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透社獨家報導,台灣目前兩大候選國產疫苗之一,由聯亞科技開發的新冠疫苗,在去年底被美國惡名遠播的黑水集團創辦人普林斯相中。投資金額不詳。
除此之外,還協助建立一但未來聯亞疫苗獲得國外政府緊急授權後的分銷管道。
路透社直言,這樣的合作模式,對比自新冠疫苗問世後,通常是由政府直接與製藥商聯繫,或者透過全球性衛生組織,及外交渠道進行的常態,確實不太相同,而這也凸顯出這場各方好漢仍試圖從疫情不確定性中,透過落後國家施打未完成認證疫苗獲利的現象。
2.黑水集團在美國高度爭議。創辦人普林斯曾經是美國特種部隊海豹的一員,退役後創辦黑水。之後在中東地區成為美國政府最大的軍事任務承包商,在伊拉克及阿富汗完成了近十萬項的維安任務。黑水曾被形容為美國政府背後的軍事劊子手,最惡名昭彰的一次任務,便是2007年為替國務院車隊開路濫殺數十位伊拉克平民。
當年被判刑的黑水保安人員,後來獲得川普特赦。普林斯與川普關係良好,普林斯其實正是川普任內教育部長,安麗集團媳婦戴弗斯的親弟弟。
3.黑水公司之後解散,普林斯在香港接受訪談表示:亞洲有很大潛力。這家新公司從此又成為中共解放軍訓練於非洲特種部隊的軍事掮客。
4.根據路透社,去年,與解放軍合作的普林斯公司,正式與台灣具國營事業投資背景的聯亞生技公司合作,負責幫未完成第三期臨床實驗也沒有得到緊急授權的聯亞疫苗(公司叫COVAXX),進軍巴西、厄瓜多爾及祕魯等地區。
5.撇開普林斯本身的爭議不談,聯亞疫苗的爭議,其實正是台灣國產疫苗目前的共通問題,和才剛解盲二期的高端疫苗一樣,聯亞只進行到二期實驗,就準備尋求台灣政府緊急授權,但目前世界上的主流疫苗,如輝瑞、莫德納等等,都是走完三期萬人以上規模的試驗,證明有效性後,才獲得各國政府的緊急授權。
6.巴西、祕魯等國政爭激烈。祕魯剛剛完成總統大選,得票數分別是59%VS49%。巴西左右派,從中央鬥到地方。如果聯亞疫苗最終証明是無足夠保護力的疫苗,或是疫苗接種導致人口死亡率不降反增,「台灣疫苗」將被稱為「前黑水公司」勾結當地政府的醜聞疫苗。
{內文}
苗栗電子廠廣播:員工請注意 員工請注意
TVBS新聞片段:北市北投區這屋內四個人,三個沒了生命跡象,一個還意識不清。
TVBS新聞片段:只是在這棟大樓,一名攝影師前一天在廁所猝死,採檢結果出爐,確定染疫。
六月初,台灣破萬人確診逾300人染疫死亡,國內新冠疫情嚴峻之際,兩支國產疫苗力拚二期解盲送審,對照歐美都是三期試驗期間證明保護力後,官方才給緊急授權,從而令輿論產生是政府護航,或圖利廠商等種種質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 國產自給自足的能力,是非常的重要,所以國家一定會朝這個方向再努力 全力支持
台灣疫苗話題性,因路透社5號獨家報導再添一筆,文章稱注資台灣聯亞科技,研發旗下新冠疫苗金主之一,是全球知名傭兵組織:美國黑水集團創辦人普林斯。
新聞主播:普林斯被稱為現實中的債券惡棍,他聘僱傭兵,運用本身的軍事技巧及鉅額財富,從武裝衝突中獲利。
abc新聞片段:黑水是反恐戰爭中的影子軍隊,是火力強大的軍事力量,且由這個男人一手領導。
abc記者 vs黑水創辦人普利斯: 你旗下傭兵是否曾經錯殺無辜的平民呢?絕對可能。
普林斯在美國始終是話題人物,離開海豹特種部隊後創辦黑水,成為白宮在伊拉克及阿富汗,最大的軍事任務承包商,2007年因旗下保全,在巴格達掃射濫殺,替美國國務院車隊開路,造成17名伊拉克平民死亡,而令集團名聲一落千丈,2010年出售黑水之後,普林斯依然活躍商界。
節目主持人vs.先豐服務創辦人普林斯(2017):把公司設址香港,在香港上市,沒錯,你為何選擇香港上市呢?先豐是第500隻在港交所交易的股票,香港是亞洲資金的匯集地
普林斯創辦先豐集團設址香港,主攻非洲物流服務,也提供特種人員培訓,2017年 先豐入股
中國最大反恐人員訓練機構「國際安全與防衛學院」,協助培訓海外安保專家,被認為有意打造「中國版黑水」。
