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最引人好奇的電影,不在戲院上映。
義大利名牌范倫鐵諾(Valentino)與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Luca Guadagnino)合作一部 35 分鐘的短片電影《踉蹌女孩》(The Staggering Girl),預計2/15在串流平台MUBI公開。
大家可以先看看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5nA6Npv7dQ
光看預告就能感受濃濃的「盧卡味」,你可以明顯看出《窒息》(Suspiria)裡那種特別的攝影色調──兩部電影的攝影師都是Sayombhu Mukdeeprom。事實上不只是攝影,剪輯也是盧卡老相好Walter Fasano。不過配樂不再是電台頭的Thom Yorke了,而是另一位大師坂本龍一。
主演的茱莉安摩爾,似乎是這部作品裡那位踉蹌女孩:居住在紐約的義裔作家法蘭西絲卡,回到義大利想要說服她年邁的母親蘇菲亞,一起跟她回到紐約安養。蘇菲亞是名聞於世的畫家,如今視力已漸漸衰退。法蘭西絲卡這次返家勢必不平靜,起因來自她與母親之間昔日的心結,年輕的法蘭西絲卡突然出現,看來回憶也不想息事寧人。
看得懂這大綱在說啥嗎?好像有點模糊。但這也是盧卡的一貫風格──他的劇情大綱通常都只有一句話。而觀眾無法預期他們會在戲院裡接受什麼衝擊,就像《窒息》也是。大綱看起來似乎是一部家庭劇,但是我們在預告裡感受的氣氛完全不是這樣,看起來像是一部恐怖電影,講白了,把它命名為《窒息之茱莉安摩爾》我也沒問題。
年輕的法蘭西絲卡由米亞高絲(Mia Goth)飾演──她也出演了《窒息》。凱爾麥克拉蘭(Kyle MacLachlan)也有演出。
MUBI是個綜合性電影網站──本來應該是,原本它還有專業評論、電影資料庫、網友推薦等功能。但現在看起來更像是專營藝術電影的線上串流平台,麻煩的是,它一直遲遲沒有推出亞洲版的計畫,代表上面的阿莫多瓦或是肯羅區都沒有中文字幕,這當然很切心,因為他們的作品在MUBI上都很全。
MUBI還有一些有趣小功能,例如MUBI live,會隨時直播某部電影(可免費收看:https://mubi.com/live),就跟在看第四台電影台一樣。這功能比你想像的邪惡太多,因為人的潛意識就是容易接受這種自動送上門的資訊,我已經不知道有哪些電影是我在live看了3分鐘之後然後去找來看的了。
我寫這篇文時,live正在播智利電影《索非亞的夏天》(too late to die young)。
MUBI不是今天的重點,重點是龍一。坂本龍一為這部 35 分鐘的短片電影做了一個 21 分鐘的原聲帶,買尬,感覺龍一滿滿啊。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3WCFqAHqPQmDaueOjXY0If…
盧卡下部長片電影是Bob Dylan電影,依據狄倫的Blood on the Tracks這首歌啟發而成,主演的是《窒息》裡的克蘿伊摩蕾茲,盧卡一向與女孩們特好,老相好蒂妲史雲頓說不定也會插一花。
suspiria中文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些最引人好奇的電影,不在戲院上映。
義大利名牌范倫鐵諾(Valentino)與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Luca Guadagnino)合作一部 35 分鐘的短片電影《踉蹌女孩》(The Staggering Girl),預計2/15在串流平台MUBI公開。
大家可以先看看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5nA6Npv7dQ
光看預告就能感受濃濃的「盧卡味」,你可以明顯看出《窒息》(Suspiria)裡那種特別的攝影色調──兩部電影的攝影師都是Sayombhu Mukdeeprom。事實上不只是攝影,剪輯也是盧卡老相好Walter Fasano。不過配樂不再是電台頭的Thom Yorke了,而是另一位大師坂本龍一。
主演的茱莉安摩爾,似乎是這部作品裡那位踉蹌女孩:居住在紐約的義裔作家法蘭西絲卡,回到義大利想要說服她年邁的母親蘇菲亞,一起跟她回到紐約安養。蘇菲亞是名聞於世的畫家,如今視力已漸漸衰退。法蘭西絲卡這次返家勢必不平靜,起因來自她與母親之間昔日的心結,年輕的法蘭西絲卡突然出現,看來回憶也不想息事寧人。
