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集結案】
//2019 年 10 月 20 日九龍遊行案,前民陣召集人陳皓桓、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社民連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等 7 人,被指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等。7 人早前承認控罪,法官胡雅文今(1 日)在區域法院判 7 人監禁 11 至 16 個月。除了黃浩銘,其餘被告的刑期與早前 8.18、8.31、10.1 未經批准集結案刑期同期執行。//
以下是文遠的感言:
【吳文遠 - 10.20九龍遊行案件感言】
這是一宗政治案件,所以我認為這篇陳詞適合放在政治脈絡下開展。
我們生活在急劇轉變及充滿挑戰的時代。基於政府所謂「安全」的理由,記者、報館、網台主持、學者、教師、學生、藝人、歌手、工會人、社運人、民意代表以及許多市民,都一一被迫沉默,以至逐個被拘捕、檢控、囚禁。
尤有甚者,「安全」的定義還在不斷挪移及擴大。昨日出版的一篇報紙文章、一次演講、一種主張、一個標語,今天都可能被視為對「安全」的威脅。
短短數年前那些通常被判罰款或社區服務令的行動,現在會被判監禁。這裡曾經存在和而不同及真誠辯論觀點的言論空間,但現在只剩下觸目驚心的紅線。
每天都帶來法規的重新演繹,每天都突破荒謬的下限。有他們的眼中,現在甚至連兒童繪本都成為了對「安全」的威脅。
問題無可避免地浮現:究竟這些法規是要保護誰的「安全」?是公民的自由,抑或是實際上已經非常有權力的人的權力?
我們追求怎樣的秩序?這些法規的設計,是為了所有公民能夠享有法治、自由、公平競爭及繁榮的機會嗎?還是旨在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政府不受挑戰及不受限制的時代?
我們發現自身正處於一個這樣的時代,人們需要作出看似簡單卻極為困難的選擇——就如哈維爾所指——我們要活在真實中,還是要服從於謊言及荒謬?
在我追求的真實生活中,我們只是像《國王的新衣》中的小孩那樣呼喊:「喂,國王根本冇著衫喎!」
—————-
【Avery Ng: On October 20 Kowloon Rally】
This is a political case, so I think it is appropriate to frame my remarks within the political context of this matter.
We live in rapidly changing and challenging times. Journalists, newspaper publishers, broadcasters, academics, teachers, students, artists, singers, trade unionists, political activists, democratically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and many other citizens are being silenced, arrested, prosecuted and imprisoned by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for supposed reas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What’s more, the definition of this “security” is constantly shifting and expanding. A newspaper article published yesterday, a speech, an opinion, a slogan--even a gesture may be treated as a threat to security today.
Actions that would have previously and sometimes rightly merited community service or fines just a few short years ago, now lead to the possibility of jail. Where once there was the space to disagree agreeably and debate ideas honestly. Now there is intolerance.
Every day brings a new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rules. Every day we reach a new level of absurdity. Even children’s cartoon books have now reached the status that they are seen by some as a threat to “security”.
The inevitable question arises: Whose security is being protected--the liberty of citizens? Or are these laws in fact protecting and securing the power of the already-powerful?
What kind of order are we seeking? Are these laws designed to uphold the rule of law, ensure freedom, a level playing field, and the chance of prosperity for all citizens? Or are they meant to usher in an era in which the government can rule unchallenged and unchecked?
In the times that we find ourselves in, one needs to make a choice that is at once simple yet immensely difficult. As Vaclav Havel writes: Do we live in the truth? Or conform to lies and absurdity?
In my pursuit to live in the truth, we are merely the kid who yelled “hey, the Emperor wears no clothes.”
———————————
文遠交低話大家記住一定要撐 #文遠Patreon 呀!
