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母來說,擁有孩子最根本的意義,其實是「擁有了無條件愛自己的存在」(特別是幼小的孩童對父母有最無私的愛,但等孩子進入青春期,便會用客觀的角度看待父母,從而開始反抗)。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往往都是「有條件」的(必須是好孩子、要孝順、或者成績優異)。相對於此,孩子對父母的愛卻是完全無條件的,甚至願意包容雙親的缺點。
取自《別讓「應該」框住你的人生》
**************************************
上兩段摘文,真的讓我心有觸動。我自己也在不同的父母身上,感受到類似的心態:缺愛的父母,要生小孩來愛自己,來讓自己覺得有價值!
所以即便父母打罵孩子,或用嚴厲苛刻的方式對待孩子,依然希望孩子在心裡面是愛父母的。然後,父母自己不表達愛,卻常常用一些手段,來讓孩子對自己表達愛。
有些孩子,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不是愛的接收者,而是提供者!
這一個月在講「媽媽」這個角色,我想到了一些女性朋友,不管是不婚或不生,她們依然有相當的母愛。有的是把愛放在領養的毛小孩身上,有些是把愛放在姪子姪女等親戚晚輩,或者照顧其他人的孩子上面,這些都可以被理解,甚至值得被尊敬!
我希望藉著這篇文章來提醒各位朋友,每個人的人生有各自的選擇,只要能對自己負責,我們給予理解就可以。即便在現代社會,覺得女性不生就是自私,或者只生一個是不夠的,至少要生兩個,這些說法,我依然會聽到。
真要說自私,有些父母即便生了孩子,也可以很自私啊,有些孩子還寧可自己不要被生出來咧!
「不是每個有了孩子的人都會變得更好。也有不少女性即使有了孩子,卻仍然對他人抱持令人難以置信的歧視和偏見。」
我很謝謝作者把這些狀況寫出來,讓我們能警惕。對不婚不生的女性的歧視與偏見,依然存在在我們社會,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女性歧視女性。
我們內在難免有一些未經檢視的價值觀,讓我們試著藉著這篇文章,重新調整我們內在的想法。這可能讓我們遇事更能理解接納,也更清靜安詳。祝福您!
**************************************
【沒有孩子的人生,就不算完整?】
文/水島廣子
◎ 擁有孩子最根本的意義
若是以「人際關係」為思考中心,「要不要結婚、生小孩」這些問題,就是自己與另一半可以共同討論、決定的事。如果想要孩子,雙方也能以此為基礎繼續發展,事先就「想要用何種方式養育孩子」進行充分的討論。就是因為從「女性」的角度去思考,「不生孩子就沒有資格做女人」這種荒謬的言論才會大行其道。
此外,提到懷孕生子,有許多人是「無法懷孕」的不孕體質,這絕不是「女性價值」的問題,而是「身體上的狀況」。
我在臨床上診斷過很多為不孕所苦的女性,也聽過各種例子,相對於不少男性都可以接受「只有兩個人的人生也很好」,女性則更傾向於堅持「一定要生小孩」。(明明也有男性不孕,為什麼卻變成只是女性的問題,身為醫生的我實在難以理解)。
已知的問卷調查顯示,有許多女性確實是單純地「想要養育孩子」,但有更多人是受困於「周遭人們(特別是婆家)」施加的壓力、「女性要成為母親才算真正成熟」的社會觀點,以及「沒有孩子,身為女性就沒有價值」的自我認定,才會對生育一事如此執著。
確實有不少人會這樣說——「有了孩子之後才第一次體會到○○」或是「有了孩子之後才初次覺得生命完整」。
但是,我在臨床上診斷過很多親子患者,自己也養育了兩個孩子,而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對父母來說,擁有孩子最根本的意義,其實是「擁有了無條件愛自己的存在」(特別是幼小的孩童對父母有最無私的愛,但等孩子進入青春期,便會用客觀的角度看待父母,從而開始反抗)。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往往都是「有條件」的(必須是好孩子、要孝順、或者成績優異)。相對於此,孩子對父母的愛卻是完全無條件的,甚至願意包容雙親的缺點。
