中國,90%的論文作者來自歐洲,85%的論文作者來自美國。
Shoham表示,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一進展結果是喜憂參半的,因為一些在基準測試中取得高分結果的人工智慧系統或許比這些結果所體現出來的要更脆弱得多。
他期待對話人工智慧領域取得更多的進展,例如說他自己正在從事的研究領域。有些系統可能在例如史丹佛大學的SQuAD問答測試等標準測試上表現良好,然而可能僅適用於狹隘的任務。
對此,他指出:「問題就在於,這些任務面向的都是高度專業化的領域,一旦離開這個領域,它們的表現就會急劇下降,我們委員會也深知這一點。不過現在AI領域確實也取得了不少值得興奮的進展,包括我提到的所有這些系統,但是這些系統目前離實現人類對語言的理解還很遠。因此,我們在報告中試圖對這一點進行細緻入微的闡述。」
不僅如此,報告還列舉了人工智慧系統實現了人類水準的一些案例,比如DeepMind的AlphaStar就在《星海爭霸2》中打敗了人類,以及人類透過使用深度學習,能夠在眼睛圖像中檢測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資料來源:https://news.knowing.asia/news/7a303239-163e-4c70-9550-ed44d59de6f8
scopus期刊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賀《臺大管理論叢》榮獲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收錄】
《臺大管理論叢》自2013年起陸續被Scopus、EBSCO及ProQuest等國際期刊資料庫所收錄,於今年(2018) 首次被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資料庫所收錄。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是Web of Science核心合輯的新資料庫,而Web of Science核心合輯擁有來自全球18,000多種高影響力的學術期刊、180,000多種會議論文、以及80,000多種學術書籍的多學科研究資料。Web of Science核心合輯的三大旗艦引文索引資料庫,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 和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這些引文索引資料庫涵蓋世界一流的國際與地區性期刊。其中SSCI為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SI)建立的綜合性社科文獻資料庫,涵蓋55個社會科學學科的3,200多種期刊,以及從3,500種世界頂尖期刊中節選的內容,是《臺大管理論叢》一直積極爭取加入的目標。
ESCI收錄的審查標準極為嚴謹,必須是同儕審查之期刊、遵循出版倫理守則與技術規範、提供英文書目資訊、並且至少有一名 Web of Science 學術使用者推薦,皆符合以上資格後,經過審核把關之後才得以被收錄,而《臺大管理論叢》納入ESCI之後被SSCI所收錄的機會將大幅提升。
屢次締造佳績的《臺大管理論叢》很榮幸被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資料庫所肯定,代表本刊又向國際化邁出一大步,《臺大管理論叢》之所以能夠得到國際的肯定與殊榮必須歸功於歷屆總編輯及主編們及工作團隊的努力,讓《臺大管理論叢》品質不斷提升!未來,《臺大管理論叢》將繼續努力朝SSCI邁進。
scopus期刊 在 Elsevier:「Scopus」的研究迷俱樂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指標能以不同視角分析期刊的價值,讓研究人員參考不同層面的數據評量,掌握期刊發展方向,與挑選投稿期刊,能讓自我研究努力發揮到最大成果! 藉由本活動,我們將透過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