⭐️支持文遠⭐️請訂閱Patreon⭐️
⭐️Please show your support by subscribing to Avery’s Patreon ⭐️
www.patreon.com/AveryNg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今天我們公司普渡,一時之間行雷閃電大雨滂沱,但是我們還是順利普渡...
threat可數嗎 在 尼泊爾達人Rub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隨著連續數月疫情趨緩、尼泊爾也在上個月放寬入境的隔離限制,就當人們開心地迎接著新的一年的到來,疫情又再度升溫,前天(4月18日)新增了1015例,也是4個月來第一次單日破千。
.
2021年4月14日是尼泊爾2078年的第一天,許多尼泊爾人利用新年假期去遊玩,各景區人潮洶湧。也就在那幾天,加德滿都谷地陸續舉辦幾個傳統節慶活動,引發了些許討論。
.
有人說:「這時候辦什麼大型節慶?不怕感染嗎?」
也有人說:「這是文化、是傳統。」
.
去年此時,確診數字持續上升,不少節慶活動都因此縮小規模、低調舉辦,以減少群聚。今年因為疫情趨緩,人們迫不及待恢復往常生活,上班、上課、旅行、參加節慶。但就是這麼不巧,節日過後沒幾天,單日新增案例人數來到數月來的新高。
.
雖然不見得和節慶直接相關,可以肯定的是,原本似乎都要恢復正常的生活,又得再緩緩了;昨天的新聞就宣布疫情較嚴重的地區,學校全面停課至Baishakh月底(西曆5/14),是否會有更多的限制,就要看疫情發展以及政府的決定。
.
無獨有偶地,鄰國印度也是類似的情況(或者應該說,尼泊爾的這一波疫情升溫是受到印度的影響)。前陣子還聽許多印度朋友說,印度的疫情趨緩,甚至有朋友跟我說「我們這邊很安全啦,疫苗已經在打了,而且之前感染者多、很可能集體免疫……可惜妳在台灣……」。然而,不久前印度舉辦了宗教盛事「大壺節」,5天內就有超過2000人確診,而隨著新增案例在近日直線上升,德里從昨晚起開始6天的Lockdown。
.
唉,似乎直到疫情真正結束之前,都輕忽不得啊!
.
.
.
[圖說]
尼泊爾新年期間,巴克塔布地區的節慶Bisket Jatra。
.
.
.
[延伸閱讀]
.
🔗尼泊爾單日新增1015例
➣https://thehimalayantimes.com/nepal/nepal-logs-covid-19-cases-in-four-digits-after-four-months-1015-infections-surface-sunday0
.
🔗尼泊爾疫情嚴重地區整個月停課
➣https://thehimalayantimes.com/kathmandu/schools-in-covid-hit-urban-areas-to-remain-shut-throughout-baishakh
.
🔗在連續兩日確診人數破千後,尼泊爾政府宣布新的限制與規範
➣https://kathmandupost.com/health/2021/04/20/government-issues-a-slew-of-orders-amid-threat-of-a-second-wave
.
🔗印度大壺節逾2000人染疫 官方仍拒提早結束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4150149.aspx
.
🔗得里實施封城
➣https://thehimalayantimes.com/world/week-long-lockdown-imposed-in-indian-capital
.
🔗醫院不堪重負外界生活如常,印度如何成為全球最嚴重疫區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814566?
