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心得|鋒哥-學會OKR,在2021年快速成長」
先附上好讀版:https://vocus.cc/perspectivesofpon/5fe453bcfd897800018fa3a5
簡介一下OKR(Objective & Key Result),目標與關鍵結果。是用在企業或是個人設定目標並且執行的一種架構。
一、在寫OKR之前,要先搞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推薦『深度職場力』
這是我今年看到最好看的一本書,非常感謝朋友推薦。因為可能看我文章的很多人也是年輕人,因此非常推薦大家看一下這本書,感覺可以把在天空上的想法,拉到地面上來實行。
簡介一下這本書的作者 Cal Newport,是『深度工作力』的作者,但是這本書不是在教你怎麼在職場生活,而是告訴我們面對真正社會與職場時,我們應該要專注在什麼事情上?以及究竟要怎麼愛上自己的工作?
首先,開頭作者就告訴我們四個規則:
1. 不要追隨熱情
2. 技能的重要
3. 自主性的重要
4. 使命的重要
一、不要追隨熱情
在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因為擁有熱情而成功的藝人、富人、商人,讓我們的價值觀漸漸偏向『追求夢想=就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不做,因為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不想,因為這不是我的熱情所在,甚至連選男女朋友都變成,我們不適合,所以不要在一起。那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不是我要的。我們不能知道我們想要什麼,但我可以知道我們不要什麼。這是我過去最常說的話,也是一般「熱情假設」的書籍所說的。
在過去的幾個月當中,我一直在尋找我的熱情所在。然而作者的第一句話就打臉我的想法,我立刻去買這本書來看,我想知道,為什麼作者會這麼主張。因為我跟作者所例舉的一般年輕人一樣,以為左思右想就會找到一個我會非常有熱情的工作,然後我就會從此跟賈伯斯一樣,發展出獨一無二的產品,成為一名成功人士。
但是這幾個月,我並沒有因為「找到熱情」這件事,讓我比較有方向,反而更迷惘、更焦慮了,也因為害怕自己所選擇的領域或是工作其實並非我的興趣,而一直駐足,不敢前進也不敢輕舉妄動。但其實,此刻最需要的正是『嘗試』。
後來我發現,當我認為我的某個行為或是言語對別人的生命產生意義的時候,我會感覺無比滿足。但是我不知道有什麼方式可以達到,我以為教英文可以,我以為做課程可以,我以為就是待在食品業不行,但是,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要達到這件事情,需要的並不只有「熱情」。
前幾天我也看了博恩在Ted上的演講,他強調,興趣會驅使人沒有目的的去做一件事情,最終找到自己的去路,也讓他現在成為破百萬訂閱的youtuber,是不是就跟這本作者所主張的相反呢?「熱情」才是職涯的根本呢?
但反觀博恩在爆紅之前的生活,先不管他原本就是一個超級學霸,在下班之後仍然對自己的興趣不離不棄,並且刻意練習了六年以後,最終才在某一天突然爆紅。到底是因為熱情讓他能擁有今天的成就,還是因為那刻意練習了六年累積出來的實力呢?到底是因為原有的熱情讓他能堅持下去,還是在過程中不斷精進的實力,讓他更能堅持下去呢?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一個「一開始就極度熱愛的工作」,還是「有點興趣,但做到頂尖之後擁有高度成就感、自主權而引起興趣的工作」呢?