路透社報導指出,普林斯對2020年,剛成立的美國生技公司生力軍Covaxx一款研發中的新冠疫苗UB-612深感興趣,於是在去年底注資,協助建立分銷管道,打破了疫苗供應協議,通常是由政府直接與製藥商聯繫,或者透過全球性衛生組織,及外交渠道進行的常態,文章稱普利斯曾在積極遊說
已故共和黨國會說客貝倫德,就Covaxx進行合作時,提及「每劑疫苗有幾美元佣金空間」,Covaxx與台灣聯亞生技,同隸屬美國聯合生物醫學集團UBI Covaxx共同創辦人Mei Mei Hu是UBI創辦人,
台灣聯亞董事長王長怡的獨生女胡世一,而UB-612正是聯亞疫苗。
美國資深醫療記者 史尼德曼:Mei Mei從賓州大學畢業後,進入哈佛法學院,考取執照取得法學博士 如今她是一家生技公司的執行長,抱歉我忘了,你還待過麥肯錫顧問公司。
Covaxx共同創辦人 Mei Mei Hu:假如你在我七歲時問我,長大後要從事生技業嗎?我的答案絕對是「不 」。
胡世一從法商背景兼具的高專業人士,轉往繼承母親衣缽,協助發展生技事業,她因創辦愛爾蘭生技公司,研發阿茲海默症治療疫苗頗具成效,2019年登上美國時代雜誌,次世代百大影響力人士,接下Covaxx執行長後,開始積極替UB-612布局全球銷售。
聯亞疫苗與另一支迄今全球知名度不高,但被看好頗具一軍潛力,來自美國藥廠諾瓦瓦克斯的新冠疫苗一樣,是同樣利用蛋白質次單位(protein subunit)所製作的「重組蛋白疫苗」,過去廣泛用於對付人類乳突病毒(HPV)肝炎及流感等病毒,是一種久經考驗的疫苗製作方法。
馬里蘭大學病毒學家 Meagan Deming:「重組蛋白疫苗技術實際上並不是那麼獨特。我們已經用了20 多年,都非常非常可靠,因為只需要製造蛋白質,然後將其提供給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就會將其識別為外來物,並對其產生免疫反應。到目前為止,我們從先前對抗 SARS 和 MERS 的研究中了解到,如果你想預防冠狀病毒感染,您需要一種像病毒蛋白質一樣 鎖定棘蛋白產生的免疫反應。它負責與宿主細胞、也就是我們的細胞結合並進入我們的細胞。所以,如果你能產生一種免疫反應能鎖定棘蛋白,它實際上就可以防範病毒與宿主(也就是我們)的直接相互作用。」
「重組蛋白疫苗」無需使用整個病毒,疫苗啟動免疫系統的方法,只需要其中一小片段,也就是所謂的棘蛋白,這類重組蛋白疫苗的優點,是相對容易製造 價格便宜,且蛋白質片段不足以引起疾病,但缺點在於針對攻擊感染細胞的免疫細胞,有時候不太容易辨識,意味著可能觸發的免疫反應,往往比其他款疫苗要微弱許多,因此在注射時,須搭配佐劑增強效果,已握有佐劑專利的諾瓦瓦克斯,
年初在英國1.5萬人的三期臨床試驗,針對原始病毒呈現出高達96%,超越BNT及莫德納疫苗的超高防護力,負責執行試驗的印度血清研究所執行長更推文表示該疫苗最大優勢,在於特別針對南非及英國變異毒株進行測試,整體有效率為89%。
聲音來源: 諾瓦瓦克斯執行長 Stanley Erck(2021.1.29):「我認為這兩個數字都戲劇性地證明了,我們的疫苗無論是對原始病毒株,或者變種後的強化毒株,都能產生非常有效的免疫反應。」
聲音來源 中國醫兒童感染科主任 黃高彬:「佐劑來講它可以加強免疫的功能,也就是說你用很小的抗原,就可以刺激它產生很好的抗體,這次不管高端或者是聯亞都是用兩種佐劑,也算是這次我們國產疫苗的另外一個突破。」
台灣專家直言,佐劑不同 疫苗效力大不相同,也使用了佐劑的聯亞,今年二月公布一期實驗結果,稱60名台灣受試者僅出現局部疼痛 皮膚紅腫 疲累等輕微副作用,且即將解盲,同樣在台灣進行採樣3850人的二期實驗,聯亞執行長王長怡,日前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一度透露疫苗保護力初估高達九成,但對比諾瓦瓦克斯不但走完第三期實驗,和破萬人的受試規模,是這支國產疫苗連同高端
至今風波不斷的主要原因。
聯亞生技執行長王長怡(2021.02):今年我們預計可以做到一億劑,在六月到七月中間會有2到3千萬劑供應。
聯亞生技營運長彭文君(2021.02):我們也測試過,包括倫敦的這個變種病毒,具有很好的這個保護力, (監測)對於南非突變種這種保護力,甚至,另外我們還有所謂第二代第三代的疫苗。
