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NYC #紐約 (寫於 2016.7.25)
No Day But Today.
那天,2011 年 9 月 9 日,我搭地鐵至最南端的華爾街,開始一路往北漫走,午間在南街海港排隊買百老匯的折扣票。
.
聽說這裡相較於時代廣場上的 TKTS 售票亭,隊伍較短,當天行程便刻意這樣安排,準備要買上一張晚上看音樂劇的票。
如果我沒記錯,大概排了三十分鐘左右吧,心裡不斷在盤算到底該看哪一齣劇:《Wicked》在當年很紅,幾乎都沒有位子;《The Lion King》一直都很受歡迎,似乎非看不可;另外非看不可的還有《The Phantom of the Opera》、《Chicago》、《Mamma Mia》等等。
.
我很喜歡音樂劇,也期待在百老匯看一齣音樂劇,但實在沒有強烈偏好能讓我斷然下決定。
從隊伍末端,一路緩緩向前進到售票亭的前面,我看清楚了玻璃門窗上的票價資訊,心裡仍在躊躇:歌劇魅影、獅子王、芝加哥、女巫......繼續向前推進到售票口,服務小姐制式地問:「妳要買哪一場秀?」
『吉屋出租。(RENT.)』
「甚麼?」小姐帶著不耐煩的口吻。
『呃...吉屋出租!(RENT!)』我開始緊張,擔心自己發音錯誤,這是一個很短的字,但在美國打工三個月,我深知自己在母音上的發音常常不夠準確。『RENT, RENT, RENT, RENT...』我在心裡不斷重複唸著這個字,我到底有沒有唸錯,E是這樣發音嗎?母音E發音絕對是我的弱點,因為我說數字 8(EIGHT)也常有人聽不懂。
『R-E-N-T-, RENT.』她打出了票,我付了錢,拿到寶貴的票在手上,往旅遊書裡一夾,趕緊轉身離開尷尬的現場;但心裡是快樂的,雖然我不甚明白為什麼在最後一刻,RENT會從我的嘴巴脫口而出,但總算確認我即將要體驗第一場百老匯音樂劇了。(而在當時,我認為那會是人生唯一一場百老匯音樂劇。)
.
我不知道《吉屋出租》在演甚麼,只知道高中時某個因緣際會下,聽到一個人說《吉屋出租》是他最喜歡的音樂劇,便在我心裡留下一個印象,就是這齣劇值得喜歡、甚至值得成為「最喜歡」。
.
買完票之後,我到港邊逛逛、踏上布魯克林大橋,又繼續往北走進中國城、小義大利,黃昏時才搭地鐵到 42 街開始接近時代廣場。晚餐在路邊買了中東式的沙威瑪飯,坐在一處矮牆上,邊望著廣場周圍的奢華、邊把飯嗑完,等著音樂劇開場時間。
.
《吉屋出租》的劇場很小,不管在哪個座位都會感覺靠舞台很近。開演沒多久後,我便有點後悔自己選了這一齣劇,太不自量力了;按照當時的英語能力,很多部分都是鴨子聽雷,難以通盤了解故事內容。能夠體會並受到感染的,就是幾句簡單明瞭的歌詞以及極為動聽的旋律。整齣劇看完雖然不太懂,但仍然感到悸動而滿足。
就這樣,我在紐約百老匯看了《RENT》,是旅行及人生完成清單上重要的一項。
.
我把《RENT》的故事擱著,偶爾能哼上幾句 Five hundred twenty five thousand six hundred minutes, five hundred...或 Today for you, tomorrow for me...或 Would you light my candle?...許多歌詞及旋律都烙印在我腦海裡,還有 Santa Fe 對我來說,也莫名是個天堂樂園般的存在。
.
一直到前幾週,我才意識到或許該認真把《RENT》重看一次,梳理故事細節到底著墨些甚麼。《RENT》充滿了一切:自由、階級、貧富、社會結構、汙名、LGBTQ、哲學、生命、現實。
.
好巧。謝謝 2011 年的那個才上完大學一年級的我,誤打誤撞下選了一齣夠叛逆的音樂劇。
當初就算聽得懂英文,也不一定懂作者要表達的內涵,五年後的我邊聽著耳熟能詳的歌曲及舞步及演員走位、邊重新將劇中的意義輸入進腦中及心裡,是一種很錯縱複雜的感覺,既熟悉又疏遠:熟悉的是那些歌舞表演,疏遠的是故事排序;熟悉的也是吉屋出租的社會性思考概念,疏遠的是好久沒想起的紐約記憶。
好幸運。《RENT》是完成清單上重要的那一項。
.
(但我目前最愛的音樂劇是《Hamilton》。)
(昨天我看到一個女生在左手前臂內緣刺青:「No Day But Today.」,讓我覺得以音樂劇歌詞作為刺青很不錯;同時是勵志性的佳句、又具有下意識喚起旋律的藝術性。)
wicked發音 在 約克在哪裡?Where is Yor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bt #NYC #紐約 (寫於 2016.7.25)
No Day But Today.
