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心得分享】
背包✖️ Hanchor Marble 67L
背包是所有裝備的基本,相信許多人開始從事登山運動第一個面臨的裝備選擇就是「背包」。《山知道》書裡寫過「背包是裝備之母,因為它是背裝備的裝備」其實就是Hanchor創辦人在跟我們聊天時隨口提到的。
在臺灣登山如果只是兩三天的行程,通常我們會選擇傳統的背包,但長途健行最斤斤計較的就是「基本重量」。長達六個月時間,每天十個小時以上形影不離的背負,對身體其實是一種慢性傷害。為了減少對關節的壓迫,並增加步行的效率和速度,從背包、睡眠系統和帳篷這三大件著手「減重」是最常見的作法!
一般人對輕量化背包的想法不外是:
1. 沒有分類收納隔間(小口袋、小拉鍊⋯)
2. 背起來好像不舒服
Marble有一個主袋、副袋、兩側袋跟腰間小袋,其實是非常夠用的。只要稍微改變自己打包的習慣,善用分類包或夾鏈袋,熟記自己裝備小物存放的位置,收納、分類完全不會是問題。加上Marble使用捲式上蓋,不管放多放少,背包的外觀依然挺拔有型,平常旅遊或是逛街都可以背著,使用範圍很廣。
但習慣用飲水袋吸管喝水的人就比較麻煩了,Marble沒有設計水管孔,真的要放的話只能放在副袋,但水的重量會因此讓背包負重失衡,所以可能得忍痛放棄這種喝水方式,改用一般的水壺喝水。所以非常期待Hanchor能夠開發放水壺的套件,解決這個看似簡單卻十分重要的關鍵問題。
* 目前我們使用的肩帶水壺袋是美國的Zpacks,但鬆垮垮的,水瓶常常飛出去⋯
至於背負的舒適性,如果用了輕量包,但背包裡頭的裝備沒有跟著輕量,或是自己的觀念沒有改變,一樣攜帶用不到的物品、過多的糧食,那就失去使用輕量背包的意義了。目前我們在野外健行,最多準備六天食物,加上衣物、睡袋、睡墊、帳篷、電子器材、雜七雜八的小物跟食物,幾乎都能控制在12公斤上下。但在步道上還能有人可以背得更輕!證明我們其實還有更多的瘦身空間!(爽糧可能要少帶一點⋯)
講到材質,使用很熱門也很貴的X-Pac布料,耐磨、防水是一大特點。不過要強調的是,由於縫線沒有防水,所以下大雨建議還是使用防水內袋比較安心。而經過我們兩個月的摧殘,每到營地就丟來丟去,當枕頭,當腳靠,背包的髒污其實很多(雖然遠觀還是白帥帥),有時候還能聞到臭臭的味道,但其實只有少量磨損,對比其它尼龍材質的背包,以我們這種長時間頻繁使用的方式,Marble的韌性是相當可靠的。
出發前我們在臺灣登山的訓練就已經很頻繁地使用Marble,確認它的背負、收納和重量能夠符合我們的需求。使用到現在,我們都覺得,即使以後不走長程徒步,還是會繼續使用輕量化背包。因為已經回不去了 XD
走在步道上,幾乎每次遇到的Hiker都會對我們的背包感到好奇,常常疑惑地問這是什麼品牌?
這時候我就會驕傲地說:
Hanchor, it's a brand from Taiwan!
照片裡在Etna小鎮遇到的以色列人很風趣,很興奮地問我可不可以試背看看,還說可以直接從網路買到嗎?
聽了真的很爽。因為「輕量化」觀念的起源,就是來自PCT步道。當我背著臺灣國產的背包品牌走上輕量化的發源地,就可以想像那個歷史意義有多振奮人心!
