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環保觸覺早於2013年,曾抽驗市面上66件數十元至逾千元不等的毛衣飾,發現逾半都是動物真毛,大部分都在外套帽的綑邊找到,其次為鞋的綑邊,當中不乏為著名品牌,如LOWRYS FARM﹑iZZUE及Wanko等 。其中38件動物毛製衣飾中,半數含兔毛,包括兩件LOWRYS FARM的外套;一條在花園街購入、只售20元的毛毛頸巾,更被驗出全條屬兔毛。
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表示,動物真毛的手感會較滑,飼養動物者﹑從事動物研究或專業人士一摸上手便知曉真假, 惟一般市民可謂完全分不到。他多番強調:
大家不要以為真兔毛會很貴,有時候50元至100元的短頸巾,都可以是100%真兔毛,所以不應憑價錢高低去判斷真毛定假毛!
譚凱邦稱,動物毛髮在一些無衞生設備及無動物權益維護管理下,毛製品可以低成本生產,而現時部分內地活兔繁殖場,商人以低成本將大量兔仔養殖於密集的環境,令它們產生的毛髮售價自然較平。
他說,商人更多以「生剝兔毛」等殘忍方式採摘兔毛 ,連兔毛下的表皮一同活剝,以便在生產過程中更容易製作新衫衣飾,因以「剪毛」或「剃毛」方式採摘兔毛,免毛會不相連,即「一條條散開」,加重商人生產毛製衣飾及毛公仔的成本。他形容:
免仔被『生剝』兔毛時如無麻醉,便會長時間飽受痛楚折磨至死!
譚凱邦冀生產商須在衣飾公仔的標籤上標示動物毛的成分;零售商入貨時應考慮不要選擇由真動物毛髮鼠製成的衣飾或公仔;市民盡量減少購買毛製衣飾,或留意衣物標籤確認有否含動物毛。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