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軸承直調式
#1Zpresso
#手搖磨豆機
咖啡除了品嘗最後的結果
其實沖煮的過程也是一種享受
好的器材會讓你對成品有更高的期待
覺得電動磨豆沒FU有細粉
那這支手磨應算是台灣品牌的前段班了
可搭配618商城88折券買
可省一些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i Fi 發燒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只外在美,還有內在更美 文:Lee388 STST 《Motus II DQ》懸浮直驅式黑膠唱盤 不知道大家起初接觸黑膠唱盤這個玩意時,會不會被很多名詞嚇怕,使到大家望而生畏,我記得當年我初嘗黑膠時,並沒有互聯網,初學調校黑膠唱盤沒有前輩教路,我是從圖書館借一些相關書籍和看音響雜誌來...
「三軸承直調式」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三軸承直調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軸承直調式 在 Hi Fi 發燒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三軸承直調式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軸承直調式 在 1Zpresso Tw - 線上咖啡展就是今天 #KPRO推出 ... 的評價
- 關於三軸承直調式 在 1Zpresso E-Pro [ Pro series:K-Pro & Z-Pro / ZP6 ]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三軸承直調式 在 (192) 1Zpresso手搖磨豆機1Z-Plus系列三軸承直 ...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三軸承直調式 在 NEZHA HP3 TURBO RACING 極速軸承/培林潤滑油- YouTube 的評價
三軸承直調式 在 Hi Fi 發燒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只外在美,還有內在更美 文:Lee388
STST 《Motus II DQ》懸浮直驅式黑膠唱盤
不知道大家起初接觸黑膠唱盤這個玩意時,會不會被很多名詞嚇怕,使到大家望而生畏,我記得當年我初嘗黑膠時,並沒有互聯網,初學調校黑膠唱盤沒有前輩教路,我是從圖書館借一些相關書籍和看音響雜誌來學習黑膠的調校細節,了解各式各樣名詞,從中知道怎樣安裝黑膠唱盤,我就是這樣開始進入“黑社會”行列。相對起今天上網找資料和看影片,要獲得調校黑膠唱盤的知識可謂容易得多,不過有時網上資訊太多,亦不是全部正確,不像書本和雜誌始終經過校對才出版,所以大家想玩好黑膠還是親身接觸,落手落腳調校來得實在。
提到黑膠唱盤相關名詞,我和大家先分享以下這些:
硬盤:當然這個不是電腦上的儲存資料的硬盤(hard disk),這是指黑膠唱盤沒有任何懸掛,是用轉盤本身的重量來對抗外來的振動,這類設計的唱盤一般稱為硬盤。
軟盤:在黑膠唱盤發展初期,軟盤是比硬盤早發展,軟盤是指唱盤的摩打、轉盤和唱臂承托部份是有懸掛結構承起,目的是阻隔外來的振動,而這些懸掛結構就包括彈弓、橡筋等物料。
帶動:驅動摩打經皮帶帶動轉盤轉動。至於這個皮帶,不同廠家會用不同物料。
直驅:這是指帶動轉盤的摩打是直接驅動轉盤轉動,摩打往往就是轉盤軸承的一部份。
世界首個直驅軟盤
為何要在這篇試聽報告之前大費周章與讀者們溫故知新?因為今次為大家介紹這個來自德國的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它的設計是相當獨特,這是一個直驅軟盤(懸掛式)。可能大家會問這個設計有何特別?不也是上面提到這些設計嗎?大家沒有錯,這個Motus II DQ黑膠唱盤表面上也是傳統方式設計,不過當大家再細想一下,我們一般認識的黑膠唱盤當中,是沒有一個以直驅轉盤來結合軟盤設計的(如果讀者們知道有這樣設計的黑膠唱盤,請告知小弟),通常直驅唱盤大都採用硬盤式設計,這個就是Motus II DQ黑膠唱盤的最大特色,直驅軟盤可能是世界首個!