撇開上述爭議不談重組蛋白疫苗,確實具備絕對優勢,就是它無需低溫冷鍊運送,相比輝瑞等mRNA疫苗,更容易取得及保存,當歐美早各有疫苗心頭好時,這支後至疫苗的最佳商機,便落在市場廣大的開發中國家,
例如疫情嚴峻的中南美洲,去年八月 胡世一與力挺聯亞疫苗,美國國內兩大名人,由醫學博士跨足商業的知名企業家迪亞曼迪斯,及知名演說家羅賓斯,在名為「你從未聽說過的最強大疫苗」,一場網路研討會中進行宣傳。
Covaxx共同創辦人 Mei Mei Hu(2020.08):截至目前,美國聯合生物醫學集團已生產5億劑疫苗,規模逾45億美元,所以我們具備know how,知道如何規模生產,如何運輸疫苗,且可用一劑低於一美元的價格製造疫苗,正因為我們已擁有研發平台,才決定應用在新冠疫苗上。
去年底,聯亞曾對外公告,子公司Covaxx已接獲南美三國大單,稱巴西 厄瓜多及秘魯,共計下單28億美元,表示只要疫苗一獲批准,便希望在今年年中交付1.4億劑新冠疫苗,報導黑水創辦人想賺疫苗財,且是鎖定台灣疫苗的路透社,透露截至今年三月,Covaxx已在美募得13億5千萬美金,普林斯投資多少無從得知,但直言他插手疫苗分銷業務,正是凸顯這場各方好漢,仍試圖從疫情不確定性中獲利的全球競賽,依然為現在進行式,話題不斷的台灣疫苗爆出番外篇,證明2021年在歐美以外的世界,仍對新冠疫苗殷殷企盼需求若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xtavq5Eqo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ubi缺點」的推薦目錄:
- 關於ubi缺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ubi缺點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ubi缺點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ubi缺點 在 [閒聊] UBI再做不好開放世界就沒藉口了吧?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ubi缺點 在 ubi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醫院診所健康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ubi缺點 在 ubi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醫院診所健康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ubi缺點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ubi缺點 在 [閒聊] UBI再做不好開放世界就沒藉口了吧? 的評價
- 關於ubi缺點 在 [問題] JustDance UBI帳號連線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ubi缺點 在 [閒聊] Ubi的劇情會無聊是因為政治正確嗎? -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ubi缺點 在 Re: [法環] 缺少引導是特色還是缺點? - C_Chat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ubi缺點 在 南山產物Gogoro車主專屬UBI車險商品介紹 - YouTube 的評價
ubi缺點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一般人而戰》作者是史上首位台裔美國總統參選人 #楊安澤
👿大部分的美國民主黨員,對於2016年川普的當選,無不抱以憤怒與不解。但是他反而投以好奇心,選擇起身行動、探訪美國各州,去瞭解是什麼原因造成美國居民彼此間的價值觀鴻溝?