threat可數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813紐約時報
*【拜登和賀錦麗承諾向川普提出強烈挑戰,並帶領美國走出危機】
拜登和賀錦麗首次以競選夥伴身份,在德爾罕布希爾州的威爾明頓同台亮相,他們提出了從冠狀病毒中復原的願景,並強調川普總統在每一個轉捩點上都讓事情變得更糟。
https://www.nytimes.com/…/biden-harris-delaware-appearance.…
*【拜登公佈賀錦麗為競選搭檔後,兩人首度同台出現】
他們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的競選活動上,共同抨擊了川普的疫情應對;賀錦麗的立場贏得了華爾街、矽谷和環保人士的支持。與此同時,川普及其盟友和福斯新聞主持人對賀錦麗展開了一系列性別歧視和種族主義攻擊。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0/08/12/us/biden-vs-trump…
*【專欄:拜登為何選擇賀錦麗? 】
時報專欄作者弗蘭克•布魯尼認為,賀錦麗代表了一個朝著機會平等和正義平等方向前進的美國。拜登希望用選擇她凸顯自己與川普的區別,也呼應歐巴馬2008年對他的選擇。
https://cn.nytimes.com/…/…/kamala-harris-biden-running-mate/
*【她的聲音?她的名字?共和黨對賀錦麗進行人身攻擊】
“激進左派”還是不夠進步?在拜登宣布賀錦麗為副總統人選後的幾個小時內,川普競選活動展開了強烈的攻擊。川普及共和黨的盟友們,還有福斯新聞網報導了針對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的性別歧視和人身攻擊,川普用”令人憤怒”和“可怕”形容她,評論員嘲笑她的名字,到把她比作“發薪日貸款人”。
https://www.nytimes.com/…/po…/kamala-harris-gop-attacks.html
*【從賀錦麗,可看出川普對女性的看法具體化:她們是“令人討厭”或家庭主婦】
在參議員賀錦麗成為民主黨大選候選人後,川普總統的回應是將女性分為兩類:他認為會投票給她的是“郊區家庭主婦”,另一類是那些不尊重他的”討厭女性”。
https://www.nytimes.com/…/po…/trump-women-kamala-harris.html
*【冠狀病毒實時更新】
#紐約校長和老師呼籲市長將親自授課推遲數週。在大流行期間,美國學區正面臨著重新開放所帶來的麻煩,紐約市成為唯一一個將學生帶回物理教室的主要學區的提議在周三遭到了阻礙。該市較有權力的校長和教師工會呼籲市長白思豪將親自授課的時間推遲數週,然後在整個秋季讓學生回到學校。從9月10日開始,學生計劃每週返回教室1-3天。
#專家警告說,美國關於病毒數據收集的新規定,正在給醫院和數據完整性帶來麻煩。
#賓州州立大學的學生:進入校園的風險自負。賓州州立大學要求其學生簽署一份豁免書,免除該大學對校園內暴露于冠狀病毒的責任。如果他們不接受學校稱之為契約的文件中的條款,則將拒絕學生註冊。
#美國的口罩戰爭正在加強。花費了一段時間,但公共衛生官員現在同意在公共場所戴面罩對於減緩冠狀病毒的傳播至關重要。在美國,最初抵制強加口罩指令的許多地區在夏季病毒病例開始激增之後改變了方向,現在需要它們。
#美國財政部周三表示由於聯邦政府繼續向經濟注入資金,截至本財政年度,美國預算赤字增長至創紀錄的2.8萬億美元。然而,由於從4月份開始推遲的稅收支付以及通過6600億美元的“薪酬保護計劃”所支持的政府貸款的放慢,7月份的每月短缺630億美元比前一個月有所改善。
#來自各州和城市的數據表明,今年夏天許多社區爆發的疫情都集中在餐館和酒吧上,而餐館和酒吧通常是感染美國人的最大場所。自6月下旬以來,由於員工之間的案件,全國數十家受歡迎的餐廳(包括納什維爾,拉斯維加斯,亞特蘭大和密爾沃基)不得不暫時關閉。德州和佛羅里達州今年夏天也不得不關閉酒吧,因為大量新案件使這些州陷入困境。在聖地牙哥的最近一周中,社區環境中39例新病例中有15例來自餐廳。