在未開始介紹Motus II DQ黑膠唱盤前,我先簡單介紹這家來自德國的STST廠家,這家公司的創辦人和設計師是Mr. Stefan Strohmetz,而公司的名稱STST就是取自他的姓氏和名字的頭兩個字母,原來Mr. Stefan Strohmetz年青時已經醉心研究黑膠唱盤,並於1985年創立STST這家公司,而且開始設計及製造黑膠唱盤、唱臂等黑膠相關的產品。
如果大家只憑肉眼去看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的外觀只是上圓下方的傳統黑膠唱盤,而廠方可提供不同木紋的唱盤外框給買家選擇,可是當用手輕按轉盤時,會發覺轉盤在上下晃動,原來轉盤與臂板是懸浮設計,當然這個也沒有什麼特別,一般軟盤也是這樣,不過當把Motus II DQ的外框拆開,這時看到一個非比尋常的內部結構,坦白說當我首次看到時,我也嚇了一跳,真的從未見過一個黑膠唱盤內面會這樣複雜。
開始試聽
這次試聽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是在寒舍進行,唱盤是放在CMS Black Diamond承板上,配合的唱臂和唱頭是我的參考組合,這包括Thales Simplicity II唱臂和Lyra Atlas動圈唱頭,唱頭放大是Burmester 808MKV前級內的MC II模組咭,經Burmester 808MKV前級以Burmester平衡線接到Burmester 909MKV後級,再以Burmester Silver喇叭線接到TIDAL Contriva G2揚聲器,而近期在Contriva G2每邊其中一隻釘腳上接了一條ASI Static Cable,據講這條線有導走振動的作用,接了之後發覺聽多了揚聲器發出的細節,今次試聽這個Motus II DQ黑膠唱盤正好表現出這個唱盤的寧靜度。
疑問重重
試聽這個Motus II DQ黑膠唱盤前是充滿著疑問,一般說法直驅唱盤不及帶動唱盤寧靜,不過根據廠方的資料,Motus II DQ唱盤內的摩打溢散出來的抖動能量只有0.5 Watt,比起傳統帶動唱盤的5 Watt低了10倍,所以產生出來的噪音和抖動會比帶動唱盤更低。還有我也試聽過不少帶動唱盤,很多時噪音和音染的來源就是來自帶動的皮帶,到底這個直驅唱盤是不是完全可以克服以上問題?另外一個疑問是Motus II DQ唱盤採用軟盤設計,傳統說法軟盤是偏向音色的取向,還有當調校好後,經過一段時間就需要再調校,不過據STST廠方說法,就以上問題Motus II DQ唱盤採用一些嶄新的方法來處理軟盤,首先軟盤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就需要調校,最主要原因是三個受力的彈弓承托的力量不均,所以經過了一段時間後這三個彈弓就自然各自有不同的變化,而Motus II DQ唱盤就是採用砝碼來平衡唱臂這邊比較重和受力的問題,使到各個彈弓平衡受力,還有所採用的彈弓不是傳統的彈簧,是廠方特製品來避免以上問題。最後的疑問,直驅與軟盤結合,這是我從未接觸過,是不是如理想中兩種設計的好處也發揮出來,還是各自的缺點反而表現出來?既然是這麼多疑問,單憑外表也不能知道,最好就是親手試聽來取得結果。
寧靜度超級優異
在寒舍開聲的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第一個給予我的聽感是相當寧靜,當唱針落在唱片上沒有音樂的位置時,在揚聲器好像完全聽不到有半點聲音,正常是有一點點底噪,就是因為這樣,我有好幾次落下唱針後也不奇然要看看唱針確認是否已經落在黑膠上,這是我試聽過所有帶動唱盤從來沒有的經驗,有這樣的優勢,音樂播放時自然更能播出音樂中最細微的細節,使我有點好像聽CD的感覺,大家不要誤會這個不是貶義,我想表達是這種寧靜度和安定感真的有如聽CD一樣,有以上的感覺,我相信是直驅盤免卻了皮帶,還有以浮盤設計來抵消外來振動有關。經STST Motus II DQ唱盤播放不同種類的音樂,我發覺這個唱盤沒有特定的音色取向,這是偏向中性,盡量還原出唱片上記載著的音樂和情感,Motus II DQ沒有外加任何渲染。至於低頻的表現絕對聯想不到這是軟盤設計,低頻是充滿量感和細節,下潛力強,比起同級硬盤也絕不示弱,還有當播放大爆棚音樂這種規模感,絕對估不到是這等大細的唱盤可以做得到。另一樣優點是播放管弦樂的深度和闊度也相當理想,我估計這個與軟盤設計有關,聲音是相對寬鬆一點,而且來得穩定。