🦉他體現了我最欣賞的智慧:#憤怒與好奇心無法同時存在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war-on-normal-people/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一般人而戰》這本書的作者,是史上第一位台裔美國總統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他主打「人道至上」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從政理念。雖然在黨內初選敗下陣來,但他在書中流露參選的起心動念仍令我動容。
大部分的民主黨員,對於2016年川普的當選,無不抱以憤怒與不解。但是楊安澤反而投以好奇心,選擇起身行動、探訪美國各州,去瞭解是什麼原因造成美國居民彼此間的價值觀鴻溝?他體現了我最欣賞的智慧之一:「憤怒與好奇心無法同時存在」。
如同他回憶道:「我不敢相信我還在同一個國家裡。我和朋友們坐下來吃飯,覺得自己像一齣劇裡的角色,吃得好、睡得好,可是全世界卻在起火燃燒。我拼命想要理解,要把我看到的景象分享給大家。」這本書就是他所看到的景象。
【世界正在燃燒,我們看到了嗎?】
我在前年讀完比爾.蓋茲推薦的年度讀物《真確》之後,覺得這個世界似乎沒有像中的糟。過去一百多年來,全球的公共衛生、教育程度、平均壽命有了長足進步。然而,真正的火苗似乎在另一個地方越發茁壯:勞資逐漸失衡的「工作與就業市場」。
楊安澤在書中引用詳細且豐富的研究數據,說明美國失業潮的真相。例如,2000-2014,美國流失500萬個製造業就業機會,接近3/4的製造業工人是男性,結婚機率也大幅降低。企業除了在其他國家廣設工廠之外,美國本土工廠也逐漸以自動化取代大量傳統人力。
他認為績效掛帥的菁英邏輯正導致美國走向毀滅,數以百萬計的人被自動化和創新的磨輪推向經濟困境。川普的當選也給了美國菁英階級一記當頭棒喝,因為一直以來:「菁英們集體忽略他們的聲音,認為他們的抱怨或痛苦,只是因為他們是失敗者。」
【資本企業不愛「一般人」】
如同這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Google、Apple、Tesla爭相投入無人駕駛車的研發,Amazon推出首家無人商店,鴻海計畫用機器人搭建關燈工廠取代80%的組裝工人。作者直言:「市場獎勵企業領袖提高效率,但是效率不愛一般人,它只喜愛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完成工作。」
自動化、機器人、人工智慧是勢不可擋的資本發展趨勢,「一般人」顯得越來越不重要。《21世紀的21堂課》的作者哈拉瑞描述得更加精確:「以前人類為了自己的勞力價值向資方抗爭,未來將為了自己的無足輕重向資方抗爭」。
雖然我們的計程車司機可以仰望天空,思索人生的意義,聽到歌劇眼淚潸然而下,而且通常會做一百萬件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情。楊安澤調侃道:「但是當我們坐進他的車子,這些事情絕大部分跟我們不相干。通常我們寧可靜靜地坐著,不想交談。」
也因為自動化取代了原本勞工的維生技能,這些勞工只能轉往從事更低階的行業。他們必須繼續將時間、精力和勞動力換成金錢,勉強餬口和匱乏模式正在煎熬越來越多的人。這些人們,感受不到世界的「進步」,他們只認為自己被「拋下」了。