#佛奇:“我嚴重懷疑”俄羅斯已經證明其新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維多利亞州正在經歷澳州最嚴重的疫情,據報導,週三每天有21人死亡,其中16人與療養院爆發有關。維多利亞州還報告了410例新病例,其首都墨爾本仍處於嚴格的封鎖之下。
#印度前總統普拉納布•慕克吉新冠檢測呈陽性。慕克吉現年84歲,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他于本周在醫院接受腦部手術時檢測出陽性結果,並在健康惡化後戴上了呼吸機。
https://www.nytimes.com/…/12/world/coronavirus-covid-19.html
*【朝鮮駭客組織被控攻擊以色列國防工業】
以色列表示,這起網路攻擊已被挫敗。但最先披露此次攻擊的網路安全公司稱,朝鮮駭客成功侵入了電腦系統,很可能竊取了大量機密資料。以色列官員擔心,這些資料可能會被共用給朝鮮盟友伊朗。
https://www.nytimes.com/…/m…/north-korea-hackers-israel.html
*【巴黎馬拉松被取消】
活動組織方表示,由於法國新冠新增病例不斷上升,對公眾集會的限制將被延長至秋季。這是最新一起被新冠疫情擾亂的大規模賽事。
https://www.nytimes.com/…/12reuters-health-coronavirus-fran…
*【奢華豪宅、中共權貴的財富與香港的命運】
時報調查顯示,栗戰書等高官親屬在香港擁有大量資產,房產價值超過5100萬美元。中共權貴與香港社會及金融體系密不可分,新國安法的實施能夠保護他們的利益。
https://cn.nytimes.com/busi…/20200812/china-hong-kong-elite/
*【政治壓力加劇生存困境,但《蘋果日報》決意“撐落去” 】
在創始人黎智英被捕後,警方搜查了該報總部,並帶走大量檔。該報記者擔心,他們採訪過的信源會有危險,自己也會面臨法律風險,但多名員工仍表示,他們“現在的態度是一起迎接挑戰”。警方突襲行動後,香港居民排隊購買《蘋果日報》以示支持,壹傳媒股價飆升超過1100%。
https://www.nytimes.com/…/hong-kong-apple-daily-jimmy-lai.h…
*【TikTok真的會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嗎?】
有關TikTok是否存在國家安全問題,中情局給出的答案模糊,分析師稱沒有證據表明北京曾攔截資料或侵入手機。衡量這一威脅是情報評估,但也帶有同樣多的政治色彩。
https://cn.nytimes.com/tec…/20200812/tiktok-security-threat/
threat可數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今天我們公司普渡,一時之間行雷閃電大雨滂沱,但是我們還是順利普渡完成~~~~所以今天照樣提早直播,因為阿亮平常肚子就很早會餓,普渡這一天一定更餓吧~~~
九歌·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爲鬼雄。
根據ettoday的報導:【國產 #高端疫苗 昨(23日)開打,不料今卻相繼爆出接種後疑似猝死案,繼桃園陸姓專欄作家後,新北市稍早也傳出死亡個案,家住蘆洲區信義路的39歲彭姓男子昨接種高端疫苗,今上午11時許被家人發現昏倒在浴室中,當場沒有呼吸,今緊急送醫後仍宣告不治死亡。】
根據蘋果新聞網的報導:【高端疫苗昨天開打,一名陸姓作家昨天施打後,今天出現不適情況,到院前死亡。該名作家相當支持打疫苗,認為利大於弊,且支持國產高端疫苗,昨天一家三口一同去施打。他曾在臉書發文分享打疫苗的觀點,「萬一打了疫苗死了,也只能視為向病毒『獻祭』。」可用少數人的犧牲換取多數人的平安。作家之死究竟與高端是否相關,仍待調查。】這兩則新聞其實都很讓人注目,其中之一的原因是,陸姓作家真的是非常愛黨愛國,所以當下午引起討論的時候,陳時中馬上說據知是心肌梗塞,但兩個問題;第一這就是病患隱私,家屬同意公布了嗎?第二個,當初九把刀的岳母病逝時,記者會的第一時間陳時中說的是這不是公眾人物不評論,那為什麼想想論壇的陸姓作家就算是公眾人物,第一時間就要評論呢?這樣的標準是不是又是雙重標準了?