就以其中幾張用來試聽的黑膠來表達出以上聽感。先來超強的寧靜度,這張Ida Haendel《A Classical Recital》最能表現出來,Ida Haendel的拉奏力量可剛可柔,強弱之間的對比是最考驗器材,好多情況下強音是容易播得好,弱音是來得不易,而這個STST Motus II DQ唱盤播放這張黑膠是給我從未如此興奮,聽多了很多從前未聽過的小提琴輕微抖動的細節,小提琴泛音豐富,營造出一個非常立體的空間感,聽到小提琴發聲位置牢固地釘在空間中,與伴奏的鋼琴一高一低,比例適中,而鋼琴琴音清晰之外,這種琴腔衍生出來的低頻,給予我很少能在黑膠上感受得到這種穩定的感覺。
中性還原
Amanda McBroom的《Dreaming》黑膠可謂女聲名盤,一般聽到這張黑膠內Amanda的歌聲都是婉美、溫柔,這次經Motus II DQ唱盤播放下,使我有種不一樣的感覺,伴奏音樂同樣細緻、鮮明,不過Amanda的歌聲就如唱片封面她所穿著的絲質外套一樣,表面是滑不溜手,不過細看之下原來是暗藏皺褶。就像她的歌聲表面是甜美溫柔,不過Motus II DQ唱盤帶我進入一個更深的層次,可以聽到歌聲帶點沙啞,表現出更為細膩和深切的情感,可能大家熟悉這張唱片的發燒友未必知道我所表達的含義,這個我也明白,因為未用Motus II DQ唱盤聽這張黑膠之前,我也未曾有以上的聽感,我知道Motus II DQ唱盤不帶任何音色上的修飾,這是完全表露出黑膠內蘊含的情感,所以才可以有這樣不同的體會。
低頻表現力超乎預期
另一個疑問是浮盤一向是低頻相對較弱,所以找來這張《Adagio Albinoni》45轉黑膠來試試Motus II DQ,這是Gary Karr負責低音大提玩,Harmon Lewis負責管風琴,收錄了兩件低頻至超低頻同樣凌厲的樂器,這張黑膠我稱為踢館碟,如果帶去家訪,機主隨時會面黑黑望住你。看看Motus II DQ唱盤可否通過這個低頻考驗,坦白說浮盤播低頻,我之前聽過不少,可以達到那一個程度早已心中有數,所以也不會有太大期望能與重型硬盤相提並論,可是今次聽到播放這張《Adagio Albinoni》出來的效果比我預期有過之而無不及,兩樣樂器同樣清晰分明,低頻毫無混濁,可聽到低音大提琴嗡嗡的低頻滾動下仍可聽到拉弦的線條,管風琴的低頻震至褲管打振,亦可清楚分辦出的管風琴的位置比低音大提琴後,還有就算播至天崩地裂的音量,也沒有半分凌亂的感覺,不知這個是否與浮盤設計有關,聽到這樣宏亮,規模感豐富,還有迫力強橫的聲音,Motus II DQ唱盤處理低頻的能力高分過關,我找不到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
最後,聽聽這張羅文的《情繫佛羅內斯》45轉雙黑膠,這個錄音是向顧家煇和黃霑致敬,當年是羅文飛到佛羅內斯以管弦樂團伴奏下演繹兩位大師的金曲。播放這首《明星》至中段有一些Bass Drum輕力敲打下的聲音,這個是極難播得好的低頻暗勁,而STST Motus II DQ毫無保留地播放出來。《今晚夜》開始時羅文引頸高歌的清唱段落,清晰聽到音樂廳的迴響,非常有現場感。還有樂團各樣樂器從近而遠,從左至右營造出色彩燦爛的場面,羅文千變萬化的情感,頌放出氣韻醇厚的歌聲,好像把他畢生歌唱的功力就在這個錄音展露出來,今次聽這個Motus II DQ唱盤的發揮,完全沒有辜負羅文的一番心機。
結語
不知道閣下選擇黑膠唱盤要有什麼條件?如果是以威猛外型先行,又可能以聲音甜美,播任何錄音都一樣靚聲為先決選擇條件,或者又以可裝得愈多唱臂就愈好。要符合以上選擇黑膠唱盤的條件,我相信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未必合閣下杯茶。可是如果閣下是以播放聲音準確為先,要找一個可以靜心欣賞音樂,不要每天左調右校的玩具,這個來自德國的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必定列入閣下選單之中,還有當我詳細試聽過Motus II DQ唱盤的聲音表現,我相信同價位的唱盤中,以聲論價這是其中一個最突出的黑膠唱盤,所以我已經把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列入我的目標。
STST 《Motus II DQ》規格:
懸浮直驅式黑膠唱盤
提供18V外置式電源供應
轉速:33 1/3 和 45
耗電量:5 W
呎吋:48 x 22 x 40 cm (WxHxD)
重量:20 Kg
定價:HK$98,800