【就業市場的加速變遷】
楊安澤認為這些被取代的工作,不一定是件壞事,他舉例:「如果收銀員是一種電腦遊戲,我們會稱之為完全不用腦、有史以來最糟的遊戲。它如果被稱為工作,政客們就會稱讚它是有尊嚴和有意義的差事。」
進一步反省「工作的意義」,尤其對於許多例行性、枯燥乏味的工作而言,目的、意義、身分、實現、創造力、自主性…等,被積極心理學證明是幸福所必要的所有這些東西,在一般工作中卻是不存在的。
這些例行性的工作在未來,幾乎是注定被自動化與機器人取代。所以,他認為必須導入適合這個時代的解決方案。尤其,他觀察到以下這三件事,讓他更加堅信「無條件基本收入」才能完整地解決未來的就業問題。
1.被淘汰的勞工很難轉往別的工作
對於受下一波自動化影響最大的貨運駕駛與商店銷售員而言,附近的工廠與商店恐怕不會有更多職缺。研究指出,這些短暫離開就業市場的勞工,反而更難返回工作崗位,也更難謀求下一份不同的工作。
2.新的工作肯定比舊工作來的少
以物流業而言,企業會慶祝雇用了200名機器人監督員、100名物流專家、50名網頁設計師。但與此同時,將會有5萬名失業的送貨司機與商店零售員,在不斷縮小的社區中尋找就業機會,且一再落空。
3.教育訓練與再培訓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聽起來是個美妙的計畫,但是楊安澤引用眾多研究顯示,目前實施的再培訓計畫往往成效不彰。尤其對於中年才接受再培訓的勞工而言,成功轉換就業跑道的比例不到3成。
【無條件基本收入是什麼?】
這本書提到的「無條件基本收入」(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指沒有條件、資格限制,不做資格審查,每個成員(該國的國民、某地區的居民,或某團體組織的成員)皆可定期領取一定金額的金錢,由政府或團體組織發放給全體成員,以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條件。」
楊安澤也把它叫做「自由紅利」,由美國政府每個18至64為的人民每年12000美元的收入(相當於台幣36萬)。這個金額會讓人民保持的溫飽,享有最基本的生活標準,將心思用在填飽肚子之外的地方。
這讓我想起2020年奧斯卡大贏家〈寄生上流〉電影裡,貧窮的金式家族媽媽說的這句話:「如果有錢,我也可以很善良」。如果人民連自己都顧不好了,還管的著別人悲不悲慘。作者期望藉由基本收入,讓社會與經濟的運作更加人道與自由。
1.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優點
根據作者的觀察與引述的研究,有以下具體的優點:(1) 避免在財務匱乏的情況做出可怕的決定;(2) 減輕壓力、改善健康、減少犯罪;(3) 公民樂於分享、更有前途感;(4) 透過自動化刺激和維持消費;(5) 促進社會轉型、維持生活秩序。
許多國家的試行結果指出,當人們享有基本溫飽與生活條件時,會傾向從事更有創造力的工作與貢獻社會。越來越多的工作將由自動化與機器人完成,對企業課徵加值稅或機器人稅是個值得討論的方案,也能做為基本收入金錢來源。
2.無條件基本收入的缺點
然而,這項提案也不是沒有缺點。由於社會是個分工合作且互相支持的群體,若有人能夠因此不勞而獲,將顛覆一直以來人類社會之間的運作默契。也因此,人們心理上的抗拒會是一大阻因。其次,真實世界中大部分的基本收入實驗,因為財源困難的關係而中止。
