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培養孩子成為奧運金牌?]
奧運佳績頻傳,參賽選手一夕暴紅,fb粉專被灌爆,人還沒回台灣,已經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而奧運還未結束,台灣前幾天的奪牌成績已經是歷史新高,更不用說後面還有機會,這令全台灣的民眾都沈浸在興奮的喜悅裡。這一定也激勵了不少年輕的選手,油然升起一股有為者當若是的心情。
不過對於他們的家長,恐怕再度陷入天人交戰的苦思中,心想: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走體育選手這條路?」
因為小時候的選擇,極有可能左右未來一生的走向,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除了體育選手之外,還有一些職涯抉擇經常讓父母與孩子處於對峙狀態,比如想當畫家﹑當音樂家﹑當舞蹈家﹑當作家等,因為父母看過太多例子,也聽過太多傳聞,發現這些行業有三個特點:
1. 太難出頭!
2. 太難營生!
3. 太難轉業!
天下父母心,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這使得父母看到的總是務實的一面,而且他們說的的確大都為事實。從這個狀況來看,你有注意到這些職業的生涯走向,與一般人的大不相同?沒錯,職涯有兩種,一種是我們一般人走的路,當個上班族;另一種則是--
贏家通吃的職業。
像這次的奧運選手,一旦奪牌,不只名滿天下,還有巨額的政府獎金落袋,同時後面至少有一兩年的各種廣告代言找上門,倍增收入。你看戴資穎就很清楚,現在一打開電視,不時就跳出一個她代言的廣告,尤其奧運期間,我看到的就有六七個,所以新聞報導說她在高雄買了五樓透天庴,一樓用來開店。
除了體育選手外,明星藝人是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只要成名,年收入不是幾千萬就是億來億去,像是蔡依林﹑周杰倫﹑五月天等。像這種天王天后等級的巨星,不僅成為年輕人追星的偶像,開演唱會都是秒殺,做廣告代言的產品也熱賣,那種灸手可熱的程度真的是火燙呀!
一樣的,畫家﹑音樂家都是,只不過是在台灣,這些職業的例子少很多。但是他們都屬於贏家通吃的職業,也就是說能夠出頭的屈指可數,有的甚至只有一兩個名額。像是打羽球,女的是戴資穎,男的是周天成,其餘我們一般人就想不太出來,不是嗎?就算還有,也都只有大賽事才會在鏡頭前一閃而過。
反過來說,這代表多數人是無法出頭的。在這次奧運的報導中,我們就讀到他們不僅練習非常艱苦,有些人甚至生活艱難。而歌星演員也是,沒出名之前,每天只吃一條土司維生的所在多有。但是因為奪標或成名的企圖心,使得他們得以堅持下去,跪著也要完成夢想,一般人才得以看到他們冒出頭的一刻。
心理學有一種說法是「倖存者偏差」,指的是成功者才會被看見,不成功的根本就不會被看到,這會讓我們以為走這條路,人人都成功了,而心嚮往之。特別是年輕人見識不多,就會這麼以偏蓋全地相信,但是父母吃過的鹽比兒女吃的米多,就會心裡有數,知道多數人其實是趴倒在夢想這條路上。
沒冒出頭固然遺憾,也造成未來天差地別的命運,像是收入就是天壤地別。不過比較有問題的是「路徑依賴」,造成未來轉業上困難重重。多數人在未成名之下,加上選手的生涯夀命極短,大都在二三十歲就「退休」,後面要做什麼呢?由於不具其他一技之長,也來不及掌握求職第一黃金時間,便會四處碰壁。
「路徑依賴」是美國著名學者布來恩亞瑟(W. Brian Arthur)和保羅大衛(Paul A. David)提出,他們是受到生物學和社會學研究「路徑依賴」所啟發,作為技術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到了1993年,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因為運用「路徑依賴」成功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規律,還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個理論類似物理學中的「慣性定律」,指的是只要一旦進入某一個路徑,無論好的壞的,就有可能對這個路徑產生依賴,自我強化之後,進入鎖定狀態,想要脫身就會變得十分困難。所以普遍說起來,對於多數上班族而言,職涯有一個不為人察覺的事實,那就是--
你的前途,在第一份工作就決定。
大家說的「轉換跑道」其實是在說換公司,並不是真的換產業或換職業,因為這裡面除了牽涉到專業背景之外,也關係到上面說的「路徑依賴」造成的慣性定律。人是習慣的動物,改變並不容易。比如當有一個人中年失業,卻始終沒法另闢蹊徑,周遭的人會說他僵化沒彈性﹑或身段不夠柔軟,這都是人性使然。
最後,就是巨額獎金帶來的後遺症。奧運金牌可以拿到2千萬元﹑銀牌700萬元﹑銅牌500萬元。就算沒有奪牌,挺進8強至少領到90萬元,第5與第6名也有150萬元。我們來看中樂透的人都很隱密,可是奪牌卻是敲鑼打鼓,就會引來不必要的問題,像是跆拳金牌朱木炎被仙人跳就是一例。不過最可怕的是,一位日本財經專家說,中樂透的下場都不好。主要原因有兩個:
