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歷史大補帖:都鐸&波旁only】
在歷經(懶與怠惰的)掙扎後
金魚腦創作人我,終於整理出要分享的資料啦
說起來荒唐
大家經常誇獎我資料蒐集很仔細很豐富(誰?
但本人仔細的範圍也僅止於此
只要一蒐集到,單集一製作完
前面辛苦儲存的資料來源就立刻被我置於天邊
導致我現在翻遍電腦硬碟才勉強找到這麼一點
結合我僅剩不多的印象,他們應該都是最可靠的了
請大家原諒我需要吃銀杏的腦袋
另補上幾個我錄音時失憶沒提的好網站
#又是銀杏又是葉黃素
#保健食品業真的不找我嗎??
#那個好神奇的PPLX就先不用了謝謝
HistoryExtra-敝人的最愛
https://www.historyextra.com/
經過確認後,他們果然是BBC的分支,所以(因為非常有錢)它是一個內容豐富又精采而且實力強大的網站,所有文章都會在最下方寫上作者的來頭,還會做一些優質的採訪式小紀錄片可以欣賞。這個網站沒分啥時代,英國史基本上都有,外國史比較出名的也會有一些,如果你喜歡現在的英國王室八卦,他們偶爾也會講到哦~
THE TUDOR TRAVEL GUIDE
https://thetudortravelguide.com/
網站的主人是一位都鐸專家阿姊莎拉,出過不少本書,還擔任過Yesterday TV英國版的古裝劇顧問(博林專家)。她還有自己的YT和Podcast。如果你打算去英國觀光,然後又是個古蹟控(like me),可以先聽聽她介紹的景點。
On the Tudor trail-安妮粉請看這
http://onthetudortrail.com/Blog/
我一度很著迷的一站。這個Owner娜塔莉也是個作家,而且領域非常極端的專精:安妮博林,而且是安妮博林Only;如果你看完覺得她對整個都鐸王朝都很懂,那只是她在研究安妮的路上順便研究一下的,伊莉莎白沾了媽媽的光才出鏡率也很高。它的自我介紹雖然講自己是個部落格,但絕對不只,娜塔莉也有自己的Podcast,目前已有一百多集,有關都鐸王朝的知識,和娜塔莉姊姊比起來我就是個剛站在門口的門外漢。極推薦給安妮的粉絲。
Palace of Versailles-凡爾賽官方網站
https://en.chateauversailles.fr/discover
雖然是世界知名景點的官網,但很遺憾它只有法語西語和英語這三種版本,大概除此之外的觀光客他們都對之恍如無物(其實我能感覺英語他們也是十分勉強才放的)。但你也非忍耐不可因為它裡面的照片真的是美到翻過去,畫質超好超清晰超鉅細靡遺,觀光客自己拍保證只能拍到人頭,0人頭照片目前也只有凡爾賽宮自己和維基百科能拍出來(因為維基去跪求他們合作才拍到的)。裡面寫的歷史比較輕鬆簡略,但搭配美照立刻高大上了起來~
History Learning Site
https://www.historylearningsite.co.uk/
雖然是英國網站,但裡面也包含了一戰二戰、德國納粹的一些研究,古羅馬的篇幅也不少,圖文相配十分精采,資料來源也都會在頁頭寫上作者。不過這邊研究的內容比較專精一點,學術性比較高。
Tudor Times(又是都鐸,你們看看英國人多愛)
https://tudortimes.co.uk/
如果你想當個都鐸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研究這個網站,吃喝拉撒食衣住行交友工作結婚,這裡通通都找得到指點。雖然個別文章沒寫作者大名,但網站介紹當中有說明都是來自客座邀稿一些歷史權威。他們也和很多歷史類書籍作家有合作。講是講叫做都鐸時代,其實絕對涵蓋範圍還有斯圖亞特王朝,歐洲其他相關歷史也會說一些。
Party like 1660
https://partylike1660.com/
網站名字雖然叫做像1660年代一樣趴踢,但Owner感覺只想跟太陽王兩個人趴踢(亂說)。裡面針對太陽王人生中各種大小事都有分享,連帶整個波旁王朝都沾光。不過缺點是我始終找不到作者的介紹,但他的資料讀起來含水率很低,對照我其他找的資料也都沒啥毛病,而且他下方有開放留言區,讀者普遍都蠻推崇的。我很愛這個站,因為終於有比較全面的英文版法國史網站啦!
最後是維基百科,它我就不提供網址了(到底有誰不認識)。如果你們真的深深愛上了都鐸王朝和波旁王朝,推薦可以研究看看英文版的維基。但如果是法國大革命我建議先看中文就好,光是內部連結連出去就眼花撩亂,我怕你們直接讀英文版會罹患英文字母密集恐懼症。
最後是希望大家不要再跟我敲碗資料來源了
以後每個系列結束我都會分享(還記得的那些)
但除此之外的時間我一點都不想整理資料
我真的好不會收東西啊啊啊~~~
為什麼沒有資料收納專家這種行業呢
#懶死啦妳!