例如芬蘭在2017~2018年間進行了2年基本收入實驗,最後公投結果僅23%支持,因此實驗宣告終止。民眾普遍心理會認為天下不該有白吃的午餐,而且參與實驗的人們,就業率並沒有顯著提升,若要實施到整個國家得多花費5%的GDP財政預算。
【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支撐論點】
楊安澤不斷強調「人道至上」的價值觀,他認為科技進步帶來的自動化、機器人等效益,應該是「為人民服務」,而非反過來。然而,現在的就業發展狀況,反而是將財富不斷集中到坐擁高科技優勢的菁英階級手上。
這個觀念與另一本書《民主式經濟的誕生》的說法互相呼應:「經濟發展應該是消除『各種不自由』的過程,例如消除貧困與機會的缺乏。這種自由不是讓企業在全球榨取最大利益的自由,而是給予所有人經濟繁榮的自由。」
我認同牛津大學經濟與政治學家柯爾所說的:「我們現在所具備的生產力,其實是現在的人付出的努力,加上從過去累積至今的發明與技術的共同成果。」無條件基本收入,就是試圖讓經濟的發展,朝向人道與民主靠攏的手段之一。
【是什麼使人類更有價值?】
當我們馬不停蹄地擁抱科技,讓人們從枯燥乏味的工作解脫的同時,反而造成更多人失業與餓肚子。就像《未來地圖》裡提到的,如果依循現有的資本法則,企業仍以追求短期「利潤」為優先,人類只不過是需要被削減的「成本」罷了。
畢竟,資本和效率越來越偏愛機器人、軟體、人工智慧,而不是人類。無條件基本收入這個理念,在執行面上或許有許多爭議的地方,但是背後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如同作者在書中的提問:「大多數形式的工作對人類而言都是理想的嗎?」
我認為,顯然不夠理想。想想那些一程不變的例行性工作……如果工作不只是為了餬口,你會從事什麼工作?恰逢其時的是,我們剛好處在新舊時代青黃不接的風口,得以深入思考人類終究不同於機器,我們的價值不在於效率,而在於個人化的獨特體驗。
【後記:我們能做些什麼?】
《為一般人而戰》這本書是楊安澤對美國基層群眾的關懷與瞭解,並針對自動化即將造成的大型失業潮大聲疾呼。對於我們個人而言,為了避免未來淪為「無足輕重」的「一般人」,我從另外兩件事情獲得了靈感。
第一個是我去年前往東京參加的拉麵製作課程,教學的老師本身不需要是很厲害的廚師,但是他能夠用英語授課創造獨特的日本旅遊體驗。第二個是在韓國日漸興盛的韓風舞蹈課程,老師只要有普通的身段技巧,搭配英文授課就能讓遊客感受到韓流文化的魅力。
基本的技巧和語言能力、加上獨特的文化經驗,就形成一個全新的行業。如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這本談商業模式的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有許多非傳統的工作並不是被找到的,而是被創造出來的。」
我們或許不必太抱期待,有哪個偉大的人物會把「無條件基本收入」端到我們面前。反而,要提高自己對周遭世界的敏銳度,強化對問題思考的深度,搞懂哪些事情會被機器人整碗端走,哪些事情則是非人類不可。
最後,引述書中讓我起雞皮疙瘩的一段話:「我們要為彼此而戰,因為我們的心靈互相寄託。爬到山頂,同時告訴背後的人我們看到了什麼。」
對我而言,閱讀與寫作就像是我的兩支登山杖,期許自己奮力攀爬的同時,持續與你分享我所看到的一切。
遠流粉絲團
ubi缺點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譚新強:美國人事業前景暗淡 是機械人的錯?