另設Facebook群組Hi Fi 發燒圈,歡迎加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54356881290493/
#黑膠 #粵語youtuber #黑膠唱盤
三軸承直調式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AMG 50週年鉅作 綠色地獄猛獸降臨
Mercedes-AMG GT R震撼出閘
Mercedes-AMG GT R於素有綠色地獄之稱的紐伯林賽道達成7:10.9之單圈成績,締造量產前置後驅跑車最速紐柏林單圈成績,將GT車系性能再度推向極限。
專屬的紐伯林消光綠車漆呼應淬煉自綠色地獄的血統,搭配上源自300SL的經典 Panamericana直柵式水箱罩、AMG主動空氣力學進氣格柵、大型尾翼與競技氛圍滿點的駕駛艙,讓Mercedes-AMG GT R不僅有著最剽悍的性能態勢,更是賽車科技的火力展示。
以紐伯林賽道為研發基礎,延續AMG GT家族前中置引擎與Transaxle後置變速箱架構,動力輸出強化至585hp;搭配專屬底盤套件、後軸轉向系統、主動空氣力學、輕量化車身結構、9段式循跡控制系統等嶄新科技配備,為Mercedes-AMG GT R建構出硬底子性能態勢。
完全承襲AMG GT車系源自賽道更適用街道之定位,GT R為家族中最接近賽道風格的代表,身為首輛以最高比例移植賽道精髓的道路版跑車,Mercedes-AMG GT R根植素有綠色地獄之稱的德國紐柏林賽道,不僅外觀披上了專屬的紐柏林消光綠車色展現血統,更以高達585hp輸出的前中置引擎搭配Transaxle後置變速箱架構搭配專屬底盤套件,與Active Aerodynamic Profile主動空氣力學裝置與輕量化車身結構,於紐柏林北側賽道締造7:10.9之單圈成績,打破市售量產前置後驅最快單圈成績。
「AMG GT R擁有前所未有的駕馭極限,融合賽道基因與賽車工藝,具備淋漓的動態表現、精準的指向性與絕佳抓地力,不僅深入每一寸肌膚,更將沸騰您的血液。這是一款專為極限駕馭體驗而生的跑車,亦是我們運用智慧性能將賽道猛獸馴化為道路跑車的代表作。」 Mercedes-AMG GmbH總裁Tobias Moers如此說著。
誕生於綠色地獄 猛獸般之狂放外型
不僅擁有代表綠色地獄的紐柏林消光綠專屬車漆,AMG GT R更藉由賽車科技的導入,展現獨一無二的外觀設計。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源自1952年Mercedes-Benz 300 SL經典車款的AMG Panamericana直柵式水箱罩,及輕量化碳纖維寬體前葉子板(較AMG GT/GT S車型加寬46mm,提供精確的轉向性與強大的抓地力。AMG Jet wing飛翼式前保桿更導入AMG主動空氣力學的進氣格柵與前下護板(對應車速可自動調降最多達4cm,於時速250km/h時可增加額外40kg下壓力),氣壩兩側輔以側翼輪拱對流孔,將賽車空氣力學完美運用。碳纖維車頂、碳纖維車外後視鏡罩、以及前葉子板雙側散熱孔上的亮黑色散熱孔飾片則構成AMG GT R側影的強烈識別特徵。車尾配備大型可調式碳纖維尾翼、寬體後葉子板(較 AMG GT/GT S 車型加寬 57mm)、消音器氣體散熱對流孔、輕量化碳合金消音器,與中出排氣系統結合側邊雙出隱藏式尾管,構築出最讓人震懾的背影。
競技風華 裏外兼具
滿漲的競技風格,同樣於AMG GT R座艙內全面展開。駕駛操控介面換上了含12點鐘標記的AMG高性能全DINAMICA平底方向盤;搭配AMG高性能賽車座椅,於激烈操駕時給予最紮實與直接的操控感與穩固的包覆性。並藉由橘紅雙色儀表樣式搭配黑色外框、AMG霧面碳纖維控台飾板、AMG碳纖維門檻飾板、黑色織布頂篷(亦可選擇黑色DINAMICA車內頂篷)、與多處的亮黑色飾板點綴的AMG內裝夜色套件,將熱血與豪華質感完美融合。
除了豪華內裝選配,AMG GT R同時提供車主征服賽道的最佳準備,提供AMG賽道套件,包含輕量化AMG賽車桶型座椅、SCHROTH四點式安全帶、滅火器與霧黑色防滾架,讓車主更能將AMG GT R發揮到極致。
M178巔峰之作 0-100km/h加速3.6秒達成