二、技能的重要:讚到沒人可忽視你
作者提到「熱情思維」與「技能思維」最大的差異點。熱情思維是強調工作提供你什麼價值,而技能思維是強調你在工作中創造什麼價值。
「熱情思維」
作者提到,當你以熱情思維的基礎面對職場時,專注在工作能夠帶給你什麼,你會很在意那些不如意的事,然而剛入職場時的「基層工作」又是如此的繁瑣,不論是上司指派的任務或是組織官僚體系給人的挫敗感,都會讓你難以招架。第二個問題更重要,驅動熱情思維的深層問題(「我是誰?以及「我真正熱愛什麼?」)通常無法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卻會讓人更加迷惘。
「技能思維」
作者認為:精彩的職涯往往會有錯綜復雜的起源,不是單憑追隨熱情就能開創出來。『你應該讓自己讚到沒人能忽視你』,別人自然就會找上門來。與其把時間花費在尋找自己到底熱愛什麼,不如找一個有興趣的領域,專注地把自己變強就好。
我的理解當中,作者並非否定「熱情」會對工作帶來正向影響,而是在剛開始進入職場的時候,就想要一步登天的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並且配得上那個熱情,是很不切實際的。
作者也提到不適合套用技能思維的三項特質:
1. 那個工作沒什麼機會讓你培養珍貴稀有的技能,從而脫穎而出
2. 你覺得那個工作重視的東西沒什麼用處,甚至還對世界有害
3. 那個工作迫使你和討厭的人共事
也就是說,除了這三個特質必須避免,「把工作做好」比「入對行」更為重要。
那要怎麼「讓自己讚到沒人可以忽視你」呢?
1. 刻意練習:鎖定困難的活動、精挑細選演練的素材來挑戰自己最需要加強的地方,然後取得立即的意見反饋。
2. 建立五個技能思維者的習慣
a. 判斷自己是處在哪種職涯資本市場:贏者通吃市場(只要專注於一種技能的增進就好,多半為藝術或是創作類型的工作)、拍賣型市場(要有多種不同的職涯技能湊成獨特的資本組合)
b. 找出應該全力追求的資本:找到眼前那些讓你累積資本的機會,然後全力追求
c. 定義明確目標:這一步OKR就能幫上很大的忙了
d. 積極尋求挑戰與批評:刻意練習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積極的徵詢意見反饋,即使那意見把你覺得「好」的東西批評的一文不值
e. 鍛鍊勤毅力:這邊所指的應該就是更常聽到的恆毅力。
三、自主性的重要:夢幻工作的萬靈丹
夢幻的萬靈丹:「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上給予一個人更多自主性,可以增加他的幸福感、投入度和滿足度。」
作者提到「自主性」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但是『自主性是要拿職涯資本來換的。』
也因為自主性的魅力,讓現在越來越多人想要投身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因為不論是工作時間、工作內容,都能夠自由分配,擁有對工作的完全自主性。但是,往往擁有不夠多的職涯資本情況下的貿然追求更多自主權,會導致很危險的後果。聽過一個說法是,先待在一個工作好好的累積實力,等到兼職的收入能夠達到正職收入的兩倍時,才是你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的時候。
相同的,在職涯資本不夠多的情況下,貿然去「要求」更多的自主權,也是一個很危險的決定。作者舉到露露為例,露露第一份工作作為基層的「軟體測試員」,應該要是特別想掙脫無聊工作的一個職位,但是露露不但沒有這麼做,反而想辦法熟悉執行公司軟體得UIUX系統,然後自己學會寫程式化腳本,最後跟公司要求每周只工作三十個小時,去修哲學學位。如果露露沒有在公司努力讓自己讚到沒人能忽視你,反而在第一年的時候提出這個要求,那公司可能要你辭職算了。
四、使命的重要:小處著眼,大舉行動
使命,也像其他美好的特質一樣,你必須用職涯資本去交換;沒有職涯資本作為後盾時,使命注定曇花一現。
我認為我的使命是:所說的言論或是行為能夠對別人產生意義。是不是很抽象?就像作者說的,使命是很難以捉摸的。我們必須在接近頂尖的時候,看見鄰近的可能性,才有辦法真正的了解確切自己的使命,在接近頂尖以前,那個使命都是虛無飄渺。
作者強調:「使命的追尋,需要先壓抑我們對職涯抱持的浮誇空想,耐住性子,把發展的順序先搞對。」
作者也提到,嘗試了解自己使命的方式:打造出MVP(最小可能性產品)或是那項產品令人津津樂道或是在有助於眾人口耳相傳的地方發表。
回頭說說我,我今年想要達到什麼目標呢?