*輕量化的小知識 https://goo.gl/o1Alqq
「zpacks食物袋」的推薦目錄:
- 關於zpacks食物袋 在 TaiTai LIVE WI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zpacks食物袋 在 [討論] 2-4天行程<12kg 輕量化背包- 看板outdoorgear 的評價
- 關於zpacks食物袋 在 【客家人輕量化裝備】12000的裝備基礎重量4kg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zpacks食物袋 在 TaiTai LIVE WILD - 【裝備心得分享】 背包✖️ Hanchor ... 的評價
- 關於zpacks食物袋 在 [討論] 2-4天行程<12kg 輕量化背包 的評價
- 關於zpacks食物袋 在 [問題] 初心者的輕量化之路- 看板Hiking | PTT美食旅遊區 的評價
- 關於zpacks食物袋 在 [問題] 輕量登山包容量抉擇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zpacks食物袋 在 [討論] 2-4天行程<12kg 輕量化背包- outdoorgear 的評價
- 關於zpacks食物袋 在 [討論] 2-4天行程<12kg 輕量化背包 的評價
- 關於zpacks食物袋 在 [討論] 2-4天行程<12kg 輕量化背包- outdoorgear - PTT生活政治 ... 的評價
zpacks食物袋 在 【客家人輕量化裝備】12000的裝備基礎重量4kg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Zpacks triplex這種帳篷實際上就是一個雙峰結構的Shelter,裡面掛上內帳。 ... 塑膠袋22g*2、攻頂包/食物袋65g、醫藥包145g、搖搖杯69g、耳塞*2 10g、. ... <看更多>
zpacks食物袋 在 TaiTai LIVE WILD - 【裝備心得分享】 背包✖️ Hanchor ... 的推薦與評價
目前我們使用的肩帶水壺袋是美國的Zpacks,但鬆垮垮的,水瓶常常飛出去⋯ ... 目前我們在野外健行,最多準備六天食物,加上衣物、睡袋、睡墊、帳篷、 ... ... <看更多>
zpacks食物袋 在 [討論] 2-4天行程<12kg 輕量化背包- 看板outdoorgear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前輩好,
目前爬山兩三年,有一顆 Deva 60,
陪我走過最多七天行程,揹負重量最重時可以到 21kg.
最近一些三天兩夜、四天三夜行程,都非常空(很空就會開始亂帶零食XD),
所以想找顆 40-50L / 希望背包本身重量1kg / 應該不會背超過12kg
/ 了版上許多文章,也上網查了很多,但發現台灣可以試背的好像不多?
試背過 Hanchor MARL, HMG 2400/3400 Windrider(Southwest), Yamatomichi ONE
三者中比較喜歡 MARL 的背負感。
不知道我還有遺漏哪些可以嘗試的背包嗎?
---
剛在 youtube 找到一個非常完整的數據比較:
Ultralight Backpacks: How to Choo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COrq75d7k
裡面的 google sheet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UjDx_yW8MoEV8F2KqpFDOjB2qIG-0X_cukuG9KkgSb4/edit#gid=451881801
---
一些整理,與其他人提供的:
。Osprey
- Exos男/Eja女 48 https://www.osprey.com/tw/en/product/eja-48-EJA48.html
。 Granite Gear
- Leopard VC 46 https://www.granitegear.com/leopard-a-c-46.html
- Crown2 60 https://www.granitegear.com/crown2-60-pack-2733.html
。Gossamer Gear https://www.gossamergear.com/collections/backpacks
- Mariposa 60 Backpack
國外youtuber 說這顆後背背版的泡棉設計很貼背,流汗比較不舒服
不然很喜歡他左側可以放營柱的設計!
