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疼痛根源:脛骨外轉】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603988744.A.475.html
圖文交錯版可看PTT
脛骨(小腿)外轉
很多下肢疼痛的人都有
但卻不甚被重視的問題👀
究竟什麼是脛骨外轉呢
顧名思義,就是小腿骨往外側轉出去啦
在人的身上的外觀
最主要就是以✔️腳掌外八✔️來表現
根據足底壓力的動態分析
我們力量傳遞方向本來就會朝約外側10度前進(朝著第二根腳趾)
所以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微外八
但若有過多的外轉(外八)產生時
會產生一連串下肢力量傳遞的問題⚠️
⚠️包含:扁平足、拇趾外翻、足底筋膜炎、膝蓋疼痛等⚠️
上述問題與脛骨外轉
有如雞生蛋蛋生雞
無法清楚分析出誰先誰後
但卻互相影響甚巨
為什麼會產生脛骨外轉的問題呢?
常見的狀況有
1️⃣股骨(大腿、髖關節)內轉
2️⃣附著到脛骨外側的肌肉、筋膜過緊
3️⃣腳掌往外偏(外八)
1️⃣股骨內轉
常肇因於闊筋膜張肌緊繃
闊筋膜張肌主要功用是髖屈
但在髖屈的同時會產生股骨內轉
(走路跑步都要髖屈、久坐也是髖屈、以前大家最愛的仰臥起坐也是髖屈)
股骨內轉後
為維持身體往正前方
就會出現脛骨外轉
2️⃣脛骨外側肌肉筋膜過緊
首要兇手就是髂脛束
緊繃的髂脛束會直接把脛骨拉到外轉
3️⃣腳掌往外偏(外八)
因腳踝骨頭結構的關係
腳掌呈現外八必定會帶著脛骨外轉
足部原因造成的外八
多肇因於✔️腳踝或大腳趾背屈不足✔️
在步態的腳跟離地(推進期, push-off)時
無法在額狀面維持腳掌往正前方
就會在水平面產生腳掌外八來彌補
同時帶動脛骨外轉
脛骨外轉久了後
會造成近端脛腓關節卡住
增加處理脛骨外轉的難度😫
處理脛骨外轉
需要評估上述的問題
✔️股骨內轉就要鬆闊筋膜張肌(Tensor Fascia Lata)、訓練臀中肌
✔️髂脛束(IT band)緊就要鬆、伸展
✔️近端脛腓關節卡住就要鬆動
✔️腳踝背屈受限就要鬆動關節、伸展跟腱
✔️大腳趾背屈受限就要伸展足底筋膜
✔️還要訓練脛骨內轉的穩定肌群:膕肌
至於為何要處理脛骨外轉
如上所述
脛骨外轉常伴隨股骨內轉
當這兩項同時出現時
就會產生⚠️髕骨外翻、⚠️足弓塌陷、⚠️拇趾外翻、⚠️足底筋膜炎等問題
下肢許多疼痛都與脛骨外轉相關
不要再說扭到腳踝會自己好
一堆人腳踝活動度都沒恢復
造成上述的腳踝背屈受限、產生脛骨外轉
進一步產生膝蓋、髖關節、骨盆、脊椎亂七八糟的代償
若想完整處理
還是需要找熟悉運動治療的物理治療師
#脛骨外轉 #外八 #扁平足 #足弓塌陷 #拇趾外翻 #髕骨外翻 #髂脛束
#動作控制 #疼痛治療 #運動治療
#KineticControl #UncontrolledMovement
#UncontrolledTibiaExternalRotation
#傷後復健要與生活連結
#解離運動聽過沒有 #極致的動作控制
#3D動作分析
「tensor fascia lata動作」的推薦目錄:
- 關於tensor fascia lata動作 在 張嘉哲 骨科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ensor fascia lata動作 在 Re: 深蹲一直單邊受傷- 看板MuscleBea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tensor fascia lata動作 在 闊筋膜張肌(tensor... - 康匯手法物理治療中心United Manual ... 的評價
- 關於tensor fascia lata動作 在 用動作來放鬆闊筋膜張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tensor fascia lata動作 在 tensor fascia lata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tensor fascia lata動作 在 闊筋膜張肌(tensor... - 康匯手法物理治療中心United Manual ... 的推薦與評價
闊筋膜張肌(tensor fascia latae, 簡稱TFL)由盆骨前端外側起始, ... 因為有咁多動作需要用到TFL,所以調返轉諗,好多唔同嘅下肢、臀部、腰盆問題都 ... ... <看更多>
