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的炭火風味-威士忌、葡萄酒與啤酒,哪兒來的焦味?】
(2015年舊文分享)
下午丟了幾顆馬鈴薯到鍋子裡,便回到書桌繼續工作。不一會兒,傳來一股焦味!難不成是聖誕老公公提早從煙囪鑽進我家?燒焦的馬鈴薯,聞起來比較像是炭火、煤渣,而比較不像是烤肉焦掉的氣味。許多酒裡,都會有這樣的焦炭氣味,然而,卻不盡然是由於原料燒焦的關係。
【威士忌裡的炭火味】
威士忌裡的炭火風味,大致分成兩種:一是來自泥煤煙燻麥芽;二是來自直火蒸餾。
1. 泥煤煙燻麥芽是炭火味的來源,但卻不見得只有炭火味
蘇格蘭高地泥煤賦予Ardmore、Tomintoul炭火般的氣息,在艾雷島的Ardbeg與Lagavulin也都找得到這樣的泥煤個性。然而,使用泥煤煙燻麥芽製酒,不一定會讓威士忌出現炭火風味——譬如同屬艾雷島泥煤威士忌的Laphroaig,泥煤表現比較接近柏油、瀝青。至於其他島嶼產區的泥煤風味也變化多端——Isle of Jura的泥煤比較接近乾草與乾燥香料,Highland Park則帶有茶樹精油與花蜜般的香氣。
2. 直火加熱形成結焦
直火蒸餾設備,由於容易在鍋底製造熱點,產生結焦,往往會與其他製程環節共同形塑雄渾飽滿的風味特性,並點綴鮮明可辨的炭火風味。譬如Glenfarclas就是採用直火蒸餾,得到風味厚實的新製烈酒;在經歷桶陳培養之後,依然足以辨認,這股焦烤般的鹽滷風味,與該廠慣用的雪莉桶風味特性相得益彰。
【啤酒裡的炭火味】
啤酒裡的炭火味,可能來自原料,也可能源於製程——不論這股風味來自何處,都與啤酒類型有關。
1. 使用焙焦穀物作為配方的啤酒類型
使用焙焦麥芽釀造的啤酒,通常色深,而且有可能出現焦烤等炭火風味。然而,並非所有深色啤酒配方都含有焙焦麥芽,而且若是使用深色但不至於焙焦的麥芽釀造,也不至於出現炭火味。通常會出現炭火風味的啤酒,包括使用焙焦穀物的司陶特(Stout),以及拉格當中顏色最深的類型,也就是德式泛黑深色拉格(Schwarzbier)。相對來說,英式波特(English Porter)著重焦糖、堅果、巧克力風味表現,而不會出現焙焦、咖啡渣與炭火氣息,否則會被視為不符合類型要求。
2. 特殊製程工法賦予的炭火風味
相對色淺的啤酒,有可能出現炭火風味嗎?答案是肯定的。德國的歷史啤酒類型Steinbier,是早期工藝的遺跡。把燒熱的石塊投入木桶,直接加熱麥芽漿,瞬間高溫讓糖分轉化為焦糖,同時產生炭火風味。特殊的加熱工法,不但賦予獨特的風味,而且還成為啤酒類型的命名依據呢!德語原文的意思即為「石頭啤酒」。
【葡萄酒裡的炭火味】
葡萄酒裡的炭火風味,是從哪兒來的呢?可能源於葡萄收成,也可能源於葡萄品種,也可能源於陳年。
1. 年份條件乾燥酷熱,是造成葡萄酒炭火風味的潛在因子
2003的波爾多由於遭到熱浪,葡萄果串可能摻雜部分乾縮的果粒。若是酒莊在揀選葡萄時沒有把乾枯的果粒挑掉,則葡萄酒裡可能會出現煙燻、燒烤氣息,就像是葡萄乾、蜜餞一樣,而且很難去除。如果說酷熱年份難得一見,不算是葡萄酒裡炭火風味最常見的根源,那麼回到葡萄品種本身來說吧!葡萄品種的風味潛質,也是酒裡炭火風味的可能源頭。
2. 葡萄品種從釀造到窖藏的個性表現
包括灰皮諾(Pinot Gris)在內的葡萄品種,經常賦予煙燻氣息,收尾乾爽,並且帶有微苦風味,因此經常出現足以辨認的炭火煙燻風味。對於灰皮諾來說,這樣的風味來自葡萄品種本身,因此屬於品種香氣。
然而,年輕的卡本內-蘇維濃不見得帶有炭火味,但是經過5-6年的瓶中熟成之後,卻經常發展出一股煙囪煤炭渣的氣息,可以說,對於卡本內葡萄品種來說,炭火味是一種陳年之後的風味,屬於窖藏風味特徵。就好比是年輕的麗思玲(Riesling)沒有汽油味,但是瓶陳3年通常就會有汽油味;年輕的梅洛(Merlot)沒有松露味,但是瓶陳10-12年就有可能出現松露氣息一樣。
【後記】