- Gorilla 50 Ultralight Backpack
- G4-20 Ultralight 42 Backpack
- Kumo 36
。Zpacks https://zpacks.com/collections/backpacks
- Arc Air 50L Backpack
- Nero 38L Backpack
引用自 [問題] 請問有人用過zpacks arc系列的包嗎? p大下方推文
推 pxylene: 我有arc haul,當初的訴求是希望輕量、防水、有背負系統 10/30 00:40
→ pxylene: ,可以比原本的包背更多東西(原本的是日本輕量化包),然 10/30 00:40
→ pxylene: 後被zpacks有背部通風的特點吸引,腦波弱就下手了。zpack 10/30 00:40
→ pxylene: s背起來的感覺雖然沒有一般重裝包的包覆感這麼強烈,但是 10/30 00:40
→ pxylene: 舒適度遠大於沒有背負系統的輕量化包,尤其腰帶有兩個方 10/30 00:40
→ pxylene: 向可以調整真的很讚。通風設計我覺得真的有派上用場,背 10/30 00:40
→ pxylene: 沒有貼著包包滿舒服的。缺點是會擔心耐用的程度,很多國 10/30 00:40
→ pxylene: 外的評論都是覺得比起HMG不耐用,碳纖維的arc真的滿細的X 10/30 00:40
→ pxylene: D 10/30 00:40
。ks ultralight (by c大) https://www.ks-ultralightgear.com/
可以選擇 ks40 或ks50 數字代表他們的公升數
主要好處是幾乎各種選項都能選配 不論顏色大小 或是網袋及拉鍊
若是官網沒有的選擇也能寄信討論
測試過幾天2-3天的行程 負重12公斤是沒什麼問題的
如果想要加類似arc blast簡易背負系統也可以 背負下來也蠻舒適
而且可以完全根據需求客製化
要注意的地方
a. 是因為是法國人在日本做背包的工作室 所以下單討論都是用英文寄信
不過溝通的難度不高
b. 另外如果有需要腰帶的話 可以比官網預測的尺寸大一號
根據個人經驗 腰帶的位置偏高 能夠分擔重量的能力有限
。Pa'lante
如果能接受主升26上下 含側袋跟網袋是40L,也可以考慮這款個人感覺更舒適
而且背包的各種細節及功能都很方便 肩口袋可以放水壺喝水不用再伸到側袋
而背包底袋也可以放垃圾及行動糧 讓垃圾跟其他裝備可以分離
要注意的點
a. 官網每過幾個月輪一個產品 6月會出 ultralight 版本 沒有腰帶 但更輕量
開賣幾個禮拜後就會賣完只能等下一輪
b. 台北 samplus有他們 經典款V2 可以試背 有可拆卸腰帶 跟山之道一樣
c. 如果還不到完全輕量化 不建議此款 因為背包容量較小
而且太重的話一天下來肩膀蠻痠的 個人預計12公斤上下是極限
10公斤以下是比較推薦的
。Waymark Gear Co.
- THRU 38-42L https://waymarkgearco.com/thru
。ULA Equipment
- OHM 2.0 https://www.ula-equipment.com/product/ohm-2-0/
- Circuit
youtub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zmS8Y9MKSY
。Six Moon Designs https://www.sixmoondesigns.com/collections/backpacks
- Swift X
。Sierra Designs
- FLEX CAPACITOR 40-60 https://sierradesigns.com/flex-capacitor-40-60/
- FLEX CAPACITOR 25-40
。Durston
- DD40 Pack https://durstongear.com/product/drop-durston-40l-pack
---
另外想請問大家如果沒有試背過的背包是如何挑選呢?
低調的 c大站內信回覆:
實際量化的方式我也沒辦法給你詳細參考 但可以分享個人起先挑選包包時的經驗
我一開始是用osprey aether當重裝包 每次上山遇到什麼問題或困擾時就紀錄下
累積幾次後 那些紀錄就當成選擇輕量包需要重點改進的方向 舉個人例子
1.腰帶繫緊時 臀部周圍肌肉很快就太痠 最後乾脆繫的寬鬆 基本上只用上半身支持
雖然這代表我的肌力跟姿勢需要改進 但同時也發現我不需要腰帶將負重轉移至下半身
=> 後續找包包時就考慮簡易腰帶 腰帶舒適性其次 只要能應付偶爾較重的行程
2.要特別注意水袋內的行動水容量,造成喝水更謹慎,有時到營地反而還剩很多水, 如果
可以適時知道當前水容量就可以路上均勻分配喝水量, 提升行進效率 => 後續就以沒水
袋孔 改以肩袋口袋或是大側袋這種放寶特瓶或透明運動水壺 方便快速取用而且一眼就
能看出剩水量的方式
每個人遇到情況不同 希望改進的方式也不一樣
就看你個人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73.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utdoorgear/M.1620642528.A.3AD.html
謝謝,上去官網查它的主袋應該 < 40L
ULA Circuit PACK VOLUME
TOTAL VOLUME: 4,200 CU IN 68 L
Breakdown (Cu In):
Main Body: 2,400 38.86
Front Mesh Pocket: 400 6.48
R/L Side Mesh Pocket: 400 6.48
Extension Collar: 500 8.1
R/L Hipbelt Pocket: 100 1.62
※ 編輯: fulgens (180.218.219.178 臺灣), 05/12/2021 21:40:24
※ 編輯: fulgens (1.171.162.65 臺灣), 05/14/2021 13:23:4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