這邊先讓我前情提要一下介紹我自己,我目前的工作是在家中幫忙,家裡的公司是賣『火鍋湯底』的廠商,有麻辣、咖哩、泰式酸辣、昆布、牛奶等等口味,主要銷售給店家(to B)。 身為一個職業打雜小妹,我做的事情包山包海,但就是沒包到的就是『激起我的熱情』。
而我從小對教育產業很有興趣,覺得能夠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此我在今年一直在考慮想要轉換跑道,但由於我本科系也是念食品科學,轉換跑道等於放棄我的專業,因此,在要換與不換之間,我以為最重要需要決定的東西是『熱情』,但是我在找工作與看了這本書之後,突然覺得夢醒了。
如果你也是像我前幾個月一般迷惘,先不要想這麼多吧,我們一起讓自己先讚到讓人無法忽視,自主性、熱情、使命就會通通都來了。
二、要怎麼寫OKR?
詳細撰寫方式請見這篇文章『2021個人年度目標怎麼設定?三步驟OKR規劃法讓你KO目標!』,寫得非常詳細。
三、在執行時會遇到的困難
今天我要說的是則是我實際上應用遇到的困難,以及在鋒哥這堂課程當中解決的盲點。其實在上這堂課程以前,我就已經嘗試過OKR,但是卻常常變成牆上的一張裝飾品。
為什麼?以下我先列出過去執行當中的幾個問題點:
1. 一次想完成很困難的三項OKR,目標訂太高。
2. 想要將一個OKR執行到最後,因此目標或關鍵結果不斷再調整與修正時,會感到挫折與茫然。
3. 目標設定跟關鍵結果分不清楚。
4. 沒有持續對話和持續督促的人,一忙起來就會忘了這件事。
鋒哥的課程當中,解析了我的疑惑:
1. OKR有分兩種:登山型、射月型目標
登山型目標(期望分數為1.0,也就是必須要能達標)、射月型目標(期望分數0.7,也就是較為理想化的目標)
當然,我去年就是三個目標都設定為「射月型目標」,領域又橫跨了健康、寫作、語文、工作,所以執行起來極度容易放棄。
過去,我會想要專注把每一個領域都想達到最好。例如:把「英語學習」作為一個目標,去規劃聽說讀寫的整體計畫,但這往往不可行,一方面太累,二方面跟工作沒有太直接相關難以應用。因此今年我決定把目標放在「工作」上就好。但是在工作為目標去間接提升原本想要提升的其他能力。
例如:我一直想提升寫作與英語能力,我就將「公司未來想發展顧問服務」作為目標,大量閱讀國外與食品業及科技業相關的文章,一方面提升自己對於食品產業未來的發展,另一方面經過整理寫成文章訓練寫作能力,在這過程中也順便培養英語閱讀能力。
2. 個人使用OKR的五大關鍵
a. 找到可互相信任的mentor進行一對一對話
b. 認清真正重要的事,而非自己想做的事
c. 外在動機的目標,需要設置獎勵機制
d. 建立合作夥伴,跨部門分發任務
e. 累積並盤點資源,妥善分配
我以前認為,OKR就是一個目標,必須要徹底執行。但其實OKR只是一份拿來溝通的文件,真正重要的是「透過溝通,持續調整」。所以一位mentor是執行OKR最重要的元素,我也非常慶幸有很多老師都很樂意指導我QQQ,在此感謝所有恩師!
然而,明年,我會將OKR的精神執行,每週拿著OKR與老闆開會,確認我的目前OKR狀況與需要改進的地方,重要的是獲得回饋。與此同時,我也會常常詢問老師們,我遇到的問題,希望能夠再降低執行難度。
3. 目標與關鍵結果如何設定?