而且最近 #蘇貞昌 的狀況是不是不太好?又出現在海關飆罵的場景,是不是他情緒失控?而且同黨立委也不是全都贊成這樣的做法,他到底是在立威還是在宣洩?接下來這麼難熬要怎麼過呢,馬上就要公投和罷免了,陳柏惟的命運如何?
根據聯合新聞網的報導:【 #美國撤軍阿富汗 和喀布爾機場出現逃難潮,是上周最令人震撼的新聞事件。金融時報(FT)23日以「台灣人相信美國爹,漠視對岸威脅」為題,報導台灣現況。即使軍機常態化繞行台灣,台灣軍機升空驅離和巡邏次數大增,但FT引述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對台灣的形容:「你看到的不是你以為會有的恐懼。」FT報導,蔡英文領導的政府經常向國際社會凸顯台灣困境,凸顯自己是中國大陸侵略的目標,但「對於強化國家抵禦北京攻擊,甚至為可能的戰爭做好準備,卻少有作為」。】阿亮對這則新聞特別有感,是不是美國爸爸認為台灣太不夠認真了,大家都說願意上戰場結果不願意買軍備,也不願意恢復徵兵制,事實上連金門的八二三紀念儀式,中央都沒有派人去,只是臉書發個文,是不是小編沒有打過仗覺得貓還比較重要呢?
另外,阿亮特別要提一件事情,根據中國新聞網的報導:【李魁文表示,上半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總值2.21萬億元,同比增長34.6%。對美出口1.64萬億元,增長31.7%,其中機電產品出口1.01萬億元,增長34.2%,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3722億元,增長24.1%。從具體產品看,電腦、手機、家電、服裝、塑膠製品、傢俱均保持增長。李魁文介紹,我國自美國進口5706.5億元,增長43.9%。其中機電產品進口2388.6億元,增長13.4%;農產品進口1360.1億元,增長120.8%。】可是中美貿易戰怎麼打成這樣還是持續有增加,打了一年ㄟ,這是怎麼搞得?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14:00 網路作家陸之駿 接種高端後猝逝
28:00 高端不良反應
37:00 輸掉桃園 綠就算輸 英辭黨主席
01:15:00 郭正亮:江湖瘋傳一份改組名單
01:26:00 解析罷免陳柏維
01:32:00 Financial Times Taiwanese shrug off China threat and place theirtrust in ‘Daddy America'
threat可數嗎 在 Vivi Li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his is a message that I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the world.
A message from Taiwan.
Hi there, this is Vivi from Taiwan.
There’s something that I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With more than 1.7 million confirmed cases and 100 thousand deaths around the world, the COVID19 pandemic outbreak has become the most challenging global health crisis of our time. This is an unprecedented time that has affected the lives of everyone in our global community, regardless of race, gender, culture, or skin colour.
At this defining moment in history, cooperation will bring upon the relief and clarity needed to triumph over a common threat facing humankind. In this fight, I, as a citizen of this global community, believe health is a fundamental human right that is inherent to all human beings. ‘Health For All, Leave No One Behind’ is a guiding principle of all health professionals, as well as a message that has resonated with us Taiwanese people through the toughest of times. In 2003, the SARS outbreak devastated my home country. Left isolated and marginalised by the WHO in the fight against SARS, we learned, through fearful uncertainty, how to tenaciously combat pandemics. But most importantly, the people of Taiwan experienced firsthand what it felt like to be left behind. Taiwan, despite just being miles off the coast of China, has effectively managed the spread of coronavirus in our country. And it is the belief that we should ‘leave no one behind’ that motivates us to play our role in the global community.