1. 揮霍無度:這使得錢來得容易,也去得容易。
2. 辭去工作:這使得千盡散去之後,等著的是失業噩運。
由此看來,當父母不讓兒女從事「贏家通吃」的職業,不表示他們保守不開通,而是這類職業一路走來真是不容易,沒出名前必須擔心前途未卜,出名之後則煩惱名與利對人性的考驗。所以要支持兒女走這些路,就是不恐懼與不後悔,必須勇敢與承擔,最重要的是有智慧,隨時協助兒女走出壓力,也遠離誘惑。
我們一般都知道,成功前,付出努力;成功後,付出代價。但是不成功,要付出的是生涯的曲折與挑戰。成功不會只有一條路,但是走少人走的路,更需要智慧與支持。
如果讀了本文讓你受益,請留言+1
圖:楊勇緯IG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09k1c-8GUg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g4mjq ...
「倖存者偏差心理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奶奶心理學 ‖ Psycholo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Better Leaf 好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一郎人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sandeech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你還在複製成功人士的道路嗎?小心倖存者偏差陷阱#實用心理學 的評價
- 關於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哲学心理: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幸存者偏差| By 解忧小树洞 的評價
- 關於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情商的迷思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奶奶心理學 ‖ Psycholo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留下來的人偏偏是我?
-
對一切無能為力的倖存者內疚
「我想做點什麼,卻什麼也做不到。」
「為什麼留下來的不是別人,而是那麼普通的我?」
「要是當初我再努力一點,事情就不會這樣了吧?」
太魯閣號的事件讓人遺憾,除了哀悼性命的逝去突然,難過意外的發生,並找相關管道努力提供協助外,腦海卻也浮現了那時候無能為力的自己。知道事情或許本來就會走到那樣,或許本來當初的自己就是沒有能力改變現狀,卻還是沒有辦法停下來不自責自己。
「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只能做到這些......?」
▶︎ 一個人承擔的倖存者內疚
承擔著過去的記憶,每當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就像按下播放鈕般,腦海不斷重演當時所見。一個人獨自承擔著責任,沒有辦法釋懷。這份內疚感,我們稱之為「倖存者內疚」。
倖存者內疚是一個人在至關危險的情境下存活,而其他人卻無法倖免的症狀,同時也是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的主要症狀。
▶︎ 有哪些人會倖存者內疚?
在經歷可怕畫面的當下,擁有倖存者內疚的人往往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受到創傷。而倖存者內疚的人,多為以下身份:
• 自然災害存活者
• 災害目擊者
• 癌症復原者
• 器官移植接收人
• 家人罹患致命遺傳疾病
• 家人自殺
• 子女先行離開世界
▶︎ 倖存者內疚會產生哪些症狀?
根據 Hannah L. Murray 於 2018 年的研究指出,有 90% 接受創傷壓力治療的對象都有倖存者內疚的症狀,表示倖存者內疚與創傷壓力症候群兩者高度相關。
而倖存者內疚的對象往往還有以下症狀:
• 不斷思考當時事件
• 容易發怒且暴躁
• 覺得無助,與世界脫軌
• 害怕、疑惑
• 失去動力
• 失眠
• 頭痛
• 噁心或胃痛
• 孤立自己
• 有自殺想法
▶︎ 如何緩解倖存者內疚?
2018 年底的研究指出,多數倖存者內疚對象以及創傷壓力症候群,在事件發生的一年內並不會接受任何治療,然而,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的人症狀持續了三年以上。
面對「倖存者內疚」,除了尋找專業醫療協助,我們還可以從這五個方法緩解不適:
1. 接納自己的情緒,無論好壞
2. 嘗試與人交流
3. 練習正念
4. 練習照顧好自己
5. 從幫助他人感受價值
▶︎ 倖存者內疚的只是當時的事件嗎?