能夠坦白承認有了孩子之後自己「變得溫柔」的人,是因為孩子無條件的愛對他們產生了正面的影響,才使他們變得更容易無條件地去接納他人。
此外,孩子也有著和父母不同的「問題及狀況」,許多大人一路上陪著孩子處理這些「問題及狀況」,也因此學會了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設想。也有許多始終一帆風順的父母生下了有障礙的孩子,從而接觸到完全陌生的世界,因此學會了寬容。
◎ 體諒與寬容,先從愛自己做起
從這個角度來看,重要的不是「有孩子」這件事,而是「能否無條件地愛原本的自己」。也因此,「沒有孩子,自己身為女性的價值就會變低」這個終極「條件」,不只會造成妨礙,更是與以上的結論完全背道而馳。
當然,不是每個有了孩子的人都會變得更好。也有不少女性即使有了孩子,卻仍然對他人抱持令人難以置信的歧視和偏見。
舉例來說,許多很順利就懷孕生子的女性,對其他無法生育的女性往往會表現出輕慢的態度。這也讓人體會到,能夠表現寬容的要素,是可以「真心體諒別人的處境到何種程度」,而不是「有孩子」。
有孩子的人,特別是能夠真心貼近孩子的人,確實可以透過「孩子」的眼睛和視野,接觸過去不曾有機會了解的世界。但是,這也只能讓人在「真心體諒別人的處境」這條路上跨出一小步而已,並不是終點(更別說還有許多父母其實做不到)。
會毫不在乎地說「沒有孩子的女性必定哪裡有問題」,這樣的人基本上就完全無法同理他人的處境。每個沒有孩子的女性,都有自己的問題及狀況。「只要有了孩子誰都會成長」、「沒有孩子的人必定哪裡有問題」,這種論調不但極為片面,也很不成熟。
我的朋友之中有許多人都沒有孩子,但是他們非常疼愛我的小孩,匿名捐款幫助許多不幸的孩子,對於其他人的不同境遇也都能感同身受。比起許多父母「無視孩子的意志,強迫孩子要走他們自己認定的幸福之路」,他們要更值得尊敬。
〈point:成長的契機不在於有沒有孩子,而是「對他人的寬容」。〉
.
以上文字取自
別讓「應該」框住你的人生:主動「選擇」、活出「想要」,與生為女人的自己和好共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0749
.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
偏見舉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對父母來說,擁有孩子最根本的意義,其實是「擁有了無條件愛自己的存在」(特別是幼小的孩童對父母有最無私的愛,但等孩子進入青春期,便會用客觀的角度看待父母,從而開始反抗)。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往往都是「有條件」的(必須是好孩子、要孝順、或者成績優異)。相對於此,孩子對父母的愛卻是完全無條件的,甚至願意包容雙親的缺點。
取自《別讓「應該」框住你的人生》
**************************************
上兩段摘文,真的讓我心有觸動。我自己也在不同的父母身上,感受到類似的心態:缺愛的父母,要生小孩來愛自己,來讓自己覺得有價值!
所以即便父母打罵孩子,或用嚴厲苛刻的方式對待孩子,依然希望孩子在心裡面是愛父母的。然後,父母自己不表達愛,卻常常用一些手段,來讓孩子對自己表達愛。
有些孩子,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不是愛的接收者,而是提供者!
這一個月在講「媽媽」這個角色,我想到了一些女性朋友,不管是不婚或不生,她們依然有相當的母愛。有的是把愛放在領養的毛小孩身上,有些是把愛放在姪子姪女等親戚晚輩,或者照顧其他人的孩子上面,這些都可以被理解,甚至值得被尊敬!
我希望藉著這篇文章來提醒各位朋友,每個人的人生有各自的選擇,只要能對自己負責,我們給予理解就可以。即便在現代社會,覺得女性不生就是自私,或者只生一個是不夠的,至少要生兩個,這些說法,我依然會聽到。
真要說自私,有些父母即便生了孩子,也可以很自私啊,有些孩子還寧可自己不要被生出來咧!