tensor fascia lata動作 在 用動作來放鬆闊筋膜張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用 動作 來放鬆闊筋膜張肌. 12,203 views12K views ... 3 Steps to Addressing Tensor Fasciae Latae Pain & Tightness. Precision Movement. ... <看更多>
tensor fascia lata動作 在 Re: 深蹲一直單邊受傷- 看板MuscleBea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有類似的狀況
不過疼痛的位置跟你不太一樣 主要是下背與臀交接的地方
診斷是單側臀中肌(gluteus medius)發炎
你可以簡單對自己做個測試
用單腳站立 若用弱側腳站立時 人晃動的比單用另一腳站更厲害 那就是了
這叫做Trendelenburg sign
https://www.opt.net.au/wp-content/uploads/2015/11/Trendelenburg-Gait.gif
經PT測量過 我右腳的functional length比左腳短0.5cm
而生活型態又長期久坐
導致左側的髖外展肌群(hip abductors, 如 臀中肌 gluteus medius
闊筋膜張肌 tensor fascia lata)
髖內收肌群(hip adductors, 如股薄肌gracilis m.)
力量不足/徵招不好
於是導致深蹲時右腿出力較多 而且很容易膝蓋不穩定 單腿晃來晃去的情形
(有時甚至會膝蓋外翻, knee valgus)
由於臀中肌是維持骨盆側向平衡的重要核心肌群之一
所以深蹲或硬舉時這種晃來晃去的情況 臀中肌會試圖出力去穩定骨盆的位置
組數一多 負擔變重 又沒有特別用花生球/網球釋壓 就會造成發炎
PT幫我做的運動治療是用red-cord這種懸吊式設備
幫助我重新建立弱側下肢小肌群的肌力
做了兩個月以後 情況有改善不少 但沒有完全消失
而當我自主訓練/自主復健一陣子以後 原本的下腰痛又回來了
於是我重新翻書去找答案
以下照片出自Becoming a supple leopard 2nd edition, 中譯:靈活如豹第二版
(fig.1的第一動)
我的解讀是自己蹲的時候 並沒有確實做好下肢咬住地面的前置動作(書中稱作torque)
沒有真正將自己的髖在啟動以前就進入外旋(external rotation)的準備
只單純用一些老生常談的cue
像是髖驅動 離心時膝蓋推出去的方向應該平行腳尖 腳底平均出力 之類的
就跟臥推與許多上半身動作時需要先啟動闊背(lats)並且肩關節外旋是類似的概念
就是俗稱的折槓cue, 書裡寫的就是啟動上肢的torque
並且自己站姿腳尖也超出fig. 5中建議的12度 造成向心時下肢動力傳導不當--->valgus
同時自己執行滾筒放鬆的次數也不夠
導致雙腳的gracilis m.和tensor fascia lata m.都過度緊繃
所以實際的解決方式有
1. 先確定自己的診斷
2. 培養單側的肌力(不要在肌力平衡以前就拿開腿機這種雙側參與的機器來練)
3. 重新評估自己的活動度 並且確實減壓
4. 仔細觀察自己的站姿 避免腳尖過開造成力矩喪失[loss of torque]
5. 重新學習如何在蹲舉時正確的維持脊柱中立並且確實的穩定髖部以下的動力鍊
6. 如果真的是長短腳 用單邊鞋墊也是解決方法之一
但話說回來 你疼痛的位置與我不盡相同 很有可能是不同的問題
我不是PT
恭請板上PT強者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160.2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32683827.A.F19.html
使用半充飽的瑜伽球如果支撐離臀越近就越輕鬆 離越遠就越困難
可運用同樣概念 患肢在下如同側棒式一般 放在瑜伽球上
接下來與圖示一樣執行脊柱中立的動作 達到對外展肌群的刺激
但整體而言 用球的平衡難度 比用red-cord高很多 個人覺得不是很好入門
補上失效的連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