「倖存者內疚」的傷,並不只是想法上的難過,而是更深遠的,無法接受對方離去的突然。
往往我們會以為對方難過的只是事件發生的當下,但擁有倖存者內疚的人,在深受創傷所苦的當下,腦海回憶著的還有對方過去的好、對方曾經的鼓勵、對方曾經的照顧。他們難過的是以為還有更多的以後,卻不得不接受再也沒有以後了。
▶︎ 我們可以怎麼幫助他們?
想要對方過得好一些,然而,即使我們再有同理心,也難以共感到對方的記憶,以及當時那些離開的人,在他們身上留下了多少回憶。
在他們身邊的我們,可以提供的就是傾聽與陪伴,聽他們說說當時的故事,又或是內心的感受,不批判、不提供建議、不改變對方,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協助對方尋求醫療資源協助。
事件發生了,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行動,讓他們至少感受到更多一些的溫暖。
我是奶奶!
喜歡的話幫我按喜歡,然後分享出去。
簡單用心理學,找到潛意識埋藏的真相!
參考資料:
1. MedicalNewsToday «What is survivor guilt»
2. CounselingToday «Relieving the heavy burden of survivor guilt»
———————————————————————————
#心理學 #心理 #情緒 #憂鬱 #焦慮 #創傷壓力症候群 #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內疚 #創傷 #太魯閣號 #出軌 #時事 #Psychology #survivorguilt #PTSD
———————————————————————————
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Better Leaf 好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你聽👂了這麼多成功的故事,
依然在失敗的邊緣掙紮著呢❓
.
很多人崇拜成功者🤩,
所有人都覺得馬雲很成功並且去模仿,
.
開始去瞭解馬雲的過往🧐,
去研究馬雲說的每句話,
去探索馬雲成功之道💪
.
但為什麼那麼多人學著去成為馬雲
最後卻都失敗收場,
都變成了浮雲🤦♂?。
.
這就是心理學當中的 #倖存者偏差。
今天好葉就來給大家講解:
為什麼人總會系統性的
高估了成功的幾率🤷♂。
.
.
🍀🍀🍀🍀🍀🍀🍀🍀🍀🍀🍀🍀🍀🍀🍀🍀
.
在這個資訊爆炸,
瘋狂創業的時代裡,
你總是會看到某某科技公司上市了,
創辦人成為了億萬富翁💰。
.
YouTube、抖音,
各種社交平台的崛起,
造就了許多成功的網絡紅人💃。
.
感覺只要我在這個適當的時機
加了YouTube,製作影片。
現在的我一定會很紅🤭,
月入過萬,甚至幾十萬😏。
.
現在只要我投入創業,
等幾年後我的公司上市了,
我馬上就變成了千萬億萬富翁😋。
.
但真的是這樣嗎❓
.
只要跟著成功的人做,
是不是就比較容易成功了🤔?
.
.
🍀🍀🍀🍀🍀🍀🍀🍀🍀🍀🍀🍀🍀🍀🍀🍀
.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哥倫比亞大學沃德博士就應軍方要求,
利用其在統計方面的專業知識🤓,
來提供加強飛機防護的相關建議💁♂。
.
他對轟炸機遭受攻擊的資料分析後發現:
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
而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位置。
.
沃德博士的結論是:
“我們應該強化機尾的防護”。
.
但軍方指揮官就認為:
“明明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
就應該加強機翼的防護啊”😲。
.
沃德博士就解釋道:
機尾的位置,
很少發現彈孔的原因
並非真的不會中彈,
.
而是一旦中彈💥,
安全返航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
.
最後軍方採用了博士的建議,
並且後來證實該決策是正確的👍,
看不見的彈痕卻最致命的☠
.
“死人不會說話”
很好地解釋了這種偏差的重要成因。
.
.
🍀🍀🍀🍀🍀🍀🍀🍀🍀🍀🍀🍀🍀🍀🍀🍀
.
當我們分析問題時,
所依賴的資訊,
全部或者大部分來自“#顯著的資訊”
.
也就是活人說的話,較少利用
“#不顯著的資訊”
.
甚至徹底忽略“#沉默的資訊”,
得到的結論和事實情況
就可能存在巨大偏差👊。
.
由於日常生活中我們
很容易就看到了成功的案例🤩,
而看不到失敗😦,
自然而然的就會高估了成功的希望。
.
覺得我去做,
我也很容易就會成功,
卻不知道墓地裡到底埋葬了多少個失敗者。
.