那天,2011 年 9 月 9 日,我搭地鐵至最南端的華爾街,開始一路往北漫走,午間在南街海港排隊買百老匯的折扣票。
.
聽說這裡相較於時代廣場上的 TKTS 售票亭,隊伍較短,當天行程便刻意這樣安排,準備要買上一張晚上看音樂劇的票。
如果我沒記錯,大概排了三十分鐘左右吧,心裡不斷在盤算到底該看哪一齣劇:《Wicked》在當年很紅,幾乎都沒有位子;《The Lion King》一直都很受歡迎,似乎非看不可;另外非看不可的還有《The Phantom of the Opera》、《Chicago》、《Mamma Mia》等等。
.
我很喜歡音樂劇,也期待在百老匯看一齣音樂劇,但實在沒有強烈偏好能讓我斷然下決定。
從隊伍末端,一路緩緩向前進到售票亭的前面,我看清楚了玻璃門窗上的票價資訊,心裡仍在躊躇:歌劇魅影、獅子王、芝加哥、女巫......繼續向前推進到售票口,服務小姐制式地問:「妳要買哪一場秀?」
『吉屋出租。(RENT.)』
「甚麼?」小姐帶著不耐煩的口吻。
『呃...吉屋出租!(RENT!)』我開始緊張,擔心自己發音錯誤,這是一個很短的字,但在美國打工三個月,我深知自己在母音上的發音常常不夠準確。『RENT, RENT, RENT, RENT...』我在心裡不斷重複唸著這個字,我到底有沒有唸錯,E是這樣發音嗎?母音E發音絕對是我的弱點,因為我說數字 8(EIGHT)也常有人聽不懂。
『R-E-N-T-, RENT.』她打出了票,我付了錢,拿到寶貴的票在手上,往旅遊書裡一夾,趕緊轉身離開尷尬的現場;但心裡是快樂的,雖然我不甚明白為什麼在最後一刻,RENT會從我的嘴巴脫口而出,但總算確認我即將要體驗第一場百老匯音樂劇了。(而在當時,我認為那會是人生唯一一場百老匯音樂劇。)
.
我不知道《吉屋出租》在演甚麼,只知道高中時某個因緣際會下,聽到一個人說《吉屋出租》是他最喜歡的音樂劇,便在我心裡留下一個印象,就是這齣劇值得喜歡、甚至值得成為「最喜歡」。
.
買完票之後,我到港邊逛逛、踏上布魯克林大橋,又繼續往北走進中國城、小義大利,黃昏時才搭地鐵到 42 街開始接近時代廣場。晚餐在路邊買了中東式的沙威瑪飯,坐在一處矮牆上,邊望著廣場周圍的奢華、邊把飯嗑完,等著音樂劇開場時間。
.
《吉屋出租》的劇場很小,不管在哪個座位都會感覺靠舞台很近。開演沒多久後,我便有點後悔自己選了這一齣劇,太不自量力了;按照當時的英語能力,很多部分都是鴨子聽雷,難以通盤了解故事內容。能夠體會並受到感染的,就是幾句簡單明瞭的歌詞以及極為動聽的旋律。整齣劇看完雖然不太懂,但仍然感到悸動而滿足。
就這樣,我在紐約百老匯看了《RENT》,是旅行及人生完成清單上重要的一項。
.
我把《RENT》的故事擱著,偶爾能哼上幾句 Five hundred twenty five thousand six hundred minutes, five hundred...或 Today for you, tomorrow for me...或 Would you light my candle?...許多歌詞及旋律都烙印在我腦海裡,還有 Santa Fe 對我來說,也莫名是個天堂樂園般的存在。
.
一直到前幾週,我才意識到或許該認真把《RENT》重看一次,梳理故事細節到底著墨些甚麼。《RENT》充滿了一切:自由、階級、貧富、社會結構、汙名、LGBTQ、哲學、生命、現實。
.
好巧。謝謝 2011 年的那個才上完大學一年級的我,誤打誤撞下選了一齣夠叛逆的音樂劇。
當初就算聽得懂英文,也不一定懂作者要表達的內涵,五年後的我邊聽著耳熟能詳的歌曲及舞步及演員走位、邊重新將劇中的意義輸入進腦中及心裡,是一種很錯縱複雜的感覺,既熟悉又疏遠:熟悉的是那些歌舞表演,疏遠的是故事排序;熟悉的也是吉屋出租的社會性思考概念,疏遠的是好久沒想起的紐約記憶。
好幸運。《RENT》是完成清單上重要的那一項。
.