看得懂這大綱在說啥嗎?好像有點模糊。但這也是盧卡的一貫風格──他的劇情大綱通常都只有一句話。而觀眾無法預期他們會在戲院裡接受什麼衝擊,就像《窒息》也是。大綱看起來似乎是一部家庭劇,但是我們在預告裡感受的氣氛完全不是這樣,看起來像是一部恐怖電影,講白了,把它命名為《窒息之茱莉安摩爾》我也沒問題。
年輕的法蘭西絲卡由米亞高絲(Mia Goth)飾演──她也出演了《窒息》。凱爾麥克拉蘭(Kyle MacLachlan)也有演出。
MUBI是個綜合性電影網站──本來應該是,原本它還有專業評論、電影資料庫、網友推薦等功能。但現在看起來更像是專營藝術電影的線上串流平台,麻煩的是,它一直遲遲沒有推出亞洲版的計畫,代表上面的阿莫多瓦或是肯羅區都沒有中文字幕,這當然很切心,因為他們的作品在MUBI上都很全。
MUBI還有一些有趣小功能,例如MUBI live,會隨時直播某部電影(可免費收看:https://mubi.com/live),就跟在看第四台電影台一樣。這功能比你想像的邪惡太多,因為人的潛意識就是容易接受這種自動送上門的資訊,我已經不知道有哪些電影是我在live看了3分鐘之後然後去找來看的了。
我寫這篇文時,live正在播智利電影《索非亞的夏天》(too late to die young)。
MUBI不是今天的重點,重點是龍一。坂本龍一為這部 35 分鐘的短片電影做了一個 21 分鐘的原聲帶,買尬,感覺龍一滿滿啊。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3WCFqAHqPQmDaueOjXY0If?si=pa63hZshQj2foNAFxJ6p5w
盧卡下部長片電影是Bob Dylan電影,依據狄倫的Blood on the Tracks這首歌啟發而成,主演的是《窒息》裡的克蘿伊摩蕾茲,盧卡一向與女孩們特好,老相好蒂妲史雲頓說不定也會插一花。
suspiria中文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不談電影,來談電影的名字。
很多台灣人愛看電影,但是「電影文化」並沒有在台灣真正發揚茁壯起來。別誤會,藝術學府裡仍然有電影系,電影教授仍然在教授電影相關課程,但是即便是在台灣的電影系中,台灣電影文化的困境仍然存在,這種困境覆蓋著全島,任何一個喜愛電影的人都難以倖免於難。
因為我們不知道電影的名字。
這是很弔詭又很尷尬的一個問題,讓我們來簡單地看看這個問題的現況,與它是如何影響著我們:在台灣上映過的電影片名,長期以來並沒有被好好地記錄與管理。這導致至今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前的電影片名,已經遺留在當年的報紙戲院版上,而無法為今人所知。
加上許多歐美電影可能在香港--在上個世紀的亞洲電影之都,在台灣未上映的電影很多都在香江上映過--中國與台灣上映過,台灣對院線電影的片名記憶模糊,很容易被香港或中國的譯名替換記憶。當我們不確定這部電影在台灣曾有過的正式譯名為何時,可能會被我們在豆瓣或百度上查到的中文譯名所影響而被取而代之。
當然,這還只是曾經在台灣上映過的電影,我們還沒提到只在台灣以DVD等實體媒體發行過的電影或是未公映過的電影。這會讓問題更加複雜:這些台灣沒上過但可能在香港上映過的電影,是不是應該以香港片名為主?事實上當年《龍貓》之所以被稱為《龍貓》,便是香港譯名的影響--台灣其實很晚才在限定影展或院線上有小規模放映。
這個問題也許可以藉由建立大型資料庫來處理,正如當今的開眼電影網。他們的確可能是台灣自有電影資料庫中目前最齊全的一個系統,但仍然力有未逮,還有一些進步空間;Google搜尋目前的「知識面板」功能,有時也可以讓你快速地找出片名,但很明顯地這些片名資訊通常來自維基,而如今繁中版的維基在內容維護上仍然不足,而且很容易淪為少數人自滿的管道--正如遊戲《five nights at freddy's》在台灣維基被翻譯為大陸充滿戲謔風格的《玩具熊的五夜後宮》。
https://zh.wikipedia.org/…/%E7%8E%A9%E5%85%B7%E7%86%8A%E7%9…
我們台灣欠缺有組織性的系統,來整理這些曾經在某個台灣人心中停留過的美好電影回憶,導致我們在指稱過去的電影時常有雞同鴨講之誤。近來一個例子便是傳影代理的《Suspiria》,傳影甚至在粉絲頁上詢問這部1977年出品的電影當時在台灣上映的片名是什麼,而你可以從網友的留言中看出那種不確定感:是《坐立不安》還是《陰風陣陣》?這樣的問題似乎在恐怖電影中屢見不鮮:《Halloween 3》應該是《月光光心慌慌3》或是《月光光心慌慌:巫法巫天》?