每一位成功的作家背後,
都有100個作品賣不出去的作家😔,
.
每個作品賣不出去的作家背後,
又有100個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
.
每個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背後,
又有數百個還不願意動筆的寫作愛好者😩。
.
我們總是聽到成功者的故事,
卻認識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小👎。
.
企業家、藝人、運動員、建築師、攝影師,
各種領域也是一樣。
.
媒體根本就沒興趣去刨挖失敗者的墓地。
很多調查報告也是這樣,
.
每天喝一杯紅酒就能長壽嗎❓
.
但這其實是不是因為還有更多,
經常喝紅酒的人很早就已經死了,
.
而導致了我們根本不可能調查到他們,
於是調查方法就已經註定了結果。
.
在金錢方面倖存者偏差也經常出現:
.
一位朋友想創辦一家公司,
你也可以參與投資。
你覺得自己嗅到了機會:
公司有可能成為下一個Uber或是阿裡巴巴。
.
的確有可能你運氣好,
公司真的就成功了😋。
.
但更有可能的情況是,
公司根本成立不起來。
或是3年之後公司破產了😖。
.
而倖存下來的公司,
大多數會萎縮成一家,
員工人數不足10人的小企業。
.
那如果照你說的話,
是不是因為這樣就不去冒險了🤔?
.
並不是這樣的,
只不過在要行動時一定要意識到,
"倖存者"這個惡魔😈,
.
它會百倍數的放大成功的容易性,
讓你準備不足,
忽略了許多重要的因素😬。
.
所以說,
在面對這世界上的種種誘惑時,
.
我們都應該保持批評性的思考,
合理的懷疑那些調查結果🧐,
.
除了聽取成功教練說的話,
更應該搜集失敗的案例和總結,
.
不但要向成功的人學習如何成功,
更要從失敗的人那裡總結✍,
為什麼會失敗,
.
因為成功很大程度上是
一個個避免失敗的過程。
.
好了,這就是今天好葉和大家分享的:
#倖存者偏差
.希望可以給你帶來啟發!
.
在做每一項決定時,
不要只聽取成功人士的一面之詞,
更應該全面的考慮各方面的因素。
.
.
🍀🍀🍀🍀🍀🍀🍀🍀🍀🍀🍀🍀🍀🍀🍀🍀
.
🔥#好葉説書課🔥火熱上架中
以🔟多分鐘的動漫説書影片
讓你輕鬆看完一本書📖
.
每周看完1⃣本書,
一年看完5⃣0⃣本書,
爲你的大腦🧠持續提供養分:
.
✅塑造積極正面的心態💪,
✅學會掌管自己的錢財💰
✅提升你的溝通技巧👫
✅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打造你的多元收入💵
.
👉https://www.betterleafstore.com/booksummary
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09k1c-8GUg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g4mjq
#低概率事件認知偏誤 #僥倖心理學 #倖存者偏差的成功學 #過好人生的心理權重 #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慾望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3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NmjFDTyCO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user16611.piee.pw/3levqu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10/16開課!】《關係探索工作坊》用隱喻鬆動卡住的關係,讓愛流動~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18
[ 12/5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10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9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1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一郎人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警告" 影片內容,沒有正能量 " ( 微笑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可以跟我留言討論,非常喜歡,可以分享我的影片,超級無敵喜歡,可以訂閱我的影片喔。 :)
每個禮拜三、禮拜六 晚上六點發片。
IG很多給掰照片:http://www.instagram.com/ic_ichiro/
專頁很多很多東西:http://www.facebook.com/ichirolife/
#成功學
#名人語錄
#成功人士的故事
#halo effect
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sandeech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陳珊妮巡迴演唱會:404 (not found)-2020/2/1完整重擊追加場
我們都走在時代的刀口上
無能與力量同時在醞釀
當清醒者失語
無力抵抗
與其靜默療傷
不如再唱一場!