(但我目前最愛的音樂劇是《Hamilton》。)
(昨天我看到一個女生在左手前臂內緣刺青:「No Day But Today.」,讓我覺得以音樂劇歌詞作為刺青很不錯;同時是勵志性的佳句、又具有下意識喚起旋律的藝術性。)
wicked發音 在 孟孟 Monpi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Experiencing Broadway Shows in NYC 》
這次在紐約總共看了四部 Broadway 💸🎩
Lion King 和 Aladdin 分別在 San Fran 和 Melbourne 看過了,所以就先 skip
《 🎷 Chicago 》★★★☆☆
當年這部電影是我人生第一部音樂劇
在聽覺和視覺上帶給小小年紀的我非常大的衝擊
「啊,原來音樂可以這樣唱唱跳跳跑來跑去」
(是說這當年應該輔導級吧,為什麼我會看到🤔)
可惜的是,表演者中我最期待的監獄長 Big Mama 不夠放
律師也較李察吉爾出演的 Billy Flynn 遜色
當初看到這個角色讓找了黑人演員其實是非常期待的,可惜聲音表情不夠
這種處理方式相較之下 Aladdin 的 Genie 表現出色很多
Velma 很厲害,沙啞嗓音就是適合老爵士
Roxie 也是,要會唱歌的人演不會唱歌的花瓶真的很難吧😂
但整體來說還是比較喜歡電影的卡司
話說百老匯爵士舞實在很性感
離開劇院後我立馬買了好幾雙黑絲襪☺️
《 🧙🏻♀️ Wicked 》★★★★★
唯一一部我不知道完整劇情就去看的
只知道是綠野仙蹤前傳(這部童話以前就對我有一種莫名吸引力,覺得背後一定超多可以發揮)
兩個女主角都強到炸開,音很高但音色還是很甜
英文歌是靠母音送出聲音和拉長,可是發音的細節處理是在子音
子音處理得好,歌曲聽起來才會覺得完整(像我不是 native speaker 就很吃虧)
紐約的劇場卻連子音都收得非常清楚
可以完美展現出表演者的專業
像我這種唱歌最重視咬字的人聽到起雞皮疙瘩,真心不騙
這點墨爾本真的輸慘
看完後,跟在紐約玩錄音的朋友聊這個
他們說這真的是 Vocal 才會注意到的細節
劇情呢就是一個感動勵志充滿正能量,歌曲也很洗腦
曲目偏流行,但難度很高卻意外很好入耳,大推一百個!
《 👑 Anastasia 》★★★★☆
適合(跟我一樣)有公主夢少女心的人觀賞🤣
In My Dreams 和 In a Crowd of Thousands 立馬收編進待 cover 清單
對白也設計的很棒,“Your Highest“ 擄獲我的心
超喜歡這部的舞台視覺
意圖使人想訂俄羅斯🇷🇺和巴黎🇫🇷機票
中間有一段真芭蕾,完美融入無違和,看傻
曲目普遍屬於中低音,所以男性角色表現相對吃重
每次看音樂劇,總會特別期待那種反派、或亦正亦邪角色的表現
例如 Lion King 的 Scar、Aladdin 的 Jafar、Les Misérables 的 Javert
可這部的男二表現平平,有點可惜
最後要說,定點拍照啪擦超可愛的❤️ 是誰想到的~
《 🎭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經典中的經典,老派中的老派
走位老派,調情方式老派(含蓄)
可以聽出來連作曲都很老派,但我喜歡老派😍
因為是百老匯史上演出最久的劇
演員換過無數,據說熱門冷門時段的卡司也不一樣
所以,對於女主角的表現我沒有非常滿意😝
沒辦法,我心中還是有難以超越的莎拉布萊曼
(可惡打到這裡,我又去 Spotify 上找了她的版本來聽,沒聽過的人拜託聽一下,求你)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2dbse5pUdn4SKGTxs3y6Ss?si=JU_O0LdEShCGwwsvsyrkrw
不過這也是非戰之罪
這部有太多古典的音階,強大的和聲
還要夾雜歌劇唱法
難度比上面三部都高出很多(上面的都加了不少流行樂元素,相對簡單)
然後吊燈上去跟下來的時候我這個土包子還是不爭氣地拍手到手痛👏👏👏
這麼華麗只要 $29,好超值!
🗽 整體推薦指數:
Wicked > Phantom > Anastasia > Chicaco
當然如果你沒看過 Lion King 跟 Aladdin,一定要先看!入門推!
覺得自己的耳朵很挑剔☺️
劈裏啪啦寫了好多,還是感覺像一場夢
Anyway 能在紐約看百老匯還是非常非常幸福的呀! :)
wicked發音 在 How to pronounce WICKED in British English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This video shows you how to pronounce WICKED in British English. Speaker has an accent from Kent, ... ... <看更多>
wicked發音 在 Verb Master - 【英語邪惡100 - 全文】 標準的邪惡是Evil, Wicked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voicetube.com/ 透過影片情境,更容易了解單字的發音及用法,還能學到更道地的生活化英文。這一次,讓我們重新愛上英文吧! 粉絲專頁的最新貼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