這個是整堂課的關鍵,鋒哥說,設定目標時應該要問自己:成功時,應該是什麼樣子?但是設定關鍵結果時,應該要問自己:要怎麼做才能達到成功?
對於目標:
a. 要感覺有點挑戰性與難度
b. 要注意目標是否有階級性,要先以某個階段目標作為目標。
c. 可以借用 SMART 、 ABCD 、5W2H 法則判斷
d. 推薦書籍:GOALS! 沒有目標,你哪裡都到不了!
以我在上課中的目標設定為例:
我原先的目標為「經營to B公司品牌,達到SEO第一名」
此目標有兩個問題:
1. 我的to B公司品牌目前有兩個方向想執行,一個為線下的業務拓展,另一個為線上的數位化經營。因此要經營公司品牌本身其實就是兩個不同的目標了,並不能放在同目標裡撰寫。
2. 如果是to B品牌的網站,所注重的並非SEO,而是關鍵字。我會想要重視SEO是希望未來能夠推出「顧問服務」,但是這跟原本的經營公司品牌又不是在同一個範疇內,因此我的官網也不該以「內容行銷」為主,而是應該研究更多SEM(透過付費來進行網路行銷,透過購買廣告的方式獲得的排名)。
所以我最終修改為:
「經營to B 公司品牌,提高30%營業額」
「經營to B 網頁,達到每個月XXX點擊率與XX轉換率」
對於關鍵結果:鋒哥特別強調關鍵結果不是to do list!
a. 不該出現諮詢、幫助、分析、參與等動詞
b. 應該要出現完成、公布等動詞
c. 要有具體的數量或可衡量的指標
d. 要有明確的結果,像是名單、文件、報告等名詞
e. 描述結果,而非活動
f. 關鍵結果要兼顧量跟質
針對我的目標「經營to B 公司品牌,提高30%營業額」的KR為:
a. 每個月拜訪10間火鍋業者並有兩間成交
b. 每個月洽談三間代理商,且增加一個通路
『其實這堂課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可以在課堂上直接拿著自己的OKR請老師給我們建議,也可以聽到其他同學撰寫上的盲點,進而幫助我們釐清自身現況。』
很多朋友期待我分享這篇的心得,但我其實講不了什麼,因為每個人的目標都不同,我這個菜鳥也給不了什麼建議,所以如果老師有再次開課,建議絕對要去上!
找到人生方向很難,找到人生使命也很難,但是唯有『執行』才有可能讓這個方向越來越清晰,透過刻意練習累積實力,也在執行過程中不斷的向人請教,協助釐清盲點,相信幾年以後,我們都可以有足夠的職涯資本,選擇我們想要的路,幫助我們想幫助的人。2021年,也一起加油!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740的網紅Riven 林育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邀請到 UI 設計師黃翎(Lynn Huang) 來和我們分享業界的故事。Lynn 是 AJA 大予創意的介面設計師,歷經與團隊一同設計規劃 Richart 銀行等數位產品,也是科技 / 科幻主題 Podcast《空想科研》的主持人。 AJA 是台灣著名的設計公司之一,與台新 Richart ...
uiux是什麼 在 Social More Hk|小編分享小技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行銷鬼故事 | 工作時要注意的7種鬼👻】
同事篇
①「擦鞋鬼👞」:形容一些不惜一切討好某人(通常是上司/位高權重的人)以求「上位」之人。
興趣愛好:天生喜歡馬,更是和馬的屁股結下不解之緣!🐎
口頭禪:「腦細你講得好啱呀!」(老闆說得真對!)
② 「抄橋鬼✍️」:把你想好的創意抄一抄改一改,就當作自己的!這邊提醒大家提案時也要小心這種鬼怪出現喔!
興趣愛好:很好學的樣子,常常假裝問你建議、想法!
口頭禪:「你的創意是什麼,和我分享一下嘛!我又不會抄你的!」
③「懶醒鬼💡」:自以為很聰明的鬼,老是打斷別人對話!
