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警戒期間,宅經濟與食物成為旅遊平台上快速轉型的新生意,其中最熱銷的就是「甜點」,無論是冰淇淋、肉桂捲、司康,都是一開賣就掀搶購潮。但當每日確診數呈現個位數,甜點的銷量也快速退燒⋯愛旅遊的消費者,和愛甜點的消費者,為何具有重疊性?...⬇️⬇️⬇️
🔥商周百大顧問團不斷電直播🔥
免費報名即可看回放👉 bwnet.pse.is/fb100const
stepps行銷 在 日央設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work_
Contagious: Why Things Catch On
瘋潮行銷
--
華頓商學院最熱門的行銷課
葛拉威爾《引爆趨勢》實踐篇
《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暢銷榜TOP 1
重要的不是意見領袖,而是訊息本身。
不用砸大錢、不用特別有創意,
只要方法正確,平凡事物也能引發大流行!
6大感染力法則STEPPS,
顛覆你對行銷與流行的所有想像!
------
作者: Jonah Berger 約拿.博格
譯者: 陳玉娥
出版: 時報出版
shop
誠品: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10932682023947005
金石堂: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4960421575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96619?gclid=CjwKCAjw0qOIBhBhEiwAyvVcf82g13iJKklx_QFtoYntzyg1_uGekDeDFlytY1XWkAiM6ZMetrcfdxoCQ-QQAvD_BwE
#瘋潮行銷 #時報出版 #日央設計
stepps行銷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讀書點亮生活-樊登讀書台灣分會
樊登讀書會與《#瘋潮行銷》
「這本書能讓你賺錢。
只要你透過網路賣東西,就用得上這本書裡面提到的概念。
而連中國房地產第一股萬科都可以透過網路賣房子,還有什麼東西不能在網路上賣?
在網路上賣東西,就用得上這本書的概念,例如Crocs」
三年多前聽到樊登講《瘋傳》,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提到人們為什麼會在網路上傳播?
幫助別人是一大動機,分享一個訊息朋友買了你得好處,願意做的人就少。但如果是分享一個訊息,讓其他人得到好處,這種「利他」的動機,就會讓人不假思索按下分享按鈕。你是不是也幫朋友轉貼過某某公益組織的廣告,尤其是「每多一個人觀看,他們就會獲得多一點廣告費」這種又不費吹灰之力,又讓人感覺良好最適合傳播了。
但你說,我們的臉書也沒有因此變成一堆NGO消息啊。對,因為還有「強烈情緒」這種人們會想要瘋傳的東西啊,像是每到選舉覺得「這意見實在太蠢了」這時候我們就會有不分享不行的激動感,分享幹嘛呢?至少可以叫朋友一起同仇敵愾吧!而哪些情緒類型會激起很多人想分享呢?作者的研究顯示既非正面,也非負面。而是「高能量」類型的情緒。憤怒是高能量,哈哈大笑是高能量,但滿足或者心領神會則不是。這也是為什麼讀書心得很少人分享,哈哈。
另外一個印象深的是人們分享是為了「社交身價、社交貨幣」,換句話說「談資,可以拿來聊天吹牛的題材」,所以很多人春節假期跟親戚聊到無可聊時候,就只好拿出政治、奇聞軼事、股票漲跌背後的陰謀論等等能顯示自己很厲害很有辦法的東西來講。
最後是觸發點,有個Trigger Point, 最好還是可視化的,有點與眾不同與差異化,不但傳遞訊息也能讓人知道該如何傳播。我覺得像蘋果手機iPhone11的三眼鏡頭,醜出一個特色與高度,能讓使用者低調地展現自己買了最新款式。
不是啊,這樣講下來這本書為什麼能讓我賺錢?樊登舉了讀書會的例子,他的讀書會定位是一年深度讀50本書。這數量說多不多,但跟市場上每人每年讀兩三本不到比起來,可是十分顯眼。於是他做了個讀書會的徽章,據說有些會員就放車上放身上,只要有人跟他眼睛對上了,就說『你知道嗎,我一年讀五十本書』,對方一聽五十本,馬上就會有興趣往下談,再聽到費用只要一千多元台幣,還負擔得起,很容易就買單。
對傳播者來說,用了可視化(一個徽章)、社交貨幣(我一年讀五十本,厲害吧)、利他(幫助他人多讀書)
對聽話的人呢?他先被激起高能量情緒(五十本?不可能,你被騙了),然後聽完為什麼是五十本的故事後,就算不買,也是個好聽的故事(原來一週一小時,一年就能輕鬆讀五十本書啊)
所以這本書是不是能讓人賺錢呢?
Jonah Berger 對六種影響瘋傳行銷的摘要是多一個P的Steps : STEPPS (Social Currency, Triggers, Emotion, Public, Practical Value, and Stories), 詳情可以看書,博客來現在七折,國際書展期間買千再送百
這是博客來的《瘋潮行銷》購書連結
這是樊登讀書會的《瘋傳》十五分鐘試聽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JNlPxCy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