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
In the past few weeks,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has donated more than 10 million surgical masks to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Southeast Asia, India, Central America and South America. Other medical supplies are also finding their way to all continents around the globe. Since the very first days of the outbreak,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has devoted itself to fighting this pandemic. Through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quick response, early deployment and the effective use of big data, the functions of our society continue without interruption. To share our knowledge on COVID-19 with the world, we created virtual forums, participated by numerous countries, of our successful and internationally recognised public health policies. Our government and research centres have also teamed up with the Czech Republic,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sharing tactics and technology and collaborat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vaccines and rapid test kits. Finally, we have worked with different governments in analysing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the epidemic and related isolation measures.
Taiwan cares, and Taiwan helps.
This virus can tear up the world, but it will not shake the foundations of humanity’s values. For a worldwide pandemic that does not discriminate based on borders and nationalities, it is crucial that we, in times of a crisis like this, stay stronger together.
Taiwan never forgets her friend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e are part of this global team and we are in solidarity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aiwan stands with you.
這是一個我想要傳遞給世界的訊息。
一則,來自臺灣的訊息。
嗨,今天過得好嗎?
我是來自臺灣的Vivi。讓我跟你分享一件事,好嗎?
COVID19爆發至今,已在全球造成超過一百七十萬人確診、十萬人犧牲。這次的疫情,是這個世代面臨最大的全球衛生危機。這是一場影響了全人類,不論種族、性別、文化、與膚色,我們都必須共同面對的,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這個歷史性的浪尖上,並肩合作、共同抗疫,才能夠引領我們贏得這場對抗病毒的戰役。身為全球公民的一員,我始終相信「健康,是每一個人都享有的基本人權」。而「全民均健」,不只是每一個醫衛人員所堅守的價值,更是在這樣艱難的時刻中,臺灣人民付諸實行的信念。在2003年時,我們經歷了SARS的考驗,並學會了如何在前方情形未知、還被WHO排除在外的情況下,仍舊堅韌地戰勝傳染病。但最重要的是,臺灣人比誰都了解孤軍奮戰的心情。而在這次的疫情當中,臺灣即便緊鄰中國,依然有效地阻擋了疫情擴散。同時也正是「全民均健,不可遺落任何一個人」的信念,引領臺灣始終積極地在國際社會中,貢獻一己之力。
臺灣可以幫忙,我們也正在全力幫忙。