-
演出日期:2020/2/1(六)
演出地點:Legacy Taipei
網路購票:https://pse.is/L2SM4
實體購票:7-11 ibon(iNDIEVOX獨立音樂網)
_________
🎧數位收聽連結:https://orcd.co/juvenilea
_________
恐怖谷
什麼生物學的屬性
少女熟女以巧合的肌理
照黑鏡
什麼社會學的屬性
每個人都為不認識自己
而焦慮
複製貼上後再
一鍵消失於集體
什麼才是你的屬性
自然的言下之意… mm~
越完美的
越理想的
越配不上的
Just fake it
越真實的
越不安著
對鏡凝望著:
Just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Google小姐:
看起來不夠擬真但確實是人類,以自己的形象創造神,只要標準配備
無所謂神性之美,他們在真實與幻象的偏差之間,千篇一律的通過了圖靈測驗
蘋果肌的內心戲
黑暗裡的大眼睛
誰敢美得不合時宜
敢優雅不羈
越完美的
越理想的
越配不上的
Just Fake it
越浮誇的
越歧視著
高不可攀的
Just fake it
越勇敢的
越獨特的
越配不上的
越自由的
越叛逆的
越是錯誤的
越真實的
越不安著
正被說服著:
Just break it
Till you make it
什麼生物學的屬性
每個人直到看不見自己
才放心
什麼社會學的屬性
每個人都錯誤詮釋著
自信
複製貼上後再
一鍵消失於記憶
你可還記得
舊照片裡
逼真的自己
_________
網路社群照片上的女生越來越像了:大眼睛,窄鼻樑,尖尖小小的下巴…
可是單眼皮在某些人臉上就是很帥啊!強壯的咬合肌蠻有個性啊!為什麼對美的標準那麼趨近於一致呢?總覺得最吸引人,最容易被記住的臉,通常來自一點不完美的比例,我認為那是獨特。
隨著〈恐怖谷〉音樂的展開,我發現自己在探索的,不只是整形,如同香港心理學家趙千鎂所說:
「不需要對整形手術做出判斷,它不好也不壞。
如果你有一個困擾你的身體缺陷,那就去做。如果只是因為你根本不喜歡自己,那麼整形也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也不只是修圖軟體:
那是一種惡性循環。社群媒體鋪天蓋地的「美化現象」導致人們對正常事物抱持不切實際的期望,並傷害那些不使用的人的自尊。美國醫學期刊發表的一篇報告指出,濾鏡照片模糊了現實和幻想的界限,可能引發的身體畸形恐懼症,患者過度將注意力集中在想像的外貌缺陷上。
於是〈恐怖谷〉的MV影像和訪談計畫接連展開,希望能夠開啟更多人與自己的身體對話,我邀請了在各自工作上擁有專業的藝人以及其他領域的工作者,先是將他們變成接近網路審美的樣子,再還原他們的樣貌,介紹他們的職業。我想說的是:雖說人只有一輩子,但卻有無數日子要過啊,還有更多重要的美好的事等著啊。
你無需擁有不屬於自己的長相,才能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記得剛開始做音樂的時候,發覺自己不懂的事真的很多,其中還包括被認為長得醜,個子太高,審美怪異…
原來長輩從小誇讚的身高,並不符合歌手在電視螢幕上的比例,原來不夠立體的五官,很容易因為不同化妝師的手法,就變了樣子。花了好多年的時間琢磨,現在的我在工作時妝髮不假手他人,自己做造型決定每一個場合該穿的衣服。不知不覺間,我習慣了自己的樣子,成為自己的專家。目前的我還不想改變自己,想想萬一哪天變美了,還得重新學習很多事情呢。
我發現和自己的身體相處久了,感情還算不錯。
「怎麼可能?我們覺得你臉小身材瘦高,是不少女生羨慕的類型啊!」
這是和女人迷的編輯群第一次碰面閒聊的對話。
於是我們意識到審美持續在演進,但是制約和批評一直都在。
偶爾看到新聞隨意讓女生冠上正妹的稱號,再看到樓下一堆批評正妹的留言,我們真的擁有「可以不漂亮的」權利嗎?還是一直疲憊著為了自己並不確定的美而努力。
「我沒有要壓過別人的想法,但是想要戰勝自己的瑕疵。」--大象體操貝斯手凱婷
美是主觀的,到現在我也從不認為自己長得美,但是對於工作和生活,每個人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套累積。
「一旦你知道你自己是誰,要如何成為自己的時候,就不會只在意外貌。」--田馥甄
我也知道那些關於外在的批評,並不會影響我想成為一個專業音樂人,所付出的努力與得到的成就感,在這個女性音樂製作人還是少數的環境裡,我一直試著給予不同質地的堅強與柔軟。就和徐佳瑩所說的一樣:
「我要去凸顯心目中比外型還更有價值的事物,包括我的音樂、創作裡面想要表達的。」
〈恐怖谷〉只是一個開端,我和女人迷X性別力將會延續這個討論,藉由這些參與者的深度訪談,帶領我們探索身體與生命的 #Realbeauty #真正的美麗