AMG GT R所搭載的動力系統,是代號M178的AMG 4.0L V8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不僅貫徹 “One Man, One Engine” 造車哲學,也擁有「hot inside V」中置雙渦輪設計、「NANOSLIDE technology」奈米鍍層、「zirconium alloy」鋯合金材質打造的汽缸蓋、乾式油底槽及 AMG 動態引擎腳等設計,更將渦輪增壓系統增壓值由原先的1.2bar提升至1.35bar,相對應ECU引擎監理系統也重新調校空燃比與正時控制,讓其最大馬力表現高達585hp/6250rpm,最大扭力為700Nm / 1900~5500 rpm,而AMG DYNAMIC SELECT駕駛模式則提供Comfort、Sport、Sport+、RACE、Individual五種階段,讓AMG GT R不僅擁有更易征服賽道的動態特質,也能依照個人駕馭風格,調整最適宜的動力特性。
Transaxle 後置變速箱設計,藉由輕量化碳纖維傳動軸與碳纖維扭力管相接AMG SPEEDSHIFT DCT 7速濕式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並強化M模式手動換檔的反應時間;對應RACE START超跑控制模式的進化,AMG GT R僅需於D檔靜止狀態全力踩踏煞車與油門即可執行(限S/S+/RACE模式使用),並可藉由換檔撥片依路面狀況調整起跑轉速,造就了0-100km/h加速過程僅需3.6秒成績,極速高達318km/h。
多樣賽車科技導入 成就極限駕馭快感
AMG GT R征服賽道的實力除了動力系統以外,底盤功力更臻關鍵。導入專屬AMG RIDE CONTROL跑車化懸吊,於雙A臂連桿、羊角與轉向節等處皆採用鍛造鋁合金部件,有效降低簧下重量,搭配萬向軸承設計的後軸下連桿、強化版後軸防傾桿,懸吊內的鋼製圈簧(彈性係數手動可調)與筒身皆採專屬設計,並提供C/S/S+三段電子阻尼係數調整功能。
制動系統方面,搭載AMG陶瓷複合材質高性能煞車系統,前402mm/後360mm陶瓷複合材質碟盤搭配前固定式六活塞/後浮動式單活塞卡鉗,擁有絕佳的抗熱衰退效果。再配上AMG後軸轉向系統,以時速100km/h做區分,100km/h以上前後軸轉向同步,以下則前後軸反向轉動,提供高速穩定、低速靈敏等雙重優點。ESP電子操控系統提供三種模式設定,包含最高動態駕馭穩定性的ESP ON、兼顧穩定性與駕馭樂趣的ESP SPORT HANDLING、最小電子輔助干涉性的ESP OFF等。AMG GT R更擁有源自於AMG GT3賽車的專屬AMG Traction Control 9段式循跡控制系統,提供駕駛可針對各種路況進行調整,打造極高自由度,徹底激發車輛操控極限。
除此之外,輕量絕對也是致勝關鍵,AMG GT R除了外觀可視的碳纖維材質外,針對前葉子板、底盤強化支撐件、扭力管外罩、傳動橋車體強化支撐件等處皆導入碳纖維材質,作為選配的AMG輕量化五輻雙肋式霧黑色鍛造輪圈,10J x 19與12J x 20尺碼的前後輪分別僅重8.3kg、9.8kg,更展現AMG GT R於輕量層面所下的功夫。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三軸承直調式 在 1Zpresso E-Pro [ Pro series:K-Pro & Z-Pro / ZP6 ]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1Z Pro系列的直調式機構:一圈360度大刻度從0。1。2。3。4。5。再回到0…每大格號碼之間可再細分為10小格所以一圈總共有"6大格" 或"60小格"(非無段 ... ... <看更多>
三軸承直調式 在 (192) 1Zpresso手搖磨豆機1Z-Plus系列三軸承直 ...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1Zpresso手搖磨豆機1Z-Plus系列三軸承直調式手搖磨豆機拆解後歸零方式. Video by. 1Zpresso. on. youtube. ·. Enjoy the videos and music you love, upload original ... ... <看更多>
三軸承直調式 在 1Zpresso Tw - 線上咖啡展就是今天 #KPRO推出 ... 的推薦與評價
3 yrs Report. 1Zpresso Tw, profile picture. 1Zpresso Tw. Stanley Lee https://shopee.tw/1Zpresso-手搖磨豆機-全新系列1Z-K三軸承直調式-不鏽鋼七芯大刀盤-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