在過去幾週內,臺灣捐贈了超過一千萬個醫療口罩至美國、歐洲、東南亞、印度及中南美洲。同時,也有許多捐贈給各大洲的防疫醫療器材,正在運送與安排當中。自從疫情爆發的第一天起,我們的政府就全體動員,合力對抗傳染病。經由公開透明的疫情資訊、超前部署、快速溝通與反應、以及大數據運用等防疫策略,臺灣社會才得以繼續維持日常生活不受影響。而我們也開始舉辦線上會議,與許多國家分享我們的防疫經驗——臺灣的防疫成果,是國際有目共睹的。我們的政府與醫衛研究機構,也跟捷克、歐盟、美國合作,不僅分享防疫策略、技術,也開始共同研發疫苗與快篩。近期,我們也跟他國政府共同合作,研究此次疫情所帶來在經濟、社會與心理健康上的影響。
臺灣因為在乎,所以我們實際幫忙。
病毒或許可以分裂這個世界,但沒辦法撼動人類最根深蒂固堅守的價值。面對著這個跨越邊界、國籍的傳染病危機,這個世界必須攜手合作,共同強大。
臺灣從來沒有忘記我們全球的友邦與朋友。
我們是這個世界的一份子,也會持續跟全世界站在一起,抵禦病毒。
臺灣與你並肩。
#COVID19 #TWStandsWithU #TaiwanCanHelp #TaiwanIsHelping
—
影片製作 Video/ Vivi Lin
內容撰寫 Script/ Vivi Lin, Roy Cheng
相片版權 PC/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Taiwan)
(照片翻攝至外交部、Taiwan in the Netherlands、Taiwan in EU and Belgium、Taiwan in Holy See、Taiwan in Poland、AIT Facebook & Twitter,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MOFA (Taiwan) and NEX Foundation
更多臺灣防疫成果國際分享,請見外交部專區https://bit.ly/mofacovid19
*Disclaimer: The view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is video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影片內容僅代表作者本身之觀點。*
threat可數嗎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反送中 #罷工罷課罷市大串連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58 【香港為什麼會突然開始修訂《逃犯條例》?】
02:00 【什麼是「引渡」?】
03:31 【兩岸三地之間的引渡狀況】
04:45 【對於本次《逃犯條例》的各種意見攻防】
07:52 【《逃犯條例》修訂通過之後,對臺灣有什麼影響】
09:11 【我們的觀點】
10:54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引渡法 :http://bit.ly/2IbSDD7
→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http://bit.ly/2WE1S7F
→ 情O網 AV01 響應反送中,香港伺服器 11 號晚間加入罷工!:http://bit.ly/2XFzVJh
→ 蔡英文 Tsai Ing-wen 貼文:http://bit.ly/2XDVYA9
→ 蔡英文 Tsai Ing-wen 貼文2:http://bit.ly/2F3pl7q
→ 蔡英文 Tsai Ing-wen 貼文3:http://bit.ly/2XE5qmU
→ 蔡正元 貼文:http://bit.ly/2wQdTrA
→ 美國務院關切港反送中遊行 中國:這是國內的事:http://bit.ly/2MHwbpq
→ 陸委會:逃犯條例有威脅 即使通過也不同意移交:http://bit.ly/2XAkH8l
→ 香港反送中遊行 郭台銘:一國兩制失敗:http://bit.ly/2KJepji
→ 西班牙引渡台灣94名詐欺犯到中國 法務部:強烈遺憾:http://bit.ly/2MKpDXg
→ 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http://bit.ly/2wPSYoq
→ 引渡法 維基:http://bit.ly/2F21o0o
→ 一國兩制 維基:http://bit.ly/2IaAMMz
→ 司法管轄權 維基:http://bit.ly/2Kju6OP
→ 2016年臺灣詐騙集團成員涉嫌電信詐騙案:http://bit.ly/2XHlp3F
→ 【Q&A】臺灣人為什麼要關心香港「送中條例」?因為連過境香港都危險!:http://bit.ly/2KG6GCx
→ 中國說你有罪就有罪!香港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怎會有臺灣人支持統一?:http://bit.ly/2KcF603
→ Extradition Law Amendment in Hong Kong - Threat to Personal Safety and Freedom:http://bit.ly/2RcRSML
→ 《報導者》以影像留住台灣的1095個日子:http://bit.ly/31rgUfL
→ 香港修改「逃犯條例」將可引渡到中國,6個QA搞懂和台灣人有什麼關係:http://bit.ly/2KbyWgQ
→ 法律白話文小學堂:台灣人在國外犯罪,遣送至中國?引渡和遣返有什麼不同?:http://bit.ly/2WzkFfE