花了好些時間講完了葡萄酒、威士忌、啤酒裡的炭火風味,我現在應該要去處理燒焦鍋子裡的積炭,這也是個很花費時間的事情。
stout意思 在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同學投稿}大城小店記(2)- TAP The Ale Project
最近的天氣悶熱的讓人難以忍受,持續的狂風暴雨也讓人措手不及。一如我們的生活。
煩悶不安的季節,喝一杯「鬼佬涼茶」最適合不過。上次的小店記提到了一點香港本地啤酒的歷史,作為啤酒愛好者,筆者深感意猶未盡,於是決定和各位繼續分享有關香港本地啤酒的趣聞軼事,和大家一醉解千愁。
事先聲明,所謂「小酌怡情、豪飲傷身」,筆者反對飲酒過量,閒時一杯起兩杯止便好了,畢竟輕輕微醺讓人忘憂,酩酊大醉則給你宿醉。
還記得上次的小店記談及深井的生力啤酒廠嗎?它的前身是巴斯商人律敦治所建的香港啤酒廠(Hong Kong Brewery,簡稱HB),是第一家成功做起的本地啤酒品牌。香港本地啤酒的興起與駐港英軍有莫大關係,據說當年英軍將領多鼓勵兵士喝啤酒,而非酒精濃度高且便宜的本地米酒,避免他們醉酒鬧事[註1]。
早期最受歡迎的是由麥芽釀製而成的黑啤酒,亦即我們父母輩俗稱的「波打酒」,質地厚實,有濃郁的麥味。說起黑啤酒,筆者想起上週末和朋友在南豐紗廠TAP the Ale Project 喝的maple syrup stout beer。Stout beer 是波打酒的進化版,由尚未發芽的大麥釀製而成,他有個文雅的中文名字叫「司陶特啤酒」,其中 “stout” 一字源於法語,意思是強烈或光榮。顧名思義,司陶特啤酒的口感比一般黑啤酒更濃烈,而友人的這杯司陶特啤酒加入了楓糖,為啤酒增添了一絲似有若無的香甜餘韻,正好平衡苦澀的後勁。
把酒未必言歡,正如紅太陽未必帶來溫暖。筆者友人並非「飲得之人」,卻偏偏點了烈性的司陶特啤酒,半杯下來已經臉紅耳赤。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加在我們肩頭上的擔子遠超過我們所能承受的重量,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選擇擔起各自的包袱、各自的抱負,不是因為我們自信有能力勝任,而是我們願意去承擔。所幸的是,我們還有彼此,還能在雪夜裡圍爐取暖,這不正是白居易所說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嗎?
相較性烈味濃的黑啤酒,清涼爽口的淡啤酒更受香港人的歡迎。TAP the Ale Project 供應一系列本地釀造的淡啤酒,筆者在推薦下點了一杯叫Rye the Wood 的酒桶陳釀啤酒(barrel-aged beer),啤酒入口順滑而醇厚,酒身散發出盈盈的橡木香氣,不僅增加了啤酒的層次感,也讓啤酒的餘韻更溫潤細緻。
筆者年少時並不喜歡喝啤酒,總覺得啤酒花的味道又苦又甘,但不知從何時起,筆者竟覺得啤酒花的苦正好平衡了麥芽的甜,豐富了啤酒的口感。也許是經歷多了生活的艱苦,讓筆者懂得欣賞吃苦;也許是感受多了生命的痛苦,讓筆者懂得接納苦澀的滋味。
涼涼夜色中,我們坐在平台遙望四周大廈林立,瓊樓玉宇是否已悄然倒了陣營呢?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彼此。
註1 :https://www.google.com/amp/discovery.cathaypacific.com/the-history-of-beer-in-hong-kong/%3Flang%3Dzh-hans%26amp%3D1
stout意思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愛爾與拉格怎麼分?】
★愛爾與拉格:不同品系,不同特性