明年又到美國總統大選年,還有一年時間,看似有點遠,但其實所有參選人已經密鑼緊鼓,為明年第一季已開始的黨內各州提名初選(primaries),作好準備。
共和黨選情看似較簡單,只有特朗普總統一個參選人,但當然選情仍有極大暗湧。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已開始了彈劾調查(impeachment inquiry),看來建議正式啟動彈劾程序的機會很高。如在眾議院進行彈劾投票,通過的機會非常高。當然仍需通過參議院的審判程序(Senate trial),到時控辯方必將有一場龍爭虎鬥的辯論。參議院大多數共和黨領袖Mitch McConnell仍未對「烏克蘭門」事件表態,但計劃企圖限制審判時間表,已遭不少兩黨議員反對。要成功通過參議院不容易,美國歷史上從未成功過,需要三分之二的絕大多數,暫時只有兩三位共和黨議員如Mitt Romney和Susan Collins等有可能支持彈劾,票數仍不夠。
眾院啟動彈劾調查「烏克蘭門」
支持彈劾的人認為即使最後不成功,但在調查和審判期間,都很可能揭露更多例如逃稅和洗黑錢等其他嫌疑罪行。但特朗普就當然希望可扭轉劣勢,利用預期的被判無罪作為反擊工具,指摘彈劾為另一次無根據的witch hunt(獵巫行動)。
民主黨那邊就熱鬧得多,最初參選人數超過25名,更已進行了4輪辯論大會,10月15日舉行的上一場,被認為仍有機會而被獲邀的已跌至12位。在民調中叮噹馬頭,遠遠領先其他人的是前副總統拜登,和麻省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沃倫),第三位是老將Bernie Sanders(桑德斯),真佩服他,剛做完心臟心術不久,竟繼續參加辯論會,希望他身體健康,能繼續堅持下去。
拜登因兒子Hunter的生意關係,被牽連進烏克蘭事件,對選情有一定影響。Warren就無形中成為最大受惠者,支持率因此上升不少。
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陪跑,繼續的原因很多,為下次選舉鋪路、博取被選為副總統提名人、或最少提高知名度,對事業總有幫助。剩下來較為突出的有Pete Buttigieg、Beto O'Rourke和Andrew Yang (楊安澤)。Buttigieg和O'Rourke都是較年輕白人,且都有優秀學歷,亦有良好政績(Buttigieg是市長亦是退伍軍人,O'Rourke曾當眾議員),政治前途光明。
但楊安澤又是何許人物呢?竟然身為華人都這麼厲害,仍可打進最後12強?他年紀不大,只44歲,在紐約州出生,父母來自台灣,爸爸是科學家,媽媽也是科技公司管理層。他自己念的是法律,但只做了一段很短時間律師,很快就加入初創界,最主要是在一間公開試補習公司Manhattan Prep當過CEO,後來把公司賣掉,大概賺了點錢,就創立了一間非牟利的創投公司Venture For America,訓練下一代創業人才。
楊的競選政綱很簡單,主要只有一項,就是警告大家AI、機械人和自動化對未來大量工作崗位的威脅。因此他建議政府給予所有18歲以上美國人每月1000美元的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全民基本收入)。這個建議聽起來非常吸引和合時宜,所以得到不少人支持,包括Tesla老闆Elon Musk。
克魯明批「Robot恐懼症」過度誇張
在上場辯論會,主持提出相關問題,有研究警告未來十年內,美國25%工作崗位或將受到威脅,參選人有何對策?但後來經濟諾獎得主Paul Krugman(克魯明)在專欄內指出這主持言過其實,研究只說在未來數十年,25%的工作崗位將受到一定影響。Krugman認為這個「Robot恐懼症」過度誇張,只迎合現代人的偏見,把對經濟的各種缺點,包括貧富懸殊,工作缺乏晉升機會等問題,都賴在自動化頭上。
他指出從工業革命一開始,自動化已不斷取替人類勞動力,在1940年代尾,美國仍有近2000萬人在農業和製造業工作,不少作家和學者擔心大量工人將面臨失業。但結果是完全相反,1950年代是美國經濟的黃金期,不止失業率沒有上升,美國人均工資更大幅上升,製造了大量中產家庭。
當然,很多人為現時情况辯護,又再說"This time is different",認為現今科技進步速度比從前快,所以今次威脅是真的!但Krugman貴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當然不會無的放矢,他提出有力證據,指由2007至2018年,工人生產力增長率,竟比之前11年跌了一半,互聯網的極速發展似乎一點幫助都沒有。我不肯定這比較是否公平,因為2008年的金融海嘯,肯定對所有經濟指標,包括生產力增長都有影響。