興趣愛好:講話!不斷講話!
口頭禪:「我會了啦!」「一早就知道啦!」
客戶篇
④ 「抽水鬼🚰」:最近流行什麼,就要你做什麼;明明不適合,但堅持要跟風!
口頭禪:「聽說最近很流行_____,快點做一個一樣的,流量一定多!」
⑤「孤寒鬼🤑」:什麼都要最好的,唯獨錢是最少的,俗稱「小氣鬼」。
口頭禪:「那麼貴?!便宜一點啦!只是幾個貼文而已啦!」
⑥「拖數鬼💸」:不定時付費,卻要你定時完成案子!
口頭禪:「你放心,我又不會不付錢!」
⑦ 「趕頭趕命鬼💣」:明明可以早點溝通,非要到最後一秒叫你做!
口頭禪:「這個很趕,就明天給我吧!」
⚠️最後提醒大家,鬼月最大忌:#切勿對號入座 💺
沒有下一棒,當要感謝所有上棒棒(追蹤 #行銷鬼故事 看完整篇):
8/18(二)
品牌女子A娜 @ananote.brand
黃K力(活動發起者)|後菜鳥日記 @notlazytoday
Chichi @chichiistalking
8/19(三)
Jeremy.IG我和你 @jeremysnt369
工具王阿璋 @johntooltw
8/20(四)
Mr.Success成功人士 @mr.success_tw
歪逆女子 @gogoalgood
約定大家,鬼才和你明年再見👋
By @socialmorehk - Winny | Nick | Anna
💬這些鬼你都遇過嗎?
#行銷 #鬼故事 #農曆七月 #ugc #socialmore #socialmorehk #設計 #UIUX
uiux是什麼 在 Social More Hk|小編分享小技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是什麼讓我們1個月時間擁有了10000粉絲呢?】
首先,謝謝大家的陪伴,我們的IG正式擁有了10000個粉絲!
但接下來我要說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可能有點長,可能有點勵志,也可能會讓你得到點啟發,所以答應我,看完它好嗎?(文筆不好的地方請大家見諒🙌🏻)
1.【只是個奇妙的開始】
做@socialmorehk 這個IG的想法出現於2020年1月底,農曆新年的時候,大家應該還記得那個時候的香港突然進入了恐慌,大家四周圍地瘋狂找口罩,因為我們的政府後知後覺,沒有為我們準備任何後路,所以我們只能自救!那時候的口罩,一直在漲價、缺貨!我記得大年三十的時候,家中只剩下了5隻口罩,在銅鑼灣遍地藥房的情況下,口罩居然賣到了港幣500多一盒,而且還有很多是感覺假假的大陸牌日本口罩!所以我放棄了,想說在網上找找吧!那時第一個方案就去了IG,輸入#口罩 找尋一些口罩代購的小店,那些日子,一看到有口罩賣的店/人,我就瘋狂留言「2 pls✌🏻」,再將連結分享給身邊的朋友!那個時候也成就了我寫的第一篇IG POST「如何利用IG追蹤口罩貨源」,沒有策略、沒有美工,只是單純地想把這一篇分享給朋友,希望他們也可以搶得到口罩而已!當時我記得朋友們鼓勵說,不如分享多一點關於IG的小知識吧,就這樣成就了用手機簡單排版的第二篇「IG Story 限時動態如何使用GIF做全版背景」,這兩篇的時間應該只相差了十個小時,雄心勃勃的我在那一刻決定,要天天更新下去!大概你也猜到,結果就是沒有了下文!