啤酒酵母可以大致分為適合高溫發酵的愛爾品系以及適合低溫發酵的拉格品系。適合高溫發酵的愛爾酵母,在作用時會漂游在麥汁裡,並隨著二氧化碳上升,聚集在液頂泡沫裡,因此也得名液頂酵母;適合低溫發酵的拉格酵母,也稱為液底酵母,發酵完畢之後的沈澱物通常從錐形發酵罐底的閥口排出。其實,還有少數啤酒使用的酵母品系很特殊,既不歸類為拉格酵母,也不屬於愛爾酵母,像是德國Altbier酵母。
液頂酵母喜歡高溫發酵,液底酵母喜歡低溫發酵,這個現象讓人普遍有這樣的觀念,將酵母品系與發酵形態聯想在一起——拉格酵母就是低溫發酵,釀出拉格啤酒;愛爾酵母就是高溫發酵,釀出愛爾啤酒,甚至還以為高溫發酵的愛爾,其酒精度一定比拉格更高,其實這些都是過於簡單的理解,也因為過於簡單,所以經不起檢驗。譬如某些啤酒類型採用拉格酵母品系,進行偏高溫發酵,如果用上述觀念來理解,就會產生矛盾。
目前看來,或許應該以高溫發酵與低溫發酵來區別愛爾與拉格。不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由於酵母在發酵過程中都懸浮在麥汁裡,所以有些人主張不應該以液頂酵母或液底酵母稱之,而應該以高溫發酵與低溫發酵稱之。不過,由於適合高溫發酵的愛爾酵母在適合溫度區間的低溫區段也可以緩慢作用,而適合低溫發酵的拉格酵母,在偏高溫的發酵環境下,也可以產生類似愛爾酵母高溫發酵的風味產物,因此,將酵母區分為高溫發酵與低溫發酵,其實也模稜兩可。
總之,別被粗略的二分概念誤導。我最後做個總結:首先,每種啤酒類型都有適合的酵母品系,可以直接說出酵母品系名稱,而不必硬是二分為拉格酵母與愛爾酵母,有些酵母品系甚至已經證明不屬拉格酵母也不屬愛爾酵母。其次,酵母品系與發酵溫度不要混為一談,也不要把愛爾酵母直接聯想為高溫發酵,如此就不容易出現矛盾。
★愛爾與拉格:不同國家,不同理解
在德國與其他歐陸國家,愛爾這個詞彙比較容易讓人聯想到英式愛爾,畢竟愛爾(ale)這個詞彙不是歐洲大陸的語言,而是英倫群島的語言。
至於拉格,則非常容易猜想其涵義,這是指經過低溫穩定熟成的啤酒,因為德語「das Lager」是倉庫的意思,意指啤酒經過低溫窖藏熟成。對德國人來說,著名的科隆啤酒(Kölsch)屬於一種頂層發酵的拉格,亦即「偏高溫發酵,但是經過低溫熟成」的啤酒,也就是說,科隆啤酒算是拉格,而不算是愛爾。但如果不從德國人的邏輯來理解,譬如從美國人的觀點,便可能寧願相信科隆啤酒是一種愛爾,只是經過相當可觀的低溫熟成而已。就我的觀察,不少人採取美式觀點,從發酵溫度來理解啤酒,多半認為科隆啤酒是經過低溫熟成的愛爾。
至於英國人聽到愛爾這個詞彙的時候,首先會理解為淺色愛爾(Pale Ale)。雖然並未否認波特(Porter)與司陶特(Stout)這些深色啤酒也屬於頂層發酵啤酒,但是通常不會用愛爾這個字眼稱呼。
★啤酒、愛爾與拉格:如何正確選用詞彙?
啤酒一詞,現在已經被廣泛用來通稱愛爾與拉格。腦筋動得快的人或許會想到,在歷史上,「beer」一詞是指傾向使用啤酒花釀造的「白色啤酒」,相對的,「ale」則是指添加辛香草料釀造的「紅色啤酒」(gruit ale)。不過,除非是在談論啤酒考古學的場合裡,否則這樣的區別對於現今的啤酒類型系統,已經不具區別意義。
啤酒類型一定都有習慣的稱呼方式,該使用Lager還是Ale,其實聽多了、看多了,也就習慣了。有些類型不叫做拉格,也不叫做愛爾,直接稱為Beer,必定有其原因,當我們對這些啤酒類型有所瞭解之後,自然就會明白其中道理。
stout意思 在 ABV Bar & Kitchen 精釀啤酒餐廳- Stout,斯陶特黑啤酒是一種 ... 的推薦與評價
詞源自於Stout Porter,意思是烈性的波特黑啤酒,後來漸漸地省略掉後頭的Porter而變成Stout和Porter兩種不同的啤酒風格。Stout使用烘烤過的深焙大麥釀造,有濃郁的麥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