完整故事聽Podcast:
《情敵、間諜、白眼狼?女王們最後的秘密!|都鐸再現(下)》
Apple Podcasts:https://reurl.cc/no3KND
MixerBox:https://reurl.cc/Dg20jR
Spotify:https://reurl.cc/vqzMvN
KKBox:https://reurl.cc/a9Y3ZD
SoundOn:https://reurl.cc/XW8zq7
請Hazel吃下午茶,讓她繼續說故事吧(贊助):https://is.gd/1B1N3y
#英國史 #都鐸王朝 #亨利八世 #安妮博林 #王后 #歐洲史 #時間的女兒 #八卦歷史 #亨利七世 #瑪麗一世 #伊麗莎白 #女王 #Podcast
yesterday維基 在 賈文青德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一年值得提的歌實在太多了,只能抓一些比較有趣的來說說。
Sir Mix-A-Lot〈Baby Got Back〉
年度單曲排行亞軍,,是Nicki Minaj最紅的單曲:〈Anaconda〉的原型,即使在十五年前,這首歌除了MV拍得沒有Nicki Minaj版本煽情之外,歌曲概念、詞曲內容都早就驚世駭俗,還好當年沒有聽懂,真的好羞啊…
https://youtu.be/_JphDdGV2TU
Boyz II Men〈It’s So Hard To Say Goodbye To Yesterday〉
「Boyz II Men」這個團名,是形容團員們當時20出頭的年紀,正在從男孩成長為男人的過程中,結果最通行的中文譯名竟然是「大人小孩雙拍檔」,真的是&^*$&^#$%...到底是誰跟誰雙拍檔了啦!!!
他們在這一年有年度單曲冠軍〈End Of The Road〉,但我想特別提一下第37名的〈It’s So Hard To Say Goodbye To Yesterday〉,因為當年張學友有把這首歌翻唱成〈偷閒加油站〉啊啊啊啊!!!
張學友有很多很棒的粵語歌都沒有國語版本,所以在台灣聽過的人不多,好可惜啊…
https://youtu.be/1fPEt3UNtCA
Right Said Fred〈I'm Too Sexy〉
這首歌幾乎都是用半唸半唱的方式完成,主唱的咬字非常迷人,用了很多喉音的泡泡音來營造性感的感覺。歌詞也很簡單,基本上就是用一種說話的聲音擺出一個態度「I'm fxxcking Sexy」,屌!
https://youtu.be/P5mtclwloEQ
當然,這一年還有Michael Jackson的〈Black Or White〉跟
〈Remember The Time〉、Queen的〈Bohemian Rhapsody〉、M.C.Hammer 的〈Too Legit To Quit〉、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George Michael跟Elton John的〈Don't Let The Sun Go Down On Me〉。
然後TLC、Mariah Carey、Celine Dion等人也都開始進入榜單了,根本就大亂鬥啊…
yesterday維基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過去24小時 2016.03.10 英國】
林哥·史達推特:披頭四製作人喬治·馬丁爵士逝世。
受人景仰、人稱「第五位披頭四」的製作人喬治·馬丁爵士於周二晚間,以90歲高齡在家安詳去世。逝世消息昨日經披頭四鼓手史達(Ringo Starr)在推特上證實。約翰·藍儂(John Lennon)的兒子西恩·藍儂隨後也在社群上哀悼致敬。
二零年代出生於一戶藍領家庭的馬丁,在一次學校邀請倫敦交響樂團來校表演後,發展出對古典音樂的熱忱;二戰之後短暫進入BBC古典音樂廣播電台工作,後進入EMI擔任製作,最後成為披頭四所屬Parlophone Label 音樂公司的製作人。
六零至七零年代披頭四最活躍的黃金時期,馬丁肩負這個新團體背後不可或缺的「拋光者」一職。期間,充滿古典音樂氣質的馬丁與披頭四這個流行樂團的無名小卒相互磨合,在馬丁銳利耳朵的監督,與不斷的音樂實驗下,與團員一同成就了現在大家所熟悉的披頭四。
眾多受馬丁音樂指導洗禮的曲目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首發專輯的「請取悅我(Please Please Me)」跟後來的「昨日(Yesterday)」。據悉,馬丁最初認為前者過於沉悶,因此建議加快節奏,並在完成錄製後發下豪語:「紳士們!你們剛剛完成人生第一首第一名暢銷曲!」。事實證明,這首歌確實為剛出道的披頭四打響名號——攻占當年《New Musical Express chart》跟《UK Charts》的一二名次。
而《昨日》也是在喬治·馬丁堅持嘗試加入弦樂四重奏的元素,成為披頭四經典曲目中相當廣為流傳的一首。或許最初打算吉他solo的保羅麥卡尼對馬丁的建議有些遲疑,但在經過一輪搭配後,保羅自己也說,演奏出來的效果為之驚人。
馬丁與披頭四的緣分始於1962年,經由星探布萊恩愛普斯坦(Brian Epstein)的牽線,馬丁結識了四處碰壁的披頭四。為這四位利物浦少年開啟機會之門的馬丁,當年其實並不看好披頭四的音樂,甚至給了以下的評價——「Not very in tune, they weren’t very good.」。真正擄獲他的心的,是四位大男孩俏皮、幽默且無拘無束的個性。最終決定簽下他們。雙方的緣分一直維持到1970年,隨著披頭四的解散漸漸逝去。
馬丁對英國樂壇的貢獻不只有創造披頭四風潮,事實上在披頭四後期,馬丁陸續也與多位知名音樂人合作,如史汀(Sting)、席琳狄翁,同時也成立自己的專業錄音室 AIR studios;也曾為《007》系列電影製作過主題曲。1997年,馬丁更與艾爾頓強一同製作「Candle in the Wind 1997」,共同哀悼當年去世的黛安娜王妃。
1996,喬治·馬丁獲英女王頒授爵士勳銜,表揚他對英國流行文化的貢獻。
圖/維基百科(CC BY-SA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