訪談拍攝過程和想像中很不一樣,到後來每個訪問,現場都很有溫度,從所有工作人員聚精會神,仔細聆聽的安靜裡,知道我們正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謝謝攝影師余靜萍陪著我東奔西跑,從台北到香港到上海,我們真的都能感受到你所說的:
「很像是在和被拍的人交換禮物。」
從這個計畫獲得很多。我們發現了家庭教育深遠的影響。聽到林嘉欣說女兒戴著牙套上學那天,他原本擔心女兒去上學被取笑,但孩子卻選擇花時間和同學解釋關於自己牙套的事:
「我的女兒真的是在執行勇氣這兩個字,她說有歧視或是不同的眼光,就是因為他不懂,可是當你解釋了,他懂了,就不會有不同的眼光啊!」
「如果你希望你的小孩變成一個勇敢的人,請你自己就要變成一個勇敢的人。」--丁寧
我們從訪談中學習著用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的身體,八仙塵爆倖存者,現在成為業餘作家的陳寧說:
「我還可以在這個世界裡探索,悲傷喜悅,既然可以站在這邊,我要感謝自己的傷疤,我沒有理由成為第一個背棄它們的人,就算全世界都覺得它不漂亮」
「我們不需要不斷的藉由做甚麼,去確認別人的回應,以至於其實我們全身上下,都是藉由別人的評價修正過的自己。」--焦安溥
從各個行業專業工作者的口中,我們得以拓展自己關於美的見識。我們試著瞭解,為什麼女性錄音師混音師那麼少,我們也在聆聽音樂人對視覺的看法:
「每個行業都需要一些想像力,都照SOP做的話,人生也會很無趣。」--黃文萱(混音師)
「我覺得影像不是真能百分之百,抓住美的事物,而是你能在某一瞬間,從那個小的框框,去發現學習美的角度。」--周筆暢
最後,我想引用26噸貨卡司機李佳玲的帥氣結尾:
「OK啊!面對自己的不足吧。去突破吧,去挑戰自己,不是因為別人,是因為自己。」
衷心感謝每位參與者,感謝他們的坦然與分享,讓我們思考,給我們力量。 By 陳珊妮
_________
詞曲:陳珊妮 Sandee Chan
製作人:陳珊妮 Sandee Chan
編曲:米奇林 MCKY
吉他:徐研培 Eric Hsu
貝斯:甯子達 Michael Ning
和聲編寫演唱:陳珊妮 Sandee Chan
錄音師:陳文駿 AJ Chen
混音:陳文駿 AJ Chen @強力錄音室
導演:陳珊妮 Sandee Chan
宇宙攝影師:余靜萍
製片:劉粉圓 劉怡佳
現場執行:洪家翎
製片助理:邱繼弘
選角:陳靜媚
選角助理:郭琦玲
攝大助:林晧煒
攝影助理:王丞宇
攝影助理:張雅婷
妝髮師:黃宇蔓
妝髮助理:呂欣倫
恐怖谷 X 女人迷 X 性別力
訪談:吾思傳媒 女人迷團隊
後期導演:談宗藩
後期製作:QFX、談宗藩
後期協力:李麥朵、 李文靜
平面宣傳修圖:談宗藩
標準字設計:畢展熒
平面設計:Kewpie Wu
網路宣傳:周珊伃
特別感謝: 李文靜、莊于璇、Diana Chen、Brendy Chen、Amy、歐歐、千千、李麥朵、余品婕、邱晨芳、屈艾倫、Siren、小苗、趙浩浩、黃尹姿、黃夏妤、小皮、阮于恬、李季、晏羽、吐司貓、金美、Yoshiko Fan、玖伍拾肆
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哲学心理: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幸存者偏差| By 解忧小树洞 的推薦與評價
哲学 心理 :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 看问题,你会看到不一样的jieju. 11 सित॰ 2021 · 11 व्यू. 00:24. 哲学 心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看更多>
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情商的迷思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推薦與評價
也正因為如此,許多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行為經濟學研究其實只不過是應用心理學研究而已。 ... 這進而會造成一系列認知偏差,比如倖存者偏差、基本歸因錯誤、賭徒效應等等。 ... <看更多>
倖存者偏差心理學 在 你還在複製成功人士的道路嗎?小心倖存者偏差陷阱#實用心理學 的推薦與評價
倖存者偏差 最早來源於二戰期間的美軍,他們著手改進戰鬥機的設計。美軍收集了大量戰鬥機被擊落的資料,並將這些資料應用於戰鬥機的設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