2.【從1變3】
這時我靈機一動,自己一個人沒有動力,不如多找兩個人一齊做吧!我找到了同公司的UIUX Designer Anna和Graphic Designer Nick,說了一堆宏偉的理想,想把自己會的知識分享給其他人等等,他們順利加入了socialmorehk的團隊!在2月6日的時候,他們分別做了兩篇貼文,效果來說還可以,有十幾個人給愛心,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那時過完新年假期,要準備上班了,忙著公司的案子(順帶提一下,我們是在同一家digital marketing agency公司,也可以稱為廣告公司),因為忙,大家又沒有了動力!Anna是最先意識到問題的人,她說既然做了就應該做下去,所以在Anna的鼓勵下,我們三人小隊陸陸續續又在2月27日-4月8日期間發佈了5篇貼文!但followers的人數升得很慢,那種感覺很奇怪,明明貼文開始有很多人看,給愛心,甚至留言,但為什麼就是不追蹤我們的IG帳號呢?到底是什麼地方出錯了呢?
3.【每天PO文計劃】
貼文數量!!!是的!也就是內容!這時候我們開始討論問題所在,原來大部分人看到我們某一個貼文,覺得還不錯,自然就會進入我們的IG看看有沒有其他內容看,進來後,當他們發現原來這個IG 2個多月只有5-6篇貼文,大家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先不要follow,因為不一定之後還有內容值得看!(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我們詢問身邊一些朋友意見和我們自己追蹤其他IG帳號的習慣來推測的)既然疑似推敲出問題,改變就需要了!所幸,我不是一個人,我們是三個人!所以在4月8日時,我們改變了策略,或者應該說我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我們開始設置timeline、分配工作、做好策略與分析,甚至還開了WhatsApp群組(這個就和台灣的line是一樣的),用來分享我們的schedule、內容等給大家!所以一個「每天PO文的挑戰」正式展開了!
分水嶺就是我在4月9號的STORY內,那天剛好是500個粉絲達成!我們很興奮地告訴自己,半年內我們要到達10000人!
4.【策略與成長】
接下來我們是確確實實地認真了起來,從策略、分享對象、內容、排版、推廣等,都制定了一些小小方案!(以下的內容希望那些也在和我們一樣努力的人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小靈感)
策略:
主攻一個平台 - Instagram,其實社交媒體平台很多,一開始我們也有將內容同步分享去Facebook Page,但很明顯,每個平台都有他自己的特性及受眾,IG的內容及排版顯然不適合Facebook,所以我們毅然決定暫時放棄它,專心一致做好IG再說!
短期目標:半年內IG達10000人(為什麼要10000?因為可以在story內加連結🔗啊,這樣就很酷啊🤣)
目標對象:年輕人(這裡當然指的是心境)、愛學習的人、想經營自己的社交媒體的人、小編們、創業者們
內容:每天PO一個有關設計、行銷、案例、免費資源、創意等的貼文,這裡選擇的內容也和我們自己本身的工作有關聯(但請注意,內容必須和受眾吻合,不然多好的內容也沒用,就像是我對雞蛋過敏,你不斷介紹蛋糕店給我的感覺是一樣的),必須言之有物,不要為PO而PO,因為粉絲們都是聰明人啦
設計與排版:
輪播圖的方式(內容至少有3張以上),關於這個是很惱火的地方,像我之前PO了一篇「香港/台灣插畫家GIF貼圖大合集」,除了封面和底圖,中間只有8張圖的位置可以分享,每張圖我分享了2個插畫家,但是!其實還有很多好的插畫家GIF想分享,但寫不進去啊,這就是限制(IG輪播圖最多只可以10張)!可能有人說,你可以寫在敘述的位置,但老實說,誰要在IG裡面看長篇大論的文字啊!所以我們盡量把想表達的內容用輪播方式放在了圖片內讓大家看!