「不是每個有了孩子的人都會變得更好。也有不少女性即使有了孩子,卻仍然對他人抱持令人難以置信的歧視和偏見。」
我很謝謝作者把這些狀況寫出來,讓我們能警惕。對不婚不生的女性的歧視與偏見,依然存在在我們社會,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女性歧視女性。
我們內在難免有一些未經檢視的價值觀,讓我們試著藉著這篇文章,重新調整我們內在的想法。這可能讓我們遇事更能理解接納,也更清靜安詳。祝福您!
**************************************
【沒有孩子的人生,就不算完整?】
文/水島廣子
◎ 擁有孩子最根本的意義
若是以「人際關係」為思考中心,「要不要結婚、生小孩」這些問題,就是自己與另一半可以共同討論、決定的事。如果想要孩子,雙方也能以此為基礎繼續發展,事先就「想要用何種方式養育孩子」進行充分的討論。就是因為從「女性」的角度去思考,「不生孩子就沒有資格做女人」這種荒謬的言論才會大行其道。
此外,提到懷孕生子,有許多人是「無法懷孕」的不孕體質,這絕不是「女性價值」的問題,而是「身體上的狀況」。
我在臨床上診斷過很多為不孕所苦的女性,也聽過各種例子,相對於不少男性都可以接受「只有兩個人的人生也很好」,女性則更傾向於堅持「一定要生小孩」。(明明也有男性不孕,為什麼卻變成只是女性的問題,身為醫生的我實在難以理解)。
已知的問卷調查顯示,有許多女性確實是單純地「想要養育孩子」,但有更多人是受困於「周遭人們(特別是婆家)」施加的壓力、「女性要成為母親才算真正成熟」的社會觀點,以及「沒有孩子,身為女性就沒有價值」的自我認定,才會對生育一事如此執著。
確實有不少人會這樣說——「有了孩子之後才第一次體會到○○」或是「有了孩子之後才初次覺得生命完整」。
但是,我在臨床上診斷過很多親子患者,自己也養育了兩個孩子,而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對父母來說,擁有孩子最根本的意義,其實是「擁有了無條件愛自己的存在」(特別是幼小的孩童對父母有最無私的愛,但等孩子進入青春期,便會用客觀的角度看待父母,從而開始反抗)。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往往都是「有條件」的(必須是好孩子、要孝順、或者成績優異)。相對於此,孩子對父母的愛卻是完全無條件的,甚至願意包容雙親的缺點。
能夠坦白承認有了孩子之後自己「變得溫柔」的人,是因為孩子無條件的愛對他們產生了正面的影響,才使他們變得更容易無條件地去接納他人。
此外,孩子也有著和父母不同的「問題及狀況」,許多大人一路上陪著孩子處理這些「問題及狀況」,也因此學會了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設想。也有許多始終一帆風順的父母生下了有障礙的孩子,從而接觸到完全陌生的世界,因此學會了寬容。
◎ 體諒與寬容,先從愛自己做起
從這個角度來看,重要的不是「有孩子」這件事,而是「能否無條件地愛原本的自己」。也因此,「沒有孩子,自己身為女性的價值就會變低」這個終極「條件」,不只會造成妨礙,更是與以上的結論完全背道而馳。
當然,不是每個有了孩子的人都會變得更好。也有不少女性即使有了孩子,卻仍然對他人抱持令人難以置信的歧視和偏見。
舉例來說,許多很順利就懷孕生子的女性,對其他無法生育的女性往往會表現出輕慢的態度。這也讓人體會到,能夠表現寬容的要素,是可以「真心體諒別人的處境到何種程度」,而不是「有孩子」。
有孩子的人,特別是能夠真心貼近孩子的人,確實可以透過「孩子」的眼睛和視野,接觸過去不曾有機會了解的世界。但是,這也只能讓人在「真心體諒別人的處境」這條路上跨出一小步而已,並不是終點(更別說還有許多父母其實做不到)。
會毫不在乎地說「沒有孩子的女性必定哪裡有問題」,這樣的人基本上就完全無法同理他人的處境。每個沒有孩子的女性,都有自己的問題及狀況。「只要有了孩子誰都會成長」、「沒有孩子的人必定哪裡有問題」,這種論調不但極為片面,也很不成熟。
我的朋友之中有許多人都沒有孩子,但是他們非常疼愛我的小孩,匿名捐款幫助許多不幸的孩子,對於其他人的不同境遇也都能感同身受。比起許多父母「無視孩子的意志,強迫孩子要走他們自己認定的幸福之路」,他們要更值得尊敬。
〈point:成長的契機不在於有沒有孩子,而是「對他人的寬容」。〉
.
