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kyo HK
【 唔洗識彈,但會發聲嘅結他喇叭 】
𝐃-𝐓𝐊𝟏𝟎 二路低音反射喇叭
日本著名結他樂器製造商 Takamine 的「Acoustic Voicing Technology」樂器構造技術及 Onkyo 數十年揚聲器製造經驗製造 D-TK10。其低音振膜用上專利 A-OMF,可以提升和完善單元活塞運動時的動作準確性。而專利的「空氣聲學驅動」(Aero Acoustic Drive)比傳統的圓形導向孔能出色的分離低音和高音,音色自然,生動且澎湃的低音效果。D-TK10 絕對是外內兼備的喇叭。
了解產品:https://pomahk.info/Onkyo_DTK10
#Onkyo #WIMA #Takamine #細膩情感 #我們都是聽安橋長大的 #書架喇叭 #喇叭 #dtk10 #speakers
▶️更多由 𝗣𝗢𝗠𝗔 代理經銷的產品資料、最新優惠,以及音響選購玩法分享:
👍🏻即 like/share POMA Hong Kong
「takamine音色」的推薦目錄:
- 關於takamine音色 在 feversound.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akamine音色 在 feversound.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akamine音色 在 小學雞結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akamine音色 在 [問題] 請問Takamine的面單P2DC推薦嗎? - 看板guitar 的評價
- 關於takamine音色 在 Takamine小教室(一) "... - 宏睿樂器Alliance Music Company 的評價
- 關於takamine音色 在 TAKAMINE EN-10 音色试听 的評價
- 關於takamine音色 在 takamine吉他的推薦,PTT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takamine音色 在 feversound.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Onkyo HK
【專利設計 自然音色 】
𝐃-𝐓𝐊𝟏𝟎 二路低音反射喇叭
日本著名結他樂器製造商 Takamine 及 Onkyo 數十年揚聲器製造經驗製造 D-TK10。Onkyo 通過對導向孔形狀的研究,開發「空氣聲學驅動」(Aero Acoustic Drive),比傳統的圓形導向孔能出色的分離低音和高音。底部的管道和箱體分離,亦能出色的抵制震動。使 D-TK10 有著自然、生動且澎湃的低音效果。
了解產品:https://pomahk.info/Onkyo_DTK10
#Onkyo #WIMA #Takamine #細膩情感 #我們都是聽安橋長大的 #書架喇叭 #喇叭
▶️更多由 𝗣𝗢𝗠𝗔 代理經銷的產品資料、最新優惠,以及音響選購玩法分享:
👍🏻即 like/share POMA Hong Kong
takamine音色 在 小學雞結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00 新手選購結他的建議【器材篇】
我會由原聲木結他的種類、尺寸、塗裝、木材、手感,談及至價錢、品牌和購買渠道,讓大家一步一步清楚自己應該如何選第一枝結他。
種類:主要分古典結他 (Classic Guitar,Nylon Guitar)和民謠結他 (Folk Guitar,Steel Guitar)。
學流行曲彈唱和指彈獨奏,最好都是用民謠結他,因為鋼弦較清脆響亮,而且琴頸較窄,左手能夠多用姆指按弦,拇法更多選擇。
如果喜歡古典音樂,當然用古典結他更能彈出韻味。
但要注意一點,古典結他是不能換上鋼弦,弦的張力會拉彎琴頸,千萬不要!
尺寸:就民謠結他簡單來說,可以分42寸、41寸、40寸、36/34寸。
42寸(Jumbo)琴身大,共鳴聲音大,但未必合身材細小的朋友。
41寸(Dreadnought)是最常見的尺寸,無修腰,低音足,彈唱和獨奏都合適的款式。
40寸(Auditorium) 修腰,音量較細,音色平均,指彈獨奏上更易發揮。
36/34寸(Travel size) 音量再細,左手會易彈點,但很難發揮出好的共鳴。
通常我建議最常用的41寸結他,音量夠,彈唱和獨奏都合適。
另外注意最好買有缺角(cutway)的結他,因為彈到第12格之後,缺角琴身更方便彈奏。
塗裝:相比實心電結他,空心木結他的琴身是由薄板組成,共鳴才能發揮得好,所以木結他不應用過厚的油漆。平價五顏六色的結他,多以椴木(basswood)為主,油漆是用來遮蓋木材紋理,賣更好價錢。
買原木色當然最好,塗裝會分啞光和亮光。啞光通常塗裝較薄,保護力弱點,相反亮光較厚,保護力強點,但容易黏塵和留有指紋。
木材:面板是結他音色的靈魂,常見是雲杉(Spruce)和紅松(Red Cedar)。兩者都是紋理筆直細密,輕得來又有一定強度。雲杉通常會比紅松響亮,而紅松的音色會比較甜美。
背側板多數是桃花芯木(Mahogany)和玫瑰木(Rosewood)。桃花芯木可以說是玫瑰木的代替品,因為好的玫瑰木價錢罕貴。玫瑰木又硬又重,作為背側板令低音更紮實凸出。
合板和單板的分是,合板是由兩層木夾雜木膠合而成,單板就是原木。單板的價錢較貴,音色也會較通透,音量也因為木材纖維就像飲管的特色,愈彈愈亮。
手感:琴頸的粗幼型狀會影響彈奏,更致命的是弦線和指板的距離,即是弦距。弦距過高,按弦所需指力愈大,造成練習困難。弦距過底,弦線震動時會擦到琴品(fret),造成雜音,即是「痴fret」。很多結他出廠時都會有比最理想的弦距(2.5-4mm)高一點,原因是運送途中或展示時,氣溫濕度變化令琴頸移動,都不至於「痴fret」,所以都會比較難彈。如果想要比較好彈,就要自己動手調整(setup)或交給專業的師傅處理。
價錢:常常有學生問,新手結他應該多少錢?其實沒有「新手結他」這種產品,如果有,應該是「給那些抱著試試玩心態的人」專用產品。
結他不是電子產品,不會愈高階愈複雜,有著一些新手不會用的功能。結他更像剪刀,給你鋒利的剪刀,就能輕易剪出方正的布。給你不怎鋒利的刀,技術多好也很困難剪出方正的布。
所以最合適價錢就是你個人能負擔和願意付出的價錢。
當然,新手看不出聽不出結他的好壞,怕買到不划算的結他,是另一個問題,所以我們接著討論品牌和購買渠道。
品牌和購買渠道:香港兩大琴行,通利和柏斯,主要售賣而大眾認識的木結他品牌有:Yamaha、Takamine、Martin、Taylor、李吉他、Dean、Washburn 、Toyama…..