Krugman認為自動化科技發展,必定取替某些舊的工作,但亦必製造出更多新的工種,所以不用過度擔心失業率大升,更毋須因此而訂出UBI政策。在所有民主黨參選者的答案之中,他認為拜登誇大了這個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威脅,Warren則錯誤把責任全推到貿易政策頭上(當然確有部分製造業崗位被外國取替)。Krugman認為Sanders答得最好,說他並不擔心美國人找不到工作,失業率處於50年最低位。但他認為經濟最大問題是公共投資不足,意思是責任在於政府始終通不過大型基建方案。Krugman則認為連私人企業投資也不足,特朗普的減稅只幫了消費和企業回購股份,推高股價。
我的觀點是,Krugman的說法當然有道理,可見將來美國以至整個西方,面對的最大經濟問題並非失業率急升。不足夠基建投資確是美國致命傷,如能改善必有助提高整體經濟效率。私人投資的問題較複雜,很難一概而論,美國每家大企業都很成熟和有經驗,如見到比回購更好的投資機會,肯定不會放過,其他人不用替他們擔憂。改善基建已是最好的幫助,工業政策很多時候反而導致浪費資源和扭曲投資決定。
但如果美國經濟不錯,為何左翼政客如Warren、Sanders、Alexandria Ocasio-Cortez(AOC)和楊安澤等大有巿場,右翼民粹主義同樣仍有不少支持者?我相信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過去十年的QE,和可能未來數年西方的貨幣政策主調——負利率,都令貧富懸殊加劇。
服務業受自動化衝擊較小
第二個原因是今次科技變化叫不叫「第四次工業革命」無所謂,但跟從前不同的地方是這次自動化將取替的工種似乎是「從上至下」,而並非過去的「從下至上」趨勢。過去從事農業的人和動物勞動力,被機器取替,不打緊,農民可改到工廠打工。後來工廠也自動化了,藍領工人接受再培訓,就可轉身變成白領工人,或轉行到服務業。現在的挑戰是最頂層的白領工作,包括會計、金融分析、法律、企業行政、甚至醫療診症,和工程設計等,是今次首當其衝的被威脅者!反而大部分的服務業工作者,如醫療護理、餐飲業從業員,和建築業工人等,他們的工種仍然安全。
記憶中,見過一個研究報告,預期最不受自動化所威脅的職業竟然是牙醫助理。我亦光顧過數家以機械人燒菜或當服務員為招徠的餐廳,主要作用仍是打廣告。每台機械人成本隨時數百萬美元,實際經濟效益仍很差。意思即是對愈來愈多人來說,找工作不困難,但要找到以傳統標準認為所謂有前途、有良好發展機會的工作,就將變得愈來愈困難!
人是非常喜歡與其他人比較的動物。開心與否,主要並不取決於個人溫飽,甚至家庭幸福都未必是最重要。要開心,要覺得生命有意義,很多人必須感覺生活不斷改善,事業發展得比上一代和其他人好。這種思想你可以說是有點幼稚,但這是天性,很難改變。
現時很多美國人,以至其他成熟國家的人所面對的問題,正是大部分人所面對的未來事業前景,很難勝過上一代。全球競爭,或許是錯誤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都可能是原因,但AI、機械人,和自動化的發展方向,也實在非常值得關注。
(中環資產持有Tesla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ubi缺點 在 ubi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醫院診所健康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ubi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ubi缺點、ubi台灣、全民基本收入台灣就來醫院診所健康懶人包,有最完整ubi台灣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ubi缺點 在 ubi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醫院診所健康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ubi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ubi缺點、ubi台灣、全民基本收入台灣就來醫院診所健康懶人包,有最完整ubi台灣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ubi缺點 在 [閒聊] UBI再做不好開放世界就沒藉口了吧? -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