以上文字取自
別讓「應該」框住你的人生:主動「選擇」、活出「想要」,與生為女人的自己和好共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0749
.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偏見舉例 在 基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原來是咁的!😌
「低認知能力者討厭自由主義者跟非常規人士,包括無神論者和LGBT族群。而且他們特別喜歡對沒有太多選擇餘地的族群產生偏見,舉例而言:女人、黑人、同性戀、穆斯林,這些族群身分經常不是透過個人意志選擇而獲得的。除此之外,低認知能力者也有一個特色,他們似乎真心相信自己所屬的群體與那些承受偏見的群體之間有一道清晰明確的「疆界」,只要這道精神上的牆壁保持聳立,那些非我族類的異物就一點都不危險。
反觀高認知能力的人,他們討厭的對象則很有趣:傳統基督徒、軍隊、大企業。從高認知能力者歧視的對象,拼湊出的是一個憤世嫉俗的理想主義者樣貌──討厭那些在華爾街買空賣空的壞蛋,討厭那些腦熱的愛國主義者,討厭那些上教堂以為可以買到救贖的蠢貨。 」
偏見舉例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偏見舉例 在 Grand Beauty 大醫美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美國心臟科醫師阿金〈Robert Atkins〉在1972年提出一個革命性的觀念,認為醣類是造成肥胖的元兇,所以使用限醣飲食是最好的減肥方法。
「阿金飲食減肥法」簡單言之就是「限醣飲食減肥法」,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誘導期〈induction phase〉,嚴格限制醣類攝取,米飯麵食絕對不吃,只吃蛋、肉、魚等食物,奶油或植物油不限制,可吃低升糖指數的蔬菜,原則上就是纖維質多的蔬菜,例如空心菜、高麗菜、花椰菜…等。水果不能多吃,可以補充維他命丸,也就是把醣類從正常飲食的60%降到5%左右,脂肪稍微增加到55%,蛋白質則增加到35%,每天總熱量在1200大卡左右。目的是為了讓身體快速進入脂肪分解的狀態。這個時期可以在兩個星期內減掉原體重的10%左右。
一般認為健康減肥就是減少原體重的5%到10%,舉例來說,如果原來體重是60公斤,則減肥減到54公斤,就可以明顯改善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問題。「阿金飲食減肥法」可以在第一階段就達到這個目標,所以第二個階段就可以放緩速度。
第二個階段是持續減重期〈ongoing weight loss phase〉,醣類可以稍微增加了,但是要用尿液來偵測米飯麵食可以增加的程度。也就是說,如果尿中驗不到酮體,代表米飯麵食太多,要再減少。原理是低糖飲食減肥可以讓脂肪燃燒,脂肪燃燒代謝會產生酮體〈ketone body〉,如果尿中可以驗到酮體,代表脂肪有在燃燒消耗,所以這個階段要檢測尿液,如果測得到酮體,表示還會持續有減肥效果。
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是維持期〈maintenance phase〉,醣類食物可以再增加,但是要監控體重,維持不會上升的醣類攝取量,一但體重上升,要回到第一階段的飲食減肥法。
看到沒有?「阿金飲食減肥法」並不是完全不碰澱粉類,只是減肥的初期階段,大概是前兩個星期左右如此,後續的階段就可以漸進的增加醣類的食用量。
營養學界對於阿金醫師「撈過界」搶了營養師的鋒頭不太高興,對於「阿金飲食減肥法」極盡誣衊之能事,甚至放出謠言說阿金醫師是因為採用自己發明的「高蛋白質減肥法」而肥胖致死。
阿金死亡的真相是2003年的冬天,紐約下了一場暴風雪後路面結冰,阿金醫師在行走時不慎滑倒撞到頭部,送醫10天後不治死亡。阿金醫師是因為頭部外傷而死亡,可是外界卻謠傳說阿金的死跟他的減肥法有關,可見阿金的敵人有多狠毒。
我從事減肥治療十幾年,參考醫學文獻無數,大多數醫學文獻都肯定低醣高蛋白質的飲食對於減肥和健康的幫助,外界盛傳「高蛋白飲食會導致腎衰竭」,「酮體增加會導致酮酸中毒」,連帶將「阿金飲食減肥法」妖魔化,這是非常不正確的。