→ 逃犯條例:中港擬互相移交嫌犯的種種憂慮:https://bbc.in/2F7aBo6
→ 逃犯條例修訂爭議發酵:香港市民醞釀罷課罷市:https://bbc.in/2Radeu6
→ 香港《逃犯條例》修訂:立法會示威現場發生衝突警方發射催淚彈:https://bbc.in/2WALzUi
→ 艾未未:「若逃犯條例得到通過,每個港人將面臨危險」:https://bbc.in/2WAuzTb
→ 《逃犯條例》:末代港督彭定康指修訂有損香港聲譽:https://bbc.in/2X0syPy
→ 反逃犯條例遊行現場:香港市民在擔心甚麼:https://bbc.in/2KjyzB5
→ 【殺人棄屍】港、台無司法互助難控疑犯謀殺 警今午晤律政司急研對策:http://bit.ly/2ZqMeK5
→ 香港戒嚴了嗎?冒雨準備集會 金鐘站多名青年遭警強制搜身:http://bit.ly/2IF51KV
→ 【修例交逃犯】移交範圍涉46重罪 綁架、逃稅、重婚可移交內地?:http://bit.ly/31rtuvv
→ 修訂有關逃犯及法律協助條例填補法律缺陷:http://bit.ly/2R8qsYB
→ 香港公布《逃犯條例》 台灣強烈反彈恐對港發旅遊警示:http://bit.ly/2R9nh2G
→ 【香港反送中】警員持槍凌晨6點清場 爆發流血衝突百人遭捕:http://bit.ly/2KgNQ5s
→ 無視香港民眾上街頭?陸外交部:數字多寡不代表民意說服力:http://bit.ly/2Zj3ArZ
→ 陸委會駁台灣早「送中」 :和香港逃犯條例完全不同 刻意曲解:http://bit.ly/2IaMZRw
→ 《2019 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 ( 修訂 )
條例草案》:http://bit.ly/2IdTLpT
→ 國際人權團體聯署公開信 促林鄭月娥停止修訂《逃犯條例》:http://bit.ly/2WEHMdI
→ 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目前停擺 僅剩書面交流:http://bit.ly/2KdHSm0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反送中,反什麼?台灣人必知的懶人包】:http://bit.ly/2KcWPoa
→ 《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法例(修订)条例草案》:http://bit.ly/31BQN6a
【 延伸閱讀 】
→ 端傳媒 逃犯條例 :http://bit.ly/2KdddoI
→ :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 -「遣返」困境之探討:http://bit.ly/2IEIA8o
→ 朱立倫:http://bit.ly/2XEnXjd
→ 蔡英文 Tsai Ing-wen 貼文:http://bit.ly/2XDVYA9
→ 香港反送中遊行 郭台銘:一國兩制失敗:http://bit.ly/2KJepji
→ 韓國瑜6點聲明回應香港「反送中運動」 強調三個不容懷疑的決心:http://bit.ly/2MKDnkO
→ 國人境外犯罪司法管轄權競合之研析:http://bit.ly/2MGPPlC
→ 兩岸移管被判刑人制度實施4年 仍無法律依據:http://bit.ly/2R6TMyw
→ 逃犯條例:百萬香港人抗議後 下一步如何走:https://bbc.in/2R72pJw
→ 有關引渡:你需要了解的六件大事:https://bbc.in/31BSccW
→ 「1997快點到吧,我就可以去HongKong。」香港回歸20年, 他們看見了什麼?:http://bit.ly/2WE8y5J
→ 香港醫院掛號等兩年、手術等十年、連洗腎都要省成本!台醫生感嘆:在台灣看病簡直超幸福:http://bit.ly/2F8s1B0
→ 罷工、罷市、罷學!送中條例二讀前,香港市民的最後一搏:http://bit.ly/2WFeo6S
→ 18歲就迎來「我城終局之戰」,香港少年少女的絕望與希望:http://bit.ly/31uKu4m
→ 楊貴智|香港特首誰來選?揭開北京在香港基本法留下的伏筆:http://bit.ly/2IdV2xb
→ 政府回應遊行:http://bit.ly/2MFhvas
→ 各位香港人,今天不上街,日後媒體只有建制的聲音:http://bit.ly/2wPDTmG
→ 【Fact Check譚惠珠】37國跟中國簽署並執行引渡條約 不包括英、美、加、德:http://bit.ly/2IBVAf0
→ 解读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移管被判刑人与引渡有何不同? :http://bit.ly/2WK1XHj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http://bit.ly/2WAcYps
→ 法國媒體關注香港空前規模大遊行:http://bit.ly/2wPE55o
→ 獨立特派員 第598集 (逃離香港):http://bit.ly/2WCHbJB
→ 政府因應香港逃犯條例專區:http://bit.ly/2Wub4Xu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