事實上台灣在譯名文化上一直有很大的問題....講白了,我們根本沒有譯名文化。沒人幫我們記住電影片名已經很麻煩了,台灣的電影代理公司在取片名時也絲毫不尊重原片名的意義。請別誤會,我沒有批評把《Colombiana》翻成《黑蘭嬌》這種問題,我講的是把《Paranormal Activity》翻成《靈動:鬼影實錄》後,後續的續集《Paranormal Activity 2》改名為《鬼入鏡》.....這也沒有問題,也許《靈動:鬼影實錄》看起來太文謅謅了...但最爆笑的狀況是,當第三集《Paranormal Activity 3》上映時,台灣片商非常靈動地把電影片名改為《鬼入鏡3》--《鬼入鏡2》永遠消失了。
這種問題還有更出名的例子:《衝鋒飛車隊》事實上是系列作的第二集(Mad Max),而《衝鋒飛車隊續集》(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其實是第三集。這些取名背後也許都有事關緊要的商業考量,但對於數年後有志於研究電影的人們來說是個容易誤判的問題。
我們沒有譯名文化所產生更大的問題,發生在電影裡的那些傢伙身上:我們對演員導演等人的譯名缺乏統一的命名規則。光是一個Michael就可以有麥克與麥可的翻譯差異--別忘了以前我們稱呼Michael Keaton都是「米高」基頓。為什麼如今環球在發行《月光光新荒荒》時要把Michael Myers稱為「麥克」邁爾斯,但是Michael Jackson卻是「麥可」傑克森呢?而相同的英文單字,還會因為當事人的性別而改變中文名稱。史嘉蕾(Scarlett Johansson)還有過「嬌韓森」的天才譯名,這些例子相信大家已經屢見不鮮。
當然,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像日文那樣衍生出一套制式的翻譯規則(但其實日文裡也經常會有例外,像是Va在日文裡可能會翻成ヴァ或是バァ),這可能是語言上的天生限制。但我們如今看到更多的狀況卻是來自片商自己,別忘了馬克華伯格在台灣的幾次「轉生」:他在台灣有時被稱為馬克華堡(但這應該是港譯)、最好笑是還有馬克阿寶這樣淘氣的名字。而這些都是片商的無限創意。不同電影公司之間不會有這種對相同演員的相同譯名默契,我偏是要取一個標新立異的名字,因為這樣才能讓我的電影賺錢,誰管你們叫他華柏格還是華堡。
漠視、忽略、不在意,正正是扼殺文化的三大因素--看看那些無人聞問而後來總會燒起來的舊屋--而我們的台灣,記不住電影與演員的名字、也不想記住、隨意地給他們新名字,這正像是上帝在很久很久以前所做過的事:
耶和華說,「看哪,他們都是一樣的人,說著同一種語言,如今他們既然能做起這事,以後他們想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功的了。」
「讓我們下去,在那裡打亂他們的語言,讓他們不能知曉別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