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的你》筆記
近期看完了麥克辛格的《覺醒的你》這本書,花了很多天沈澱,才能寫下心得。
作者麥克辛格的生平,中文的介紹不多,於是搜尋英文的資料,知道他是幫助醫療紀錄數位化的功臣之一,辛格成立的Medical Manager 被 WebMD 收購後,WebMD 是一家市值十億美元的上市公司。除了《覺醒的你》之外,他還出版自傳《臣服實驗》,講述他如何向生活投降,達到不干預生命流動的可能性。
我很幸運能在20代尾端邁入30歲時讀到《覺醒的你》,它在各個層面回答我諸多對於生命的疑問。
例如了解:
為何腦袋中的聲音總是在打架。
我認為的我其實不是真正的我。
因為害怕受傷而封閉自己,會使自己永遠無法自由。
逃避痛苦只會更加痛苦,因為被掩蓋的東西從未消失。
我活在自己為自己打造的牢籠,並且認為那是安全的。
以下就列舉印象深刻的幾段話。(這些句子,都是出現在具有上下文的內容之中,也就是說這些句子並無法單一詮釋,而是需要閱讀全文,才能夠理解它這麼書寫的意義。)
1. 別讓生活中發生的任何事,重要到讓你願意為它關上自己的心。
2. 當你無法讓生命事件通過時,它會留在你裡面,變成問題。
3. 當你關閉並保護自己時,是在武裝你脆弱的部分。如果保護自己,永遠無法自由。就是這麼簡單。你因為害怕而把自己關在屋裡,並拉下所有的窗簾。現在很暗,你想感受陽光,卻做不到。
4. 如果你完美地保護了自己,永遠無法成長,所有的習慣與癖好都會維持不變。人在保護自己儲存起來的問題時,生命變得停滯不前。
5. 你定義了你所謂的喜歡與討厭,好與壞,因為你早已界定事情必須是什麼樣子,你才會覺得沒問題。
6. 隨著你在靈性上成長,你會了解到,企圖保護自己避開問題,其實反而製造了更多問題。如果試圖安排人地事務,好讓它們不會擾亂你,你會開始覺得生命似乎和你對立。你會覺得生命是場搏鬥,每天都很沈重,因為你必須控制並對抗一切事物。你會感覺任何人在任何時刻都可能擾亂你。
7. 靈性進化的目的,是去除造成恐懼的堵塞。你也可以選擇保護你的堵塞物,這樣就不必去感受恐懼,但這麼做就必須試著控制每件事,以避開內在的問題。
8. 保護自己遠離問題的生活,完全反映了問題本身。你沒有解決任何事。若不解決問題的根本原因,反而企圖保護自己遠離問題,它終將主宰你的生活。
9. 寂寞時,你發現自己在思索該如何排遣寂寞。要說些什麼或做些什麼,才不會讓自己覺得那麼孤獨?請注意,你不是在問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問如何保護自己不去感受到寂寞。你的方法不是避開那樣的狀況,就是利用人地事作為保護盾。最後,你會落得像手臂上有刺的人一樣,寂寞將主宰你的整個人生。你會和讓你感覺不那麼寂寞的人結婚,認為這是理所當然,但那完全和避開刺造成的痛苦而非取出刺一樣。
最後,我想以麥克辛格的一句話作結「你不是事件,而是經歷事件的人。」
當我認為我在痛苦時,我不是痛苦本身,而是經歷痛苦的人。同樣的,當我認為我在快樂時,我並非快樂本身,而是經歷快樂的人。這代表的是,我隨時可以決定自己要經歷什麼,而非被痛苦或快樂本身取代。
webmd中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我推薦的《愛自學的孩子,不會怕未來》。「自學」一詞,在台灣比較接近在描述一種「在家學習」而非在學校學習的制度,但從本書的概念來看,「自動自發學習」或「自主學習」比較接近原意....。
開學一段時間了,特別請出版社授權,把下列能幫助家長思考的文章,分享出來跟各位朋友討論。
對我來說,家長常過度強調課業,而忽視了健康的身體,對一個人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發育中的孩子。
「當孩子在參與體育活動時,他們可以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沮喪情緒,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還要保持專注,並且持續的參與。他們可以學會調整情緒,不半途而廢…」
這一段話我非常認同,因為我本身就是這樣做。當我壓力很大的時候,我就會開始運動,有時候是單純散步,但有時候一定要運動到全身大汗地才停止。
有時候寫文章或備課沒有靈感,運動完之後,就會出現一些新的想法。光是動完之後,讓我情緒比較穩定,我就覺得值得花時間進行,何況還會有讓身體健康的好處。
有些注意力不佳、不想寫作業的孩子,也可以考慮把運動當成幫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因為,
「運動之後,大腦思緒會更加清明、運作更好,精神也會提高。」
這個部分,如果親子能共同進行,那更可以當成增進親子關係的重要活動,一舉數得。
.
愛自學的孩子,不會怕未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4131
--------------------------------------
【史黛芬妮.唐納德森-普斯曼, 瑞貝卡.傑克森, 羅柏特.普斯曼】
規律運動促進大腦發展
一家專門經營醫學健康資訊服務的網路公司WebMD醫療網,在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好好運動來鍛練大腦》(Train Your Brain with Exercise),文章內容認為我們的大腦在身體運動之後可以運作的更好。孩子的情緒會更加平穩、快樂,專注力也會提高。聖地牙哥大學的安德森教授(Christin Anderson)說:「運動之後,大腦思緒會更加清明、運作更好,精神也會提高。」運動可以刺激神經系統丶提高身體與大腦的運作已經得到科學實驗的證明。
家長可能會很驚訝,但是體育與職場成功之間的關聯不僅在男士身上是如此,對女性亦是同樣的原理。在二○一一年,《財富》(Forbes)雜誌的記者珍娜.高卓雅(Jenna Goudreau)訪問了一些事業有成的女性(全球性財團的CEO與高層主管),發現她們不僅是在非常競爭的職場上獲得很高的成就,同時也積極參與團隊性的運動。高卓雅舉了一個奧本海默(Oppenheimer)的研究為例:
「身居主管階級的女性,有82%的人在國高中或是大專學校曾經加入運動校隊,此外,近一半收入超過七萬五美元的女性將自己歸類為『運動員』」。
讓孩子參加田徑活動與其他有趣的課外活動,不只是身心受益,也可以促進線上與課堂外的社交活動。體育能給孩子不同的發洩管道,讓孩子透過參與團隊活動,學會設定合理目標並且努力達成。當孩子在參與體育活動時,他們可以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沮喪情緒,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還要保持專注,並且持續的參與。他們可以學會調整情緒,不半途而廢…。
根據奧本海默的研究表示,參與田徑活動的孩子,在校成績並不會受到影響,成年後進入職場反而對經濟能力有更大的幫助。當然,孩子要有所成就,一定要取得大學文憑,才能順利獲得雇用。僅有高中文憑的人,失業率是大學畢業生的兩倍或更高。
webmd中文 在 人生百味|the taste of life 的推薦與評價
Chinese for all从零开始学 中文 ... Amplifying Scientific Innovation® with Dr. John Whyte, Chief Medical Officer @ WebMD. ... <看更多>
webmd中文 在 WebMD - 首頁 的推薦與評價
WebMD does not provide medical advice, diagnosis or treatment. Always seek the advice of your physician or other qualified health provider with any qu…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