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在其獨樹一幟並深深影響後世的「精神分裂」理論時,曾以嬰幼兒精神世界的心理狀態,去描述一個全好或全壞的獨特世界觀-使其感覺撫育溫暖的好媽媽(乳房)與飢餒不適的壞媽媽(乳房),作為影響人內心發展成熟,舉足輕重的一個階段。
在此要特別強調的是,此處「媽媽」的好壞分判,非是針對餵養哺育十分辛勞的母親們,做女性擔負責任角色的苛疚箭靶,而是描述嬰幼兒對影響其生存照護者的一種概括想像,與性別身份無關,不可混為一談,或由此橫生攻訐想像。
凱倫.狄昂尼(Karen Dionne)榮獲「巴瑞獎」2018年度最佳小說-《沼澤王的女兒》(The Marsh King’s Daughter)人物心理狀態,便很明顯地呈顯,人內心發展過程,「這世界是否是非黑即白」,全好抑或全壞的搖擺。
本書故事內容十分悲慘,基本情節走向類同真人實事發生,如潔西.杜加(Jaycee Dugard)《被偷走的人生》(A Stolen Life: a memoir),或娜塔莎.坎普許(Natascha Kampusch)《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3096 Days)少女遭擄囚禁受虐,甚至性侵多年的恐怖不堪。
但本書特別之處,則以這樣慘絕人寰下誕育的後代,來作為書寫視角的開展,不幸的是,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更無法迴避骨子裡汩汩流動的血緣與羈絆,只能憑藉自己的努力,用自己言行的好壞,去影響先天還是後天強大的命運走向,試著去改寫命中可能早已注定(?)的生命密碼。
即便有時這一切的作為,不分好壞,都不過是一場徒然,人生的悲劇怎樣也避免不掉,就像主角媽媽的天真與善良,無法為她爭取到人生順遂的通關門票,而是淪為被害綑綁,習得性無助的沉默羔羊,而誕育下來的孩子,繼承了加害的血脈,一樣的殘暴無端,甚至不擇手段。
另,本書情節的推進中,還並述了安徒生(Andersen)的知名童話《沼澤王的女兒》(The Marsh King’s Daughter),兩者如鏡,相互呼應隱喻並相得益彰。
此則故事大意大概是美麗公主不幸落入沼澤,泥濘中的花朵綻放,卻藏有沼澤王的女兒,鸛鳥將這嬰孩送與維京人之妻,但後者卻發現此女日夜分判,美而兇暴(人),醜而善良(青蛙),直至後續此女生命幾多的冒險通關,才顯露她內心的力量與成長。
其實安徒生立基傳統童話改編與新創,曾使之蔚為風潮,但眾所周知世界民間故事與童話的原型,都始自於人類發展史上曾出現過的事實情狀,並以暗黑殘忍的部分居多。
如蒐羅民間流傳故事與歷史傳說等的格林兄弟(Brothers Grimm),後續針對目標讀者進行改寫編纂的《格林童話》(Grimms' Fairy Tales),其著作原身,便滿是常人所不能接受的亂倫血腥、殺伐與殘虐,經後世改編重詮為糖衣包覆的美好溫暖,不過以此來滿足對童話的憧憬嚮往而已。
是以,從凱倫.狄昂尼《沼澤王的女兒》的故事內容,讀者不僅體會到,控制狂無線上綱,使人愛得暴烈瘋狂且各式錯綜複雜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關係網,即便重返所謂的文明也滿是人性的貪婪尖酸,還有的,就是那看似再日常不過,卻叫人驚心動魄的家庭(暗黑)童話-
有些時候,對於最愛卻傷自己最深的家人,倒底是該愛還是不愛,是愛還是傷,該捍衛還是放下,都在折磨著人,對這個世界的想像,是好,還是壞的分判。
凱倫.狄昂尼(Karen Dionne)《沼澤王的女兒》(The Marsh King’s Daughter),臺北:時報出版,201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3743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