排版設計盡量不求其(求其=隨便),最起碼要好看(這樣說好像有點不專業啊🤣),因為圖片本來就是IG最重要的內容(這裡要說的是很多人以為內容就是文字,但其實內容可以是文字、圖片、影片等的不同形式),所以Graphic designer Nick立了很大一功,因為我們的貼文的設計排版基本上都是出自他的手裡👏🏻
宣傳推廣:我們很天真的認為好東西就是要讓人看見,如果看不見我們的人很需要我們的內容怎麼辦呢?是的,就是這個天真的想法讓我們第一次用廣告推了我們的IG PO文(雖然幫客戶做過無數次,但到自己的時候,確實還是緊張了),不過當然不是每一篇都要推了,只是某幾個自讓觸及率還不錯的貼文(下次給大家寫一篇關於IG廣告的吧,但含金量不高,因為如果你的內容不夠好,或不知道自己的受眾,廣告必定不會有成效的!畢竟廣告只是在整個行銷策略中排在倒數第二的位置),在我們來說,一開始的500-2000人大部分來自廣告,廣告費不多,畢竟我們是個沒有收入的帳號,只是單純想要多點人看見我們而已!很快,人數越來越多,也就不再需要做廣告了,而是轉換成利用Story、Hashtag、粉絲效應了!
粉絲關係:與粉絲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那種關係就像是筆友(希望這個詞不要暴露了我的年紀🤦♀️),很熟悉但沒見過!每一個DM、留言我們都很重視,但確實,因為你們,我們的內容從一開始自己做慢慢變成了你們告訴我們想看的內容了!你要知道,每一個鼓勵就像是沙漠裡的一滴水,你會無比珍惜、無比高興,更是有了一份責任感!謝謝每一個鼓勵過我們的你❤️!
5.【敢互動就贏】
其實,我個人是個超愛玩限動(IG Story)的人,每天無時無刻在自己的個人IG PO story,因為懶得出貼文(有人和我一樣把PO story當日記本用,可以隨時找回自己滿滿的回憶嗎?),但到了socialmorehk的IG,我卻步步為營了,好像有了偶像包袱一樣,怕沒有人和我互動,很尷尬!所以一開始只有弱弱地share 我們自己的post而已。轉折點應該是5月6日,那天我叫大家留下好的IG帳號給我們,可以讓我們分析和分享給其他人,結果有20幾個回應和好多個DM,真的是超級開心,原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粉絲就肯與你互動!接下來在5月9日,我做了一個互動story,關於品牌slogan的,這次的反應異常誇張,回答人數超標,這真的是大出我意料之外,這個時候,我才發現我們出的每一個story,大家都有在看,只是還沒有一個點和我們互動而已!(沒看過的朋友,來我們IG裡面「互動分享」看看吧)
6.【分析真的就很重要】
接下來就是分析成效!這個問題也很重要,最開始當然是覺得越多愛心越好!但是漸漸發現有點奇妙,比如4月15號,「簡單下載IG影片/照片」這個貼文,首先,這個貼文沒有任何的廣告推廣,他的愛心人數是93,但收藏人數是165,而來自這個貼文的粉絲數卻不少!所以也就是說在我們這個類型的IG帳號來看(可以說是知識型帳號吧),我個人認為收藏是比愛心人數重要的,因為這代表著我們的內容,你們覺得有用!所以收藏數是我現在每天必看的一個指數,這個會直接影響我們之後內容的調整!(比如說,我們發現免費資源分享類型的貼文往往收藏數來得最高,所以這個類型就成為我們最常做的內容)接下來因為我個人很喜歡看傑哥的東西,所以在4月21日訂閱了他的engaged.ai,因為畢竟IG自帶的成效分析部分有點弱,所以十分建議訂閱一下其他軟體來做分析(澄清:這不是業配,雖然我很希望有任何廣告商找我們🤣)因為分析成效會比亂出亂試來得更有邏輯,畢竟數據是不太會騙人的。
7.【尾聲:你會繼續愛我們嗎?】
就這樣........是的,這天到了!比目標時間快了5個月,在正式定策略到今天,短短1個月時間,我們達成了10000人的挑戰!我們答應會堅持每天把內容做下去,但由於IG的版面有限,像這樣長篇大論的文章沒辦法在這裡分享(IG字數限制為:2200字元),所以我們重啟Facebook專頁了(🔗連結在BIO喔),在那裡我們會分享更多關於Facebook相關的小知識、小技巧,特別是一些文字內容比較長的分析、教學等,也會在那裡分享給大家!更重要的是除了Facebook 專頁,還有一個社群/群組等你們來加入,沒有界線、不分彼此,只管分享關於設計、行銷、創意或任何你覺得有趣、值得學習的內容!有不懂的、想學的東西都可以盡量提出,我們可以互相找尋答案,學習最好的夥伴就是身邊有遇到過同樣問題的他!讓我們一起熱烈地討論起來吧!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ocialmorehk/
Facebook 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ocialmorehk/
再次謝謝大家,你的鼓勵是我們繼續下去的原動力❤️愛你們!