這些品牌的結他品質比較穩定,當然偶爾會出現很好彈的Toyama,或很難彈的Martin。買這些品牌結他最大的好處是比較易放售,因為大家都知琴行賣什麼價錢,二手就大概是原價的50-60%不等。第二個好處就是他們的價錢能反映到質素,否則不會能經營這麼多年。
另外現在很多獨立小琴行賣結他,大都是在內地批發下來。比如說賣$400的結他,成本價就是$160,連運價匯率及經營成本,總成本大概是$260左右,而且還包結他袋、tuner、capo那些,實際利潤就只有$80-$100一枝。這種價錢的結他當然不會是單板,也不會有什麼調整和售後之類,但也算是明買明賣。
但比較過份是說什麼日本、韓國品牌,如果只賣$1000多,就要想想為什麼大琴行來貨價會比這些小琴行高。從外地運一枝結他,如果連比較好的包裝,運費已經是一大成本。
作一個小總結,新手選購結他時可以考慮:41寸、有缺角、原木色、雲杉面、玫瑰木背側、能負擔就買面板單板或全單板,未能負擔就買合板、測試到弦距合適易按好彈、在大琴行或有信譽的琴行購買。
#由零開始木結他課程
takamine音色 在 Takamine小教室(一) "... - 宏睿樂器Alliance Music Company 的推薦與評價
Takamine Guitars 的Palathetic™ 琴橋拾音器, 和以往我們所認知的木吉他琴橋拾音器大不相同. Palathetic™ 拾音器採用六根獨立的感知晶體, 除提升音色擷取的細膩度外 ... ... <看更多>
takamine音色 在 [問題] 請問Takamine的面單P2DC推薦嗎? - 看板guitar 的推薦與評價
不好意思
最近去了不少店家看全單吉他
目前看了Ayers,Benson,L.Luthier,Risen
(大約是鎖定2~3萬的全單)
今天去了一家樂器行才看到Seagull和Takamine
一開始店員覺得不要只看木材規格,而忽略了產地
他覺得陸廠或是越南廠做工都粗糙,品質沒辦法保證
我也順便問他像是一些價格低的品牌,值得買嗎?
店員認為這種低價位的品牌更是會主打全單雲杉+玫瑰木
但是卻做工粗糙,可能買回去一兩年變形,你也沒辦法修
其實我之前還找了不少低價全單(Tanger,Fina...),想要一一去試彈..
所以一開始推薦Seagull的SWS D桶身給我彈
感覺是很有爆發力,刷下去夠大聲的全單
握把偏大,琴頭很尖,好像可以戳人XD
而且加拿大產的比較好,也只要26000~27000
但是之後店員反而推薦Takamine的面單P2DC
一開始我還想說面單應該不會比全單好
結果彈一下就發現
這把Taka的聲音相當溫柔,聲音甜甜的
不像剛剛的Seagull,只要用太大力就會爆爆的
Takamine感覺很好控制,不會用力過猛
怎麼彈都很柔順
不過這把面單反而要35000
這讓我對面單大大改觀,請問Takamine的面單真的那麼厲害嗎?
可以說Takamine是用面單琴去做最好的調整,是這樣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88.2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uitar/M.1555841869.A.692.html
結果試用過takamine的面單才發現,他面單賣到三萬多,卻可以調整出可以和全單相比的音色(這有個人主觀在內)
之前是用walden約一萬元的面單琴,真的沒想到面單也可以有這種表現
這樣是不是代表,吉他製作上,工廠的know-how才是主導品質的主因。而不是全單都優於面單?
※ 編輯: skysleep (42.75.223.130), 04/22/2019 12:10:4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