我的看法是,如果從頭到尾完全使用高蛋白質減肥,當然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但是採用「阿金飲食減肥法」只有在前兩週,比較近似於「高蛋白質減肥法」,過了誘導期之後,還是有醣類的攝取,對於阿金醫師的偏見應該停止了。
偏見舉例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昨晚梁文道陶傑那件事,還是漏了很多東西未講得清楚。梁文道是有哲學根底,一向思維都相當準確。但這件事他未能從基本上原理去講,只是用一些比較學術上的講法。陶傑是讀文學的,所以他的論理其實可以不用看。我從來都不覺得他講小農DNA有何意義。他意圖反駁梁文道話以前有人講民族性,也有些書講民族性。但講那些東西是沒有意義的。第一,這是犯了訴諸權威的謬誤,而且還是過時的權威。這些種族主義或者民族主義的歧視,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覺得日本人是不用提防的,他們覺得打空戰也不用提防日本人,因為日本人全都近視,是不能瞄準到對方。結果開戰的時候,當然很「大鑊」。去到1980年代,仍有歧視認為海地人是三大愛滋病的可疑人之一。這是一種偏見。
首先,陶傑的小農DNA是含義不清,也沒有解釋能力的東西,但他卻把視作為很多問題的答案。像大陸有人撞車,或橋塌下來是因為小農DNA的問題。土豪也是小農DNA,這是甚麼問題的答案。這個答案是不含任何準確意義。
第二,當中的大錯是甚麼呢?他們一講民族性,那是決定了一個人某一種非主要的性格,而決定不到主要的性格。舉例,我附近住了一個印度人,那你只會想到他會不會燒很多香,拜神,是不是經常吃咖哩。這只會影響到一個的外圍的特性,但影響不到一個人的核心性格。一個人的核心是由先天和後天而成的,那是人性的大辯論,普遍認為先天的影響較大,後天是提供機會讓先天發展出來。先天已和民族完全無關,但後天最重要的父母養育是怎樣。如果自少經常暴力虐待,很難心理健康的。然後文化背景已經是外圍的影響了,因為它決定不了一個人的性格。如果請一個人,那是blue blood,那我會知道那是一個有錢有教養的人。一個屋村出身的人,也是一個好的形容,因為若他來是做一份高級的工,那你會想像到他是聰明和艱苦奮鬥的人。如果我告訴你,那是一個中國人,那你所知道的只是他應該會講中文,他應該會食咸魚臘腸,但你是不能知道他最重要的特質。如果一個人是港大一級榮譽畢業,你大約知道那個人是否聰明。但一個人好壞善良與否,是完全不能用民族性來解答。一用來解答,那你即是指整個民族都是壞人或蠢人。那是錯的,因為所有民族都有好人壞人,所有民族都有聰明和蠢人,所有民族都有勤力,有人懶散。用民族性這外圍因素去解答一個人的核心特質,那是種族主義。陶傑就是種族主義者,因為他那些說話,也得罪菲律賓幾次。奧巴馬話racism is in our DNA,正正就是陶傑這種人。因為我們如果不會思考,很易會墮入racism陷阱中,那是dna的一部分。他同樣是sexist,甚麼東西都想到性方面。
相關討論:
http://forum.memeh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4297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偏見舉例 在 但往往產生諸多謬誤、偏差;系統二是邏輯思考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沒有人類心智如何不理性地運作的相關知識,就無法辨認出自己的思維偏見。 ... 舉例而言,看到阿里山鄉居民比起其他都市居民得膀胱癌的機率特別低,我們可能會猜測 ... ... <看更多>
偏見舉例 在 新課綱012-性別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0:00 intro0:30 性別刻板印象1:35 刻板印象的「好處」3:12 性別 偏見 3:47 性別歧視理解完了生理性別、社會性別、性傾向與性別認同之後,我們來看看# ... ... <看更多>