By @socialmorehk 小編 - Winny
2020.05.13 一齊來乾杯!cheers🍻
💬期待你的留言鼓勵及建議😳
❤️鼓勵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喔💪🏻
uiux是什麼 在 Riven 林育正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邀請到 UI 設計師黃翎(Lynn Huang) 來和我們分享業界的故事。Lynn 是 AJA 大予創意的介面設計師,歷經與團隊一同設計規劃 Richart 銀行等數位產品,也是科技 / 科幻主題 Podcast《空想科研》的主持人。
AJA 是台灣著名的設計公司之一,與台新 Richart 、星宇航空、和泰汽車 yoxi 等夥伴,共同打造精彩的數位體驗。那麼,在這裡的設計工作是長什麼樣子?顧問行業又有什麼特殊之處呢?讓 Lynn 用她的想像力,為你展示她對 UIUX 產業的體會吧!
-
00:00 - 時間軸
02:01 認識 AJA 大予創意設計
05:08 公司 UIUX 角色規劃
07:27 Jr. 與 Sr. 設計師的差別
08:52 Agency v.s. In-House
11:31 在 AJA 當 UI 設計師是什麼感覺
14:14 職場上與人類相處、溝通的方法
17:44 怎麼想踏進 UI 設計領域
22:28 工作的日常時間分配
24:06 給想開始學習 UI 的建議
27:43 推薦免費的學習資源
32:02 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
📱 在 Instagram 有幕後秘辛
https://www.instagram.com/scorpiusriven
👨🏻💻 追蹤 Facebook 臉書動態
https://fb.me/riven.design
💻 這是 Riven 的個人網站
https://riven.design
🖥 發摟 Medium 設計部落格
https://riven.medium.com
👍 按讚 FB 粉絲專頁 - RAR 設計攻略
https://www.facebook.com/rar.design
🎧 Podcast 廣播聊天節目收聽
https://riven.firstory.io
📡 加入 Telegram 頻道會收到最新消息
https://t.me/rar_design
uiux是什麼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科技新創聽起來很炫很厲害,除了眾所週知的GOOGLE, AMAZON, TESLA 等⠀
你我的生活中也充斥著亞洲地區新創公司的產品⠀
.⠀
這週邀請到一頭闖進新創科技業的菜鳥PM:林怡廷⠀
林怡廷是成大心理系畢業,在東京大學主修跨領域資訊學碩士,現在在世界級 即時通訊軟體綜合平台PM,產品企劃、UIUX設計以及專案進行⠀
.⠀
這間公司的產品大家手機上一定有裝⠀
希望能向林怡廷請教她選擇IT新創、想要成就的又是什麼⠀
以及跨領域還可以上東大研究所的撇步⠀
.⠀
#新創
#東京大學碩士
#PM
Ep036 - 一頭闖進新創科技業的菜鳥PM:林怡廷⠀
經歷:⠀
- 日本 即時通訊軟體綜合平台PM,產品企劃、UIUX設計以及專案進行。⠀
- 日本 東京大學碩士,主修跨領域資訊學⠀
- 台灣 成大心理學系⠀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